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8歲男孩患腦瘤,爸媽拿兩萬入院醫治,不想4個月花掉20萬


“醫生,我什麼時間才能回家上學?我同學都去上學了。”進入放療室前,八歲的武嘉琪怯生生的問醫生。醫生回他:“你暫時現在不用上學了。”放療結束後,武嘉琪不吃不喝,他問:“媽媽,你別再騙我了,我是不是永遠回不了家了?”媽媽慌忙解釋:“我們已經到北京了,醫生是最好的醫生,我們一定能治好,很快就能回家就能上學。”回家,是嘉琪奢侈的夢想。

武嘉琪來自山東鄆城李集鄉陳莊村,家中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以及爸爸媽媽、年幼的妹妹。嘉琪的爸媽長年在天津務工,爸爸武祥召幹水電安裝,媽媽胡鳳傑在電子廠上班,嘉琪和妹妹成了留守兒童。為了生活,一家人分隔兩地,在外務工的爸爸媽媽擔心家中常年服藥的父母,也掛念正在上學的年幼兒女,每月發工資的日子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可以給父母生活費、藥費,給孩子做學費,生活很是知足。圖為嘉琪奶奶在編坐墊。

今年7月13日,胡鳳傑突然接到家中電話,說嘉琪嘔吐不止,家附近能看的診所、衛生院都去了,就是查不出結果。胡鳳傑和丈夫顧不上停工扣錢的規定,趕緊請假回家,帶著孩子到濟寧附屬醫院檢查。“結果出來後我們全家都驚呆了,孩子被診斷為腦窩髓母細胞瘤,一種惡性腫瘤。醫生說要抓緊治療,否則孩子隨時都會離開。” 12月3日,在北京世紀壇醫院,胡鳳傑說起那時的情況就止不住傷心淚流。


胡鳳傑夫婦的文化程度不高,六神無主的他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於是打電話求助遠在北京當醫生的老鄉。聽說孩子“髓母細胞瘤”,老鄉掉眼淚了,這病太嚴重了,孩子太小實在可憐。老鄉幫忙給孩子聯繫到北京兒童醫院。胡鳳傑和丈夫把年邁的父母和女兒留在家中,拿著當月的工資和家中僅有的兩萬塊錢積蓄,帶著兒子北上求醫,在老鄉的幫助下住進了醫院。圖為嘉琪在進行放療。

住進醫院,胡鳳傑擔心孩子,總喜歡去找醫生了解病情,聽到好的消息就開心,不好的時候就無助的大哭。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後,8月15日,小嘉琪順利做了腦部手術,非常成功。一家人激動的歡呼起來,恨不得給醫生下跪道謝。雖然孩子的手術費還不知道在哪,接下來的治療更艱難,但是度過這一難關,對嘉琪而言,就是生的希望。

“嘉琪手術後,醫生說髓母細胞瘤必須通過放化療控制,我們就從北京兒童醫院轉院到了世紀壇醫院開始化療、放療。”胡鳳傑說,目前手術已經花費了20多萬元,後續的治療費用預計還得30多萬,而北京的各種開支都貴得要命,每天不吃不喝也解決不了這麼大的難題,一想到這些,她就一籌莫展。圖為接到醫生通知,胡鳳傑帶著小嘉琪去醫院做放療。


高昂的租房費用,對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根本無法承受。經病友介紹,一家人住進了某愛心基金會的愛心公寓,但也只能住3個月。圖為胡鳳傑在公寓裡為嘉琪做飯。化療放療後,孩子的身體很虛弱,沒有胃口,胡鳳傑希望他吃點東西增強抵抗力。“看著孩子受罪,心裡實在太難受了,我害怕他扛不住離開我們,真是太后悔了,我以前陪伴的太少了。”

小嘉琪的妹妹六歲生日那天,胡鳳傑和丈夫做了一番思想鬥爭後,和女兒進行了視頻通話。女兒在視頻裡問:“哥哥怎麼沒頭髮了?這是怎麼了?你們什麼時間回家?"女兒年幼無知的話惹得爺爺奶奶老淚縱橫,視頻這邊的胡鳳傑和丈夫也強忍淚水。“整個過程我們都沒敢問他們怎麼生活的,爺爺奶奶也不敢問我們這邊是否還有錢花,因為現在全家都不敢談錢的事,錢成了全家最大的難題。”胡鳳傑說。圖為胡鳳傑給嘉琪吃藥。

“到北京以後,我們就辭去了工作,專心陪他看病治療,完全沒有了收入。為了掙錢,孩子的爺爺在老家跟著流動建房隊打零工,奶奶忙完家務活後去附近的加工廠編織座墊子,倆人一天也就能掙一百多塊錢。”胡鳳傑說,這些錢也僅夠一家人維持基本的生活,對孩子治療而言是杯水車薪。圖為嘉琪爺爺在打零工幫人蓋房抹灰。


這兩天北京降溫,嘉琪著急地跟胡鳳傑說:“媽,咱回家吧,沒錢我不治了,我想回家多陪陪爺爺奶奶。天冷了,該生火爐了,爺爺年紀大了砍不動柴。要是下雪了,妹妹上學路滑,我得陪妹妹,保護妹妹。”胡鳳傑知道這是孩子想家了,她一把抱住嘉琪:“沒事孩子,有爸媽在,你一定會好的,爺爺奶奶妹妹都在等你回家。”為了實現懂事男孩嘉琪的心願,讓我們一起盡微薄之力,救救這個8歲的生命,幫幫這可憐的一家人吧。

若想幫助懂事的小嘉琪,請掃描二維碼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006-9958。

關於“感光計劃”: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參與項目的公益攝影師,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礎上,將通過自己的頭條號持續發佈反映救助線索的公益圖片,為有需要的受助人連接社會募捐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