你認為現在汽油汽車巿場的寒冬到來了嗎?

用戶61407135


目前這麼說還為時過早,畢竟燃油車還是現在汽車市場的主流,但是隨著能源的逐漸枯竭,選擇一些新型環保的可替代能源汽車已成為大勢所趨。現在各國政府都下大力氣開發新能源來替代石油,並對車輛的排放做了嚴格的限制和遠景規劃,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還處在起步和發展的階段,許多問題也亟待解決,例如新能源車的生產技術和平臺問題,續航里程問題,電瓶的性能和壽命問題,充電設施的基礎建設問題等等。這些條件的制約形成短時間內汽油車還不能完全被新能源車替代的局面。


其次,正因為當前燃油車的短期不可替代性,各國政府都對燃油車的排放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規劃表,提高燃油車的排放標準,並大力補貼新能源車輛,在研發,購買,使用上給與政策上的支持,鼓勵消費者使用新能源車輛。

再次,燃油車目前仍是各地汽車廠商的主打車型,無論在技術還是在成本、銷售、售後等等,都形成了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短期內,去庫存的壓力也比較大,而新能源車從研發到生產線的組建以及後期配套設施的建設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也是短期內燃油車仍是市場上主力車型的一個原因。



另外當前的新能源車型較少,消費者可選擇性不多,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不過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車必將取代燃油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從現在世界範圍內來看,電動汽車確實是一個“趨勢”,各國都在進行相關的開發。

世界範圍來看,以日本為代表的“混合動力車”的銷量依然在電動汽車以上,但是根據後續預測,在2030年左右電動汽車會超過“混動”汽車。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是所謂的:節能減排,降低二氧化碳的排量。

二氧化碳遞減是全世界的目標

一項新事物的推動,肯定有其想要達到的目的,而各國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目的就在於《巴黎協定》中二氧化碳排量。上圖可以看出,如果不扼制二氧化碳的排量的話,到2050年將會達到50億噸,而也將必然造成更加嚴重的溫室化效應,會對地球整個生態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在此背景下,COP21成立,目的是降低二氧化碳排量90%以上。

世界汽車種類變化推測

以上述為大前提,可以進行汽車種類推測。

如開頭的第一張圖描述,為了達到減排90%二氧化碳的目標,2030年將會是一個“節點”,2030年ZEV(燃料電池車+純電動的統稱)將會達到25%,2050年至少有86%的ZEV普及率。傳統ICE(內燃車)將會成為歷史!

內燃汽車註定走上“終結”

挪威在2025年將會替換所有的內燃汽車成為電動汽車,如今所到之處都是E-NO的汽車牌照。而且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免除25%的消費稅和購置稅,並且高速免費通行。 歐洲各國預計從2025年前後,將會陸續的禁止ICE汽車上路。

從上述的數據和目前歐洲和中國動向來分析,未來汽油汽車將會走向“末路”,但是這個過程也有諸多的困難,續航、充電等問題需要逐一的解決。但這並不能阻擋現在純電動汽車的走向!

部分文章介紹:

《天貓雙11兩分鐘100億“嚇壞”日本網友:一天超過日本一年!》

《雷克薩斯豪車隨意換!豐田即將推行新業務,汽車界變革來臨》

《貧窮是一種“遺傳病”,島國人民真的沒有你想象中的有錢》


日本二三事


汽車的寒冬已經到了

1. “爹偏心”

汽油車和新能源車是國家的兩個方向,現在什麼新能源補貼啊,輿論造勢啊,各種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明顯新能源就是個得到分外關愛的小兒子,有了這樣偏心的爹,就算汽油車不是寒冬,日子也要難過一點。而且更過分的是,這個小兒子才出生沒多久,就是說以前一個人拿所有的零花錢,現在要分給小兒子一點,小兒子還得偏愛,噫噫!

2. 過壯年期了

國家經過了汽車保有量的巨大增長期,如下圖:

在這樣額市場氛圍下,汽車業蓬勃發展,掩飾了燃油車很多問題,包括環保、包括節油等等落後於外資品牌的特點。從而給國家車品牌10幾年的發展機遇,但這樣的的趨勢已經開始減緩了,保有量增長率不斷下降,如下圖:

這樣,燃油車就像剛走過壯年,在走下坡路了,寒冬沒到也不遠了。

3. 時代不適合燃油車了

時代在變化,現在離婚的人多是因為婚姻狀況不好嗎,我覺得是人們要求越來越高了,同樣,燃油車其實是越來越越好的,但人對車要求越來越高,明顯高過燃油車的發展速度,車必須劃時代的進步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不管是變成電動車還是變成其他什麼飛行車、假想車,反正要變。像環保,人們要求變高了,燃油車反正有汙染,就得改,國家也讓改,時代不同了,燃油車該拜拜了。


不過時間還有的等,十年二十年總要的,但汽車百多年的歷史,如果二十年後落寞,現在也是妥妥的寒冬期了。節哀!迎接新生命總是要破土的,糾結的,波動的!歡迎新的汽車時代吧!


BixmaoDeLife


放心吧汽車房子都會賣不掉的,好戲一般在後面


雙面尼大衣磚家


肯定沒有。一是新能源汽車無法代替汽油車的長途行程,二是充電還不完善,代替不了汽油加油站,三是維修還不普遍,代替不了汽油車的維修方便,四是新能源汽車購車成本和維修成本還代替不了汽油車的低成本,五是人們的認識還沒有完全認識新能源車。綜上所述,汽油車的銷售與購買量肯定比新能源車的量大,所以寒冬未到。


程根源


汽車的寒冬已經到來,銷量逐年減少,新能源電動轎車逐年遞增,但這些都存在問題,汽車加油方便,到處都是加油站,燃油成本高;可是排放的尾氣造成了巧染;新能源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短,存在的問題,在路紅充電問題解決不了。所以造成了“寒冬來了"


用戶想信自己


電動車在汽油車出現之前就有了,根本不是什麼新能源車,早在100年前汽油車就取代了電動車,要說新能源應該是汽油車而不是電動車!因為它加油方便,續航里程長,是截止到目前,是電動車都無法取代的。如果要說汽油車進入寒冬,除非是石油資源枯竭,但是就目前來看是不可能,起碼在我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這麼宣傳無非是想把油價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多賺錢而已!


TomLee121954461


No No No 因為它叫汽車!


張郭老帥


可能還要10年吧,現在電動車電池及充電技術還不行,待技術進步了,可能燃油車就逐漸退出


水手1313


其實在外國,,很多很多年前,就已經很少生產純電動汽車了,因為後續的電池處理是個極大的問題,會極大的汙染環境,但是國內一些專家好像沒關注過這類的事,,還在倡導電動汽車,,在有一個,國外的正式電動車續航都在500-1000多公里,,但是到了國內卻只有200公里左右的續航,不知道是有什麼貓膩,或者減低成本去騙國家的補貼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