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現在的歷史觀認定元朝是中國,那麼朱元璋造反打下江山,其執政的合法性該如何解釋?

風之眼


這個問題你根本不用擔心,朱元璋是最不擔心正統性問題的了。

聽過這句話嗎:“得國正者,唯漢與明”,朱元璋布衣出身,又未食過元粟,反而被元朝暴政害得家破人亡,白手起家橫掃元軍,又誅滅群雄,最後北伐滅元,甚至收復了漢人丟了400多年的幽雲十六州!這個正統性根本無可指摘。

別說按照當年的歷史觀了,就連明朝都認同元朝是正統。

當年宋朝失德,元朝來了名正言順,現在明朝失德了,老子把你別了,建國稱帝名正言順。更何況朱元璋還有一層推翻異族統治的光環。

老朱是有這個自信的,他的正統比什麼唐啊,宋啊都充分得多。


國史拾遺


今天有一種不好的風氣,就是替古人解讀更古的人,並大量代入今天的觀點和方法。尊重歷史,首先做個旁觀者。客觀存在就是歷史,對其評價解讀,只是為了“明鑑”,而不要熱衷於“翻案”。

南宋聯合蒙古人消滅了大金國,從而蒙古與南宋直接對壘。宋代並不是一個善於武力的朝代,對於兇悍的蒙古兵,變得很無奈。最終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滅了南宋。同時期的西夏、大理也被蒙古幹掉了。


忽必烈建立了大元,但這個朝代只存在了不到百年。各地起義軍揭竿而起,最終朱重八勝出,成了明太祖。對於漢人來講,這是一次偉大勝利。但對於異族的侵佔與奪權,必須要給老百姓一個解釋。看看朱元璋的登基詔書,結論就是“都是老天爺安排的”: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海內土疆,豪傑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凡兩淮、兩浙、江東、江西、湖、湘、漢、沔、閩、廣、山東及西南諸郡蠻夷,各處寇攘,屢命大將軍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裡。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眾請,於吳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於鐘山之陽,即皇帝位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


再看《元史》中,對於元朝皇帝也是溢美之詞,並非批判性的。

「評價成吉思汗——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雲。」

「評價忽必烈——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綜上所聊,古代王朝來論述自身“合法性”,可以分為兩類。其一,前朝禪讓。其二,天命所歸/老百姓的選擇。


幾葦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為了民族團結搞得有些歷史觀念應該重新來看。

元和清不同,元應該定為中國被蒙古人征服的朝代,中國只是龐大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而已。

元朝(又稱大汗汗國)與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和金帳汗國構成的四國,總體構成了蒙古帝國。

這個無需諱言,不能因為民族團結就不承認我們曾經被蒙古人征服的事實。

大汗汗國建立如下: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大家可以看到,大汗汗國是消滅了西夏金等國,也包括南宋,才建立的國家。

我們不能隨便把成吉思汗認為祖先,因為他並不是!他只是大漢汗國蒙古族人的祖先,不是漢人的。就如同今天中國有俄羅斯族,但彼得大帝不是漢人的祖先那樣。


薩沙


答前,先表明一點,認定元朝是中國歷史,並不是“現在的歷史觀”,而是從明初便已經確定了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一統王朝。這一歷史定義和地位,不是誰想撼動就可以撼動的!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的《諭中原檄》的那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而不知道,在明朝取代元朝後的首年,即1368年,明太祖即下令編撰《元史》,正式將元朝做為中華大一統王朝來定位。

這從明太祖對元太祖和元世祖二者的評價也可見一般:“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


元世祖忽必烈冕服圖(根據《元史·輿服志》復原)

可見,縱使是直接推翻了元朝統治的明太祖,依然將元朝做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來看待的,並且對元世祖重新統一中華,給予了高度評價!所以,問題中的“現在的歷史觀”表述有誤。

再來看問題的後半句。其實,明太祖也曾說明了其為何要推翻元朝:“自脫歡帖木兒皇帝即位,政出權臣,法度廢弛,是以上天降亂,民墜塗炭,草野間豪傑因而並起。”

