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秋天的紅葉882


在我國,五代十國是個混亂的歷史時期。五代時期有很多英主,後周世宗柴榮就是其中一個。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4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

而宋太祖趙匡胤原是後周大將,後周世宗柴榮去世之前,任命其為禁軍一把手,他實際掌握後周軍事大權。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面對當時的紛亂局面,燕雲十六州在契丹人手裡,南方數個政權並立,統一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呢?早在後周世宗時期,就有大臣提出了統一的策略。大臣王樸《平邊策》中“先易後難”的主張,以此制定統一大計,付諸實踐。而宋太祖建國後,大臣趙普建議先南後北,先易後難,關於先南後北決策的核心,主要是統一北漢,奪取燕雲十六州是以後的事情。


那麼宋初的形勢,統一為何要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呢?

實際上,“先南後北”這個戰略,即使在宋太祖那裡,實際上也從沒有被明確確立過。無論是周世宗還是宋太祖,都是無論南北,有機會就打一打。宋朝在消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的過程中,先後三次出兵北漢。

而五代之初,契丹就已經作為一個強力割據政權參與逐鹿中原了;吞併幽燕之後,更是成長為足以覆滅任何一箇中原政權的龐然大物;而到了後周初年,甚至還擁有了北漢這樣的附庸割據政權。後周直到滅亡前,面對契丹的附庸尚且不能戰而勝之,以小博大地去挑戰契丹本部,無疑是取死之道。



契丹人建立的遼國並不是一個像漢朝的匈奴那樣的簡單的遊牧民族,不是一群騎馬放牧打獵的野蠻人統治的部落式王朝。遼國是一個版圖遼闊、國力強盛、文化繁榮的強大的帝國,而且在那個時代也是相當先進的帝國。政治上,有一套嚴密高效的政治制度,無論是一國兩制也好還是四時捺缽也好,在那個時代都有一定的優越性;文化上,整個國家的文化兼容幷包,農耕、漁獵和遊牧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經濟上,遼國對於商業的重視不亞於兩宋,而且遼國本身的地理位置也有利於商業發展;軍事上,遼國的軍隊不只是簡單的高速騎兵,而是一支建設完備的成熟武裝力量。

宋太祖在位時三伐北漢,第一次在契丹來援後退兵;第二次在石嶺關打援成功、斬首千級,並隨後在河北方向擋住了契丹的報復戰;直到第三次才稍有勝算,擺出了全面進攻的態勢。可以看到,是一個逐步試探契丹、並不斷加大對抗烈度的過程。


宋軍在逐步攻取並消化南方諸國勢力的過程中,才開始有了可以與契丹正面叫板的底氣。其後宋遼三十年戰爭的歷史證明,即使在宋初步統一之後,雙方在軍事對抗上仍然難分伯仲。

總而言之:“先南後北”的戰略可以以鄰為壑,將北漢作為緩衝區; 南方富庶而軍事實力相對較弱,便於進攻;攻取南方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北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而“先北後南”的戰略可以直接接壤雲州,可以實施兩線出擊,同時進攻燕雲;此時遼朝正值遼穆宗在位,朝政昏聵,是北宋集中兵力收復燕雲地區的大好時機;收復燕雲地區之後,北宋將擁有一處堅固的屏障來防止遼國鐵騎南下。


但是“先北後南”的壞處是北漢接壤北方的遼國和西方的党項,攻取之後將全面和二者接壤,可能導致與兩個政權進一步正面交鋒。進攻北漢一時將無力攻取南方,而遼國對北漢的支援也將影響進軍燕雲十六州。綜合考慮之下,最終決定採用“先南後北”的戰略,這也是由於趙普的建議和趙匡胤的務實性格決定的,也是不得不為。


