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如果您養蜂還不知道怎麼通過觀看巢門來判斷蜜蜂的實時狀況話,這篇文章對您來說真的很重要,而已是必須要學習的要點。特別是對剛剛接觸蜜蜂的出學養蜂者來說更為重要,比較家庭飼養的中華小蜜蜂是比較喜怒無常的,經常會蟄人。如果你學會下面蜜蜂掌櫃給介紹的觀察巢門技巧,那麼會對您往後的養蜂管理工作大大提升效率。如果有養蜂經驗豐富的師傅有更好的方法或觀點,歡迎大家給我評論留言,期待您的指導喔!

平時我們從事蜂群管理,平時主要是通過箱外觀察瞭解群情的,通過箱外觀察蜜蜂的某些行為,進而判斷群內的實質問題,得出準確答案後,方可採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

一、通過巢門現象判斷群情

1.活動正常

巢門口秩序井然熙熙攘攘,蜜蜂活動積極主動,說明蜂群興旺正常。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這是意蜂出勤圖

2.蜂多或蜂少

在同等條件及巢門情況下,某群巢門口顯得擁擠,說明該群蜂數增加,應加脾或;擴大蜂巢、巢門;某群巢門口蜜蜂稀疏,出進的蜜蜂較其他蜂群明顯減少,證明該群群勢較弱蜂數較少。

3.釀蜜較好

採集期清晨巢門口有溼水珠現象,證明收穫量大釀蜜積極,反之則較差。

4.失王現象

工蜂不時聚集在巢門振動翅膀或來回焦躁的爬動,驚慌不安,是失王現象。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意蜂

5.缺少飼料

陰冷或不利於活動的時節,多數蜂群停止活動,只有個別蜂群的蜜蜂仍忙亂的出巢活動,或在箱底及周圍無力爬動,並有棄出的幼蟲,說明該群飼料短缺或耗盡。

6.敵害入侵

巢門口蜜蜂混亂,並有殘片蠟渣和無頭、少胸的死蜂,是老鼠或其他敵害侵入箱內的現象。

7.分蜂熱

蜜蜂消極怠工,出勤蜂明顯減少,巢門口有“蜂鬍子”,是蜂群產生分蜂熱的現象。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8.麻痺病

蜜蜂變黑髮亮,絨毛幾乎掉光,腹部變小,或腹部膨大,身體顫抖,在地上無力爬行,呈癱瘓狀,巢門口地下會有10幾個蜂無力抖動(嚴重時候有幾十個),抽脾上來檢查會有蜜蜂無力飛翔自動掉落,這就是蜂群患有典型的麻痺病了(春季最容易得這個病),對於這個疾病蜜蜂掌櫃有很深切的領會。中蜂、意蜂都會患有這個疾病,如何很不幸您的蜜蜂也患有這個疾病的話,您可以找我給您提供解決的方法,或是關注蜜蜂掌櫃,預備不時之需。

9.蜂蟎危害

常有發育不良,翅膀殘缺不全,四肢乏力,出房不久的幼蜂出巢爬行,是蜂蟎危害嚴重現象。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典型的蟎害,只有意蜂才有。中蜂,也會有蟎,但不會危害蜂群

10.下痢病

蜜蜂顏色發黑,腹部脹大,飛翔困難,在巢門前跳躍爬行,巢門附近發現稀糞便,是蜜蜂患有下痢病或孢子蟲病現象(這種病患於春天比較多,濛濛細雨天蜜蜂連續幾天不能出去試飛排便,就容易患這個大肚病,天氣冷冷一般飛出去就不能飛回來了)

11.農藥中毒

巢門前突然出現大量死蜂,有的出勤蜂採集歸來未進巢就在巢門前折騰翻滾不久死亡。死蜂翅膀展開,吻長伸,腹部彎曲,有的還帶有花粉團,說明是蜜源源植物施過農藥,植物施過農藥,引起中毒。蜜蜂中毒對蜜蜂的傷害太大了,所以希望您關注蜜蜂掌櫃,預防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可以找我幫助您處理這個問題。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明顯的中毒現象

12.胡蜂侵害

巢門口守衛蜂增多,驚覺的來回遊動,情緒振奮,並有被咬死或傷殘的蜜蜂,說明遭到胡蜂或其他敵害的襲擊。

13.被盜現象

外界蜜粉源稀少,蜂箱周圍有蜂繞飛尋機侵入,巢門前有工蜂撕咬,工蜂出巢門加快,出巢蜂腹部較大,說明已發生盜蜂。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這是典型的蜜蜂起盜了,大多數圍在門口想衝進去搶劫

14.圍王現象

群內有陣陣轟響聲,巢門口有蜂驚慌不安,發出尖叫聲,不時有蜂將傷、殘、死蜂拖出巢門,則是圍王現象。

15.花期結束

蜜蜂出勤減少,巢門守護蜂增多,雄蜂被驅逐出巢,說明外界蜜粉源已過,蜜蜂警戒性提高或進入秋末貯備飼料階段。

16.巢內過熱

巢門造成擁擠,很多蜜蜂爬伏在巢門口,部分工蜂有秩序地振翅扇風,說明巢內過熱,通風不良。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蜂箱太小了,地方也太曬,要做遮蔭工作

