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裁员大潮来袭,今年到底该不该离职?跳槽?

12月6日,北京白天的气温直接降至零度以下,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随着寒流而来的,还有因接连不断的裁员消息带来的就业焦虑。从福特到通用,从宜家到拜耳,从富士康到庞巴迪......没人能够预料,这一波裁员潮何时才是终点。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至少10家跨国巨头提出裁员计划,预计将会有大约16万名员工失业。

跨国公司大幅裁员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多家公司表示,裁员计划不涉及中国;但是,在此次浪潮中,中国企业依然受到了波及。

全球裁员大潮来袭,今年到底该不该离职?跳槽?

根据猎聘全球职业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同比2017年第四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招聘计划呈下降趋势;环比2018年第三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招聘计划呈下降趋势,企业的招聘需求开始放缓。

企业招聘计划放缓

近日,除了各大企业爆出的裁员信息外,看到的多是“招聘广告数量从285万骤降到83万条”这样冷冰冰的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6月到7月初,共有108家P2P平台爆雷,裁员潮在互金领域率先发生。此后的8月,美团、拉勾爆出裁员消息;10月,阿里、华为等企业不同程度“缩招”;随之而来的是“美图公司裁员600人”的坊间传言,虽被公司称系内部人员优化、重组,但接连不断的裁员消息依然弥漫在各大公司之间。

新三板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12月初对记者称,工厂开工利润不如把厂房出租的租金,几个月后打算遣散大部分工人,把厂房租出去。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4月,其在前程无忧平台抓取到的招聘广告有285万个;5月下降到208万个,6~8月略高于100万个,9月仅83万个。半年之间,锐减200余万条。

同时,结合上个月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今年三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27%,求职申请人数同比下降了9.86%。

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平台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经营非常困难,我们可以看到每家企业招聘人数的增长和变化情况,而这增长早就停止了。

虽然坊间传闻的大都是大型企业的裁员消息,但从企业规模角度来讲,招聘需求放缓最明显的恰恰是5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数据表明,今年4~9月,招聘广告占比下降最多的是中小企业:50~150人的小企业占比下降1%,150~500人的中小企业占比下降1.8%。

全球裁员大潮来袭,今年到底该不该离职?跳槽?


而从行业角度来看,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需求放缓最为明显。

“相比往年而言,今年的裁员力度确实更猛烈一些,相关的法律咨询也有增加。”12月6日,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保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行业划分来看,主要体现在IT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其次是具有被替代性的领域,如劳动密集型岗位,通过上设备来替换相关工作人员。

智联招聘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1%。而这是自今年一季度开始,互联网行业的就业景气度首次从霸占了两年半的榜首跌下,已经第三次连续下跌了,已滑落到第四位。

全球裁员大潮来袭,今年到底该不该离职?跳槽?

企业合规成本增加

针对新一波裁员潮,很多人将其归咎为经济增长放缓所致。然而,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强周期行业还是弱周期行业,无论是经济数据强劲的地区还是经济数据不佳的地区,似乎都在面临这股风波。不过,当裁员已经铺连成片的时候,经济对其的影响可能仅仅只是一方面原因。

通过对比往年数据发现,每年春节后的3~5月大都是招聘旺季,故有“金三银四”的说法,5月之后进入招聘淡季,所以,此前的招聘广告数量在4月达到高点,到9月锐减200多万条存在招聘季节性的因素在内。

“企业裁员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方面,每到年底,很多公司都会进行考核,这是一个自然的淘汰,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突发的政策或形势影响,如从明年1月起,社保转嫁税务,而很多单位的社保基数合规率比较低,如果明年都按照合规基数缴费的话,压力会非常大。”杨保全表示,企业对此采取的办法大都是“减员增效”。

据了解,2018年中国进行了社保、税务方面的改革,企业用工的合规成本进一步加大,这也成为企业不得不进行裁员的原因之一。比如,从2019年1月1日起,社保五险缴费将由权威的税务机构统一征缴、强制征收,这将对不良企业拒绝参加社保或少缴、漏缴、不缴五险费用的非法行为产生极大的震慑效果及监督作用。

不过,就目前来看,基数合规的企业比例仅为24.1%。也就是说,将有75.9%的企业受此政策影响。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历次“裁员潮”言论的流行,大多与民营经济经营困难加剧有一定关联。客观地讲,近一段时期以来,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确实非常突出。

了解到以上信息的你又是作何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