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简单心理Uni

课程/实习/督导/同伴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今年9月,简单心理在「心室」举办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一期学员毕业典礼。

经历200多个日夜,完成近300个小时的学习和督导、30多次课外作业,并肩经历3种助人实习后,30位1期同学终于正式开启了作为咨询师的职业生涯。简单心理实习咨询师平台和「心室」的免费咨询室,也为他们的执业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支持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很多小伙伴曾经遗憾错过了这次活动,为了响应大家的呼唤,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将再一次带你回到夏末的温暖中,重温Mark Yang老师为我们带来存在-人本主义咨询师的成长之路的讲座。让我们在Mark老师讲座的文字稿中,倾听他与大家分享的关于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let it be”的咨询智慧吧。

今天的讲座,谈到的内容是怎么来培养一个咨询师?不过因为我自己是存在-人本取向,所以今天加了一个怎么培养存在-人本咨询师,其实我觉得这和学派不是特别相关,培养咨询师很多基本东西都是相通的。所以开始前,我先问大家一些问题,一起来探讨,然后一起面对这个问题:怎么来培养咨询师?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咨询师,是咨询里面最重要的工具

Mark:在咨询里面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

学员:咨询师。

Mark:多少人认同在咨询里面最重要的工具是咨询师,咨询师的什么呢?

学员:人格和灵魂。

Mark:如果这是最重要的话,我们怎么样来培养一个咨询师的人格和灵魂?

学员:接受个人体验。

Mark:OK,接受个人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所以,此时此刻我也希望,如果我可以做得好的话,希望大家慢慢得可以在这个场域里面去体验某种东西。回到体验,什么是体验?

学员:思考。感受。觉察。触碰。

Mark:觉察,awareness。接触,触碰,怎么来触碰?不是身体上的触碰,是灵魂的触碰。回到之前的问题,怎么来培养咨询师?好重要的问题。如果上课的话我们会讲到卡尔罗杰斯,他谈到说,

咨询师的一部分责任是创造氛围,如果我们能够创造氛围,来访者就有可能成长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Mark:一步一步来。你们刚毕业,我想在你们脑海里都有一个又一个想象的画面五年十年之后,你会成为什么样的咨询师。可以想象你想成为的咨询师的画像,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在你的想象里是谁吗?

学员:卡尔罗杰斯

Mark:Rogers,好选择。还有吗?

学员:亚隆。

Mark:亚隆小时候每周读两三本传记。一直在图书馆泡着。最近他出了书,坦白讲,看他的咨询,跟我的想法是有些差距的。不知道是他变了还是我变了(笑)。还有吗?

学员:没有一个人,自己。

Mark:现在就不是自己吗?

学员:也是自己,只是不停会有变化,是一个迭代的自己。

Mark:是困惑的自己、不清楚的自己,是吗(笑)?有胆量。“自己”,这是我想找的答案。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培养自己,是咨询师培养的最终目标

培养一个咨询师,到最后目标是什么?是培养自己。开始的时候,山是山,水是水。之后,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到最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目标的话,在我们心里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榜样。我也有自己的老师,我慢慢会觉得培养咨询师,是绕一圈,回到现在。不过猜想,你们还是跟两年之前是不一样的。

在咨询里讲培养,是让你回到自己,相信自己是怎么做到的。真正的self identity是在关系里面创造的。我们的来访者的成长是在我们咨询师的reflection里创造的,在我们的回馈里面、眼光里面成为他们自己,所以这份reflection很重要。我认为重要的是创造的环境,让你回到awareness

在存在心理学里我们谈到深度,是depth psychology,深度不是那个往潜意识的深度,这个深度是通向自我的,是那个深度化的自我

。如果我可以做到的话,我希望能把你们带到你自己。我觉得之前,需要创造一个氛围,所以学生、你的来访者可以从这个空间里去探索、创造他自己,需要把这个空间给留出来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Let it happen”

来自网球教练的启示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作者是一个网球教练,我自己也喜欢打网球。不过这个网球教练是用

正念的方式来教打网球的。他教一个初学者网球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let it happen”。你了解吗?怎样let it happen?他举了一个例子:

两个教练,一个教练是跟你讲techniques(技术),打球的手感是怎样、节奏如何、重心在哪儿等等,有好多步骤和标准,你学了之后就先去打,然后纠正你,调整节奏、手感。开始的时候作者就是这样教学,强调技术,但他发现说这样比较慢。

后来,在学习正念之后,他就改变了教学方式,他对学员说,“你先看我打十个球,再换你打十个,然后我们重复再来几轮。”

你觉得你会想找哪一位教练?