正如明太祖所言,元朝末期,貪汙剝削愈來愈嚴重。政府賣官鬻爵,賄賂公行。官吏斂括 的花樣無奇不有。到了元順帝時,一切腐敗現象達到極點,蒙古貴族和喇嘛僧的跋扈,官吏的貪汙,地主豪強的專橫,與日俱增。以順帝為首的元朝皇室,也是“醜聲穢行,著聞於外”。元朝的統治已經走上了崩潰的道路。

經濟上由於賦役不均,也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元英宗以後諸帝更是貪財好貨,掠奪無厭。在這種情況下,財政經常支絀,以致“朝廷未嘗有一日之儲”。元朝統治者要彌補虧空,只有加重稅收,濫發紙幣,而人民所受的剝削也愈重。

元代中後期濫發鈔票,不顧市場需求量而印鈔票。再加上因為濫加賞賜,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只好動用鈔本,造成幣值急速下降,以致通貨膨脹嚴重。最後,才是元末連年天災不斷,再加上元朝賑災不力。

綜上來看,元末民眾紛紛起義,與秦末、東漢末、隋末、唐末、兩宋等時期的民眾起義差不多,主要還是統治者昏庸無度,經濟崩潰,百姓民不聊生有著直接的關係。至於民族問題,反倒不是主要原因。

故而,問題的後半段還是問題麼?為何漢太祖劉邦、唐高祖李淵等開國者有執政的合法性?朱元璋也是如此。

既然元朝末期的統治已經造成民不聊生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王朝,改革弊政,與民休息,恢復民生,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統治中國合法性的根本由來!

附: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大一統中央王朝,它結束了自五代至遼夏金蒙宋並立的長達372年的分解割據。

此後元、明、清三代,均為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元明清三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維持大一統時間最長的時期,前後歷時641年。


大元帝國極盛疆域圖


大明帝國極盛疆域圖

大清王朝極盛疆域圖


惟願盛世大中華


事實上,早在幾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剛剛建立明朝時,他本人就面臨過政權的合法性問題。

史學大師錢穆先生很早就在《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及其續篇中指出,在元、明鼎革之際,儘管明太祖打著“驅逐韃虜”的旗號上臺,但當時的士大夫和文人們對所謂的“攘夷”、“華夷之別”等事情基本漠不關心,甚至還有不少人對元朝的正統性抱有強烈的認同感。

很多明初史事都能證明這個觀點。例如,王世貞《弁山堂別集》的卷三有條《國初三遺老》說道:“元楊維楨為浙江儒學提舉,國初召修史,年七十六而卒。沈夢麟為武康尹,入國朝,五司閩浙文衡,一考會試,九十三而卒。滕克恭為翰林學士,入國朝,一主河南鄉試,至百餘歲而卒。皆不肯屈節仕宦,其耆德為昭代之盛。” 楊維楨、沈夢麟和滕克恭三人在當時的文壇有一定地位,甘願成為元朝的遺老,拒絕出仕明朝。

遺民在當時是普遍現象,甚至還有人採取激烈的手段表白心態。例如,江西貴溪儒生夏伯啟叔侄為拒絕新朝徵辟,不惜“各截去左手大指”,太祖將夏氏捉來後,說道:“朕知伯啟心懷忿怒,將以為朕取天下非其道也。

因此,朱元璋不得不先解決自己的正統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將元朝樹為正統,進一步引申出明朝的建立是天命、氣運的原因,明朝代元而興是帝王道統的自然延續。

祭祀元世祖正是帝統的體現。洪武六年(1737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採納禮部官員建議,於京城設立帝王廟,祭祀元世祖。當然,等到嘉靖年間,明朝的正統性早已確定,北方蒙古各部對邊境安全的威脅卻又日益凸顯,“華夷之辨”此成為當時的主流思維,明朝在北京、南京對元世祖君臣的祭祀自然也就全部停止。


HuiNanHistory


元末紅巾軍起義,一開始是打著反元復宋的旗號,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後來朱元璋殺了小明王(有爭論)最起碼可以確認沒保護好小明王,在登基稱帝之前也考慮這個問題,國號是宋還是什麼?繼承的前朝是宋還是元。最後李善長劉伯溫等人出點子,說繼承明教小明王之類的就叫大明吧。因為宋已經過去90多年了,江山是從元順帝手裡打下的,所以繼承的元朝。基本每次改朝換代的套路都是一樣的,發告天下,前朝皇帝失德無能敗壞綱常倫理,自己是順天意合民心登大位。 朱元璋的登基詔書,承認元朝,但是對外的國書,都是元非我族類亂我中華百年,承與大宋,然後元皇帝失德無能敗壞綱常倫理,自己何德何能,但是天下百姓都要我當皇帝也不好推脫。