源稚生


從對皇帝決策的要求看,柴榮(當時應該叫郭榮)是正確的,是一流皇帝的決策,而趙匡胤的決策就是二流皇帝的水平。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柴榮即皇帝位,北漢劉崇親率三萬人馬,又借了契丹一萬騎兵,共四萬人馬進攻後周。柴榮得報,準備親自統帥軍隊予以迎擊。滿朝文武尤其是文官們堅決反對出征,尤其反對柴榮親自出徵。柴榮說,李世民能夠名垂青史,就是每次都親臨戰陣。結果,歷史上最著名的滑頭馮道竟然頂撞說,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唐太宗?柴榮講,我們的兵力強,可以像大山壓鳥蛋嘁哩喀喳擊敗北漢。馮道又挖苦說,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大山?因為,此時的馮道百分之百認為,柴榮出征,必敗無疑。加之柴榮此前在郭威宮中生活,郭威給安排的是管理家務,或做些不與軍旅想幹的事兒,他認為柴榮沒有什麼能力。所以,破天荒地與柴榮唱對手戲。但柴榮態度堅決,擯除一切異議,堅持帶兵出擊。在高平和北漢軍相遇,雙方接仗時,柴榮的後軍還沒有到達,大家就有些擔心,但柴榮志氣高揚,親自率領中軍精銳臨陣,左手邊趙匡胤,右手邊張永德。然而,柴榮東邊的右路軍與北漢軍稍有接觸,騎兵就逃跑了,留下步兵便投降了北漢。柴榮居高一看,很是憤怒,冒著飛石箭雨親自向前衝,趙匡胤、張永德熱血噴張,兩人如老虎出籠,各率兩千人馬,直前不顧,趙匡胤一騎馬衝在最前,遇馬馬倒、遇人人亡。不要說北漢兵,就是契丹兵,看到如此的殺法,心中大怯,節節後退,正在這時,柴榮的後軍人馬趕到,立即投入戰場,北漢、契丹聯軍全線大敗,劉崇晝夜逃跑,一直逃到晉陽才定下神來。此一仗,奠定了柴榮在後周的皇帝地位,滿朝文武由對柴榮的信服轉為佩服。柴榮的大計,先解決北漢,其實也就是契丹問題,再回過頭來解決南方的小朝廷。丞相王溥認為先解決南方問題,佔有了江南財賦,國力上升,再解決北方問題。那時趙匡胤唯柴榮馬首是瞻,還沒有發表自己不同意見的機會。柴榮否決王溥的意見,認為不解決北方問題,南方問題解決了也意義不大,柴榮更相信軍隊的實力作用。可惜,天不假年,柴榮英年早逝。柴榮去世後,趙匡胤利用北漢威脅搞了陳橋兵變,而戰略上卻採用的是王溥的主意,先南方,後北方。可惜他也是天不假年,去世偏早,繼位的趙匡義,其膽略氣魄,不及其兄,遑論與柴榮相比。北方問題便成為威脅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直至三百多年後,讓蒙古人一統中原。


二曲人


首先,兩位君主都是歷史上的明君,可以說這是兩個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對這個問題的提法,這是歷史上最應該仔細甄別的地方,究竟為什麼這麼說,那麼就讓我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後周世宗柴榮,是皇帝裡的拼命三郎,為批改奏摺通宵達旦,時常為了制定國策晝夜不休,在他執政期間,後周可謂兵強馬壯,已有席捲江河之勢。但最後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讓萬千史學人士大呼嘆息。

關於柴榮幾次打幽州,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地圖,在後周與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邊上,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國家存在著,與他們接壤的北漢,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這棵大樹,在五代末期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個讓柴榮徹夜難安的敵人,作為與北漢交手過無數次的後周,甜頭是吃到過,但苦頭也沒少吃,北漢與契丹的關係倒是如膠似漆,每次柴榮去攻擊一方,另一方肯定會去幫忙,多次戰役,後周並沒有得到多少地盤,倒是威逼利誘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戰略來看,先南後北是理智的,後周也是這麼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結論是:柴榮和後周的國策並不是先滅北方的北漢和契丹,而是和趙匡胤一個思路,先南後北。原因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後周的地理位置與北漢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戰互相十分了解,論實力來說,後周佔領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經過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積累,兵強馬壯,並不是契丹和北漢聯手就可以輕易撼動的,而柴榮的岳丈符彥卿這個大神,曾經將契丹皇帝打得丟盔棄甲,有這尊大神鎮守北方,契丹北漢聯手也只是騷擾邊境,打打秋風罷了。而南方則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錢人,國力與財富比後周只強不差,只因李老爺子老邁昏沉,無進取之心,屢屢讓後周佔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個明君出現,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資源,劃江而治的南唐,絕對會是後周的最大敵人。所以先南後北並不是趙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著柴榮的思路繼續而已。