学员:要看阶段,如果我能一点儿网球基础都没有那我就先找第一个,如果我是有基础的,我就找第二个。

Mark:这叫逻辑,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先(找第一个教练)把技术学好,再找第二个,是有逻辑的。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大部分人的确会想找第一个,你会发现第一个能较为明显得看到效率,因为它一直在讲技术。第二个教练,去看他的话,可能他只做一个简单的示范,偶尔他会提一点建议。大部分家长会看效率,不过想想看,孩子的认知过程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当孩子跟他开始学打网球,孩子心里慢慢会有一个声音在那儿,“我应该怎么打?”。

第二个的话,它是有另外一个观点,也就是,

你本来就知道怎么打。你可能会纳闷:“怎么会呢?我还是个新手啊,还有好多要学习啊!”教练只是回答,“你在打这个球的时候,我需要你专注到看到那个球的纹路,而不只是看过那个球,我只需要你看着那个球再打。”结果作为统计,你们觉得哪个效果更好?

学员:第二个。

Mark:为什么?

学员:整体,而不是一个一个割裂的。

Mark:整体论,回到了哲学层面,还有吗?

学员:专注在当下

Mark:对,是在当下。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专注在当下

该做什么自然会冒出来

其实那些东西已经有了,怎么来打这个球的潜能,本来就在。只是他要让那一部分潜能出来,或者说,“let it happen”,让那一部分出来。当然还有focus,聚焦,你可以聚焦在球上,节奏上,聚焦在某个点上。let it happen,把那个声音给关了。还不够吗?

现在你们之中有多少人开始在接个案?有多少人在个案里用的东西、谈的东西,是在书本里面学到的?实际上,在咨询中用到的,还是在你与书的作者的对话、在与你的督导师和咨询师的互动体验中,体验到的。讲讲半个小时,但是如果你真的去打,做不到。经过自己的体验,你把体验带到你的咨询中,再去创造

哪些是书本里的问题?哪些是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被区分吗?这个其实是在南京办的存在心理学大会上,我从一位心理咨询初学者那儿学到的,他说,“

虽然我只是一棵小草,你们是大树,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差不多。

没错,如果我可以把我学到的所有技术放下的话,那些技术其实已经都有了。但是,如果我只是一直在想某个技术,是永远找不到那个技术的。当我们尝试放下,专注到当下,在场,去观察,那时,我们该做什么就会自然冒出来——在放松的时候。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let it be

我们一辈子都在做准备

很多学生来问我,我什么时候该问来访者什么问题,什么时候该放空?我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共情?这些都是好难回答的问题。当然如果他想要的是一些观察到来访者的哪些表现(意味着什么),这倒是可以知道。但如果是想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我相信其实每一个人已经知道,它本来就在

因为,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跟你喜欢的人去约会,然后跟ta在一起了。到了某个时间,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你怎么知道呢?我知道:ta如果眼睛闭起来的话(笑),ta如果眼睛没有闭起来呢?如果ta靠近了一点呢?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在场的话,感受到那个“本来就在”,慢慢我觉得你就会知道如何培养出、创造出关系。是不是有点抽象?通常我是这样跟学生说,其实你已经准备好了,其实你一辈子都在做准备。如果把技术放下的话,那些东西都在手法上,不过不代表说不需要去学。是需要去学,开始的话还是要有山,还是要有水,不是完全虚空的,只是说它们一直都在。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这方面我自己是怎么体验的呢?记得以前在研究所,我休息的方式是去读小说。那时我好内疚,我有那么多的书应该要读,怎么能把读书的时间拿去读小说呢?我特别内疚,于是就把那些书拿来读,却怎么也读不下去。

于是,我慢慢发现,其实我需要空,我需要休息,我需要那个时间,我需要去读那些无聊的小说,我才能有时间去读书。我慢慢发现自己读的那些无聊的东西,慢慢在我咨询里面出来了,不但只是一些理论的东西,某些小说里面的故事,慢慢也跟着出来了。

所以,这些其实都是准备,我们已经在做准备,一辈子都在做准备,这是“good news”。那么“bad news”是什么呢?——学不完了,是“the end of the beginning”。真的要去学,“let it be, let it happen”,这是一辈子的东西。道理五分钟就明白了,去做出来却是一辈子的事。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Mark:现在,请大家觉察——如果我们回到当下,你觉察到了什么?

