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很多疾病都有高發季節,甚至是高發時間段。對於一些重大疾病來說,知道這些關鍵的時間段,不但能抓住急救實際,更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而在冬天的高發疾病中,心梗這類疾病最需要大家提防!那麼問題來,心臟在哪些時刻最危險、最容易驟停、堵塞呢?

答案就有三,分別是:

一年之中『12月』最危險!

一週當中『週一』最危險!

一天當中『清晨』最危險!

12月

英國的一項新研究就顯示,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復發的概率要比其他季節高出 2~3 倍。

瑞典一項發表在《歐洲心臟病雜誌》上的最新研究對 15.6 萬名住院治療的心臟病患者7年間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發現:

從一年不同月份來看,12 月心臟病發作風險最高,7 月的心臟病發作病例最少。

分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天冷心臟負荷大

12 月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人體耗氧量增加,為維持正常體溫,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心臟負荷也隨之增大。從而導致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加重。

②呼吸疾病多發

天冷時人們易患呼吸系統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等不但加重原有心臟病的病情,還可能誘發心臟疾病。

③飲食重口

為了禦寒,我們往往會傾向於吃高鹽、高脂肪的食物,而新鮮蔬菜及水果的攝入量相對不足,而且年底聚會也增多,這些都會給心腦血管帶來負擔。

④運動減少

天冷戶外活動減少,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週一

上面提到的瑞典的研究還顯示:

從一週中來看,心臟病發作在星期一發生最多,星期六最少,星期一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周二到週五每天高 11%。

這和人們在週一焦慮太多有關!

心臟病發作風險與壓力相關,而週一人們的情緒最容易焦躁。週一由週末放鬆的狀態,突然轉入緊張、正常的工作狀態,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會產生一些不適的反應,也就有了網上“週一焦慮症”的吐槽。

清晨

據美國醫學史上最重要的流行病學研究 Framingham 心臟研究組,上午 6~9 時為心臟性猝死發生的高峰時間,一天中其他時間內心臟性猝死的發生率大致相似,高峰期間心臟性猝死的危險性至少比一天內其他時間的平均危險性高 70%。

這個結論在中國同樣適用。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王姍姍等教授聯合發表的《心腦血管疾病時間發病規律中西醫結合研究進展》提到,上午 6~9 時為心臟性猝死發生的高峰時間。

除了清晨高血壓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誘發心臟驟停的原因就是清晨的血液粘稠度大!早晨起床後,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上升,再加上整晚沒喝水,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生栓塞。

保暖、防呼吸系統疾病、飲食清淡、多運動、放鬆心情、飲水充足,這些其實才是十二月、週一、早上這些時間段最容易發生心臟病的根本原因。那麼除了避免這些,咱們還能做些什麼來讓心臟能一輩子都遠離疾病呢?

大護心法則

好的經驗不分國界,在全世界範圍內,日本人的心臟狀況是最好的,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僅為 0.041%,全球最低。在 55~64 歲的男性中,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還不到美國人的 1/10。

為什麼呢?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日本人的護心方法中,飲食方法最有門道!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1、天天有魚吃

預防心血管病,降低膽固醇

日本人從小的飲食就離不開魚,他們每天攝入魚100克左右,吃魚就像吃飯一樣,烹煮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 長期吃魚,特別是深海魚類如鮭魚、鮪魚等,不僅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膽固醇,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達 52%以上。

✦ 常吃魚的心臟病人,兩年內的死亡率比起不吃魚的人要減少 30%。

✦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週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 2 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 36%,並減少 17%的死亡可能。

2、綠茶碾碎了泡

更多茶多酚,給心臟加倍保護

綠茶是日本人的最愛,他們喝茶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會把茶葉儘量碾碎,然後泡水,連同茶葉末一起喝下去。這種特有的喝茶習慣,可以攝入更多的茶多酚,對血管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 綠茶中含有的類黃酮具有保護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兒茶素能防止心肌細胞受損,加速心臟細胞的恢復進程。

✦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還發現,與一天喝少於 1 杯綠茶的人相比,每天喝 5 杯以上綠茶的男性,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 22%,女性則減少 31%。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3、走路多而且快

