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泌尿系統結石?

9eN7y_sky


根據您提出的問題,我給出以下回答:

胡師傅(化名)今年53歲,是一名湖南婁底人,來到長沙務工。就在今年10月初,莫名出現左側腰腹痛,呈間歇性脹痛,被送到當地醫院救治,雖稍有緩解,但不久後病情有所加重,隨後來到了長沙市中醫醫院泌尿外科就診。



經仔細詢問,及完善相關檢查,醫師診斷胡師傅是患上了左腎重度積水、右腎多髮結石、泌尿道感染等症狀。針對患者的病情,經充分術前準備,手術團隊為胡師傅實施了造瘻引流手術,手術歷時4個小時左右,通過造瘻口,從患者左腎內引流出膿液約3000ml,足足是裝滿了一臉盆;而在患者的右腎,通過超聲聯合氣壓碎石,並清除吸出結石。

由於患者的雙腎皆有大量結石,一般是先進行一側手術,一月後再行另一側,但胡師傅有重度積水,為了避免感染擴散,因此先實施造瘻引流手術,清除體內膿液,保障後續手術。

而取出的石頭將交由患者及家屬,留待後續分析。若有意願,患者可自行保管;若不願自行保留,醫師也會留下這些石頭做成標本,用於給醫學生做教學和給病人做健康教育用。但更多的結石,因碎石技術的發展已是被碾碎成渣,被清理乾淨。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狀況的改善,泌尿繫結石等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泌尿繫結石可在腎、膀胱、輸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以腎與輸尿管結石為常見。多由於患者的環境、生活習慣、水質等多種因素有關。多見於青壯年,男性高於女性。

而B超檢查能發現人體內大多數“頑石”,是較為方便、快捷、經濟、無痛苦的檢查方法。而對於一些較隱匿的“頑石”,也可用X片、CT等方法檢查出來。



泌尿繫結石的形成需很長時間,一旦形成“頑石”,將對人體產生較為嚴重的損害。治療上,一般小於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多喝水、服中藥、運動等方法排出。大於6毫米的結石,則或需採取碎石術或手術治療。統計顯示,約有半數的泌尿繫結石10年內會復發。做結石成分分析,有針對性地預防復發。明確其成分後,醫生可指導患者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預防復發。

平時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利於體內多種廢物如尿酸等的排除。同時注意飲潔淨水,避免飲用含鈣過高的水。可適當進行類似原地跳躍、爬樓梯等活動,加強身體代謝循環。




湖南醫聲


泌尿系統結石,外科叫尿石症,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的總稱。結石一般在腎和膀胱內形成,而輸尿管結石和尿道結石通常是結石在排出過程中停留導致的。


預防結石的方法

雖然現在尚未完全搞清楚尿石症形成的原因,但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係,可提早預防。

1.大量飲水

水喝的太少是導致泌尿結石最常見的原因,大量飲水可增加尿量,稀釋尿液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輕晶體沉積。讓24小時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也就是約4個礦泉水瓶的水量。結石患者除日間多飲水外,每夜加飲水1次,保持夜間尿稀釋。

2.調節飲食

飲食中的、糖蛋白質、脂肪、嘌呤、草酸、鈣、磷、微量元素、維生素都會影響尿結石形成,比如高蛋白、多精製糖容易形成尿路結石,營養過剩、動物蛋白過多容易形成腎結石,營養不好、動物蛋白過少容易形成膀胱結石。

已經患過泌尿系統結石的人,可以根據已排出的結石或手術取出的結石進行結石成分分析,明確其成分、制定有效的針對性預防措施:

  • 草酸鈣結石:少吃濃茶、菠菜、番茄、蘆筍、花生、歐芹、巧克力等;

  • 磷酸鈣或磷酸鹽類:少吃蛋黃、豆類和奶類

  • 尿酸結石:是嘌呤過多高尿酸形成的,可採取鹼化尿液、少吃動物內臟、海鮮、限制高蛋白食物、少喝啤酒等措施預防。


高鈣攝入者可減少含鈣食物,少用牛奶、奶製品、豆製品、巧克力、堅果類食品。血鈣水平應保持在以下正常範圍如下(不同檢測機構參考值可能略有不同):

3.減少鈉的攝入

  • 鈉攝入過多的時候,身體會努力排鈉同時增加尿鈣的量。當鈣離子在腎臟處被濃縮的時候,容易與血液中的草酸等負離子結合,生成結石。
  • 當前的膳食指南建議每日應該攝入鈉2300毫克,但如果之前因為鈉而患過腎結石,則應該儘量將每日攝入量減少至1500毫克。這對血壓和心臟也有好處。

4.避免高劑量服用維生素C

一些研究表明,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補充劑會提高男性患腎結石的風險,可能是身體將多餘的維生素C轉化成草酸鹽導致的。

5.針對性預防

在檢查過完整的代謝狀態後可針對性的選擇預防辦法:

  • 草酸鹽結石病人,口服維生素B6以減少草酸鹽排出,口服氧化鎂增加尿中草酸溶解度;

  • 尿酸結石病人,口服別嘌呤醇和碳酸氫鈉,抑制結石形成;

  • 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必須摘除腺瘤或增生組織;

