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筆怎麼寫出筆鋒?

夢載初心



練字其實就是練習用力,練習手上動作,練習動作的協調性。


點畫起筆一般有藏鋒、露鋒兩種,收筆一般有出鋒、不出鋒兩種。筆鋒可理解為起筆的露鋒與收筆的出鋒,一般是通過調節筆尖入紙與離紙的角度來形成。把紙想像成機場跑道,把筆想像成飛機,把你想像成飛行員。



一、點畫發源於點,從點開如,來一組豎直方向的點:

(一)、藏鋒起出鋒點。點畫形態多用於隸書。

(二)、藏鋒起不出鋒點。點畫形態多用於篆書。

(三)、露鋒起出鋒點。粟米點,形畫形態多用於魏碑。

(四)、露鋒起不出鋒點。也可理解為上尖短豎,如鍾繇楷書中經常用。

大致感覺是:直下直起藏,斜下斜起露。


上圖一、二中這樣的藏鋒起筆硬筆直下即可,不必在紙上兜個圈,用毛筆也也不必要。


二、一組右點:

(一)、圓點。用筆緩則圓。

(二)、方點。用筆急則方。

所以,急起急收方,緩起緩收圓。


三、將點變方向並拉長得到橫、反捺:

(一)、左尖橫。如文徵明小楷、寫經小楷經常用到左尖。

(二)、右尖橫。與通常的提寫法類似。

(三)、反捺。

這類的橫基本就可以理解為加長的點。


四、將點與橫連接,得到左切橫、右頓橫:

(一)、方切橫。如歐體、魏碑中多用到。

(二)、圓切橫。如趙體中多用到。

(三)、右頓橫。突出一個疙瘩,柳體多用方疙瘩、顏體多用圓疙瘩。

(四)、衄筆。顏體、文徵明小楷中多用到。

急變向為方,緩變向為圓。變向急變力為頓,變向緩變力為切,回頭變向為衄。這三個筆法好多書法家、書法老師、書法字帖上都分不清。上圖前三的起筆,叫切不叫頓,當然也有起筆頓的,如褚遂良陰符經中有用到。


五、將橫掰彎得到弧橫:

一、直橫。

二、弧橫。如靈飛經、文徵明小楷中多用到。


上圖一中的橫畫收筆不必回鋒,用毛筆寫也不必要。


同理,其它筆畫不外乎是有兩三種變化組合而來,不以詳說。


雖然中性筆很多時候不是特別強調中鋒側鋒,但是它也是有中側鋒之分的。圓則八面俱備、方圓皆利,中性筆是很比較理想的練字工具。


頭條文化領域創作者,分享書法文化、練字視頻,感謝支持!下面發兩條手寫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3f20003b21ce5df8863\

文樸


我當年練字的時候還是用鋼筆,因為那個年代書寫工具太單一,在八九十年代鋼筆應該是最好的書寫工具了!

練字的方法就是照字帖臨習,每天堅持練半小時。時間久了字也有了進步。當然早期練硬筆字的字帖不多。龐中華、田英章、盧中南、吳玉生、閆銳敏等出版的字帖。後來臨些古帖,如《靈飛經》、《離騷經》、《道德經》、《黃庭經》等小楷字帖。

中性筆大約二OOO年以後在市面出現,我發現後就開始用了,當時的中性筆沒現在的好使。我認為寫出筆鋒並不難,主要是執筆正確,控制好下筆的輕重緩急,只要經常練習就可以寫一手好字!

(以下是中性筆習作。)見笑了!





寫字一點通


中性筆屬於圓珠筆,要寫出筆鋒,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通過輕重熟練寫出粗細。

2,紙張不要太厚太硬。一般60克左右的複印紙就可以,最好是蒙肯紙。

3,最好墊一張彈性的書寫墊。

4,多練習基本筆畫,注意推按提拉。

下面是我寫的,拋磚引玉了。


唐傑中性筆


書法愛好者,一直在練習中性筆正楷,下圖是我練字的視頻截圖,不太清楚,見諒!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好的墊板,某寶60多一張,這個必須有,墊板的軟度能很好的體現筆鋒,不要聽信那些說鼠標墊也行的,絕對不一樣!你就是買個300多的鼠標墊也不行!

控筆是最重要的,先不要用1.0的中性筆,用0.7的找各種筆畫的出鋒用力點,推薦看趙賀新老師的視頻,我認為目前最好的中性筆楷書大師!我就是在他的教學群裡,各種筆畫反覆寫,熟練掌握後可以換1.0的中性筆了,因為有了控筆基礎後1.0能有更好表現力。

筆的選擇就隨便了,2塊錢左右的晨光就行,好點的寶克。都行!

最最關鍵的,就是勤加練習,每天一小時以上,一個月後,你會發現,不止字提高了,心也靜下來了!

下面是趙老師的作品,你可以多找點視頻教程!



