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43章:結合周易卦象,才能脫離虛無思想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問:“本句在所有版本中都是寫在四十二章最後,為什麼您把它列在四十三章的開頭呢?”

學者答:“四十二章對應《周易》晉卦,晉卦日在上,地在下,乃天地正位,與本句之意不相符;本章對應《周易》明夷卦,日在下,地在上,天地反位,與本句完全吻合。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是本章的一部分,可能是西漢的抄錄者誤將其寫在了上一章的篇末。”

文|楊吉德

問:“梁指屋樑,‘強梁者’何意?”

學者:“房屋屋頂的架構有棟、梁,棟在最高處,梁在棟之下,‘強梁’是梁的作用企圖超過棟的地位。對照一下《明夷》卦,明指太陽,比喻君王;夷指下層人士,也可以指君王的臣屬。你看這個卦符:


《道德經》43章:結合周易卦象,才能脫離虛無思想

太陽被地壓制,地的地位超過了太陽,就如同臣屬把持朝政,不把國君放在眼裡,這種臣屬即為強梁者。”

問:“‘不得其死’就是不善終,又是指誰呢?”

學者:“《明夷》卦六四爻辭:‘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描寫的是商王臣屬比干強諫商王,而被商紂王殘忍地挖去了心臟。孰是孰非暫且不論,作為臣屬,如果強逼國君聽從自己的諫言,即為‘強梁’,恐怕最終會落個‘不得其死’的結局。”

問:“‘教父’指被自己信奉者,老子在信奉一種什麼理念呢?”

學者:“不強人所難,不強勢推行自己的主張。”

《道德經》43章:結合周易卦象,才能脫離虛無思想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

問:“這句話常常被用來比喻以柔克剛,我覺得這是誤解,馳騁怎麼能解釋成克呢,兩者概念完全不同嘛!問題是何為柔,何為堅?是讓人們隨意聯想,還是有具體所指呢?”

學者答:“老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因而起。其實孔子、老子時代的大家做學問都是很嚴謹的,有言必有據,有果必有因,所以才能傳諸後世。不像後世的學者,又是宇宙,又是虛無的空想。比較而言,孔子有弟子傳承,理解的比較透徹;而老子沒有親傳弟子,沒人知道老子寫作的因由,後世解讀者便把幾個容量大、出現頻率高的詞拿來作為主要思想去反覆宣揚。老子作為一個思想大家,哪能圍繞著一個相同的主題反覆磨叨給別人聽啊!

還是言歸正傳。何為柔?何為堅?《明夷》卦中,地卦三陰,為至柔;火卦為日為君,為至堅。柔指委婉、智慧;堅指剛毅、權斷;馳騁指事業有成,縱橫捭闔,大顯身手。同樣是三陰在君之上,上一句寫‘強梁者’,以臣壓君,不得善終;這一句換了一個角度,寫以柔而馳騁于堅,以智慧和含蓄周旋於朝野之間,乃大有作為之士。”

問:“如果這樣的話,老子直接寫至柔馳騁於至堅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寫兩個‘天下’呢?”

學者:“天下人行天下之事,此事之道推及世間萬事,道理是一樣的。再說,天下君主非一家,哪個君主能勵精圖治、選賢任能,便到其麾下發揮賢能的智慧;如果在一個昏君手下,怎麼還能談得上馳騁二字呢!但有一個原則,這個柔指的是以下對上,而不是以上對下,也不是平等屬僚之間。”

《道德經》43章:結合周易卦象,才能脫離虛無思想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問:“何為‘無有’?”

學者:“有其質,無其形。”

問:“‘無有’怎麼會‘入於無間’呢?”

學者:“你拿著卦符反覆端詳,就會產生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太陽是怎麼進入到嚴密的地中,使地面產生溫暖的呢?是太陽用自己的光芒穿射進了地裡面。也就是說,世間萬物並不是接受的太陽的恩賜,而是感受了太陽光芒的恩情。一個國君很難讓百姓接受他本人,但可以用有益於人們的政策滲透進人們心裡,從而使人民感激他、歌頌他、愛戴他。”

問:“老子說他根據這個原理知道了‘無為之有益’,無為怎講?有益怎講?”

學者:“‘為’是親力親為,無為是不需要一件事一件事的親自去做。有益是產生更好的結果。一個人就是渾身都是鐵,能打幾顆鉚釘?所以很多事情並不是一定要親自去做就能得到好的結果,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制度,給人以無形的力量和方向,人們願意自覺地去遵守、去努力,這樣才能辦成大事。”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學者:“這句話是老子最後做的總結:有效的教導是不直言其事;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不去親力親為。而天下卻很少有人能達到這種思想境界。”

《道德經》43章:結合周易卦象,才能脫離虛無思想

今譯

作為臣屬卻凌駕於君王之上,不會有善終的。

我要把這一點當作終身的信條。

天下最聰明的智士,方可在天下有權勢的君主之下大有作為。

沒有實體的東西,方可滲透進無間隙的物體中。

我因此知道行大事者不要親力親為,才會把事情做的更好。

有效的教導是不直言其事;

把事情做好是不去親力親為。

而天下卻很少有人能達到這種思想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