時實談論


朱元璋從來沒有起兵造反元朝。

別不信,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先生當年早有解釋——

“盜賊奸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朕不得已起兵,……當是時,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可見太祖實在很有先見之明,為數百年後網絡上鬧翻了天的正統問題定下了基調。

這段話相信大家都能看懂,朱元璋的意思是他的天下是從陳友諒張士誠這些“叛逆”手中搶來的,並不是從元朝政府手裡奪來的天下。

如果這樣說你不明白,那麼看看清朝就明白了。清朝入關後也堅稱自己的天下不是從大明手中搶來的,而是從李自成這些“流寇”手裡搶來的。

說到底,這是正統問題。

“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天底下這麼多人,就我當上了一統的天子,所以我是有天命的。那麼之前元朝的統治者呢?只能承認他們也是有天命的,不然朱元璋的天命就很可疑了。

元朝是華夏正統嗎?朱元璋說:“是!”

“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那你造反對嗎?朱元璋說:“不對,我沒有造反。”

你明明跟著人家紅巾軍轟轟烈烈鬧革命了好不好?朱元璋說:“我是被逼的。”

昔者朕被妖人(紅巾軍)逼起山野。《與元臣禿魯書》

“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紅巾軍)忽至,誤入其中。”(《洪武實錄》卷37)

看到沒有,朱元璋壓根不承認自己率兵起義的歷史。

造反是不對的,我也沒有起義,都是韓林兒他們不好,我是被逼的。

並且這意識,朱元璋很早就有了,他在討伐張士誠時,給張士誠定的罪名就是不該背叛大元,具體包括張士誠活埋大元參政,謀害大元丞相,不交稅,不納貢……

“惟茲姑蘇張士誠,為民則私販鹽貨,行劫於江湖;兵興則首聚兇徒,負固於海島,其罪一也。又恐海隅一區難抗天下全勢,詐降於元,坑其參政趙璉,囚其待制 ,二也。厥後掩襲浙西,兵不滿萬數,地不足千里,僭號改元,三也。初寇我邊,一戰生擒親弟;再犯浙省,楊苗直搗其近郊;首尾畏縮,又詐降於元,四也。 陽受元朝之名,陰行假王之令,挾制達丞相,謀害楊左丞,五也。佔據江浙錢,十年不貢,六也。知元綱已墜,公然害其丞相達失貼木兒、南臺大夫普化貼木 兒,七也。恃其地險食足,誘我叛將,掠我邊民,八也。凡此八罪,又甚於蚩尤、葛伯、崇侯,雖黃帝、湯、文與之同世,亦所不容。理宜征討,以靖天下,以濟斯民。”(《明太祖實錄》卷一八)


最後得出結論,張士誠是“亂臣賊子人得而討之”,我太祖皇帝是替元朝伸張正義呢。

那麼元朝究竟是不是正統?朱元璋說:“是!”

大明推翻了殘暴的元朝,大臣們一片歡欣鼓舞,紛紛上表表示大元不好咱們不擁戴,咱們只承認大明王朝,元朝算個卵。

朱元璋不高興了。

“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注意,這裡說的是元主中國百年,但元自1271建立,存在了只有九十八年。

看來宋元並立的那幾年,老朱認為已經是元朝的正統了。

有人會有疑問,百年是不是虛指?不是,因為老朱祭天時明確指出了元朝有一百年以上的正統。

“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在這裡,朱元璋再一次承認了元朝的正統。

順便,太祖還不忘給元朝洗白呢。

“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

爹都被餓死了,還要歌頌大元統治下我祖父“預享其太平”。

並且,朱元璋很明確的表達了自己和老爹出生在元朝都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以此來維護元朝統治的正統。

“如予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我爸媽在元朝也是吃過飽飯的!)

“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是不是有點驚世駭俗?)

