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世英名,为何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呢?


刘邦不是没想过给戚夫人留条后路,刘邦深知吕雉的个性,自己死后吕雉肯定会对戚夫人跟刘如意发难。

在刘邦看来要想保住戚夫人母子只有两种方案,第一就是废掉太子刘盈,立赵王刘如意为储君,这样以来等自己一死刘如意继位,任凭你吕雉再心狠手辣再蛇蝎心肠也无计可施了,到那时被做成人彘的可能就是吕雉了,可刘邦万万没想到的废长立幼要比灭秦灭项羽还难,刘邦攻破函谷关接受子婴的投降灭亡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创立的秦朝,在垓下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战神项羽,在刘邦看来灭秦灭项羽自己都办到了废掉自己的儿子立另一个儿子更不是什么难事,让刘邦没想到的是此举招来了所有大臣的反对,让这些昔日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老部下全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更让刘邦心寒的是他发现刘盈羽翼已丰,自己作为皇帝已经撼动不了刘盈太子的地位。

第二种办法就是封刘如意为赵王,刘邦曾经封自己大儿子刘肥为齐王,拥有战国齐国的实力,后来刘肥的示弱以及吕后忌惮齐国的实力终究没对这个大儿子动手,所以刘邦也封刘如意为赵王,可以靠赵国的兵力保住戚夫人母子的性命,虽然封了刘如意为赵王,但是刘邦却迟迟没让戚夫人母子到封地去,这条计划实施了一半就终止了,因为刘邦心里也清楚,吕雉恨戚夫人,戚夫人也同样恨吕雉,赵国兵强马壮刘邦死后,吕雉跟戚夫人免不了刀兵相见,到时候对于大汉来说又是一场血雨腥风,这种结局也是刘邦不想看到的。

第一种方案由于满朝文武的阻挠没有行通,第二种方案虽然可行,但是为了大汉的安定平稳刘邦只能选择牺牲戚夫人母子,所以当刘邦意识到自己所剩时日不多的时候泪流满面的对戚夫人说天下之大日后竟无你们母子俩容身之地。


SHRIKEI


戚夫人的遭遇和刘邦没有关系。或者说刘邦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给戚夫人安排一个后路。千不该万不该戚夫人不应该为自己的儿子如意争取储位,这一切从刘如意争储失败就决定了。

首先,刘邦是个政治动物。虽然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但是这并不代表刘邦为了戚夫人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河山。否则,以刘邦的强势,强力赵王如意为太子。群臣和吕后也无力阻止。真正让汉高祖刘邦打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的,并不是什么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能代表什么呢?其实这四个人代表了那些和刘邦、吕后一起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功臣勋旧们。事实上,以刘邦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吕后因为废掉刘盈的太子这件事儿,去找张良帮忙的是事情。事实上张良出的主意,有没有商山四皓并不重要。这四个人站在太子的身后。就代表了以张良为首的那一帮功臣勋旧,是站在吕后和太子刘盈一边的。这才是商山四皓出现的真正意义。

反过来再看戚夫人,虽然是名副其实的舞蹈家和歌唱家。但是无论是在汉朝的建立过程中的贡献还是在朝中的势力。都无法和吕后相比。

戚夫人对当然的局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性的分析。仅仅依靠刘邦的宠爱,挑唆刘邦改立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此举不但没能成功。反而招来了吕后的忌恨。

这个时候,不管刘邦怎么安排戚夫人和他的儿子赵王如意,都不可能改变他们悲剧的命运了。理由很简单,他们遇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势的太后,第一个事实上的女皇帝。在司马迁眼里,吕后的地位和皇帝是一样的。

只能说,吕后对戚夫人的报复,太狠毒,太疯狂了。也给她留下了一定的骂名!





