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异姓王中,为何只有吴芮得到了善终?

姜胃志


装孙子呗。其实,不是装,自己就得是个孙子。天下都是刘家的,一个异姓王,还折腾啥呀。那几位有哪一个有好下场?吴芮明白这个道理。

吴芮本来就是个老实人,后来张良去吴芮家中小住,张良来了,那就是保命的希望啊。此后,吴芮遵照张良的建议,实行了三条政策。


1、出让自己大部分领地给刘邦的子女。

2、将自己的精锐部队给了刘邦的堂兄刘贾

3、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到不是自己封地的地方居住(这就是交人质)


以上三点切实执行,再就是装孙子,依靠这些,才在刘邦的多次考验之下安然过关,传位五代,一直到子嗣断绝才没了封地,算是安然过关。比起小命,其他的都是小事。


东东历史


低调做人,另外就是本身还有点用处。

汉初分封异姓王,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只是刘邦为了对抗项羽采取的权宜之计。项羽被灭后,为了老刘家的天下着想,刘邦就开始逐个铲除异姓王。大多是莫须有的罪名,有的是被迫造反。最后只留下了长沙王吴芮。刘邦一句“长沙王忠,其定著令”,最终放过了吴芮。吴芮不但得以善终,长沙王也成为后来唯一的异姓王传了几代。长沙王之所以能得善终,跟长沙王本人的低调以及吴家的特殊身份有很大关系。

一、低调行事主动打消刘邦的疑虑

吴芮跟张良关系很好,当初他就是在张良的劝说下才投靠刘邦的。其他诸王被废后,吴芮也很焦虑,知道刘邦肯定也在找借口对付自己。此时张良已经隐退,在吴芮家里住了几天。吴芮就把自己的担心跟张良说了。张良给他提了一些建议,那就是急流勇退。话说功成名就时选择急流勇退还是不容易的,比如韩信就看不清形势,整天发牢骚,最终被杀。吴芮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一方面主动把地盘分了出来,还把自己掌握的精锐部队化给荆王刘贾,另一方面,他让自己的小儿子带着部分家属回到了老家浮梁。反正就是想方设法示弱,而不是像其他人一看形势不对,就立即扩张实力,反而引来杀身之祸。

二、吴家的特殊身份有利于汉王朝控制百越

吴芮是吴王夫差之后,当年夫差被勾践灭了之后,子孙四散,吴芮的祖上就带着一批人住到了鄱阳湖附近。当时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生活的都属于百越。秦末时,吴芮就被封为番君,负责管理百越。吴芮成为长沙王后,依然承担着管理百越的责任。最开始,刘邦连当时赵佗占据的南海、桂林、象郡都一起给了吴芮,后来才封了赵佗为南粤王。

应该说这是吴芮的一个优势,也是跟其他诸侯王不一样的地方。其他诸侯王只是在对抗项羽时有用,项羽死了,他们的用处就没了。但吴芮对于汉王朝依然有现实作用,一是控制百越,二是作为跟南粤王赵佗之间的缓冲。

如果不是吴家有这个用处,以刘邦的德性,吴芮再低调也没用,毕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