洪武六年,南京建歷代帝王廟,把元世祖和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都供在一起,元朝開國功臣木華黎等四人牌位也供在邊上,朱元璋前去行跪拜大禮。


所以,說元朝非中國的可以消停了,太祖爺把姿態放這麼低,不惜承認自己有“從賊”的汙點,只為確立元朝正統的合法性,豈是你們能否認的?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滿清入關後,他們也開始建立王朝,很大程度上也是效法了朱元璋的做派。

康熙也老老實實給朱元璋行跪拜大禮。

不過明朝俘虜的大元勳貴,基本都可以封爵位,“元之宗戚,鹹俾保全。”

而滿清卻對朱家子孫趕盡殺絕。

只能說,蠻夷就是蠻夷。

最後,看一看正統的傳承吧。

元朝:宋朝是正統 並且我繼承了宋朝 我也是正統

明朝:元朝說的對 他是正統 我繼承了他 我也是正統

清朝:同上

民國:我繼承了清朝

新中國:以上都是我國曆史 禁止民族分裂 正確看待歷史 振興中華民族


孤單的雪月


我想先問個問題,您會因為元朝統治過歐洲而感到自豪嗎?

或者,您會因為有元朝的存在,而認為我們也曾經統治過歐洲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元朝在我們大家心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為什麼不敢承認,我們 曾被一個外來帝國統治過幾十年呢?就因為我們現有的民族大家庭裡也有蒙古族,所以就不願意說元朝的統治者是外族人嗎?

都是蒙古兩字,但能是一回事嗎?

歷史只能正視,不要斜視。

關於所提的問題,我只想問問,歷史上有哪一次朝代更迭,是和平過度和友好交接的?其它的更迭都是合理行為,都是推翻前王朝腐朽統治的革命舉動,為何單朱元璋推翻外族統治就是造反呢?就因為他曾是市井無賴?就因為他胸無點墨,可以任由後人編排?

探古識今,敢於反思歷史應該得到鼓勵。但帶著有色眼鏡看歷史,就是要肆意篡改的行徑,應當堅決禁止。


新文化街男孩


首先當強調的是,此題有誤:元朝並非“現在的歷史觀”認定為中國的。不單元朝自命為中國,明朝也承認它是中國,而且明朝自證其統治的合法性,也正來自於元。

任何一個政權,都必須解決並確立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問題。明朝統治合法性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變化的過程。

起兵於濠梁、建政於金陵的朱元璋,是元末亂世群雄之一。當時北方是軍力仍然強大的元朝,西方據長江中游是已經弒主稱帝的陳友諒(漢),東邊是首鼠兩端的張士誠(吳王,一度稱帝),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還有一些割據諸侯。朱元璋的軍隊脫胎於他幹丈人郭子興部,郭子興本為“紅巾軍”之一部。郭子興死後,郭部渡江發展,朱元璋逐漸獨立,並最終吞併郭部。但朱元璋在策略上始終保持“低調”,在形式上接受“紅軍”——都於今天安徽亳州的韓林兒“宋”政權的領導(宋的勢力範圍變動較大,在下圖沒有顯示)。

在很長時間裡,朱元璋都官居江南行省丞相、吳國公,這些官爵都是韓林兒封的;現存朱氏政權的文件,無不用“宋”的“龍鳳”年號紀年。此時,朱元璋統治江南的合法性,來自依託於尚還具有相當實力的“韓宋”,是典型的“不當頭兒”——儘管韓林兒並不能給他實質性的幫助,但在戰略上,朱元璋小心地隱藏著野心,不做出頭鳥。

韓宋北伐全面失敗後,元朝軍力有了不小的恢復,朱元璋迫於形勢,曾一度打算學習他瞧不起的“錢虜”張士誠,接受元朝的招安。後來因故不了了之。不然將成為未來大明極力洗刷的“黑歷史”,就像朱元璋後來不承認向韓宋稱臣的歷史,反汙之為“紅賊”一樣

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安豐兵敗,韓宋核心重臣劉福通被殺,韓林兒被朱元璋遷至滁州,韓宋政權實力盡喪,在江北已無影響力可言。此後朱元璋開始拋棄這幅面具,他在次年即自稱吳王,在金陵設立官署。

(後人想象的朱元璋。朱氏所戴冠冕上垂珠九串,是王的級別,天子為12串)

