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科技有多發達,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六天就夠了

六天時間,蘭州的黃河浮橋就通了,究竟是誰創造了奇蹟?

宋軍佔據蘭州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整修蘭州城,加固防守,以應對西夏人的反撲。而此時,李憲看到的蘭州城非常簡陋,而且距離黃河比較遠,容易為西夏人所包圍。“蘭州古城東西約六百步,南北約三百餘步。”李憲這樣給朝廷彙報。

宋代的科技有多發達,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六天就夠了


於是,人們對原先的蘭州城進行了展築。1083年,李浩整修隋唐時修建的蘭州城。為了能充分利用黃河天塹,人們把蘭州城向北面進行了擴展,直接推進到黃河岸邊。展築蘭州北城至黃河邊砂板岩上,稱石龜城,在北岸築金城關,護衛黃河渡口,與西夏隔河對峙。在城內建文廟、城隍廟、東華觀。同時,在蘭州城的東西20裡分別修建了東關堡和西關堡。作為守護蘭州的屏障。在東關堡和蘭州城之間還修築了鞏心堡大約在今拱星墩一帶,這樣,蘭州城和東關堡就連成了一線。

宋代的科技有多發達,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六天就夠了


雖然,蘭州具備了初步的防禦,但人們對蘭州防衛力量的加強,並沒有止步。先是,確定蘭州守城的人數,按照百步法,確定蘭州守城人數為6456人,整個蘭州共計有8000名駐軍。

同時,修復黃河對岸的金城關同時在黃河上架設浮橋。最初提出這個建議的是苗履。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四月,蘭州軍事推官鍾傳,趁著宋夏在靈平會戰,蘭州駐軍用6天時間在黃河上架設浮橋,修築金城關。這在當時的工程技術條件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宋代的科技有多發達,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六天就夠了


接著又先後兩次加固蘭州城。到宋徽宗時(1104年),人們第三次增築蘭州北城,此次加工結束後。蘭州城頗具規模,“城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週六裡三分,三面土築,一面面磚,下臨黃河,建四門,上各建層樓戍鋪”。基本上具備了軍事重鎮的一些功能。似乎也能看出,北宋政府將蘭州作為對抗西夏,收復河西走廊的前哨。同時,也將熙河路帥府也移到蘭州,蘭州逐漸在向西北的戰略中心發展。

宋代的科技有多發達,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六天就夠了


在修復蘭州城的同時,還設置了一系列的其他的機構。蘭州下設一寨四堡。一寨即龕谷寨(今榆中小康營);四堡即東關堡(今城關區東崗鎮一帶)、阿幹堡(今七里河區阿幹鎮)、西關堡(今七里河土門墩一帶)等。

西夏人並沒有放棄他的在黃河北岸控制,他們在今永登縣紅城鎮設立了卓羅和南監軍司,同中央政府對抗。

宋代的科技有多發達,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六天就夠了


李憲收復蘭會地區,使得宋軍的防線推進到黃河邊上,而李浩修築蘭州城則基本奠定了蘭州城的大體位置,這對整個甘肅的影響非常深遠。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