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上班的人拿3千工資,而有些養老的人卻拿著7千工資這種現象?

滿了呢


這種簡單的對比有什麼意思,就好比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畢業的,有的當時成績可能還要更好,但是多年以後,有的成為億萬富翁,有的還在為吃穿發愁,這該如何評價呢?

世上事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平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就算同一個單位,幹著同樣的活,也許你幹得還要更多一點,但是別人工資卻比你高很多,筆者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除了哀嘆不公之外,還能怎麼辦呢?

有些事不是你我能夠決定的,所以想了也是白搭。當然了,雖然不能改變什麼,但是發發牢騷還是可以的,只是也得注意“牢騷太盛防腸斷”,不要將個人意氣帶進工作中去。不管怎麼說,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工作還是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最終提高工資。

再者,不要老是盯著退休人員,他們辛苦一輩子,退休後除了退休金,並無其他收入,而且人老了,就像機器時間一長,總是會出故障一樣,也是會有各種毛病。如果退休金太少,生活確實捉襟見肘。

生活就像畫線,我們要努力將自己的線畫長一點,而不是把別人的線擦短,別人過得差,除了一點心理平衡外,於你又有什麼好處呢?


打虎拍蠅


我老伴,十八歲下鄉,北大荒,二十一歲招工,煤礦。東北的寒冬臘月啊,零下四十度,半夜起來往地下鑽,還有我的好幾個男同學都是這個行業,那時候不是機械化採煤,大多數靠人力。第二天從地底下鑽上來像鬼一樣,三塊石頭夾個頭的工作,事故家常便飯,和我老伴一起的很多人早已死的死傷的傷,留下幼小的孩子和年輕的媳婦,真慘啊,有一次大塌方,一個班的人就剩下我老伴一個人,多年後調到企業,明年七十了,四十多年工齡,現在三千二百多元,夠吃飯,別見老人們有個退休金就總說事,很多人是拿命換來的呢,如果老人們都能養活自己,對年輕人也不是壞事吧?退休的開多開少是層次不同,上班的也有年薪幾千萬幾百萬幾十萬和幾千的,也許是能力問題,也許是懷才不遇,也許是未到發達的時候,也許是社會背景不同,人生際遇各不相同,老百姓說了又不算,說了算的又不肯說,只能自我寬慰,自求多福吧,能身體健康點就什麼不想了,想也沒用。


清心一念615


大家冷靜一下,工資拿的是工作單位(公司)的錢,養老金是國家的錢,理論上,退休了,都停止了工作,無論之前的崗位高低,工資待遇存在差異,退休後,從人權平等而言,應該一視同仁。

現在退休領導,幹部,公務員,教師等,養老金,調的這麼高,這些崗位,之前就工資高、待遇好。兩者相加,長期已往,一旦國家經濟回落,政府財政能付但的起嗎?

我個人不贊成,失業和養老高福利國家。歐洲國家,己經有了一些失敗的案例。

其實,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價值,一直是正在工地崗位上的人,創造的。把更多的福利,回報給他(她)們,這個國家才會有活力,有動力,才會充滿一切可能,創造更大價值。

比如,從社區青年集體婚禮開始,適齡青年婚房(成本價)困難申購,從嬰幼兒保育到孩子十八歲,醫療全免,從嬰兒出生到上小學之前,女方全職專心培育孩子,男方有穩定工作的,國家福利女方每月標準薪資。

要讓在工作在一線,直接設計、生產的員工更有錢,薪資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工資可以不高,但崗位工資和加班費,要向歐洲高收入國家看齊,這才是,政府需要努力的。

每一位年青人,只要積極工作,都有不錯的收入,房子,妻子、孩子,國家福利都想到了,少了後顧之憂。

人老了,要那麼多錢幹嘛?社會老齡化嚴重,都想給國家添亂?

國家在養老問題上,努力滿足三個條件,

1、養老金,從正式退休開始,按全省平均最低工資標準發放(不論工人還是農民,記住不是最低生活標準)。

2、從正式退休開始,醫療全免(家庭負但小了,國家才能穩定、富強)。

3、交通免費(每月限額),國內旅遊門票半價(工作一輩子,國家這麼大,總得要看看)。


落葉的秋天172


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無論農工,無論商賈,無論官民,望退休後所領退休金一刀齊,一視同仁,一個標準!倒如:凡中國公民退休後退休金標準為3000元/月。支持的點個贊!


