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在军迷圈广为流传的关于军事的谣言?

战斗机解说家


今天先揭露关于苏34的两大谣言!

由于大部分军迷都不是军人、也不是武器研发人员、更没有上过战场,因此在军迷圈以讹传讹的段子、谣言特别多。军迷圈的谣言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难以证实或证伪,因为即便是不共戴天的撕逼,两边绝大部分都是蹲在电脑前了解军事的键盘侠而已。

有些谣言不让细说,比如广大红裤衩津津乐道的1962年对印反击战中我国军队差点打到新德里的传说,所以笔者觉得还是讨论一下外军比较安全---反正造外军的谣不算造谣。

笔者今天说说苏34这款飞机。这款骨骼清奇、造型前卫的飞机在中国有很多粉丝,在吹捧之中难免就会出现走样,笔者就揭露关于苏34的两大谣言。

谣言一:苏34是战斗轰炸机。

所谓战斗轰炸机,或者叫双重任务战斗机,一般是指既具备空战性能、又能有效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战斗机,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世界空军强国发展的一种先进战术飞机,极大提高了作战有效性和生存性能。战斗轰炸机的典型就是美国的F15E打击鹰。毛机党认为苏34由苏27发展而来,继承了苏27优秀的气动布局和机动性能,空战能力了得。这些人经常把苏34挂载各型空空导弹的照片作为其具备优秀空战能力的证据。


苏34同时挂载了空地导弹、中距空空弹和格斗蛋。

笔者要说是:苏34的空战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有伏特加灌多了的毛子飞行员才会浪起来去驾驶苏34去打空战。苏34固然由苏27发展而来,但是更多的是看重苏27系列升力体布局所带来的优异的载荷航程性能和优秀的挂点设计方案。苏34为了获得更好的对敌打击效果,使用并列双座布局座舱,方便两名飞行员沟通、协作。但是这样的布局使得正面机身投影面积剧增,极大的增加了飞行阻力。

苏34证件照,顶着一个硕大的脑袋,飞行阻力可想而知。另外,为了加强生存性能,苏34在座舱、发动机舱等重点部位使用了大量钛合金装甲包络。这使得苏34的空重比苏30增加约5吨。

苏34厚重的座舱装甲示意图,最大厚度17毫米。装了这么多装甲就是为了正面硬刚地面防空火力,所以它还扮演苏25这种强击机的角色。同样都是由苏27系列发展而来的双座型,苏34空重比苏30增加了约30%,飞行阻力还大大增加,它哪来的底气打空战呢?不能说能挂空空导弹就算有空战性能吧?

捕食者无人机还能挂载响尾蛇格斗蛋呢!

苏34最准确的定位应该是轻型高速轰炸机+强击机。其主要作战模式是以低空高速进行突防、以凌空轰炸的方式打击地面目标。苏34是苏联/俄罗斯独特空中作战理念的产物。苏俄空军的编制和作战理念独树一帜,其航空兵力量分为防空军、前线航空兵和战略航空兵等兵种,而苏34与伊尔2、伊尔28、苏24一脉相承,是前线航空兵的核心力量。

从灵魂上来说,苏34就是伊尔-2的传人。

谣言二:苏34有厕所。

苏俄的武器装备一直以来都因为不注重人机功效而遭诟病。在苏俄武器设计师眼里,武器只要能杀人就好,追求人及功效那是小布尔乔亚强调。反正斯拉夫人比较耐操,所以苏俄的武器一直给人傻大黑粗、不够精致的感觉。但是在苏34装备后,广大毛机党奔走相告:苏俄在战术飞机上装厕所啦!诚然,由于并列双座布局确实较一般的战术飞机提供了更大的体积,但是厕所是不可能有的。

毛机党奔走呼号的马桶就是这个东西,在俺们老家,这玩意的名字叫尿壶。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一直有消息指出中国正在以苏34为蓝本发展一款战斗轰炸机,甚至出现了如上的效果图,并郑重其事的将其命名为歼17。

这也是一大谣言。中国压根看不上这样的费拉玩意,中国装备的是真正的战斗轰炸机歼16,制空作战、对地打击两不耽误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而且,今年在俄罗斯举办的“航空飞镖”比赛中,我国老旧的飞豹力压东道主的苏34,拿下该小组的冠军。一个手下败将,有什么值得追捧的。

所以,苏34这样的轻型高速轰炸机是特殊作战理念的产物,与目前的主流作战理念背道而驰,所以与大卖的苏30系列不同,苏34的外销成绩乏善可陈,除了阿尔及利亚之外再无买家。

