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步枪真的可以反坦克吗?

崔亚玲


其实反坦克步枪在坦克入役之时就已经存在,当时主要是用于近距离的打击坦克,但是在当时看来反坦克步枪的实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逐渐在二战结束之后退出战场,转而变成反坦克火箭筒。现在回想一下,二战时期的步枪都是那种单发的毛瑟步枪,在那个地面部队为主要战力的时代,坦克的存在是步兵最头疼的事情,其超强的防御能力让士兵望而却步。在一战时期很多国家都在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对付坦克,这也就有了反坦克步枪的出现,但是随着坦克装甲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子弹就很难穿透坦克的装甲,很多国家也就放弃了该项目的研究,逐渐转去研发反坦克火箭筒。那么这样的反坦克步枪能够对付坦克吗?这种步枪甚至可以打下直升机,其超强的破坏力成为了很多重型装备的噩梦。

这种步枪的口径很大,一般来说枪管的长度比普通步枪要长的多,在发射子弹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对士兵的力量要求很大。

起初坦克最早出现在英国,在当时坦克对于地面作战来说,就是得坦克者得天下,完全没有办法限制坦克。当时德国就率先在子弹方面做出文章,通过填充大量的火药,来提高了子弹的穿甲能力,虽然在当时有些效果,但是付出了代价很大,很快就被淘汰了。

在此之后,很多国家就对坦克有了对付的办法,虽然有了对付坦克的子弹,但是没有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该子弹实力的枪,也就了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步枪------毛瑟1918式。

苏联作为世界上使用反坦克步枪最多的国家之一,可以说苏联坚持使用反坦克步枪这一举动纯属无奈,因为苏联的技术有限,无法研制出新型的反坦克武器,所以苏联就把反坦克步枪的实力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有了后来声名大噪的PTRD-41式步枪。

虽然现在反坦克步枪早就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现在出现的反器材步枪相比于前者更强,别说坦克了,甚至可以把直升机打下来。


水镜晓先生



坦克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的,一开始上场的时候,对于士兵造成的震撼自然惊为天物。这些会动的铁箱子,除非使用炸药或者是火炮,一般步兵是很难对付的。与现在很常见的枪榴弹,肩射火箭筒,无后座力炮等等比较起来,现在的步兵在面对装甲目标的时候,选择性就多多了。

坦克的出现最选受到冲击的就是德国陆军,除了赶快拿出对等的武器之外,也得要有些其他的法子,帮助一线步兵能挺住。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反坦克步枪。

既然是反坦克用的,表示穿透力必须比当时使用的步枪要高出不少。二战以前以及二战时期的反坦克步枪的研发有两种走向:一类是采用重机枪或者是更大口径的子弹,另外一类则是采用接近步兵使用的步枪子弹口径的特种子弹。

第一款大口径反坦克步枪是毛瑟厂推出的Tank-Gewehr M1918,使用的弹药与当时新开发的MG TuF机枪相同,都是13毫米X92SR子弹。枪长1.68米,重达17.7公斤。在穿透力面,号称可以在100米外贯穿20毫米垂直装甲板,300米外则是15毫米厚度装甲板。以当时英国的坦克车体最后的部分也只有12毫米的厚度装甲来说,这支步枪还真的是可以对付坦克的,只不过射击起来噪音后座力都相当大,肩膀会很痛。早年反坦克步枪根本没有枪托减震技术,直到现代反器材步枪出现时才有这样的装备。

英国在一次大战结束后也发展了一款使用.5英吋子弹的Godsal反战车步枪,只是这一款设计算是试验性质比较多,没有量产。而量产的反坦克步枪是要到1930年代才推出的男孩步枪(Boys)。这种步枪口径较大,采用.55英吋/13.9毫米的子弹,在对付70度斜度的装甲上,100米外的穿透力是20毫米,比毛瑟的表现好那么一点点。苏联则比较喜欢毛瑟的设计,在Sholoklov M39反坦克步枪的设计中大幅参考毛瑟方案,使用的子弹是12.7毫米X108的机枪子弹,但这种子弹穿甲能力差。后来改用14.5毫米X114子弹。在100米外,60度倾角的装甲条件下,14.5毫米子弹的贯穿力为30毫米,比前者多出20毫米。二战时期,苏联有两种反坦克步枪使用14.5毫米子弹:Simonov在1941年推出的半自动,5发弹夹装的PTRS步枪,另外一款是Degtyaryov设计,手动进弹的PTRD步枪。

