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要說12月最爆的院線電影,那一定就是這部了——

《海王》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上映四天,累計票房7.54億,票房佔比87%。

豆瓣目前已經有超過16萬人為其打下了8.1的高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強勢壓過7.0的《神奇女俠》,穩坐DC電影宇宙第二,成為了繼《黑暗騎士》之後DC評分最高的超級英雄電影。

簡直就是票房口碑的雙豐收。

而且這次的好口碑國內外還出奇的一致。

雖然《海王》是12月7日於國內上映的,但其實比北美提前了整整兩週。

但此前影片早已在倫敦舉行過首映禮,同樣是口碑炸裂,贏得了外媒的交口稱讚:

“《海王》是最好的DC電影,是今年最好的超英電影,是史上最佳超英電影之一。”——John Smith

“溫子仁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堪稱海底版的《星球大戰》。”——Benmekler

“傑森·莫瑪不僅是海王,更是DC之王!”——The Wrap記者

IMDB評分8.3,正義聯盟系列最高:8.3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豆瓣網友對其的逆天式誇獎更是絲毫不怕DC迷膨脹,神評一波接一波:

什麼《海底總動員》、《指環王》、《速激》、《星際迷航》、《侏羅紀》、《奪寶奇兵》、《2012》……涵蓋了無數的經典IP。

反正只要是個科幻片、動作片、探險片、怪獸片、災難片等等,全部都被融進《海王》了。

甚至還有人說:

這哪裡是海底版的《阿凡達》啊,明明就是《阿凡達》是天空版的《海王》嘛!

誇得如此“不留餘地”,真的不怕“捧殺”了《海王》嗎?

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部震天動地成為爆款的《海王》,究竟好在哪裡,又有哪些缺點。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首先,眾所周知,美國有兩個大到粉絲遍及全球的漫畫公司:漫威和DC。

這兩家公司相愛相殺、互相制衡,多年來也算是形成了一種互相促進成長的良好競爭關係。

此前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的時候,DC還發文悼念了這位“精益求精”的老爺子: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不過雖然說漫威和DC是勢均力敵的關係,但近年來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的崛起,而DC電影又多次落敗,口碑和票房一次接一次地滑鐵盧。

甚至最後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蝙蝠俠三部曲、《神奇女俠》等寥寥幾部。

所以到目前為止,DC在漫威面前已經難免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了。

彷彿要是再不出現一部可以拯救DC電影宇宙的大片來,DC就要徹底被漫威吞沒了一般。

所以《海王》到底能不能成功,就成了此前大家最為關注的點,它幾乎都快成了DC迷們最後的希望。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但與此同時,大家的期望又不敢抱得太高,因為海王這個角色,在DC浩瀚的超英宇宙裡,實在算不上是一個起眼的英雄。

他雖然早在1941年就出現在了DC漫畫中,但原著對其的著墨一直不多,出現的橋段更是無甚重要,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個邊邊角角的英雄。

但就是這個邊邊角角的英雄,有幸被溫子仁相中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開拍前華納曾給過溫子仁兩個選擇,讓他從海王和閃電俠中選一個,結果溫子仁毫不猶豫地選了海王。

因為在他看來,海洋是未知的,美麗也可怕。

他想捕捉海洋的神奇,同時也想探索海洋的恐懼。

果然很符合溫子仁“片不驚人死不休”的特點。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結果呢?

毋庸置疑溫子仁成功了。

毫不誇張地說,《海王》算得上是今年視效最讓人驚豔的商業大片。跟隨主角的鏡頭,你看到的是一個色彩斑斕、魔幻無限的海底世界: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如同上古神蹟一般,這裡不僅有流光溢彩、川流不息的海底交通工具、機械感和科技感都爆棚的海底艦隊。

還有讓你充滿了探索欲的傳統冷兵器和退化了的海溝族嗜血文化……

完全滿足了人們對那個彷彿暗藏著無數上古秘密、同時又擁有著人類無法抗衡的技能和高科技技術的、古典而又先進的海底世界的幻想。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在這裡,除了有讓人看花眼的海底生物,還有能夠號令海底生物的神秘力量: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除了有人類見所未見過的海怪,還有海怪們棲息的“世外之境”。

而且這世外之境甚至連恐龍都不放過,這波操作之大膽,簡直讓人想在電影院按暫停鍵尖叫,以及除了有中外神話故事裡都有的蝦兵蟹將,還有橫掃千軍、所向披靡的群鯊部隊: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群鯊們再隨便一跑,來個海底追逐,那速度和密度,簡直比陸地上的《速度與激情》還要刺激。

當然還有那段讓觀眾驚喜和頭皮發麻到快把椅子把手捏碎的“海王帶媚拉逃出海溝族海域”的片段。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什麼密集恐懼症、深海恐懼症、巨物恐懼症的,都能在這一瞬間給治癒了。

話說,溫子仁到底是怎麼想到這如火山噴發一般,磅礴強勢而又壓抑無解的黑洞式災難場面的?