此時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朱元璋兵強馬壯,必將志在天下。但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只稱王,不稱帝。而在韓宋之外另一位稱帝的“漢帝”陳友諒,卻在1363年與朱元璋的鄱陽湖之戰中戰死,失去了梟雄之主的“漢國”,在第二年即為朱軍所滅。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對朱元璋的帝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他的主子垮臺了,並且成為他的囊中物;他在南方最強大的敵人陳友諒為其所滅。從此朱元璋將淮河以南已無敵手。但是,朱元璋仍然只是吳王,繼續不急不躁地執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

“緩稱王”是朱政權合法性的鬥爭策略

至正二十六年(1363年)朱元璋忽然派人去滁州迎接“皇帝”韓林兒到金陵,這位小皇帝本身就是個贅物,不知朱元璋接他去金陵做什麼?尤其有意思的是,皇帝過江時居然船沉了,帝崩了!若韓林兒安然過江,朱元璋將不得不向這位孤家寡人行君臣大禮,過兩年還得再上演一個“傀儡君王暴崩”的戲碼,好說不好聽,打仗起家的朱洪武竟成了篡弒的小人,面兒上著實不好看啊!

韓朱不相見,倒彼此省了麻煩。

如果韓林兒沉江出自朱元璋授意,則朱元璋稱帝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他殺死韓林兒是其重構統治合法性的關鍵一著。對此,當時人都看得很明白,知道朱元璋稱帝建國的進程,已不可阻擋。

朱元璋在1367年最後剿除了另一個心腹之敵張士誠,並在同年自行建號:“吳元年”。這並非年號,而是吳王國紀年。為什麼朱元璋生造出這麼個不倫不類的玩意兒?因為他此時還不打算稱帝,但韓林兒死後,韓宋已亡,龍鳳年號用不成了,況且他已決心徹底斬除與“紅軍”的關係,故此需要有自己的紀年方式。

吳元年用了一年,第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始用洪武年號。明軍在這年八月北伐,迅速佔領山東、河南,元帝放棄大都(北京)北遁沙漠,並在兩年後死去。

朱元璋本為元朝之臣,如今建立新的國家,他必須認真處理統治的合法性問題。

首先,他以洪武元年,即1368年為建國之始。作為反叛者,不適合再採用元朝的年號,故在《明實錄》等官方典籍裡,均以農曆干支替換元順帝的“至正”年號,如至正二十六年,稱丙午年。至於曾長期採用的龍鳳年號,則通加剿除,不餘一字,試圖以此抹殺朱氏曾臣服於“賊”(而本身亦為賊)的歷史。

其次,在對元朝殘餘勢力予以軍事上的堅決打擊的同時,採取一系列招徠與安撫措施。朱元璋雖然打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但他承認元朝的統治的合法性,稱元為正統,元帝統治中國是“天命於沙漠”。元之“失馭”,是天命轉移的結果,轉到誰家了呢?就是他老朱頭上。在此基礎上,朱元璋將明朝塑造成元朝的合法繼承者

。為此,在北伐軍興之際即亟亟開館修《元史》(一個王朝滅亡後才修“一代之史”,而修史者一般都是繼承王朝),並在元帝死後,追諡他為“順帝”等。

朱元璋作為“中國”的新天子,秉持“四海一家”的傳統觀念,承認蒙古人、色目人都有在中國居住、生活和做官的權利,希望元朝的殘餘勢力能夠歸降他這位新天子。

總的來說,朱元璋建立明朝,是群雄逐鹿和軍事鬥爭的結果,但一個依靠暴力實現統治的政權,也必須構建和樹立其統治的合法性,這不僅是穩定統治的需要,也是一種有利於鬥爭的策略。(文/皇帝不稱朕)


皇帝不稱朕


這個問題有什麼好問的?並且也不能從明與元問,應該從商和周開始問,因為歷史中朝代的更迭很多都是相似的。

但基本都會承認前朝的地位

因為涉及到了很多東西,最核心的就是領土問題了!比如朱元璋承認元的中華統一的歷史定位在於:我是前朝的繼承者,那麼他之前統一的領土我也擁有合法的繼承權!不管實際,這裡先在法理上確定了領土繼承的合法性。剩下的才是看武力了,這叫

師出有名

比如我們現在的新中國:民國上都是我國曆史 禁止民族分裂 正確看待歷史 振興中華民族

然後在釣魚島啊,香港啊 臺灣啊 南海啊這些地方就是一句話:我國自古的固有領土!先站住理了,剩下的就看國力了!

基本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