百姓口中竊取後周的趙匡胤,也的確是按這個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後蜀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滅國行動,敗天所賜,南方統一戰爭全部勝利了,當他騰出手來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壯年毆了,就那麼不明不白的掛了,只能讓弟弟趙光義來完成他的遺願了,可惜趙光義滅了北漢後,在兵分三路大軍去滅遼國的時候,在高梁河戰役中,臀部中箭險些喪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逃跑時丟掉的武器兵甲,讓遼國契丹人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資格。

我是通遼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把更好的歷史故事寫給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關注我。





大通遼人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先南後北是周世宗和王樸定下的國策,趙匡胤和趙普只是繼承了周世宗的遺志。


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先南後北這個策略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後周,或者北宋先統一南方富庶之地,磨去了統一之堅定決心。先易後難,使軍隊戰鬥力降低。

但是守仁君認為,先南後北是當時最正確的選擇。後周和北宋各有各的苦衷。

五代十國,王朝更迭迅速,中原王朝雖然是名義上的正統,但是從後梁到後周四十餘年,中原幾乎年年大戰,百姓窮苦,府庫空虛,而且境內藩鎮林立。周世宗繼位時後周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

那個時候如果先北後南,極大可能會被契丹反噬。具體例子就擺在那裡,周世宗繼位之初,北漢趁後周新君初立,國基不穩,聯合契丹南下攻打後周。

高平之戰,要不是趙匡胤和張永德超常發揮,扭轉戰局,後周的結局很難說。


高平之戰打完,周世宗回朝之後立即整頓內整。經過了整頓禁軍,滅佛聚財之後。後周又馬不停蹄攻打南唐。周世宗三徵南唐,南唐國主李璟割地求和。後周的領土從淮河以北擴展到常江以北,後周補充了大量的人口,財富。這才有了統一之勢。

後周國力大大增強,周世宗調轉馬頭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在收復三州三關後周世宗病逝。

後來大家也知道了。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趙匡胤建立宋朝的過程非常和平,未打一仗,未擾一民,僅僅是清理了幾個政敵。後周的國力基本保存下來。


但是趙匡胤畢竟是篡位,朝廷內外,各個藩鎮不服他的人大有人在,典型代表就是北面的李筠,南面的李重進。北宋建立之初其實是比較兇險的,好在趙匡胤機智避免了李筠和李重進的聯合,將他們各個擊破。

隨後趙匡胤求穩起見,繼續先南後北,但是未等趙匡胤大舉北伐,就莫名暴斃。兩代雄主皆遭天妒,實在可惜。趙匡胤繼承人們和趙匡胤比,就差得遠了。


守仁看劇


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是因為柴榮在位幾年,進行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改革,國內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強大,具備與契丹進行一戰的綜合國力條件,而且柴榮本人軍事才能高超,有戰勝契丹的把握。打敗契丹之後,守住邊關隘口、遷民外附、發展生產、鞏固邊防,自然形成有效防禦契丹的力量,這時候再揮師南下,趁著戰勝契丹的餘威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掃平南方,輕而易舉。這是當時的國家實力條件和客觀形勢決定的。而趙匡胤要先南後北,也是考慮到當時的國家實力和客觀條件。一則,新舊政權交接之際,本身內部不穩,如果與契丹交戰,戰敗或形成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都不利於自身政權的穩固和建設,而發兵南下,先掃平南方,則有必勝的把握和優勢,在平南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實力,然後再與契丹一決雌雄,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只是天不假年,平定南方後沒多久,趙匡胤就去世了。柴榮和趙匡胤作為五代宋初不世出的2位頗有才幹的帝王,都是天不假年,不然,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中國統一併有效打敗契丹。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時代不許兩位英傑並立”,才有了柴榮欲戰契丹而早亡、趙匡胤平南後欲再戰契丹而先逝。