阿尔及利亚购买的12架苏34,这就是目前苏34所有的外销订单了,与多用途战机苏30系列的数百架外销订单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这也间接说明苏34已经落伍啦。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很多事实,说了你也不信。自己看图吧!都是秘闻



张某人有话说


现在是信息时代了,你想了解什么事,在网上一搜就OK了。不过,这些信息往往鱼龙混杂。戈培尔曾经说过,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咱们就盘点一下在网上被视为真理的假信息。

A、中国无人机技术很牛X。中国深圳大疆公司生产的各种无人机占了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的70%份额,如果再加上其他国产无人机,估计能占到80%左右。而国产军用无人机这些年也卖得风生水起,在中东大显神威,甚至传出土豪沙特要购买彩虹4的生产线的消息,大有碾压美国“捕食者”“掠夺者”等等无人机之势。于是,久而久之,就给人一种“中国无人机技术很牛X”的错觉。其实,我们的无人机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例如西方已经能造出隐身的飞翼结构无人机,美国的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在航母上起降,自主空中加受油等。而我们在这方面,技术还等于零,所以,咱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别以为咱们的无人机卖得火,市场份额大就认为它的技术很牛X。

B、战机是需要高低搭配的。一开始我对这“真理”也深信不疑,你看,美国的F15和F16,F22和F35,苏联(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咱中国的歼11和歼10,歼20和歼31它们不正是高低搭配的“典型代表”吗?可纵观整个世界空军,这种所谓高低搭配的国家却又少之又少。后来再一了解,苏联(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居然是分别属于防空军和空军两个不同军种的。这种不同军种,不同单位的战机怎么高低搭配啊?

其实,一个国家装备什么样的战机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的,并不存在什么所谓高低搭配的问题。像一些国土比较小,以看家护院为主的国家,它们一般装备轻型或中型战机就足够了。而一些国土比较大,需要长航时空中巡逻,对战机需求量比较大的国家,才会搞所谓的高低搭配。当然了,有些国家领土不算大,但它有钱,而且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不大好,它需要有远程打击、威慑能力,所以也会搞所谓的高低搭配,例如以色列、日本、韩国、沙特等。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空中力量所装备的各类飞机都是搭配使用的。战斗机用于夺取制空权,对地对海攻击,预警机用于空中侦察、预警和指挥,轰炸机用于轰炸敌方地面、海面目标,长途奔袭敌人后方,运输机用于人员、装备、弹药的补给,空中加油机用于空中加油,延长飞机的留空时间,等等。这些功能不同,用途不一的飞机搭配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

C、俄罗斯的核武器很牛X。现在的俄罗斯和前苏联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俄罗斯常常给人一种“军事能力仅次于美国”的感觉。特别是在核武器方面,许多人都认为俄罗斯即便不能和美国平起平坐,但实力也应该排在美国之后。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同的。俄罗斯的确是继承了前苏联70%以上的核武器,但这些核武器都是有有效期的。一枚核弹的寿命一般就是10到15年,其运载火箭也是这个数。就算进行技术延寿,它顶多也就20来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军工体系被拆得七零八落,人才流失、断层也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军队连军人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障,更别提对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升级保养了。这种情况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俄罗斯靠卖石油发了财之后才有所缓解。而这时候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13年了。我先别说这些核武器绝大多数都是苏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造的,我就全当它们全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那年制造的,离2013也有13年了,基本上都属于报废品了。大家也看到了,这些年来,俄罗斯在航天器发射、洲际导弹试验方面也一直是败多胜少,所以,说俄罗斯的核武器很牛X,我是不赞同的。


血染战旗红


我见过的谣言是尼克松救中国,好像是真的似的,经常有人发这个来感恩美国,

但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美国ProQuest资讯公司《国家安全档案数据》美国Gale公司《解密文件参考系统》内检索你找不到任何一份尼克松救中国的档案,倒是找一份1969年8月12日的中情局根本不信苏联敢用核武的NlE11-13-69号文件(文件名《中情局关于中苏分裂的评估与预测》,还有一份美国计划要是发动对苏核战就算中国不参与也要灭了中国的《1959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5904号文件》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册》总统职位·1969-1972>一章里只提及和苏联的反弹道导弹谈判和美苏的核武器数量,无一字提及他做了这么一件惊天大好事,也无一字提及中国,

连当事人都没提过的事到底从哪来的?


