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的作词水平如何?

橙子10629


非常好,而且比许多人想象中还要好。他是目前主流歌词创作者中为数不多懂音乐人的。相比大部分受人追捧的“文人”,他更像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词人”。

衡量作词水平的角度有很多。首先是文字功底本身,各种比喻,借代,正侧面描写的活用;这一点上林夕黄伟文他们确实要做得更好。在情绪表现上,特定的细腻情绪(比如失恋)也是林夕老师要更强一点,不是方老师擅长的部分。

但评价一首词还有别的角度,比如文字和乐曲的适配程度。这一点上,方文山远超现在的绝大部分词人。不仅文字的直白或委婉,意象的选用随着曲式,风格的变化而转换,能够跟得上周杰伦变化莫测的风格;在音调和曲调的结合上,也非常“顺口”,不会出现奇怪的倒字(注:倒字一词源于戏剧,特指词的阴平阳平声调无法和曲调相结合产生的奇怪发音)。这一点上,林夕等其他老师更像“文人”而不像“词人”,自顾自地写而缺乏和音乐本身的细节配合,方老师这一点是胜于他们的,如果自己是歌手,对这一块的感受会尤其明显。

所以虽然方文山老师的词作品有时候看起来会过于直白和简单,甚至有时候缺乏文学性,但依然能在音乐圈获得很高的评价。


兔老板


少时未懂情,听着便觉得好听,听不腻循环播放未能品读个中情!成年了,偶尔番回来,字字都扎心……周杰伦的曲,方文山的词,但是还有三个个超级厉害的编曲,林迈可,钟兴民,洪敬尧,方文山才子啊,我读到青花瓷时,让我回到了童年的感觉,那意境。


周杰伦亲口说过,下半年会出两首或者四首单曲,希望明年年初发新专辑,方文山也亲口表示,下一首会跟杰伦合作一首中国风歌曲,也只有杰伦才能把方文山的词诠释的淋漓尽致。

方文山写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自己写“不爱我就拉到”离开之前,不要爱的抱抱,反正我又不是没人要。方文山赋予文字灵魂,周杰伦给他的文字插上了翅膀。最服还是黄俊郎,写的不多但是个个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完全不是一个次元。
林夕,方文山,黄伟文,李宗盛,我觉得他们的词真的是写的很棒,在我不同情绪下陪我度过了很多时光!其中最费烟的是李宗盛,经常能勾起我某些特殊回忆的是黄伟文,能让我展开美好幻想的是林夕,方文山的词很有画面感,意境很美,而且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意境!适合我在独处的时候,泡上一杯茶,慢慢的听! 李宗盛的歌,现在不敢听,听一次要看好久的郭德纲才能调教过来……


无爱一生轻1984


方文山与周杰伦自然是互相成全的经典案例。但如果将方文山吹捧到与林夕、黄伟文乃至李宗盛、罗大佑齐名的地步,还是过火了。我的态度很鲜明:方文山的很多歌曲,尤其是一些中国风,确实在卖弄辞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青花瓷》,这是当年的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美则美矣,如此而已。



但我无意在此黑方文山,我想说的是,方文山的确是最合适周杰伦的那个人。我们看他另外一次获得金曲奖最佳作词的作品《威廉古堡》(出自周杰伦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拥有一双蓝色眼睛的凯萨琳公主,专吃有AB血型的公老鼠”,虽然其实也还是文字游戏,但是对于当时个性张扬、无所不能的周杰伦来说,歌词不如此天马行空,还能怎样呢?尤其是《威廉古堡》最后,还用上了一段周杰伦上一张专辑中的《斗牛》的歌词,这种离经叛道的混搭更证明了周杰伦的毫无禁忌、唯我独尊,堪称妙笔。方文山的例子告诉我们,歌词终归是歌曲艺术的一部分,不能将其剥离开独立审视,歌词对于歌曲、歌手的作用也是格外重要的。



只是现在的周杰伦都已经“我爱我就拉倒”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方文山的才华也没了承托的土壤了。


挖啥呢


仅以个人感觉对比下方文山、李宗盛、罗大佑。

方文山

方文山,擅长写虚而少实。辞藻华丽堆砌,经常一堆到底。因为多写虚,所以画面感很强,听众如同置身其中。但这同样也是缺点,外在形式喧宾夺主,实的东西又太少,有些虚无缥缈。如同赏风景,看也看了,喜欢也喜欢,但很难刻骨铭心的持久打动。

方文山词被称为中国风,是因把古韵和当代结合,既不是纯粹古词风,也不同于现代诗词。方文山水平确实很高,但手法上虚远大于实,情感成分相对散而薄弱,不是真正触动我内心的那种