捷克的大口径反坦克步枪采用15毫米X104的ZB机枪子弹,这款机枪在英国服役时被称为15毫米Besa。穿甲能力类似上面提到的苏联反战车步枪。美国,也尝试过反坦克步枪的设计,使用的子弹是15.2毫米X114口径,在450米外,可以贯穿32毫米厚度的装甲。后来美国将口径增加到20毫米稍加修改成为20毫米X102口径,而这就是美国在冷战时期非常广泛使用的M39与M61机炮的子弹。

不过实际上这些反坦克步枪只对于战争初期出现的坦克有威胁,到中后期坦克的装甲厚度轻易都超过30毫米,而反坦克步枪只能有效对付30毫米装甲及更薄装甲的坦克。对于更厚的超过50毫米达到上百毫米的装甲坦克来说,50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都力不从心,更提反坦克步枪了。

实际上到后期反坦克步枪的主要目标也改为对付轻型装甲目标。等到反坦克火箭筒,轻型无后座力炮面世后,反坦克步枪也就是没什么用了。到了现成已经是反器材步枪的天下了。当然打坦克是不存在的,对付高价值目标,轻装甲目标,低速空中目标,一般的工事油库等还是比较好使的。


陶德中士


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枪

需要看打什么样的坦克,如果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坦克,反坦克步枪是可以对其产生威胁的。但是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坦克,反坦克步枪顶多就是给人家挠痒痒,并没有什么用。

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枪枪膛内的13.2×92毫米毛瑟弹

反坦克步枪,是一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专门为了击穿坦克装甲而设计的步枪。这种步枪主要是通过提升口径、增加发射药量和改变弹头材质来提高弹头的贯穿力,借此来击穿坦克的装甲。后来由于坦克装甲越来越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坦克步枪便失去作用,并很快被高爆破甲弹所取代(例如铁拳、巴祖卡等等)。

苏军士兵使用PTRS-41反坦克步枪

例如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枪,就是将G98步枪放大的产物。这款步枪使用13.2×92毫米毛瑟弹,它的威力在当时可以说非常大。虽然可以轻松击穿英国Mark I坦克6至12毫米厚的装甲(65米内可击穿25毫米的装甲),但是弹头的动能,往往全消耗在击穿装甲板这件事上,在击穿装甲板之后,不见得能形成多大杀伤力。所以一般只有在击穿坦克重要部位,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是机械故障后,才有可能让坦克丧失战斗力。所以这也就是笔者在开头说的,反坦克步枪可以对坦克产生威胁。


PTRS-41反坦克步枪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坦克步枪就失去作用了。例如苏联的PTRS-41反坦克步枪和PTRD-41反坦克步枪,这两款反坦克步枪,均在1941年装备苏军。这两款步枪,使用的都是14.5×114毫米穿甲弹,这种弹药的初速约为1012米/秒,能够在100米内击穿厚35到40毫米的装甲。但是当时出现的坦克,侧面装甲都有40毫米,更不用说正面了。所以这时的反坦克步枪,撑死也就是拿去欺负一下没有防护或者是防护力较差的装甲车辆罢了,在对付坦克时,估计只能在装甲表面留个弹痕。就算使用反坦克步枪的士兵,在零距离击穿坦克装甲,也不见得能让坦克丧失战斗力。


历史的不一样


反坦克步枪在二战之前确实能给坦克带来较大创伤,但在如今反坦克步枪效率很低。

现代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装甲材料越来越先进,而反坦克步枪的使用原理是通过特殊子弹(穿甲、燃烧)来突破坦克装甲,从而对坦克达到破坏与内部人员杀伤的效果,但现代坦克的装甲基本上能防护反坦克步枪口径大小的子弹。


虽然反坦克步枪失去了破坏坦克的效能,但不代表退出了历史舞台,超高的射速、大口径的子弹、新型的子弹原料,可以做到很多战略性任务,对装甲车、单兵、直升机等轻装甲的威胁依旧强大(国际公约不能用反装甲步枪直接攻击人员)如巴雷特等大众熟知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网新一班小鸣同学


二战初期坦克和装甲车的装甲只是一层铁板 反坦克步枪足以穿透这样纸片一样的装甲。但是到了现代,坦克复合装甲相当于1000mm 的均制钢板。一般的炮弹都打不穿。任何武器的出现都是茅与盾的更跌,没有完全无敌的武器。真正无敌的是人类的智慧。真正的盾是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