七世猫哥


这世界上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人有这种能力能够使人按照自己想法走一辈子,戚夫人也如此,刘邦在世给了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宠,但那是暂时的,是别人给的。而和人之间处世,需要的不仅仅是尊宠,还要体现自己智慧的睿智,谦虚。

从吕雉对待戚夫人的手段看,她缺乏那种谦虚,睿智的智慧。历史成为过去,不要过份谴则吕后的残忍,也要看看戚夫人为了儿子荣登太子位而采用的手段。

一个有智慧的人既使得宠也要照顾其它姐妹,要知道尊卑有序。何况吕后是刘邦南征北战,从艰苦中走来的夫妻。她过份依赖刘邦,无视左右人的力量。这种结果虽然可怜,但也咎由自取。

汉朝也有一个女皇后很出名,叫邓绥。十几岁入皇宫,当看到自己穿的衣服和娘娘犯色的时候,她会立刻换掉。虽然当时也很受宠,但和其它娘娘在一块,她穿最差的下人衣服。虽然长得很俊,但从来不张扬。而且对老太后恭恭敬敬,深得老太后喜爱。据说老太后这个很古怪,爱嫉妒别人的女人,但对她却格外喜欢。其它宫人也都愿意维护她,后来成了汉朝晚年一大名后。

常言讲:事在人为。所有结果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没有什么可报怨的。


了凡下凡


刘邦死后给戚夫人留了两个男人,但都没逃过这种病的折磨


刘邦虽然给戚夫人准备了两个男人当做两条后路,但都被“无药可救”的吕后截断了。

吕后究竟得了什么病,这两个男人又是如何被这种病折磨至死?

(影视作品中的刘邦与戚夫人)

刘邦给戚夫人留的第一条后路:赵王刘如意


成功的一阶跳

根据《史记》记载,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世时,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单从“如意”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刘邦对他的喜爱。汉初实行分封制,赵国算是比较富庶的封地,赵王一职属于真正的肥缺,足见刘邦的偏心。不难看出刘邦一开始就想“母以子贵”的方式给戚夫人的未来“上保险”。

数次失败的二阶跳

戚夫人由于得到刘邦宠爱,常跟随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想要让刘如意取代孝惠帝做太子。刘邦感觉太子刘盈不像自己(“高祖以为不类我”),认为刘如意最像自己(“如意类我”),并且多次想要废掉刘盈(“几代太子者数矣”)另立刘如意为太子。但后来因为以张良为代表的老臣反对,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可见,关于改立太子这件事情,刘邦和戚夫人在动机上是一致的,可以体现出刘邦对戚夫人以及刘如意是有长远考虑的刘邦希望刘如意完成从赵王到未来储君的二级跳,但未能成功。站在刘邦的角度,他已将废立太子的矛盾推到了临界点,但诸多复杂因素决定了,给予这对母子的最大保障只能是一个赵王的爵位。

嫉妒与仇恨的怒火燃烧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四月甲辰日,高祖逝于长乐宫。吕后命令永巷令将戚夫人囚禁起来。杀机已起,但未实施。吕后又派人召赵王刘如意进京。惠帝仁慈,知道吕后恼恨刘如意,就亲自到霸上去迎接刘如意,并接他进宫,亲自保护,与他同吃同睡。吕后想要杀掉刘如意,却一直得不到机会。孝惠元年(前194)十二月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没舍得叫醒正在睡懒觉的刘如意。吕后得知后,便派人欺骗刘如意喝下毒酒。

等刘盈打猎归来时,刘如意已死。

至此,刘邦给戚夫人留的第一条后路断绝。

可见,对戚夫人风光时的嫉妒与当年废立太子的仇恨,成为了剪灭刘如意的直接原因。

(影视作品中的刘如意)


刘邦给戚夫人留的第二条后路:惠帝刘盈


“宽仁”的刘盈

各位看到这里,可能大跌眼镜。

刘盈愿意去保护曾经怂恿刘邦废黜自己的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相信刘邦当年也是这么乐观得认为。