万乘之尊


有啊,比如军迷圈曾经盛传二战后对日本的占领,其中还有中国的片区。这其中,苏联占领东北地区,比如北海道,英国进驻九州和中国地方(这个中国是日本的一个地名),而中国进驻的是四国地区。最肥最重要的一块,当然由美军去占领。

其实这也不算是谣言,是盟军“没落行动”中的一部分,只是后面美国已经改变了想法,以四国共驻变成一国独占,连苏联的那一份,美国都不准备预留了,主要美国原子弹扔得快。

但这个图还是被后面广为传播, 造成中国似乎在日本有驻军史的假象。

另一个谣言,军迷们认为参加朝鲜战争影响了我们解放台湾。因为我们参加朝鲜战争,所以美国把军舰派到台湾海峡,阻止我们解放台湾。

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因为早在我们志愿军入朝之前,美国的军舰就已经进入台湾海峡了。而美国做出这个主动,也不是因为我们要派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而是我们跟苏联签定了同盟条约。

在未签之前,美国倒是释放过一些信号,表示如果中国不与苏联签定条约,美国就不会干涉解放军解放台湾。但中国跟苏联签定条约之后,美国的政策就变化了,军舰就已经往那边走了。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困难度就更加大了,到了朝鲜战争,资源都往那边倾斜,确实没有余力渡海作战解放台湾。

还有一个传言,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曾经攻入印度,甚至一度打到了新德里外围。战斗中,一个连打得太起劲,跟后方离去了联系,一直往前打,打到了新德里的外围,印度全面恐慌,领导人准备流亡,城市挖起了战壕等等。

其实也是比较夸张的,我们说了,我们是自卫反击战,是印度打到了我们的地盘,我们在我们的地盘进行了反击,不但没有打到新德里,我们还往后撤了。而且中国军队虽然神武,但也不具备打到新德里的实力,主要是物资太不好运了。

还有一个传言,说苏联军队进入我国,我国就在无人区搞了一个核试验,正好撞上他们……这个版本就很多啦,有说在新疆无人区搞的,有说在西藏搞的,有的说是对苏军,有的说是对印军。这其实都是不可能的,我们早就承诺不先使用核武器,尤其是对苏联,对苏联用核武器?这……咱们再冲动不至于这样啊,苏联的一个沙皇炸弹就是一亿当量。

这些就是一些传闻,那是以前信息不发达,很多地摊文学,现在网络发达了,大家都能上网,虽然网络也会传播谣言,但总的来说,谣言的存在土壤,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不存在了,谣言的空间少了。现在谣言主要是在老年人中传播,现在的年轻人,想忽悠他们,是越来越难了。


脑洞历史观


军迷圈里的谣言多了去了,这里我就挑几个比较典型的,首先是这个“世界仅存的30枚氢弹在我国”,真的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啊,这个谣言我已经辟过很多次了,效果不大,直接跟你说吧,现在五个核大国(即五常)洲际导弹上的都是氢弹,原子弹这种落后的玩意五常早就不玩了,也就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才会把原子弹当宝贝一样!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和氢弹技术之间的联系,直白来说就是只有掌握了氢弹技术,才算成功了掌握了核武器小型化技术,不是说原子弹的体积不能做小,原子弹同样可以做到很小,但是原子弹如果体积小了,它的威力也大不起来,只有氢弹才能满足在小体积的同时,拥有可观的爆炸当量,最典型的例子,美国三叉戟D5导弹上的w88热核弹头,不到两个煤气罐大小的体积,重量也才260kg,但是最大当量可达47.5万吨TNT,这种威力只能是热核弹头也就是氢弹的威力,绝对不可能是原子弹的,因为原子弹如果做成那么小,其爆炸当量绝对达不到几十万吨,能有几万吨就顶天了!

所以啊,现在能当武器使用的原子弹,受制于体积限制,其爆炸当量撑死了十几万吨(法国有个导弹上的钚弹头当量好像在12万吨TNT作用),如果做成几十万吨当量的,那么就不叫原子弹了,叫'裂变装置"更恰当一点,因为那种体积巨大,重量都可能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玩意,完全没有实用性,用飞机空投?这是二战时期的战术,今天已经过时了,所以,小体积、大当量的只能是聚变武器,也就是氢弹,绝对不可能是原子弹这样的裂变武器的,希望大家以后别再说什么美国、俄罗斯没氢弹了,人家不但有,数量还比你多、技术也比你先进(核武器小型化技术最好的是美国)。