李宗盛

李宗盛,完全相反,注重写实,极少写虚。李宗盛词好比现代叙事小文或随笔,文风扎实,情感充沛,很少花哨。听李宗盛的歌,就像听故事,你会被内容打动,而忘了形式,所以李宗盛多出经典。

李宗盛创作都来自身后的生活,常有经典之语。一首歌就是一只脚印,一个故事,它的歌就像老酒,久而弥香,适合慢慢品,也会让人醉,都说了,它像酒……


罗大佑

罗大佑,是诗人+音乐人+画家,虚实结合,音乐、画面和故事,三者总在光阴中交织穿梭。所以,大家会发现,罗大佑的歌常有浓浓的岁月感和时代烙印,它反应了一个时代的情感和社会生活,有大时代,也有小自我。你无论躲在哪个偏僻的角落,罗大佑的歌,总能侵染到你内心世界。

罗大佑,是把虚写的最真实,把实写的最艺术的。罗大佑,写的是时代,是生活,是情感。他的歌就是社会的缩影,所以罗大佑一直都在写你、我、他,还有罗大佑自己。罗大佑会让你懂的什么才是生活,他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音乐人。


上弦月M



方文山的歌词,大都跟周杰伦的歌联系在一起,两个人的合作好象已成为不能剥离的骨肉,已是华语流行歌坛的一种现象级,而此两人又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都离不开综艺大哥吴宗宪的大力提携。

周杰伦这人吧,本身就是天才,所以吴大哥慧眼识珠,稍加发掘,周董便飞黄腾达。而方文山属于越努力越幸运之人,他是经过多年下苦功夫,头悬梁锥刺股而奋斗出来的。开始写词的时候,方文山从大量精典歌曲中去分析琢磨,细细品味那些用词、韵脚和脉络,再写出自己的东西,然后从中精选出百多首词,装订成册去自荐,但没人理他。他锲而不舍,去翻看那些新旧唱片,寻找出那些只要是还没消失的唱片公司和歌手,又把作品寄给他们,不过还是没人理他。这下他有点垂头丧气了,准备回桃园到电视台做水电工算了。
还是那句老话,天道酬勤。一个半月后,出机转机了,贵人吴宗宪打来电话约他面谈。由此娱乐圈才有了方文山一席之地。

那个时候周杰伦还不算前台歌星,主业还只是个作曲的。两位虽在同一公司,开始时互无交集。后来有机会两人合作时,却是相互都看不惯。为什么呢?因为方文山讲了杰伦的坏话,嫌弃他谱曲的歌又烂又不好听,杰伦当然不爽了,所以遇到方文山总是爱理不理。后来呢,公司要出专辑两人必须合作,就把两人硬凑在一间办公室里一起创作。没想到这么一耳鬓厮磨不仅磨出了默契,还磨出了感情。从此谁也离不开谁了,方文山更是被称为周杰伦成功背后的男人,于是才有了两人共同捉笔的那些脍炙人囗、广为流传的佳作面世。


看过方文山歌词的人都觉得他古典文学的功底很扎实,对用辞的韵律很讲究,运用大量诗化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画的意境,并透过这种意境,营造出音乐的美感,再加以杰伦曲调的锦上添花,从而创作出好多歌曲的精典。这里方文山高妙的招数在于他的词并不是深奥难懂的诗化语言,而是用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诗句浅显的勾勒出来,从而使你唱出的词朗朗上口,而且韵味十足,好比独饮一杯香醇的酒。

例如:

我温了一壶乡愁,将往事喝个够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猜

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的屋檐

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

我在找那个故事里的人,你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胜牧举。


方文山,小个子,小胡子,笑时会害羞,一头乱发罩一顶旧帽子,爱披一件牛仔外衣,不修边幅的屌丝样。貌不惊人,出身低卑,但是这个市井之人的惊世才华在周杰伦的光环中破茧而出,和周董联手打造出风靡华人流行音乐的中国风,改变了华语词坛的旧有套路,创造出独一无二、名满江湖的方家名品。
|


天马38186


评价方文山的作词水平如何,我们无法撇开杰伦的作曲和演唱,可以说方文山词作的成就是和杰伦的曲子和演唱无法分开的,因为今天的词(诗)已经很少有人单独欣赏了,写得再好没有一个好的曲子和演唱者就是“废品”,尽管词作本身就是艺术品。


对于80、90后两代人来说,一般人都是从听杰伦的歌而逐步熟悉了方文山。大家一听歌,觉得很奇怪,想听清歌词但听不清,拿来歌词仔细一看:“哎呦”,写得蛮不错的哦!