史文弓之父


從中國歷史上經驗來看,大多數政權,如果一開始,就是由北往南發展的,都能統一全國,並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而如果是從南而北的,大多數都會功敗垂成,這個是歷史定律,除了明朝的朱元璋。

從這個歷史規律來看,趙匡胤儘管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政治、軍事高手,但是從整體的政治、軍事能力來看,周世宗柴榮選擇先北後南,是更有戰略眼光的。

南方一直就不是問題,後周過於強大,南唐、南平這些諸侯國,國力衰弱,國主並無大才,就算不去打他,他也只能自保,何況南方還有四五個割據政權,互相掐的厲害。

但是北方就不一樣了。北方的遊牧民族,歷來都是中原王朝大患。更何況契丹人已經實現了蒙古高原的統一幾十年,不僅霸佔著幽雲十六州北方的門戶,還有個乾兒子北漢做前鋒。

如果選擇先難後易,解決了北方的問題,就可以將國門恢復到長城以北,就可以額關起門來,輕鬆統一全國,然後再舉全國之力,深入漠北,重現當年漢武大帝的榮耀了。

此時契丹在幽雲十六州經營的時間,不過一二十年,根基不深,攻下比較容易。而周世宗柴榮經過一番國內的軍政改革後,國力軍力強盛,此時舉全國之力,消滅北漢統一山西,再奪回幽雲十六州,不是難事。而他親征開始,戰場捷報頻傳,收回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待,無奈突然患病,大業未成身先死了。


收回幽雲十六州,合併山西,後周就擁有了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中原、關中地區,這些地域範圍,可是霸業最好的跳板。

趙匡胤也很有才華,政治軍事能力都非常優秀,但是他選擇了一條先南後北,也就是先易後難的路子。這個路子,看似容易成功,其實等於葬送了後周一統全國的大好前程。


因為一旦政治軍事中心向南發展,就沒辦法和北方的騎兵軍團相抗衡了。就像跆拳道練拳,如果一開始就和高手過招,那麼成長的更快,如果一開始就和弱者過招,只會拉低自己的水平。

每個王朝從一誕生開始,就逃避不了時間遞減衰退率。時間越往後推,一代不如一代,過了幾十年,就會走下坡破路了。

假如趙匡胤能或者統一南方,然後再回兵北上,或許有可能打敗契丹。但是偏偏他在剛滅完南方的諸侯國,就死了。接下來的太宗趙光義,打仗就是一個草包,北伐了好幾次,都是失敗而回,有一次還屁股中間受了傷,從此再也不敢自以為是,親征幽雲十六州了。

後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宋的軍事戰鬥力,很快就走下坡路了。

大宋一代,一直缺乏神一樣的軍事高人,這都是宋太祖趙匡胤埋下的種子。

~~三生有畫,畫中有話,歡迎關注哦~~


三生有畫


題主的題目給人一個誤導,或者說大家都有一個誤會:

柴榮採取先北後南策略,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策略

但事實上,無論是柴榮,還是趙匡胤,採取的都是先南後北的策略。柴榮從來沒有采取先北後南的策略!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在誤傳。


先南後北策略提出者

提出先南後北策略的人,是北周柴榮重視的後周大臣:王樸。所謂的先南後北策略,就是在王樸給柴榮上書的《平邊策》中。現在貼出全文,讓大家真正去理解為什麼要先南後北:

“唐(後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後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術。當失之時,莫不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僣。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幽、並乘其間而據其地。
平之之術,在乎反唐、晉之失而已。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強財足、人和將和、有必取之勢,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彼民與此民之心同,是與天意同,與天意同則無不成之功。  
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吳國,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里。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勿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彼人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必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獲其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而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惟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其力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候其便則一削以平之。
  
