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太原師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太原市,是一所以師範教育為主的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太原師範學院於1999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分別成立於1988年、1958年、1929年的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和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而成。2013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截至2015年11月,太原師範學院設有新校區、中校區、南校區、北校區四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1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7萬平方米;有專任教師81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65名;設有21個院、系,開設本科專業及方向54個;有本科生19560名,碩士生170名。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文化傳統

校徽

太原師範學院校徽標識設計是以漢字“太”、“師”為基本設計元素,進行篆體與宋體變形組合,體現學校全稱屬性意義縮寫;同時相互纏繞的線條又構成三個“人”形,象徵新校是由三校合併而來,也傳達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深刻教育理念。變化豐富具有動勢的線條又寓意出生命的價值含義,如顆顆綠芽生機勃勃、茁壯成長,又如一團充滿活力、燃燒不止的紅燭烈焰,表達出人民教師勇於奉獻的高尚品德。

校訓:崇德、博學、團結、創新

崇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崇德”即傳承優良教育傳統,遵循黨的教育方針,彰顯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宗旨。

博學:語出《中庸》“博學之,審問之,篤行之”,體現了“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教育教學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

團結:強調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意味著兼容幷包、海納百川的襟懷,求同存異、和諧共生的境界。

創新:旨在與時偕行,面向未來。對於教師而言,是日新月異的期許;對於學子而言,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激勵。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11月,太原師範學院設有地理科學學院、中加希爾克學院、文學院、政治系、歷史系、教育系、經濟系、外語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計算機系、音樂系、美術系、舞蹈系、體育系、管理系、影視藝術系、法律系、設計系等21個院、系,開設本科專業及方向54個。

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

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書法藝術、新聞與傳播。

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

歷史系: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

教育系:教育學、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

經濟系:經濟學、經濟學(信用方向)。

外語系:英語、翻譯。

數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物理系:物理學、科學教育、應用物理學。

化學系:化學、應用化學。

生物系: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

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師範和非師範2個方向)、物聯網。

音樂系:音樂表演、音樂學(理論)、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

美術系:美術學、繪畫(包括專業方向:中國畫、油畫、版畫)、動畫。

舞蹈系:舞蹈編導、舞蹈編導(教育方向)、舞蹈表演。

體育系: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管理系:旅遊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城市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房地產經營方向)。

影視藝術系: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

法律系:法學(包括法學理論和法律實務2個方向)。

設計系: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項目

截至2015年11月,太原師範學院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門省級精品課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

省級特色專業:學前教育、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美術學、科學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部分):地方師範院校數學專業職前職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跨學科、複合型科學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經濟地理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高等代數、中國社會史、化學原理、綜合自然地理。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11月,太原師範學院有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3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地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碩士(計算機技術)、藝術碩士、教育碩士。

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地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

省級重點扶持學科:應用經濟學、藝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科研平臺

截至2015年11月,太原師範學院有山西省2011協同創新基地2個,山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另有校內研究所8個、研究中心2個。

山西省2011協同創新基地:山西省城鄉統籌協同創新基地、面向信息化的大數據分析與處理協同創新基地。

山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山西省工程科學計算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汾河流域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區域文學研究中心。

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腐殖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校內研究所:現當代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研究所、生物研究所、中國書法史論與藝術研究所、教育評估研究所、學習科學研究所、創新教育研究所、應用技術研究所。

校內研究中心:女性人才研究中心、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歷史沿革

三大前身

山西省教育學院

1929年,山西省在太原國民師範高師部的基礎上建立省立教育學院。

1937年,學校完全被撤銷,合併到山西大學,改名為山西大學教育學院。

1950年9月,山西省文教廳文教幹部輪訓班開始招生。

1951年8月,經山西省文教廳與山西大學協商, “文教幹部輪訓班”委託山西大學舉辦,更名為“山西大學師範學院文教幹部訓練班”。

1952年9月,山西省文教廳把文教幹部訓練班和農民教育幹部訓練班合併為“山西省文教廳文教幹部訓練班”。

1953年10月, “山西省文教廳文教幹部訓練班”更名為“山西省教育幹部訓練班”。

1955年11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山西省教育幹部訓練班”更名為“山西省教育幹部學校”。

1957年9月,學校由大北門遷到上馬街。

1958年6月,撤銷山西省教育幹部學校,成立山西省教育學院。

1970年6月,山西省革命委員會下令,撤銷山西省教育學院。

1973年11月,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原山西省教育學院院址(南城區黃陵路西巷)重建山西省教育幹部學校。

1978年5月,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山西省教育幹部學校的基礎上,恢復山西省教育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太原師範專科學校

1958年8月,經山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在太原第一師範(太原師範)、太原第二師範(國民師範)和太原教師進修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太原師範專科學校。

1962年7月,根據山西省教育廳決定,山西省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停辦。

197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太原師範專科學校。

1984年11月,太原師專正式由省教委移交給太原市。

1986年,學校學制由3年改為2年。

1996年9月,學校開始錄取夜大新生。

山西大學師範學院

1988年1月,山西省教委主任辦公會議確定,在原海軍電子工程學院院址創辦一所新的師範大學,暫定名為“山西師範大學太原分校”。同年5月,山西省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在原海軍電子工程學院院址所建學校校名為 “山西大學師範學院”。

1989年3月,根據省教委批覆,學校增設教育專業。

太原師範學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合併建校

1999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和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太原師範學院。

2008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9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資格。

2013年,學校順利通過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驗收,同年入駐晉中新校區。

2014年,學校正式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