众所周知,方文山最好的词作集中于“中国风”系列,加上杰伦伤感优雅的曲风,两相益章,再经由杰伦个性独特的演唱风格,浑然天成。

方文山,1969年生,可以算作70后吧。中国当代比较出名的流行音乐词作者有林夕、方文山、姚谦、黄家驹、黄伟文等,方文山的“中国风”独具一格,在同时代作词者中创作水平很突出。

方文山的“中国风”常用的手法是现代摩登爱情与中国古典韵味交织推进,在古韵味中将现代爱情演绎,使欣赏者在现代与古典中穿梭,形成一种其他词作者没有的境界。比如“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等等。


从专业的角度看,方文山的词采用的“意象叠转”艺术手法尚属首创,他人无可比及。所谓“意象叠转”就是把两个或以上的意象叠加运用,比如“惨白的月弯弯勾出过往”,将月亮拟人化,将月亮的形状移动人物动作化、情感化,所以月亮也能勾出人事情感的过往。此种艺术手法,方文山非常纯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词水平,和别人比高低不好说,因为艺术本没有绝对的高低,形成自己的风格,代表一种优秀,开创一代词风,这就是高水平,方文山值得我们为他大大地点赞!


保哥谈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这句够不够给梁伟文、黄伟文提鞋?

门前竹瘦 清风折柳 你要走风不停留 何苦绕来 摇晃灯火

《天涯过客》里面这么一句话都足以体现水平了吧


魏停蹄


开篇先弱弱地离题一下。评价方文山作词水平,往往会提及香港著名作词人——林夕,没错就是夕爷。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讨论题目,如"方文山与林夕哪个作词水平高"之类的。既然说到这里,那么就连同这个题目一起讨论吧~

风格差异

方文山写的歌词,极具画面感,如电影片段剪切蒙太奇手法,不断跳转,让人身临其境。不知道是否因为配合周杰伦的古怪曲风,或者更加切题周杰伦的创作精神,所以一些歌词也会跟着相对古怪,如以前的《威廉古堡》《印第安老斑鸠》《斗牛》《双截棍》,中期的《乱舞春秋》《扯》《漂移》,近期的《床边故事》《now you see me》;抒情慢歌也多以画面感取胜如《七里香》《一路向北》《蒲公英的约定》《说好的幸福吗》等等,最著名的应该是《不能说的秘密》那句"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还有大家最喜欢的抒情中国风歌曲,都是画面感非常强。

因为需要描述画面,画面要美,则用词要美,所以有人就会误会他有堆砌词藻嫌疑。

林夕作词风格,更多的是写经历,写心情,写感悟。我们常说林夕写的歌词很美,跟方文山的词美在画面感不一样,林夕的词美在用词精准描述内心独白。林夕像一个文字医生,将我们说不清楚的内心痛处一字一句描述了出来,但却没有给我们医治的办法。

对比方文山,林夕的优势就是粤语作词,粤语词汇比普通话更丰富,所以字词更丰富,描述更准确,粤语就算采用一些非常口语化的文字写进歌词里面,也不觉得违和,但普通话就不行。林夕也写过不少国语歌词,但对比他的粤语歌词的水平,差太远。另一位香港作词鬼才黄伟文,如今的香港颁奖典礼歌手演唱会都可以说是他的词展会了,看了他写了一首国语歌词,跟他粤语歌词创作水平相比,实在不敢恭维。

方文山写的情歌歌词,更适合年轻人的谈恋爱的心情,林夕写的情歌歌词,适合失恋后带有一点成熟的心情。

再说回题目——方文山作词水平如何?

作为一个无名小卒,就没什么资格点评人家水平。人家连续多届被金曲奖提名最佳作词人;有"词圣"一名;可以跟华语顶级作词人的相提并论。试问有多少作词人能有这样的对待?这本身就是一种水平的证明,如果水平不行,人家才懒得理你和讨论你。

方文山写词特点

画面描述+人称代词(你我他她),经常会毫无关联的东西融合一起,然后词性转换(如形容词作动词)还有把虚的东西实写。

举个例子,《七里香》"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而你的脸颊像田里熟透的番茄"

前面两句画面描述,似乎有距离感,然后第三句一个"你"就把画面拉了回来,然后"幸福"形容作动词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前面写画面,后面人称代词"我"拉回主题,爱是抽象的东西,雨水是真实存在,一比喻,就很有意思了。

《青花瓷》"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三惹"用得真绝,这里同样也是画面描述+人称代词(我,你)拉回主题。

方文山很多都是这样套路,哈哈。大家学会了也可以试一下~


高考摄影诗词


方文山的作词水平是中国风里一流的。

光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体现了他超凡的功力,天才般的灵感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这句歌词不仅有文化,有画面,还有情感。这样的句子在哪里都是上层之作。


系统观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