當然了,還有撒哈拉的“奪寶奇兵”式沙漠冒險: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蒼蠅頭黑蝠鱝跳出來的那一刻,除了搞笑,我想不出還有什麼詞語能夠形容我當時面對這個大反派的心情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還有西西里島的跑酷式屋頂追逐。

堪比單機手遊的動作和場景切換,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叫人不爽都難。

以及最最重頭戲的終極大戰。

密密麻麻的海怪向屏幕噴灑開來,發射的水壓槍路徑比紅外線還在劫難逃,這密度簡直比星球大戰還更能讓人分泌腎上腺素。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這時候別說數魚和數品類了,光看那幾只大海怪的炸裂撕咬,你就可能已經喘不過氣。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看完《海王》,你就會完全理解溫子仁選擇這個英雄的原因。

其對海底世界的想象力之恢弘、操作手法之大膽;彷彿構建海底世界,早就是溫子仁預謀多年的了;《海王》只是給了他一個發揮的平臺而已。

同時描繪亞特蘭蒂斯、鹹水族,漁夫族、澤貝爾、海溝族、逃亡族、迷失族七大種族這件事,到了溫子仁這裡好像一點都不過飽呢。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而他在這其中盡情施展才華,創造力被無限激發。

你簡直難以想象,這是這個小個子男人創造出來的海底世界;它不只是海底一角,而是一個真的“世界”。

但同時你又不得不認同,對,這才是你心中想象過的、那個最難企及的海底世界。

畢竟人類對海洋的探索還只是冰山一角,裡頭還暗藏著多少玄機,我們不知道。

然而溫子仁用它無窮且驚人的想象力,都為我們呈現出來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但你要說《海王》沒毛病嗎?恐怕不見得。

而且很遺憾的告訴大家,上訴內容,已經把能誇的基本都誇完了。

接下來就是劇情上的硬傷,和立意上的淺顯。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雖然我們總說不能要求爆米花電影的劇情太深刻,但《海王》的劇情,也未免太簡單俗套了些。

作為亞特蘭蒂斯女王亞特蘭娜和燈塔看守人之子的海王,擁有亞特蘭蒂斯和人類各一半的血統。

這樣特別的血統給他帶來的不僅是“海陸兩棲”、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刀槍不入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超能力,但同時還有從小失去母親和因為混血被歧視所必須面臨的心靈缺失。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畢竟所謂超級英雄嘛,並不是因為他們方方面面都完美且強大,而是因為他們雖然技能強大,但難免也要面對一些心靈上的痛苦和有精神上的鬥爭。

但海王,明顯沒有這些問題。

儘管他已經有了一個相對悲慘的身世,成長之路也明明可以拍得更曲折有深意一些。

但片中的他卻一路所向披靡,遇神殺神佛檔殺佛。

別說心靈上了,就連技能上,也沒有遇過什麼大挫折,就連大反派蒼蠅頭特研的高水壓槍,也不過是打破其一點皮而已。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簡直就是輕輕鬆鬆一路躺贏,不經歷風雨就能看見彩虹,說的就是海王。

至於其心靈上,最大的苦惱可能也就是粉絲太多,總要在酒吧裡跟不認識的陌生人合照吧。

母親這趴的話,也沒有給他後來的前進造成什麼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什麼要不要當海王,要不要拯救世界,那都是由海王的大愛來決定的,妮可·基德曼只要負責美就行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說白了,《海王》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爽片。

它的任務就是讓你在電影院的那兩個小時,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得到極致的體驗,讓你把爆米花抖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我們一向都說,電影不是隻拍劇情的,它還是導演個人創造的藝術品。

裡面可以有畫面,如同張藝謀;可以有文學和千古,如同陳凱歌;可以有現實和不可言說的反叛,如同賈樟柯;也可以暴力血漿天馬行空和無盡的黑色幽默,如同昆汀。

而《海王》有的,正是溫子仁那令人震撼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從恐怖大師到《速度與激情7》和如今的《海王》,溫子仁用實力證明了那句話:有才華的導演是不會被類型絆住腳的

曾經我們或許對這個生於馬來西亞、長於澳洲、成名於好萊塢的小個子華裔導演還不夠熟悉。

但翻看他的履歷,你會發現這個年僅41歲的導演,早已經功名赫赫。

他的《招魂》、《死寂》、《潛伏》等系列恐怖電影,在一向對恐怖片不友好的豆瓣上,部部都拿下了7分以上的高分(豆瓣上恐怖片7分算很高了)。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尤其《電鋸驚魂》,更是在豆瓣拿下了8.7的高分,常年列位豆瓣top250之內,可以說是恐怖片裡的一個奇蹟。

當年溫子仁拍《電鋸驚魂》,僅用了120萬美元和18天的拍攝時間,就在北美獲得了5500萬的票房,成為這部現象級恐怖片的開山鼻祖,是優秀本秀沒錯了。

《速度與激情7》同樣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典範;當年不僅收穫了超過15億的票房,成功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七,還在豆瓣拿下了8.3的高分,成為系列最佳之一。

可以說,溫子仁就是名副其實的沒有拍過一部爛片的導演。

而急於拯救DC的華納,也終於是獨具慧眼,把對DC意義重大的轉折片交到了這個花1塊錢辦5塊錢事情的導演身上。

最終投資1.5億的《海王》,果然讓我們看出了3億的效果,不誇都不行。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而且看完電影之後的我,突然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受:

明明預告片裡看起來那麼粗糙拙劣的土味風黃綠配,在看完正片之後竟然有了一股莫名的喜愛之感?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還覺得蠻時尚???

這一定是什麼洪荒之力。

說了這麼多,《海王》當然還不夠好,它能得到如今的熱度和吹捧,跟“DC已經需要這樣一部影片太久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我依然會給它打8分,因為除了恢弘絕妙的海底世界,它還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一個有著無限潛力的溫子仁。

如果你可以從《海王》裡看到DC前進的希望,那它就值得我們再誇一次。


溫子仁創造海底版《星際大戰》,國內外口碑雙豐收,讓DC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