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校长不上课,中层象征性的上课,只有一线教师苦苦支撑,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奋斗的70后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校长不上课是因为行政事务很多,还要经常参加各种会议,还得谋划学校的整体管理,哪一点想不到,都可能会出问题。有的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还得想办法与各个部门处理好关系。你让他上课,一来对学生不负责,二来其他工作怎么办?


羡慕中层的人,是不知道中层有多苦逼。如果这个学校的中层被羡慕“象征性上课"、清闲,那么其他人也不是怎么出力的。这就是一个管理松散的单位。我在的学校是县城一所初中学校。校长不上课,但谁也不敢说校长比自己清闲。校长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学校的,站在门口迎接学生,其他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也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学生一进校,领导们都跟着学生进校。然后各负各责,楼道、院子、车棚等或站,或转。十几分钟以后班主任到。一个小时以后,其他任课老师才到。中层以上,每天比任课教师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多上两个小时的班。


中层大部分都兼课,有的兼课还不少。除了上课,各自口上的工作非常多,做不完还得带回家里做。有时候,还得出去,开自己的车办公事。每年都有省里的检查,各种档案资料都得中层来完成。还有扶贫等工作,也都是中层的。

像我们这儿高中,教务、政教主任都担课,而且是主科,好几个头,既上课,又处理学校事务。有多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所以,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吧,实际上,谁都不容易。

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已经关注的小伙伴就点击下方的小三角形好了。


爱河北人


农村中学校长,一节课都不用上,也基本不在学校呆,签到制度对校长是失效的。有时候为了刷刷存在感,偶尔到学校给老师们开开会,主要内容是批评老师们,课上的不好,备课不认真,学生管理不到位。就是这样的校长,每学期结束,他的签到都是满勤,绩效工资是一般老师的百分之一三十,另外,每学期再拿800元管理费,平时来开个会或者来打个照面或者自己在外面办自己的私事还另算加班。

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是象征性的带一两节课,但是领导班子成员都可以加分值,可以享受800管理费,因此,学期结束,他们的绩效工资都比普通教师高许多。这些钱都是从一线老师的绩效工资中直接扣除的。只有五十来个老师的学校,竟然有大小小领导十好几人,就等于十几个人抢夺三十多人的工资,就那么明目张胆抢劫,普通教师什么办法也没有。

每学期学校车旅费、招待费都好几万,一般的老师工作几十年也没有用过专车,也没有专门公款吃喝过,这么多的开支都是谁们用掉的?

学校公用经费就是领导们的私款,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管哪一个领导随便拿个发票都可以报销,根本没有人问问合理不合理。

学校有评优评先都是领导轮流转,许多老师不愿拍马屁,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被评过优秀。

老师们起早带晚的工作,早晨5点多赶往学校,晚上9点多钟才下晚自习,没有车,学校也没有房,若能赶上顺风车就是千恩万谢的了,若是租车,这一天班算是白上了,一天工资根本不够打车。

这一切领导们都是视而不见。

老教师们工资相对高一点,子女都工作了,负担轻,一般不愿瞎操心,随领导怎么折腾。可苦了年轻教师,他们不敢给领导提意见怕被穿小鞋,只有忍气吞声埋头苦干。他们一个月2000多一点工资,房贷、养孩子、礼尚往来、一家老少生活……他们就是活挣命。如果父母能补贴的稍微有点,若是白手起家的老师,别人请吃饭都不敢去,怕回请。特别是年轻男教师,连找个对象都困难。

可以说,基本没有领导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育工作中去的。真正干工作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实巴交的老师们,有头脑有门路的老师会搞点家教,赚点钱补贴家用。

这就是我眼中的农村中学生存现状。



心平气和1169


对于这个问题,我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我曾经在学校担任过除总务主任之外的一切职务,对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烂熟于心。

校长上课,想起来很美

1.很多地方有规定

先说校长不上课的事情。其实,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校长是否上课,是有规定的,但各地的规定,会有一些差别。比如,安区教育局制定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按督导条例要求担任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普通高中或完中校长每周任课2节以上,初级中学校长每周任课3节以上,小学校长每周任课4节以上。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

2.实际上,兼顾起来很困难

但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校长上课的,很少。为什么呢?本人曾在某地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并上一个班的语文课,其实,主要原因,是我更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这在当地,是绝无仅有的。但很快,我就感到左右为难了——开会会耽误课,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会耽误课,还有各种协调工作,送往迎来的工作,都会耽误课!最多一次,学生一个星期都没有见到我!

想想,这种上课,是不是对学生不负责呢?

我也想要学习魏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那一段时间,学生都很配合,半期和期末考试,我的学生考试成绩都还很好——但家长们认为,如果不耽误那么多课,是不是会更好呢?

所以,后来,我就没有上语文课了,改教几个班的历史——虽然,有太多的不舍!

3.钱多钱少都是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报酬的问题。因为很多地方,都有工作量的规定,比如,校长算是一个满工作量,副校长算0.7个满工作量。那么,再上一个班的主课,这是不是超工作量?超了量是不是应该多领钱?

校长领多了,老师们会怎么想?校长不领,其他干部们该怎么办?

4.校长的课堂教学领导力是核心竞争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作用,体现在思想领导、行政领导和教育教学行为的领导上,《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标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能力。其实,在现阶段,课堂教学领导力,才是校长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啊!