学员:坐在这里内心很舒适,像是被包围着的感觉。

Mark:这种体验的话,希望你能带到咨询室。身心活化,具身化。刚也谈到创造氛围和环境,有时候会跟学生讲,“Don't tell me, show me.” 我希望能在这个过程里给你们创造一点点氛围,可以让你学到,什么是show,什么是let it happen。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在香港做的个案督导的案例:

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咨询师,我觉得做他的督导,很大程度上我希望自己没把他带偏。他很愿意去冒险,我就需要做他的矛,然后他做事情。他说,“好,我想要探索人生。”

他特地跑到广州,在一个癌症疗养院。有一天他跑来跟我说,“老师,我想分享一个体验。”在医院里面他见了一个老军人,不愿意继续接受化疗。院方担心他会抑郁,让这位咨询师朋友去和他谈一谈。

医院病房里几张床铺都有病人,床边也都有家人,可能比较闹。他进去以后,老军人床边没有家人,他就到他床边,想和他谈一谈最近怎么样。老军人其实最开始不愿意谈,

那他就想至少坐在老军人旁边陪伴他一段时间

这位咨询师朋友就想到自己在学习的课程,想到很多时候在做类似哀伤的课程,当知道来访者时间不多的时候,对来访者而言,重要的是unfinished business-未完成事件

那他就问老军人,“我想聊聊看最近发生了什么?”,“你最后还有什么愿望?”,“你还想要吃什么呢?”他一直陪着老军人,直到老军人愿意跟他讲话,“好吧,你一定要问的话,我就跟你讲吧。我的愿望是,我有一个孙子要出生了,我想要见到他。我的痛苦是,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抱到他。”

这要怎么干预?在不在场?解决不了痛苦。咨询师朋友就说,自己开始跟老军人分享,他第一个女朋友得了癌症,过世了,他就跟老军人分享他自己的遗憾,把痛苦拿给他看。聊完,老军人说,“我还有个愿望。”你猜想他的愿望是什么?

是他的初恋。他的初恋不是他的妻子,但他的初恋也去世了。他说,“

我希望可以到我初恋的坟墓前去送一朵花。”

什么花?”

丁香花。”

好,有事干了。如果是你的话,怎么办?咨询师这时候可以怎么用自己去工作?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带他去?陪他去?不过也有可能去不了。跟他谈一谈丁香花有什么样的意义?说不定可以帮他把花带去?可以让他写一封信帮他带过去?

其实大家想的都很有创意,我相信如果换作你,也能做好。所以其实这些东西都在,我们不需要向书本去学习什么。

那这位朋友就开始唱,“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

最后,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谁是学生?谁是老师?我自己非常自然地、不停地催促他,“快点说,快点说。”我觉得我好享受,他把我带到了那个场域。这位咨询师朋友说,“因为我经历过我女朋友的死,我知道那首歌。我觉得我只是幸运得碰到了他。”

所以,一切都在。我问他,“然后呢,然后呢?”他说,“慢慢的其他床铺的病人,大家都安静了。这一刻,老军人流了泪,说,‘谢谢’。”

其实,东西都在,只是你愿意不愿意去打开,如果是愿意打开的话,你一定是深深得在生活里有

体验的。所以说,一个好的咨询师,是愿意去用自己去工作的,去let it happen。

好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

-本文案例中涉及到来访者的真实信息,

均已经过严格的模糊处理-

咨询师如何用“自己”去工作?|听Mark Yang老师谈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你也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

咨询专业化时代,选择更懂得咨询师成长的训练

2年|小班|理论+实习+督导

5月春季班 正在招生

扫码查看 | 500+学员选择的金牌课程

猛戳原文链接,直达课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