17.春繁開始

早春氣溫較低,工蜂飛出巢外採飛,或箱底及巢門前有蜜蜂拖出的結晶粒,說明過於乾燥蜜蜂口渴,或是蜂王已開始產卵,哺育蜂喂幼蟲導致缺水。

二、通過飛行行為判斷群情

1.分蜂現象

分蜂季節,在晴天的中午前後,突然有大量蜜蜂湧出巢門,在空中旋轉形成“蜂雲”,不久或降落在附近或遠征出走,是自然分蜂出巢。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蜜蜂要跑路了

2.集體鬧巢

久雨天晴,許多蜜蜂在箱前邊有規律地飛翔,聲音較響,有的落於巢前,尾端高舉,振翅發臭,這是7-8日齡蜜蜂集體鬧巢現象。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3.幼蜂試飛

晴天的下午,許多蜜蜂集體湧出巢外,在巢門前上下飛翔,頭向巢門,高度不過1米,持續約5分鐘左右,是幼蜂試飛現象。

4.採集情況

許多蜜蜂出巢積極往返忙碌,回巢蜂腹部膨大,有的甚至先飛落於地面後再爬入巢門,場上取蜜無蜂靠近,是外界蜜粉源流蜜較好的現象。

5.繁殖情況

群勢相似,採粉積極的群內蜂王產卵一定較多,幼蟲發育必然較好,繁殖正常;反之,繁殖較差,或存在分蜂熱的現象。

6.盜蜂情況

進巢蜂行蹤詭秘左顧右盼腹部較小,出歸蜂腹部膨大,且尾端發亮發黑,是發生盜蜂的表現。

三、通過振翅動作判斷群情

1.巢溫偏高

天氣火熱蜂群強,氣溫在30℃以上,巢門擁擠,西方蜜蜂頭部朝向巢門振翅扇風,且比較有規律是巢內過熱的表現。

2.招引蜜蜂

蜂群遷徙到新址後開門放蜂,或在巢前抖落蜜蜂時,少數蜜蜂停留在巢門踏板上,高舉腹部,露出臭腺,雙翅扇風將臭腺分泌的味液散發空間,這是招引蜜蜂歸巢的重要方式。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3.釀蜜祛溼

在大流蜜期,西方蜜頭朝內,中蜂頭朝外,在踏板上振翅扇風,夜間也不停止,呼呼聲響較大,是釀蜜行為,證明收穫較豐。

4.蜂王丟失

正常活動情況下,個別蜂群採集活動明顯減少,可見少數蜜蜂在巢門口抖腹振翅,頻率不高,且有尖叫聲,神態慌張,是剛剛失王的現象。

四、通過蜂屍判斷群情

1.飢餓致死

蜂屍腹部瘦小,喙伸長,翅膀平展,腿足彎曲收縮,是飢餓致死現象。

2.病害致死

死蜂較多,具有大肚、黑尾等症狀,擠壓腹部會擠出黑、黃色糞便,有的其腸胃變色變形,是患病致死現象。

3.鬥殺致死

死蜂雙雙撕抱,翅破損,常是發生盜蜂或錯投後,搏鬥致死現象。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4.冷凍致死

冬末或早春,氣溫10℃以下,健康蜂死於巢前,頭對蜂箱,這是採集歸來不幸凍死現象。

5.遭風雨而死

死蜂新鮮,粘滿泥土,腿長伸,吻圈起,是遭受雨淋致死現象。

6.胡蜂咬死

死蜂腹部被撕破,有明顯開口,也有的蜂屍被撕咬成幾段,是胡蜂侵害致死。

7.鼠害致死

蜂屍零碎,肢體殘缺不全,碎屍比較集中,有的堆成小堆,是老鼠侵害致死現象。

8.花粉中毒致死

花粉中毒死亡多為幼齡蜂,腹部膨大,屍體伸展,中腸內體積有尚未消化的花粉粒。

五、通過反常現象判斷群情

1.幼蟲病

在巢門邊聞到臭氣,是發生幼蟲病現象。臭氣類似魚腥味,是美洲幼蟲病;秋季如聞到酸臭氣味,可能是歐洲幼蟲腐臭病。

家庭養蜂必備,學會這篇文章,看“巢門”判斷蜜蜂是否健康

2.大肚病

巢門邊或箱蓋上發現蜜蜂糞便,是消化不良或發生大肚病的症狀。

3.白堊病

巢門口發現有蒼白乾硬的“石膏蛹”可能是發生白堊病(這種病只有意蜂才有)

4.敵害侵入

巢內蜜蜂不時發出陣陣嘩嘩喧鬧聲,可能是有敵害侵入或發生圍王現象。

5.繁殖期結束

秋季發現蜜蜂向巢外驅逐雄蜂,說明繁殖期已過,外界沒有了蜜粉源。

6.觀察標準群

標準群(放在磅稱上的觀察群)當日重量大增,是外界蜜粉源泌蜜湧採集量大的現象,反之則差。

7.盜蜂嚴重

某些巢門前蜜蜂混亂,箱後或左、右側縫隙處有蜂亂鑽,說明該群被盜嚴重。

8.癩蛤蟆吃蜜蜂肉

清晨發現巢門前有灰黑色糞便,撥開觀察糞便內有不易被消化的蜜蜂軀殼,說明夜間有癩蛤蟆吞食了蜜蜂。(平時把蜂箱墊高一些)

目前大概觀察巢門就是有以上這些,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看法和建議歡迎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