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押金难退诉讼缠身沦为城市“牛皮癣”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未来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刘文静)小黄车要“黄”了吗?近日,ofo小黄车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众多网友曝出押金难退,报废车多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同时,多地政府对其调查处罚,数家公司将其告上法庭。

ofo押金难退诉讼缠身沦为城市“牛皮癣”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2018年12月8日,昆明西坝路,许多无人管理维护,并已无法骑行的小黄车被堆放在路边墙角。(图据视觉中国)

未来网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2018年以来,至少有8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涉及物流运输、房屋租赁、拖欠货款等多种事由,部分案件已达成和解,但仍有多起在审理之中。

曾经,ofo是共享单车的标志品牌之一,用户留存率行业第一、全球估值最高,而今却深陷泥潭。11月28日,ofo创始人、CEO戴威发布全员公开信,宣布ofo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升级,表示“战斗还在继续”、“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

而今日,即将上映的创业纪录片《燃点》放出预告片,戴威再次宣称,“哪怕再痛苦,我们就是要干这个事。风在前,无惧!”

再看行业内的其他翘楚,摩拜单车被美团并购,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市场,町町单车资金断裂……各大共享单车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寒冬已至,共享经济的路还能否走通,共享单车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ofo押金难退诉讼缠身沦为城市“牛皮癣”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80万辆共享单车让合肥不堪重负 城区设立多个单车“坟场”。(图据视觉中国)

用户:好好的共享单车要被“原罪”毁了

“共享单车快变成城市新的‘牛皮癣’了!”曾在共享单车企业内工作过的姜明(化名)这样形容共享单车:又破又脏、到处都是、“粘”性强、“撕”不掉……

“原本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一件好事,我们也越来越依赖它,但是一两年过去后,你会发现最初又新又好骑的车子都变破旧了,但是依赖改不掉了,每天找车成了最头疼的事。”姜明说。

他回想,这种情况差不多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每天上班根本找不到车,即使找到了也特别难骑。但是到了公司楼下,往往会发现一堆单车挤在原就狭窄的人行通道上,看着更加心烦。

“最惨的不是上班,而是下班。”姜明的现任同事李雪(化名)告诉记者,她住在离公司2公里以外的地方,下班晚5分钟,楼下就抢不到车了,而路上的车往往都是坏的。很多时候扫了一路的单车,十几二十辆中没有一辆能骑,常常边扫边走就到家了。

“更气人的是,有的车我都记住它了,一个月都放在那儿,明明显示‘报修多次’,但还是没人管。”李雪无奈地说。

是需求太大还是共享单车投放量不够?她很困惑,新闻上明明有大片大片的单车在占用街道,甚至还有很多的“单车坟场”,应该是投放过量才对。

“投放过量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粗制滥造和疏于维修。”姜明回想,自己曾经所在的公司是不怎么会维修旧车的,公司大部分资金都用来投资新车占领市场了。

“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如果有10万块钱,8万都会用于搞新车圈地,顶多只有2万会用来运营和维修。而造新车也是选择低成本的单车,所以质量不高,更容易坏,再加上疏于维修,废车就越来越多,恶性循环。”

姜明告诉记者,之前共享单车行业流行一个“原罪论”,那就是行业的发展不是真正以“共享”为目的,而是以“圈地”为目的,资本冲昏了头脑,所以跟风而上、粗制滥造,只为迅速占领市场。

“正常单车的使用寿命只有几年,而共享单车因为使用频率更大,寿命恐怕不到一两年。再加上共享单车的‘原罪’,就注定了企业如果不整改也就只有一两年的活头。”姜明回忆,2016年,共享单车兴起,但是到了2017年,大量企业遭遇危机,许多企业别说退还用户押金,就连员工的工资也支付不起了,于是出现了离职潮,他也跟着大潮辞职离开。

ofo押金难退诉讼缠身沦为城市“牛皮癣”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北京后厂村的互联网企业员工下班后骑ofo小黄车出行(图据视觉中国)

资本:听到“共享”就砸钱

事实上,共享单车从兴起到“破旧”不过也是这一两年的时间。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合伙人创立OFO,一年后,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并逐渐向校外蔓延。2016年,共享单车才真正开始火爆全国,甚至作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走红世界。

那个时候,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被认为是“带给城市的礼物”。一时间,无数资本蜂拥而上,ofo、摩拜单车、哈罗单车、小鸣单车、熊猫单车等小黄、小绿、小蓝、小橙车塞满了大街小巷,有网民笑称“共享单车的颜色已经不够用了”。

在北京做社交APP创业的林厚(化名)告诉未来网记者,2016年开始,在自己办公的望京soho和附近的写字楼中,共享单车和其他共享经济的新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许多公司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天使投资和A轮投资。

“感觉投资人听到‘共享’两字就砸钱,我的投资人也投了共享单车,连我父亲都在劝我要不要转行做共享。但是仅仅过了一年,附近写字楼中的‘共享’公司就出现危机了。”林厚如是说。

未来网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开始,众多共享单车企业开始走向“下披路”。

2017年6月,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2017年8月,运营町町单车的南京铁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

2017年11月,小蓝单车宣告解散停运。

2018年5月19日,小鸣单车的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

据交通部统计数据,高峰时期,全国共有近70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用户超1.3亿。而到了2017年底,已经有3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

资本一哄而上,现实却好像昙花一现。一下子很繁荣,但没过多久又开始衰落,坐了过山车的共享单车,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经历大起大落。

ofo押金难退诉讼缠身沦为城市“牛皮癣”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2018年10月28日,广州五羊新城,骑共享单车的行人在等红绿灯。(图据视觉中国)

专家:未来希望共享单车仍像彩虹一样斑斓

为何繁荣一时的共享单车频频遭遇危机,变成城市新“牛皮癣”?共享经济要“凉凉”了吗?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书记王保民教授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的问题,是死是活,关键是要进行规范、监管和引导。而共享经济是环保的、进步的,只要规范发展,相信会大有可为。

“近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如果资本疯狂逐利,政府监管却不到位的话,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政府必须尽早出手,如果在新事物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去回应,就会陷入被动。”王保民表示。

可喜的是,近来,多地纷纷亮剑,规范共享单车发展。2017年,昆明市出台了《市关于规范共享单车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对运营企业、车辆、使用者均做出了规范。今年3月,成都也发布了《共享单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各共享单车企业考核的基准分值为一千分,600分以下的企业将被责令退出成都市行政区域营运。

同样实施“责令退出”措施的还有郑州市。今年10月,郑州市出台了《关于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意见明确,将建立共享单车运营企业退出机制,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考核。郑州市城管局建管处处长张春介绍,在这一考核制度下,每季度总成绩排名末位的运营企业,将被核减配额车辆5000辆。

“通过一系列措施明确责任、严惩违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政府的监管可以督促行业良性发展。”同时,王保民也表示,政府在出“重拳”的时候也要出“组合拳”。不仅要“责令退出”、加强惩戒,也要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鼓励、引导其良性发展。

王保民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希望在未来,共享单车仍旧像彩虹一样色彩斑斓。它的发展有一个诚信、负责、理性的环境,既不浪费资源,也没有安全隐患。既给企业带来利润,为市场注入活力,也给人们带来便捷,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从而实现双赢,最大程度上发挥它的积极意义。

ofo押金难退诉讼缠身沦为城市“牛皮癣” 共享单车路在何方?

北京钓鱼台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时,一名游客骑着共享单车前来观赏。(图据视觉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