连课都不上,还谈什么核心竞争力呢?这种说法,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以前在一个学校,就遇到过老师和一名管教学的副校长发生争执,那个老师一句话“有本事你来上”,就把副校长遏制住了!

总之,关于校长上课,真的是想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三水三心


我们学校教职工4百多人,大小领导近200人,整天不干正事,个个挖空心思弄钱,可怜了一线老师,累死了还没人家拿钱多,他们年终绩效都被变态领导七扣八扣所剩无几了。大小领导除了明着折课合课时,如系部主任算6课时等。暗地里学校还违规偷偷给他们发放教干津贴。现在学校已不是净土了。我是宿迁某某技师学院


玉女心经婷婷


教育乱像。现在教育,办学条件远远好于前三十年。但教育管理运行,还不如前三十年。一个学校四十人,脱产的怎么也有十多个。校长不少都是不学无术,花钱买官。教育外行,搞关系内行。不会上课,不能上课,多了。职称评定,绩效工资,把校长权力无限放大。校长把握财政大权,自己审批,自己运作。贪污腐败,绝不是少数。教育行政化,没有好的教育体制,给个多大官也白扯。教育不公,处处可见。形式主义,大肆泛滥。教师一年要拿出大量时间去应付扯淡。学生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神秘智慧鸟


领导不上课,中层领导上很少的课,他们职称也高 (基本工资就高) ,课时经费也算得很高,(绩效也高得很多) ,但是一线老师没有发言权啊!你能怎么办呢?


老君山1


校长不上课,中层领导象征性上课,一线老师教学任务重。这 几乎是多数学校的普遍状况。

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一线老师对学校管理工作表达不满情绪的一个突出原因。多数 网友们在探讨这个问题,发泄满腹牢骚之时,也正是基于这点而言的!

既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也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三味"在一所农村初中做过15年的教务主任, 学校在分配教学任务时,也是一直就是这种基本情况。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各层领导的课时量,有一个明确标准:校长每周计10课时,副校长每周计8课时,主任每周计6课时,副主任每周计5课时。

当时“三味"所在学校,由于班级较少,教师超编较严重,人均周课时量大约为12课时。这样算来,校长只需上2节课,副校长上4节课,主任上6节课,即可达到“满课时量"。

二是,义务教育学校没有“超课时"津贴来源,而且也不允许违规发放“超课时"津贴。即使对个别超课时的老师进行超课时补贴时,也只能从绩效工资中补发。如果领导超课时费多了,必然会引起教师的不满。因此,最佳处理方法就是将课时量尽量搭平均

三是,学校各层领导毕竟还是有很多教学以外的工作要做。如:开会、做材料、迎检查,推门听课等,这些工作老师们往往看不到的。



其实,我们农村初中一般不实行坐班制时,老师上完课就可以离开学校了,但是领导必须要整天坐在办公上班。这点,“三味”是深有感触的!

综上所述,“校长不上课,基层领导象征性上课”,虽然,对一线老师而言确实存在不公平,但这些原因却是实际的。老师们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三味聊教育


评职称靠买卖,买证书买职称,同工不同酬,令人恶心。从教三十年仍坚持在一线带课的教师,职称自动晋升一级,是对教师始终如一的教育情怀的一种肯定。我认为在一线教课的老师,够二十年的直接晋级中级职称,够三十年的直接晋升高乡职称。

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十年,不要再纠结职称的名额多少了?论文够不够了,就冲着人家吃了三十年的粉笔灰,还不应该自动晋升一级吗?


潜规则为王


提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一线年轻教师提的,说实话,我从教差不多十年,这些年一直是一线教师,同时做了几年的中层。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宁愿当个一线教师,因为那是最轻松的时光。只要不参与学校的行政,即使一心要搞教学,也会减少很多加班时间,况且现在的评优评先以教学成绩为主。学校行政的工作不是说挂个名在那里就可以,现在很多的材料永远做不完,而且大部分材料不是说造假就可以,必须得按照文件实行,有些文件下得晚但要求提交得早,经常性的要加班才能完成,所以中层干部必须得减课才能去完成相关的工作,可以说,做中层的几乎没有多少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有些中层只能上一些副科,因为学校的行政工作,不予许有更多精力去做教育教学工作啊。但很多中层中依然有坚持一线教学的,还要当班主任的,同时还要搞中层,这部分教师是最厉害的。校长就更不用说了,三天两头去开会,上哪个班的课害哪个班,如果学校老师够的话,最好别参与教学。一个学校的校长、中层、一线教师,什么人都有,不一定一线教师就都是努力的,也不一定是中层领导就能干,事在人为,不管在哪个职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基本,其他的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


love20010128


记得09年刚上班,学校领导只有一个校长,一个政教主任,一个总务主任,一个教导主任,且领导不教课,而如今为了晋级,大大小小的领导一大堆,什么正的副的,这个组长那个干事的,而且领导们为了多加分都安排了课,一个班级的体育,一个班级的心理,一个班级的美术等等,一周一节课或者两节课,这样他们不但享受领导加分还可以享受任课教师加分,唯独苦了那些在一线担任大科如数语外,却不是领导的,踏踏实实教学的老师。我们学校的评分标准中本来领导加分就比一线教师高,这样兼任一个学科加的分更多了,而且领导每年会有大量的证书,所以在我们学校不当领导就等同无法晋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