荒漠胡楊


新手不要追求筆鋒。

新手不要追求筆鋒。

新手不要追求筆鋒。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很多新手在練字的時候會陷入追求筆鋒的誤區,以為有筆鋒就是好看的字。為寫出筆鋒有些人會使用美工筆練字,還有些人會通過誇張的筆鋒使自己的字“與眾不同”。但這些都不是練字的正道。

硬筆與軟筆不同,硬筆想寫出粗細變化比較難,所以一開始練字要把重心放在結構上。結構寫好了,就算沒有筆鋒,也一樣好看。

比如下圖是《靈飛經》中的一個“之”字,平捺本該出鋒,但這個捺沒有鋒,難道不好看嗎?

隨意寫了兩個字,完全沒有筆鋒。我練的時間不長,這兩個字寫得並不好,但結構還算準備,所以也不難看,我相信日常使用完全夠了。


至於筆鋒,並不神秘,無非是通過筆尖的輕重變化寫出粗細漸變的效果。起筆時由輕到重,收筆時由重到輕,就是筆鋒。等你練得久了,自然就會了,不用刻意學習。


至於你說練了好久的字了,可是寫得連小學生都不如,我認為可能是練字的方法有誤。

以下是我的一個練字群裡一位網友練了一年多的效果對比,你可以看看:

這個回答裡有她練字的經驗,你可以參考一下: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84202948862017806



夢露居士


你好!我也一直在練字,可以和你分享一下心得。

一、練字要把它當成一種興趣愛好,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當你養成練字的興趣以後,每天都會抽時間寫幾個字,在練字的過程中要保持心情的平靜,不能急躁,感受自己的寫的一筆一劃,不能像小學生一樣為了完成任務,胡寫一通,這樣你練再多字帖都是沒用的。

二、練字在於精而不在多。練字一定要精益求精,不能是似而非,否則練字再多字帖也是沒用的。其實練字也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所謂輸入,就是你每練習一個字都要認真觀察這個字的一筆一劃是怎麼寫的,字體結構是如何佈置的,理解之後還要記住,不能說寫完就忘了。所謂輸出就是當你要寫一個字的時候,你會將腦海中關於這個字的筆畫寫法和字體構造調出來,然後再控制手進行書寫。

三、最好的練字方法是臨摹。最好的練字方法就是找一本你喜歡的字帖臨摹,認真分析人家的一筆一劃和字體結構,一個字一個的吃透,自己寫出來再和字帖比較,看看有啥不同,不足之處繼續改進,最後寫出來能和字帖差不多才行。

四、練字必須持之以恆。練字必須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否則想練好字是沒那麼容易的。即使再忙也要每天抽出點時間寫兩個字。

最後我想說的是,題主現在練習中性筆,中性筆筆尖太滑,很不好控制,不妨先從鋼筆練習開始。如果題主只對中性筆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網上看看趙賀新的中性筆書寫視頻,我個人也很喜歡趙賀新的字,他的中性筆用的出神入化。可以看看人家是如何書寫的,認真研究一筆一劃的寫法,反覆練習,日久必有所成。

以下是趙賀新老師的一部分書法作品,喜歡的話可以研究研究。


書聲琴韻


我近些年的習字經驗,給您提供一些淺陋之見,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從您提供的作品來看,無疑,您寫得很工整,也很端正!可見您習書態度是好的!可為什麼不是很好看呢?

是一些技巧沒掌握而已!首先你說的所謂"筆鋒\

瀚海簽名設計


練習寫硬筆字,我的觀點是,還是鋼筆為好,不建議用中性筆。因為中性筆筆尖是圓珠,太光滑,與紙的摩擦力不夠,不容易鍛鍊控筆力。如果是工作用,為了寫得快,可以使用中性筆。


一劍練字


題主的原意可能不是筆鋒的問題!

準確的來說是“中性筆怎樣使用才能寫出毛筆稜角”這個問題有點寬泛!在網絡視頻或圖樣教材等等形式中均未集中詮釋這類問題!至於何種原因?可能是大家都把這個問題認知的淺了,所以入門的那關鍵小短板未有認真跨過!

回答或解決這個問題,有幾點:

①如何切筆成平口

②如何入筆有虛尖

③如何收筆回頓有稜角

④如何收筆出鋒以及遊絲

問題大了吧?那麼這些小細節如何解決呢?

我不知道怎麼拍那個演示視頻,但有一例字給大家,經常寫會有收穫!

但切記:硬筆書法萬萬不可描畫字,貴在一筆而僦!不能做一個字、而是寫一字!

我叫這些東西為“出刀”🐾

加個關注,我愛說書寫體會!互相關注!


年輪滾滾只會師法二王


中性筆要寫出筆鋒其實很簡單,只要把你的筆從紙上往空中劃出就可以形成筆鋒!

因為中性筆的筆尖是圓的,通過滾動書寫出墨汁,而筆從紙上往空中劃出,則筆頭接觸紙面的面積逐漸減小,其次墨水下流的速度亦減小,從而形成筆鋒!



(如視頻所示)出鋒的筆畫有撇點,懸針豎,提,撇,捺,鉤。左點,右點,橫,折這些是不出鋒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601000126aa54e883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