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没有想象那么好!开发商土储成本上升会侵蚀接下来的利润率

中金公司称,A\H地产股当前分别交易于5.8倍和4.8倍P/E, 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在基本面走弱和政策面正向2调整预期两股力量的博弈下,判断年内地产股将波动向上,主要因为市场对政策修复的预期逐渐加强。

分析师张宇在11日报告中称,12月第一周,60城新房销售面积较11月周均微曾2%,同比增幅收窄至3%,11月周均同比增长8%;绝对规模仍处于年内较低水平。推盘量维持高位,上周10个重点城市共有55个项目卡盘,累计新推房源13922套,同比增长14%,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土地市场推出量大幅增加,但300城居住用地成交面积同比下滑8%, 流拍率增至13%,创最近4个月新高。

中金建议优选成长持续性好、财务稳健的一二线龙头,A股保利地产、招商蛇口,H股华润置地、龙湖集团、中国海外发展。

这在Dots 机构投资人社区引发了讨论,认为地产公司看P/E是有问题的。也许A股的一些投资人觉得看P/E简单,所以就应对一下需求,就比如段子里讲的PG-1和PD-1 傻傻分不清的投资人,看生物医药就把研发费用加回到利润里,简单看一下P/E 就好。

从长期来看,看看一个大周期的平均P/E 可能是有道理的,特别是新财务准则要求把销售额按阶段按比例计入到报表收入里后,收入与销售的同步性变得更好。但问题在于,目前我们看到的地产公司P/E 都是短期P/E, 意义不是很大,而且中国开发商也没有经历完整的周期。

所以,看地产公司还是应该看NAV折价,和市净率P/B。 当然,NAV的计算也比较主观,一个龙头地产公司的NAV如果精细测算,可能需要加班加点算1个月,而像万科这样的公司的NAV 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市场上可能没有任何人有(公司内部自己测算应该准确得多),所以券商分析的NAV 一般来说最好打点折扣。

如果我们对比同一家券商前后两个月计算的同一家地产公司的NAV, 前后差别也可以很大,而且NAV计算里的变量太多,这也许是一些投资人觉得NAV 也并不靠谱,还不如看P/E的原因。

目前外资似乎已经在开始关心地产股的投资机会,基本假设是目前库存较低,情况不会比2014年更差。但可能我们需要关注其他一些新的因素,就是这几年开发商买的地比以前贵得多,面粉的成本上来了。

地产股没有想象那么好!开发商土储成本上升会侵蚀接下来的利润率

例如华润置地现在土地储备里80%左右的土地是2016-2018年收购的(之前集团注入的低成本土地几乎都用完了,而公司今年三季度在湖北鄂州、安徽阜阳买了350万平方米的土地,虽然普遍来看地价今年有所下滑,但仍然比2014年高出1倍多),按照上图这样的土地价格涨幅,即便假设接下来几年新房价格保持稳定,可能接下来的毛利率会下降到20%多,而2020年市场一致预期的毛利率高达35%。前两年疯狂买地的并不只有华润,很多开发商都是如此,反而万科因为野蛮人来袭导致买地相对较少,而今年万科买地力度就加大了。地产开发商的毛利率跌到30%以下应该没有悬念。

另外,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也需要重新按费用计算到当年盈利里。因此即便我们要看开发商的P/E, 也需要按照以上因素重新调整利润后再看,而不是简单的看报表P/E, 坠入可能的价值陷阱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