方今兵力精練,器用具備,群下知法,諸將用命。一稔之後,可以平邊,此歲夏秋,便可於沿邊貯納。臣書生也,不足以講大事,至於不達大體,不合機變,望陛下寬之。”

王樸認為南唐(吳)的江北之地非常關鍵。有了江北之地,就可以建立水師。有了水師,南可以進攻錢塘、閩粵、南漢等地,西沿著長江攻打荊南、巴蜀。只有北漢所佔據的幷州,才是必須死戰奪取的地方,其他政權不足為患。

柴榮對王樸很是重用:因為《平邊策》,柴榮任命王樸為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在柴榮南征南唐時,先後任東京副留守和東京留守。在聽到王樸突然死去的消息時:

“世宗聞之駭愕,即時幸其第,及柩前,以所執玉鉞卓地而慟者數四。”

柴榮、趙匡胤都採用先南後北 從未有先北後南的行動

現在來對比下柴榮和趙匡胤的戰爭順序

柴榮:

1、954年即位元年的高平之戰是防禦北漢劉崇的進攻;

2、955年柴榮攻打後蜀

2、956年及之後柴榮三次攻打南唐;

3、959年柴榮攻打契丹,意圖攻取燕州;

先攻打後蜀,後攻打南唐,最後攻打契丹。柴榮用事實證明了他也是採用先南後北策略。


趙匡胤:

1、960年,趙匡胤篡位,後周的李筠和李重進先後反叛,後被平定;

2、963年,趙匡胤滅荊南、湖南兩個政權;

3、965年,趙匡胤滅後蜀;

4、968年,趙匡胤兩次攻打北漢失敗;

5、971年,趙匡胤滅南漢;

6、976年,趙匡胤滅南唐。


史料對柴榮、趙匡胤先南後北策略的記錄:

柴榮:

《宋史·陶蒨傳》:

“乃命承旨徐臺符已下二十餘人,各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以進。其略率以修文德、來遠人為意,惟蒨與竇儀、楊昭儉、王樸以封疆密邇江、淮,當用師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訓兵講武,思混一天下,及覽其策,欣然聽納,由是平南之意益堅矣。


趙匡胤: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太祖開寶元年》:

“已而開封尹光義至,即普堂設重裀地坐,熾炭燒肉,普妻行酒,上以嫂呼之。普從容問曰:‘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上曰:‘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願聞成算所向。’上曰:‘吾欲收太原。’普嘿然良久,曰:‘非臣所知也。’上問其故,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上笑曰:‘吾意正爾,姑試卿耳。’於是用師荊、湖,繼取西川。””

綜述

無論是從史料,還是歷史事實,柴榮從來沒有采取國先北後南的策略。柴榮和趙匡胤一樣都是採取先南後北策略。

為什麼我們會有柴榮先北後南策略的誤會?原因就在於柴榮的平南定義和趙匡胤所有不同:柴榮的平南更多是在於征服各個政權,即打服;趙匡胤的平南是滅國,不存在打服就留你性命一說。

於是給人這樣一樣印象:柴榮在五代的各個政權還在時,就率軍北上攻打契丹,這不是先北後南嗎?

柴榮和趙匡胤對於平南定義的不同,導致了出現了先平南還是先平北的爭議。柴榮用征服而非滅國的方式來進行先南後北策略,節省出很多的時間,能夠快速達到一統——雖然是形式上。趙匡胤用滅國而非征服的方式來進行先南後北策略,雖然達到了實質一統,但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失去了一統的時機。

另外,還有就是在攻打北漢問題上。柴榮和趙匡胤也存在不同。柴榮由於在即位初就在高平之戰擊敗北漢,因此他沒有著急攻打北漢的需要,而是奪取燕州,從而夾擊北漢。趙匡胤兩次攻打北漢失敗後,才攻打南漢和南唐,這就意味著在北漢不滅的情況下,即便趙匡胤能夠打下燕州,也無力守住燕州——北漢和契丹的夾擊,讓防禦燕州的宋軍無能為力,只能失敗而回。

