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紀念幣分為兩類: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普通紀念幣以銅、鎳、鋅、鐵等普通金屬及其合金為材料,發行的目的一是流通,二是宣傳紀念主題,一般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設計,圖稿經中央政治局常委審核後才能發行,其發行量計入當年貨幣發行總量。貴金屬紀念幣以金、銀、鉑、鈀等貴金屬為材料,發行的目的主要是收藏和饋贈,一般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組織設計生產,其發行量不計入當年貨幣發行總量。

因此,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有著本質的區別。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週年紀念幣

普通紀念幣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被稱為流通紀念幣,後來才被定義為普通紀念幣,是為紀念重大歷史事件、傑出人物或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的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自1984年開始發行,發行總量較大,價格較低,收藏較為容易。幾千元便可以收藏一個大全套,一般收藏者都可以接受,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週年紀念幣

普通紀念幣的收藏價值由貨幣本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欣賞價值等決定,和本身的材料價值無關。由於屬於流通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一般等價物功能,每一枚幣都將留下歷史的腳印,因此收藏價格較高,特別是發行量少的紀念幣,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中國人民銀行從1984年開始發行普通紀念幣,每年都發行,至今共發行了111枚普通紀念幣。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週年紀念幣

在20世紀80年代,普通紀念幣的發行有一定困難,很多紀念幣都是在發工資的時候,單位財務順便發出去,主要用於流通。進入90年代,隨著人們收藏意識的提高,普通紀念幣開始進入收藏者的視野,價格也出現了一些溢價。一些比較難以見到的紀念幣,到了90年代末期,價格甚至漲了幾百倍。之後,中國人民銀行為了滿足收藏者的需要,加大了紀念幣的發行量。2015年,紀念幣的發行方式改為網上預約發行,體現了發行環節的公平與公正。

物以稀為貴是收藏的基本原則,普通紀念幣也不例外,市場價格基本和發行量掛鉤。目前,收藏者習慣以1995年為界線,把普通紀念幣分為早期紀念幣和後期紀念幣。

早期普通紀念幣

早期紀念幣從1984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週年紀念幣開始,到1995年發行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金絲猴紀念幣,共發行24套,34枚。前10套材料均為銅鎳合金,直徑為30毫米,從第11屆亞洲運動會(第11套)開始,就不再使用銅鎳合金材料,改用鋼芯鍍鎳。從全國義務植樹運動十週年(第12套)開始,尺寸也縮小了,直徑改為25毫米。

這一時期的紀念幣收藏從無到有,收藏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前10套發行時,在銀行基本能等值兌換,所以沉澱較好,很多品種由於參與了流通而品相較差,所以未流通品相的價格相對較高,1988年發行的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幣已經達到3500元。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88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幣

但是,這些較常見的紀念幣都是普制幣。事實上,在鑄造普制幣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委託造幣廠鑄造了精製幣,只不過鑄造數量較少,也沒有單獨發行公告,沒有做過宣傳,因而沒能引起收藏者的重視。正是最近幾年,一些收藏愛好者對這些數量較少的精製幣進行研究,才發現了精製幣的收藏價值,豐富了普通紀念幣的收藏內涵,使得普通紀念幣的收藏價值和在錢幣收藏中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也擴大了收藏者的視野,把流通紀念幣的收藏變得其樂無窮。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幣

經研究發現,大部分早期精製紀念幣都沒有公開發行,鑄造精製幣的目的據說主要是禮品需求,是央行或者國家的禮品,都有包裝和證書。不過證書沒有編號,我們簡稱禮品幣。通過查找各種資料,我們瞭解到了大部分早期精製幣的鑄造量,最少的只有1000枚,所以價格開始提升。最近幾年,有的品種價格已經超過10萬元。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8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幣

後期普通紀念幣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96年朱德誕辰110週年紀念幣

從1996年發行的朱德誕辰110週年紀念幣開始,統稱為後期普通紀念幣。後期紀念幣除了動物系列、遺產系列紀念幣發行量較低,其他品種都在1000萬枚以上,因此價格較低,從幾元到一兩百元不等。後期紀念幣一般是按照系列收藏,一些系列紀念幣深受藏家喜愛,比如生肖系列,圖案選用孩子過年的生活場景,表現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喜慶氣氛。這個系列分散較好,價格稍高。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2003年賀歲羊紀念幣

人物系列、遺產系列、臺灣系列、動物系列等,各自有自己的收藏群體。這些年,很多幣商按照系列裝幀成冊,以禮品的方式銷售,進行了有效分散,同時對紀念幣也是一種宣傳,對紀念幣的推廣起到了促進作用。

2015年以後,中國人民銀行改革了普通紀念幣的發行方式,改為在網上預約發行,提前公佈各省市預約商業銀行網點、可預約數量,提高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深受民眾歡迎。由於發行量過大,發行後的市場價格基本等於面值,造成部分紀念幣留存銀行的狀況。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幣

1996年,北京康銀閣錢幣有限公司成立,其主要業務為裝幀流通人民幣。最為經典的是精製普通紀念幣,裝幀樣式比較統一。除了辛亥革命90週年紀念幣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以外,都是紙卡裝。從此,精製紀念幣開始大規模向國內收藏者銷售,其鑄造工藝也較穩定,精製程度較高。裝幀的數量多以20000套為主,目前收藏難度不大。

上世紀90年代,由於收藏者對精製幣的認知度較低,裝幀後的紀念幣銷售一度極為困難,只能與普制幣一起搭售。甚至有很多幣商將精製幣裝配在普制大全套的冊子裡進行銷售,沉澱了部分精製幣。

筆者從2005年開始瞭解精製紀念幣,並開始了系統收藏。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收藏者對精製幣的瞭解越來越深。精製幣鑄造技術的精美和較少的發行量,吸引了大批泉友加入,致使其價格逐步上漲。後期精製幣從2005年到現在,價格平均增長了10倍左右。

市場上也有一些精緻包裝後的紀念幣,其中動物系列精裝精製幣尤其精美,讓人愛不釋手,目前每枚的市場價格基本都能過萬元。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95年金絲猴紀念幣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狀況與收藏趨勢

1995年金絲猴紀念幣禮品裝

中國普通紀念幣的鑄造量和價格正逐步透明,其市場已經展現出勃勃生機。中國普通紀念幣作為大眾藏品,我們相信,未來收藏群體還會擴大,並會引起高端收藏群體的重視,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