当然,如果你说美国和俄罗斯没有特大当量的氢弹,比如几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当量的那种,那么这种说法还说得过去,毕竟这两个国家以前确实公开销毁过这些特大当量核武器!除了这个氢弹的谣言以外,还有就是关于“防弹衣不防弹”的了,或者是防弹衣即使挡住了子弹,其动能也会把肋骨震断、内脏震伤这样的段子,不存在的,防弹衣不防弹那就不叫防弹衣了,因为针对不同威力的枪弹,防弹衣的防护等级也不一样,最高等级的防弹衣(NIJ体系等级IV级)都可以抵挡M1加兰德步枪发射的穿甲弹了,如果是普通步枪弹甚至是手枪弹的话,挡住还不是绰绰有余?当然,如果你拿软质防弹衣去抵挡步枪弹的话,就是属于典型的找死行为了!

▲三棱军刺伤口缝合示意图

最后再说一个关于三棱军刺的,什么三棱军刺的放血槽、刺进去拔不出来、伤口难以缝合等,全部都是谣言,三棱军刺那“三根筋”根本不是什么放血槽,而是当时那个年代生产力不足,没有足够的钢产量来打造合适的军用刺刀,迫于无奈才弄出“三根筋”这种结构的,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军刺的结构强度,至于刺进去拔不出来?更加不存在了,人的“拔”这个动作的力气是要大于“刺”的,只要能刺进去,基本上也就能拔出来,还有什么伤口不容易缝合也是扯淡,冷兵器的伤口难道还有子弹厉害?被子弹打中的伤口对于外科医生来说都不是问题,至于军刺这种冷兵器产生的伤口,也就是绞几针的事情!


哨兵ZH



东风5A战略核导弹,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其他国际权威军事研究机构判断,它的射程在13000㎞,运载能力超过1·5吨 也就是说:它可以携带一枚350万~500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氢弹),是世界上威力巨大的洲际导弹之一!

也正是东风–5的全球打击能力和大当量的威力由此引发了一个谣言(讹传),“就是目前只有我国拥有36枚氢弹,其他国家都没”。

那么事情真的如此吗?估计制造这个讹传的人根本不清楚什么叫做“氢弹”,或许他脑海当中仍然认为氢弹就是那种核爆炸当量在100万吨以上,甚至前苏联R–36M(著名的“撒旦”SS–18洲际导弹)那样的2500万吨当量的大家伙!


这张示意图就是美军目前最先进的陆基“民兵Ⅲ”洲际核导弹,所使用的W87型核弹头。该弹头已经出现了
30多年了,但仍然是世界上设计最精巧的核弹头,它原先是专门给美军“和平卫士”洲际导弹定制的,由于《美苏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条约签署后“和平卫士”导弹被销毁了,W87弹头被搬到了“民兵Ⅲ”型导弹上使用。稍有核知识的人从这张示意图当中就能判断出来它是一枚先进的氢弹!也叫“三相弹”,就是先由钚239制造成的微型“核扳机”先去→轰击铀235制造的小型原子弹→再由原子弹产生的裂变反应去轰击外面包裹铀238反射层……形成威力更加巨大的核爆炸(聚变反应),是一个轰击→再轰击→反射挤压→再爆炸的过程!

这样设计的氢弹要远比1960年代的氢弹先进了许多,同时重量也轻了很多,据称W87弹头重量不到200㎏,所释放的核当量为30万吨TNT……如果要是第一代氢弹产生的这样威力那么至少需要500㎏,而著名的SS–18单弹头2500万吨则在2吨以上!

著名的“撒旦”SS–18的性能数据表,最先进的型号R–36M2型有两种一种是可携带10枚100万吨(有误应该是80万吨),另一种就是恐怖的2500万吨当量单弹头的(理论上纽约一枚就完了),不过单弹头在2009年已经全部退役,10枚弹头的那种延寿,等待新型“亚尔斯”液体洲际导弹的全面接替(就是SS–18的深度改进型)也就是说2500万吨弹头已成“绝唱”,今后100万吨以上的当量都不会再有了。