鈺翔135792468011


為什麼養老金不夠發,就是因為養老金的計算結構不合理,既然都是在養老,都沒在工作,憑啥有的高得離譜,有的勉強溫飽。你就是繳費多些,能多多少,你也只能多拿你多繳的部分,還有工齡部分。其它部分應一視同仁。強烈要求改變這一現象。


用戶7975478345195


一個血淋淋的例子,04年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我一個朋友的大伯就退休了,退休工資是8000,那會一個本科生畢業工資才3000左右,那是說這樣就不公平嗎?當然不是了。


這個退休的大伯是部隊上的,曾經在某個戰役上立過功,所以他是將自己的生命付出了,為了祖國的安全。可以說這個8000一點都不多,我覺得應該給與更多,除了金錢之外的榮譽。應該號召大家去跟他學習,應該讓他跟中學小生們都講講的。然後一個本科生畢業之後,如果天天回家就是玩遊戲,到公司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每個月就是領著餓不死發不了的薪水,這樣的人你說意義有多大呢?可能有很多這樣的人,那你說這樣的人配得到更多嗎?


所以,其實每個人都已自己的價值。對於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來說,或許剛入社會,就是隻能拿3000塊錢工資,因為他什麼都不懂,需要企業花錢培養,需要投入。但是如果過了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這個年輕人成長了,為企業付出了,做出了成就,他的薪資一定會漲,而且是大漲。到退休的時候,他的工資也絕對不會低的。那這樣的人其實是有所價值的。


如果說一個年輕人,碌碌無為,也沒有什麼報復,每天就想的是吃喝玩樂,到最後退休了恐怕也只能拿到3千塊的工資吧,這樣的年輕人,他會為國家做出什麼貢獻嗎?他會為公司做出什麼貢獻嗎?應該是不會的吧,他只會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或許連自己的工作也沒有做的很好。


有句話叫:英雄莫問出處。剛開始或許工資不高,但是不代表未來工資低。大家覺得呢?


老王偵查記


這就是社會的不公平,同人不同命,幹活的拿得少,閒人拿得多,應了一句話,一年辛苦命,四季養閒人。


蠟燭精神1


社會進了老齡化,退休金制度需要改革。以前國家靠人口紅利養老,現在老年人越來越多而且壽命越來越長,矛盾突顯出來了。養老金不夠用了,算一筆帳,假設一人60歲退休活到80歲他的退休金是8000元/月,二十年他領退休金總額應該是1920000元。如果加上每年上調的退休金他實際所拿應該在二百多萬。

如果活到90歲退休金應該在三百多萬。按現在的平均工資水平需要4個工人養一個老人,

需要10個農民養一個老人。退休金真正用在老人身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進了子女的口袋,這樣造成了國家養老金的巨大浪費。


茅山論劍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提問存在偏差。

上班拿3千和退休拿7千有可比性嗎?這個問題粗暴地去除了客觀條件,只拿兩個數字來比較,顯然是不妥的。這就像在拿汽車和火車比速度,它們走的道路都不同,怎麼比?

一個人年紀輕輕卻在流水線做最簡單的重複勞動,另一個人雖然退休了,可是卻在大學裡做了幾十年教授,客觀地講,兩者的工資和退休金該怎樣比較呢? 自身創造的價值不同,所處的崗位不同,的確會出現不同的薪資差距,這是客觀事實。

當然,不可否認有些地方存在個別沒什麼能力的人因為其他原因到退休時領著不菲的退休金,但那只是少數,不應該當作普遍現象來討論。這樣說吧,除了極個別情況,大部分人的工資收入都和自己的能力大小和努力大小成正比。與其在那裡抱怨,不如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從而獲得更高的回報。

誠然,我們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們期待所有人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他們的生活有了保障,年輕人們才能更安心的工作和奉獻,而這一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真正努力的人都在埋頭奮進,如果把精力都用在抱怨上,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夜雨如書


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是別有用心的,是在惡意挑釁退休人員,刻意挑起族群衝突。其言下之意是,上班族上班領工資是天經地義的,而退休人員領退休金是在拿國家的便宜,是虧欠國家,退休人員不上班了,就應該少拿或不拿退休金了。上班人員的收入總體上講總是比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要高得多,甚至差距很大。他卻拿一個三千元的來說事,其用心是很刻惡的。這個三千元工資也是有其具體情況的,難道只要是上班的就一定應拿高工資嗎?分配一定要搞平均主義嗎?何況,人家退休金七千,也是有其原因的,人家工作了一輩子,上繳了一輩子的養老保險,不應該領其該領的退休金嗎?他領的退休金多,肯定是他的貢獻也大。總之,上班人員的工資應根據其工作實績來決定其高低,退休人員也應根據其貢獻來決定其退休金,這是兩股道兒開的車,沒有可比性。因此,只要是合法的,合理的,就不能這樣惡意的拿退休人員的一點養命錢來說事。世界上哪個國家沒有退休金,並且他們的退休金遠比我們國家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