班固评价刘盈“宽仁”。这个从刘盈对待刘如意的态度,以及后来礼让齐王刘肥在酒宴中上座等细节,可以看出刘盈的仁厚。

刘邦最善看人用人,深知刘盈会善待戚夫人母子,便把宝压到这个曾被自己两次推下车而求生的倒霉儿子身上。

但事实告诉我们,刘邦虽然吃准了刘盈的仁厚,但没吃准刘盈在权利中枢外的形单影只与吕后变本加厉、变态失控的疯狂。

“仁弱”的刘盈

司马迁评价刘盈“仁弱”,是很贴切的。这个“弱”可以理解为与吕后“刚毅”性格的截然不同,也有对刘盈处于权利边沿的同情与叹息。刘盈虽然继位,但朝中大权悉数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对刘盈的权利一直处于管控限制。而朝野内外中,与刘盈走得很近的功臣、外戚几乎没有。

可以这样说,骄横强势、贪恋权势的吕后从来不会把一个权利真空的儿子兼皇帝放到眼里。

惠帝继位不久,吕后让人“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通“熏”)耳,饮瘖(音阴药,意为哑),使居厕中”,并起了骇人听闻的侮辱称呼——“人彘”。

戚夫人在成为“人彘”的那一刻,已经证明刘盈这条后路也已断绝。

刘盈在吕后的命令下,艰难地看完“人彘”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便每天饮酒作乐,过度放纵,不问朝政,并且一直患病。

在此,我们可以感知到一个仁义帝王的无可奈何与对自己母亲令人发指行为的羞耻。

可见,权利匮乏是刘盈无法保护戚夫人的重要原因。

(汉惠帝刘盈安陵)


吕后到底怎么了?

吕后更年期内的疯狂

医学资料表明,女性更年期多发生于45~55周岁,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吕后生于公元前241年,卒于少帝八年(公元前180)。可以推算她在刘邦逝世时(公元前195)为46周岁;享年61岁。由此可知,吕后自刘邦死后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现在理论上的女性更年期。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刘盈郁郁而终。

吕后临朝称制,时年54岁。

少帝元年末(公元前187)吕后追封早年死于征战的兄长,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开启分封诸吕为王侯的序幕,并逐步对刘室宗族进行杀戮。

将最宠爱的戚夫人变成“人彘”,刘氏宗族被戕害,这恐怕是刘邦做梦也没有预料到的。

客观地讲,更年期的不良影响只是吕后非正常行为的诱因之一,并不能将其当作残害众人的借口。另外也不能说明在更年期的女性群体都会作出类似吕后的恐怖行为。

亲人离世加剧了吕后的疯狂与残暴

值得注意的是,少帝元年(前187),吕后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去世,吕后兄长建成侯吕释之去世;少帝二年(前186),侄子吕王吕台去世;少帝七年(前181),女婿宣平侯张敖去世。这些亲人的去世与吕后的残暴交织在一起,不得不说也是吕后出现非正常行为的另一个诱因。

(鲁元公主陵)


混合因素下的“无药可救”

权利与控制欲望的膨胀、强烈的嫉妒报复心理、失去亲人的痛苦、更年期身体异常等因素的混合作用,最终形成了吕后疯狂与残暴的“绝症”。

这种病症,折磨死了吕后自己,也残害了他人。

既然是绝症,刘邦给戚夫人布局再周到,自然也是无力回天。

(西安汉城湖大风阁,紧靠汉长安城城墙遗址东南角,本人居其附近)


文史长安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好悲凉的一首歌。当刘邦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预料到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的悲惨结局。吕后惠帝羽翼已就(连韬光养晦不问世事的张良都站队太子了就更不要说吕后妹夫了),再更换太子无疑是一项大工程,一旦做不好秦朝就是前车之鉴。刘邦已日薄西山。日暮途远,当可奈何?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这点上历史上不得不佩服的就是刘邦和李渊,虽悲愤万千也不得不这么做。连纵横天下的淮阴侯都被她剁成肉酱还能有什么后路能留给戚夫人哪?虽有矰缴,尚安所施?难呐。悲凉的歌真是让人过目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