  • 有尿路梗阻、尿路異物、尿路感染或長期臥床等要及時治療。

6.控制可引發結石的疾病

有結石家族史會提高結石的概率增加,而一些疾病也會提升結石風險,如高血壓、痛風、尿路感染等。因此要控制好此類疾病的病情。


另外,泌尿系統生理結構異常也會提高結石的風險。2-6歲的兒童結石就常與畸形、感染、營養不良有關。




1:增加液體攝入,就是水,水是最靠譜也是最有效的“藥物”,尤其是泌尿繫結石病人,每天水的攝入量保持在4000ml,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能降低尿路結石成分的過飽和狀態,強烈推薦泌尿繫結石病人購買數字筆式尿比重測量儀,在家裡自行測量尿比重,使尿比重低於1.010,達到並維持可靠的尿液稀釋度。

2:飲食營養講究綜合平衡,避免其中一種營養成分的過度攝入,含鈣結石佔了泌尿繫結石病人的80%,有“專家”鼓吹低鈣飲食,這種觀念必須糾正,低鈣飲食降低了尿鈣的排洩,但負鈣平衡會導致骨質疏鬆,得不償失。

3:增加水果及蔬菜攝入。

4:增加粗糧及纖維素攝入。

5:超重是尿路結石形成裡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維持適度的體重對於泌尿繫結石病人是一種必須,簡而言之,減肥。

6:多運動,慢跑、打羽毛球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能夠促進結石排出。


成都下水道


泌尿系統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結石可見於腎、膀胱、輸尿管和尿道等部位,但以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最為常見。從發病幾率看,總體上男性多於女性。

夏季出汗多尿量少,泌尿系統結石高發

相比其他季節,夏日人體的排汗量和蒸發量都有所增加,這時候如果水分補充跟不上,尿液就會變濃,尿液中的代謝物沉澱形成結晶,就變成了結石。

據統計,近年來,泌尿系統結石患者數逐年增加,其中25%的結石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疼痛和血尿是泌尿繫結石的主要症狀。疼痛往往起病突然,大多沒有任何先兆,腰部痛如刀絞,且常常伴有下腹部的反射痛、尿痛、血尿、噁心、嘔吐、甚至發熱等症狀。如發現有上述症狀,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遠離泌尿系統結石,多喝白開水

預防泌尿結石,喝水是關鍵。泌尿系統疾病大部分可通過多喝水來緩解。多喝水可稀釋尿液、減少晶體沉澱、沖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結石。

喝水最直觀的衡量標準是“喝到尿液清亮”。

夜間活動少、尿液產生相對較少,結石形成的機會也更大,睡前飲水可稀釋血液中的結石成分。而早上尿液濃度較高,早起兩杯水也能將尿道“沖刷”乾淨。因此,遠離結石的最佳方法是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結石直徑超過1釐米,甚至引起患者腎積水時,就千萬不能盲目多喝水了。否則,增加的尿量會加重泌尿系統的負擔,加劇腎積水。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應及早就醫。

此外,控制蛋白質攝入量、避免肥胖、經常運動,攝入足夠的鉀鎂元素,也可預防泌尿結石。


湖南醫聊


尿路結石不僅是個古老的疾病,而且是一個全球性的疾病。歐美國家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1次泌尿繫結石,歐洲泌尿繫結石年新發病率約為100~400/10萬人。

我國的發病率高嗎?

泌尿繫結石在我國的患病率比較高(約1-5%),近年來有增加趨勢,是世界上三個主要的泌尿繫結石流行區域之一,也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

尤其在南方地區,尿路結石的發病率高達5-10%,年新發病率約為150~200/10萬人,其中2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我國泌尿繫結石患病率及分佈圖

為什麼男性患病率更高?

在多數國家中,尿路結石都是男性多於女性,一般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3:1。

浙江省男女發病率比例高達14:1。這樣大的性別差異可能與男女尿路結構不同,飲食量和飲食結構差別,以及雄激素促進結石形成和雌激素抑制結石形成的作用有關。

腎事管家是專注於慢性腎病管理的移動醫療平臺,可以在線諮詢醫生、記錄檢測數據、腎友論壇交流、學習腎病知識等,目前平臺在醫資方面主要和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核心團隊合作,已推出“慢性腎病全程管理”的家庭管理方案。

杏康腎友會音頻回放:在喜馬拉雅APP搜索“腎事管家”進行收聽。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慢性腎臟病一體化診療科普叢書

小小石頭惹出大麻煩—結石性腎病授權轉載請聯繫腎事管家。腎事管家提供科普信息,每位患者因為病情特點不同,具體治療應以醫生意見為準。


腎事管家


泌尿結石還有一些特殊性預防方法,我們可以從以下注意:

在確診結石的患者就可直接服用溶安茶治療,中藥內服溶解排石,效果顯著,正品價格860元,百度可搜到。

調節飲食 結石患者的飲食原則:強調均衡飲食,避免偏食,根據結石的成分,代謝狀態等調節食物構成。高鈣攝入者應減少含鈣食物,如牛奶,豆製品,巧克力,堅果類食品。

大量飲水,每天尿量保持在3000m以上,這對預防任何類型的結石都是重要的措施。增加尿量可稀釋尿液中的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晶體的沉積,而且有利於結石排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