預防心臟病最簡單的方法

日本是出了名的工作壓力大,但日本人自己卻很少開車,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地鐵、公交、自行車出行。這樣一來,即使工作再忙,再沒有時間鍛鍊,下班後走路和站立的機會多,也能鍛鍊身體。

對大多數人來說,走路是預防心臟病最簡單和最方便的方法。美國一項對 1645 名 65 歲以上老人進行的研究發現:與每週步行少於 1 小時的老人相比,每週步行 4 小時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費減少 69%,死亡率減少 73%。

4、喜歡吃納豆

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納豆是日本比較獨特的一種食物,傳統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裡,然後埋在雪層下的泥土裡發酵,做成的納豆黏黏的能拉出絲。日本人吃納豆就像中國人喝豆漿一樣普通,連中小學的營養配餐裡、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納豆。

✦ 研究證實,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

✦ 此外,納豆還富含大豆異黃酮、鋅、鈣與維生素K,不但能補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狀,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5、口味輕

預防高血壓,遠離心臟病

有統計顯示,日本人平均吃鹽量還不到中國人的一半。對於各種食材,他們喜歡生吃、涼拌、水煮、清蒸,拒絕重口味。

✦ 吃鹽多是非常有害的,鹽攝入過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高血壓。研究發現,吃得太鹹,不僅容易導致血壓增高,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血管疾病。

✦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2010 年全球有 2300 萬例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致死案例,可能與鈉鹽的過量攝入有關。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6、做菜後放油

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

日本人做菜很少放油,大多生吃、水煮或清蒸,菜熟了後,再放一點油。動物油基本不用,主要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橄欖油、葡萄籽油等。

中國人做菜喜歡把油燒熱後下鍋爆炒,這樣做很好吃,但不見得好。植物油裡不飽和脂肪酸豐富,能減少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但植物油經過高溫加熱後,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會被破壞,不再具有保護血管的作用。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7、飲食結構“三五七”

代代相傳的保健秘訣

所謂“延壽三五七”,就是說飲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飽。

『三高』

✦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來源於穀類糧食、水產品、豆類及其製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魚的蛋白。

✦ 高纖維:是指較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

✦ 高質鮮度:這個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儘可能吃些新生產出來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質期限。

『五低』

✦ 低脂肪:

每人每天攝取脂肪不要超過膳食總熱量的 15%~30%。

✦ 低鹽分:每人每天攝取的鹽分以不超過 6 克為度。

✦ 低糖分:少吃不含營養素的遊離糖(白糖、紅糖這種純糖,而從食物中去獲取糖類)。

✦ 低膽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動物性食品中膽固醇含量以不超過 300 克為好。

✦ 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總體很清淡,油、鹽、佐料等都很少。

『七分飽』

✦ 是說晚餐不要吃太飽,在還想繼續吃的時候離開餐桌。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8、管住腰圍

管住“三高”和心臟病

日本人的腰圍在全世界範圍內是最小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胖子。日本法律規定,企業必須每年對 40~75 歲的員工進行腰圍檢查:

男性腰圍不得超過 85 釐米

女性腰圍不得超過 90 釐米

腰圍過粗會使預期壽命縮短,無論男女皆是如此。腰圍過粗的人會因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而死亡的風險升高。與那些腰圍較小的人相比,腰圍粗的人早亡風險更大。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9、注重口腔衛生

預防心臟病和動脈硬化

日本人非常注重口腔健康,牙膏消費世界第一。口腔狀況良好的人,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更低。

國外研究發現,患齲齒或牙齦炎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 2~3 倍,牙周炎也會危害心臟健康。口腔中的致病菌會隨著血流傳播至心臟,導致心肌發炎。可見,好好刷牙也能保護心臟、預防心臟病。

心臟3大危險時刻:12月、週一、早晨!每天幾千人因它倒下……

10、每天會放鬆

擴張血管、釋放壓力

每天下班後回到家裡,大部分日本人都會泡個澡,節假日則去泡溫泉。即使房子不大,有四五十平方米,家裡也會買一個小浴桶,只夠一個人蹲在裡面。

先淋浴後,全家人輪流進入浴桶,每人泡上 20 分鐘,不僅可以擴張毛細血管,還能釋放一天的壓力,充分放鬆。

讓心臟健康,是一切健康的開始!

——END——

⊙運營編號:GYZX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