最後結論:

1、柴榮和趙匡胤都是採取先南後北策略,只是柴榮用征服去平南而趙匡胤用滅國;

2、柴榮擊敗北漢而趙匡胤被北漢擊敗,決定了柴榮可以攻打燕州而趙匡胤不能。

3、大家也不只用指責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策略是造成宋朝無力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原因了。契丹不是你想滅就能滅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我認為周世宗柴榮的“先北後南”的戰略和宋太祖趙匡胤“先南後北”的戰略都是符合各自國情的。現代很多的主流觀點都認為周世宗柴榮北伐優先的策略是正確的,這個可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宋太祖趙匡胤的先平定南方的戰略不一定就是錯的,我覺得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大方向沒有錯。只是二人都去世的太早,柴榮是北伐中,而趙匡胤是剛準備北伐。所以,孰是孰非結果難料,只能靠史料進行分析了。下面分別分析一下二人的統一戰略。

(周世宗柴榮)

一、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戰略分析

在統一的問題上,周世宗柴榮並未完全遵循“先南後北”的戰略,他在攻佔南唐後便揮師北上直取契丹,誓在奪回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這次徵僅42天,柴榮就佔領燕南各州,然而在大軍逼近幽州時,柴榮病倒,大軍班師。作為一個改革的少數民族政權,特別是從石敬塘手裡得到了中原王朝的屏障燕雲十六州後,就變得相當強大。

後周世宗時期,契丹已經平靜的發展了幾十年,這樣一個處於上升期的政權,消滅它當然是越早越好。柴榮早已嗅到了這樣的戰機,在後周不斷對北漢用兵,還多次在攻佔北漢城池後,順便要捎帶上契丹一起揍,奪回了燕雲多座城池。不得不說周世宗柴榮在這一戰略的決策上是高瞻遠矚的。可惜,柴榮英年早逝,未能實現自己的戰略計劃。

(宋太祖趙匡胤)

二、宋太祖趙匡胤“先南後北”戰略分析

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北有契丹,南有大理、藩鎮割據各部。“先南後北”戰略是在北伐後漢遇挫後製定的,當然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此擱淺。當時的北漢已搖搖欲墜,完全依靠契丹的支援勉強存活,契丹內部當時也是有矛盾的,國力也有所下降,其實這個時期是北伐的最好時期,但前提是燕雲十六州的收復。

大宋開國,政權還不穩定,經濟方面也不寬裕,如果死扛契丹,勝則大宋一勞永逸,敗則可能大宋就此滅亡。宋太祖的“先南後北”戰略是符合當時國情的,先消滅南方藩鎮割據各部,等經濟充實了,再進行北伐。在趙匡胤的治理下,北宋出現的盛世“建隆之治”,此時各方面條件都已滿足北伐契丹,可惜的是宋太祖突然間的撒手人寰。所以,此戰略本身是合理的,宋朝後來屢戰屢敗是有多種原因的,戰略本身沒有錯。

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我們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歷史評價都很高。大宋是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的,取得了大宋王朝的基業。二位皇帝的統一戰略都沒有大的問題。個人認為,如果柴榮沒有抱病而死,歷史將有另一個面貌。

(契丹王室)


野史也是史


柴榮選擇由北向南,而趙匡胤選擇由南向北,哪個的策略更好呢?這個疑問,其實核心點是採用這兩種策略,能不能打敗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

(柴榮像)

因為畢竟趙匡胤由南向北已經實現了“小統一”的目標,按照柴榮超強的戰鬥能力,如果他採用由南到北策略的話,趙匡胤的這種成功,他肯定也是能夠達到的。當然了,前提條件是柴榮要保持健康。如果他不能保持健康,那麼,不管是由北向南,還是由南向北,都得由趙匡胤來完成。而這個問題,也變成了如果延續柴榮的策略,採用由北向南打,趙匡胤能否成功的問題了。