从上面的初步解答就可以了解到,目前“五常”的核弹头皆为氢弹,并且是更加先进的氢弹,早年间的那种大当量氢弹已经退役了。那么,为何包括对于“大当量喜爱”的俄罗斯也不制造大当量弹头了?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科技的进步,核弹头的投掷精度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据称目前美军“三叉戟–2型”潜艇发射的战略导弹的CEP(投掷误差)已经在50米之内了,11000㎞的射程这样低的误差让人“匪夷所思”!同时,精度提高之后打击敌方核导弹地下发射井的摧毁能力也提高了,早年间需要50万吨当量才能摧毁的发射井,现在只需12.5万吨当量就可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导弹防御体系”在今后20年会逐渐的成熟,估计会有90%以上的拦截率!如果采用单弹头非常容易被拦截,好不容易早期突防一枚到了最后还被拦截……与其这样不如携带多枚“分导式”小弹头进行突防!即便是有几枚被拦截剩下的仍然会击中目标……所以,摒弃大当量单弹头,发展小型弹头是今后洲际导弹发展的方向。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对“三叉戟–2型”模拟核弹头进行测试,同人相比它实在是太小了!是想“小男孩”多大?2吨左右!


真正的核弹头实弹,估计两个人拿个扁担就能抬走!

核武器进入到氢弹时代才能使核弹头小型化,也必须通过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公式进行运算其构型,并且在所有材料的加工和电子元器件小型化方面下功夫……这些都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核物理、数学计算水平和工业水平,所以制造氢弹的技术门槛非常高!而且,五常之间似乎也有默契,就是不允许迈进原子弹门槛的国家再迈进氢弹的门槛!任何与氢弹有关的事情和人都进行封锁!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技术泄露,这是“五常”立国的看家本领!也是可以说是“王冠”!

通过上面这些简单粗略的介绍,就会清楚的明白,目前“五常”的核武器,皆为“氢弹”!而非我国独有,而早年间的大当量也由于科技水平的进步被摒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设计水平极高、投掷更精确、爆炸当量可以调节的新型氢弹。


皇家橡树1972


有哪些军迷圈广为流传的军事谣言,这道题太棒了!关于军事谣言方面实在是一言难尽阿.....实在是不明白这些谣言怎么流传起来的....

  1. 日本一星期就能造出核弹。一个星期?你咋不上天呢?就是苏联一个星期都造不出来一发核弹(日本得从浓缩铀提炼开始,一周弄完....这飞的有点快)


  2. 日本只要需要就能造航空母舰。(理由的日本二战就能造出航母,想啥呢?只要需要就能造航母?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废了多大劲?日本在航母方面有资格和英国比?要知道弹射器,斜角甲板,滑跃甲板,助降系统,现代航母基本上都是英国发明的,然后emmm女王漏水了....)


  3. 日本军力强于中国。(最近某些别有用心都军事公众号误导非常严重...拿日本海自总吨位和咱们四年造的军舰总吨位进行比较,然后表示日本海军无敌阿(四年下水一个日本海自)emmm

  4. 滑跃航母无法起飞预警机。(2005年美国为了拓宽舰载预警机的销量,曾经试验过e2c预警机的短距离滑跃起飞能力。 然后实验结果表明E2飞机可以在165米滑跑起飞,连滑跃都不用....)



这条线就是e2c无约束滑跑起飞线
  1. 滑跃起飞只能使用蒸汽弹射器,不能使用电磁弹射器(等等?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最大的差距不是就是核动力用的是裂变热能烧热水吗....而且小鹰级28w马力,尼米兹才26万马力,常规动力航母发电量咋就不如核动力的了?)
  2. 核动力就是吊...(要是漏了,确实屌,而且核动力舰艇造价那是翻倍阿!贵啊!)

还有很多....实在是写不动了....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1.歼20不能上歼,通过央视放出的宣传片俯视图可以发现歼20比歼16短,而歼16与歼15的长度是相近的,所以这是第一个谣言。

2.中国核潜艇出港美国在关岛都能听见,这一看就是瞎咧咧,虽然中国早期的091型核潜艇噪声是很大,但是还没有大到这么恐怖的地步。

3.乌克兰对瓦良格主要舱室进行爆破,这个消息后来也被证实是假消息,乌克兰只对几个非主要舱室做破坏,要指望着东西卖钱你把核心地方全炸了那还买来干嘛?中国人又不傻,中国国内本身都有多艘航母,不需要专门买破铜烂铁来研究航母钢板。

4.关于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在回国的时候被勒索10亿美金的事,希腊政府为中国提供保证所以中国没有缴纳10亿美金,但是土耳其从中国勒索到了每年大量游客 还有B611战术导弹技术和卫士火箭炮技术。

关于谣言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介绍不完了。


李晓伟


就说一个谣言,都说歼20大,就认为歼20太大,上不了舰,自己对比着看吧,歼16和歼15同样脱胎于“侧卫”,尺寸相差不大,那么歼20有多大,大家清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