我個人認為,趙匡胤如果採用由北向南的策略,成功性很小。也就是說,他這樣做的話,不但不能打敗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甚至連“小統一”也未必能實現。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趙匡胤的性格決定了他不適合打攻堅戰。

趙匡胤的性格是非常求穩的,沒有絕對把握的事情,他一般不會輕易做。事實上,趙匡胤並不是沒有打過由北向南的戰爭。當他在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以後,雖然沒有直接和契丹硬碰,去攻打燕雲十六州,但是,他曾經率軍攻打北漢。他是希望拿下北漢以後,再去攻打契丹。就在他的軍隊已經包圍北漢都城晉陽的時候,聽說契丹已經前來救援,趙匡胤立刻放棄了繼續進攻,撤退回國。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求穩妥,絕不輕易進攻。

包括在南方的統一戰爭中,趙匡胤也一直很穩。攻打南唐的時候,他也是反覆在政治上試探,最終才採取軍事行動。在南唐的戰爭,趙匡胤打了一年半。因為打的不順暢,他甚至一度想撤軍再等時機。

當收復後蜀後,有人建議他一鼓作氣把大理拿下來。但是他想到南詔國曾經給大唐帶來的麻煩,不想去攪這趟渾水,因此明確表明不攻大理。

(趙匡胤劇照)

第二,趙匡胤必須要顧及自己國內的穩定。

趙匡胤的皇位是從後周奪過來的,雖然趙匡胤做得非常溫和,善待後周皇室,善待後周的舊臣,極好地處理了改朝換代的陣痛。但是,對趙匡胤不滿的肯定大有人在。只不過他們沒有機會,一旦有機會,他們肯定會起來造反。

假如趙匡胤先去攻打最困難的契丹。畢竟契丹當時的實力非常強大,柴榮三個月打下契丹三個州,不過是打了契丹一個措手不及,契丹沒有緩過神來而已。現在契丹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趙匡胤再前往攻打,必然是硬仗,必然沒有那麼容易。一旦趙匡胤打敗了,國內的懷疑情緒就起來了。大家都會覺得,這就是對比,要不是趙匡胤奪了柴榮的江山,肯定不會敗。有了這種情緒,肯定就有人利用這一點,趁機擁兵作亂,這樣,國內就不穩定了。

所以趙匡胤要走另外一條路線,一條不用和柴榮對比,容易成功,又容易保持穩定的路線。

(趙光義劇照)

第三,趙匡胤穩妥的策略其實是最佳策略,只是後人沒操作好。

趙匡胤採用先南後北,最後打敗契丹,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策略,肯定比柴榮一開始就冒險攻打要好得多。畢竟後方穩定了,並且有充足的財力來打這場硬仗。再說了,在趙匡胤統一的過程中,契丹也並沒有因此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趙匡胤並沒有因此就貽誤戰機。只不過,在南唐統一,還沒有實現北漢統一的時候,趙匡胤就去世了。最終這個計劃他並沒有全面完成。

趙光義繼位以後,他需要解決的穩定問題,比趙匡胤更復雜。一方面,趙宋必須要繼續消除奪取後周政權的影響。另一方面,趙光義還得消除他奪取他哥哥趙匡胤政權的影響。這兩方面的影響,讓趙光義對大將們嚴重猜防,而他本身又不會打仗。因此最後連續兩次敗給契丹後,終於完全放棄了打敗契丹,實現從“小統一”到大統一的想法。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覺得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無所謂對錯,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貴在看形勢。收復燕雲十六州要看時機,遼國景宗時期,內亂四起,國力受到削弱,正是北伐的好時候。當時趙匡胤在南方忙的不亦樂乎,等趙匡胤南方忙完了,遼國內部也安定下來了。宋祖在個人和圈子內部不失為英雄人物,若論國際大局觀,比漢武差了不止一點半點。中國的事,大體上先北後南,先西后東就比較好辦。倒過來,就容易人心思定。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對外戰勝了一般評價都不高,敗了就認倒黴。宋朝具有典型的農業國際觀,基本上就是盼著天下太平,硬著頭皮過日子,在遼金滅亡的時候進行了軍事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