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面对大洪水,中国人和西方人为何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如果按照热血一点的说法就是中国人自古便相信人定胜天,所以中国人面对大洪水的态度是治,是抗争的态度,而西方人靠神的慈悲才得以存活。那么为何出现这样不同的选择呢?

老妖认为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在上古时期王权就已经压过神权,所以最终被神话的是人,而不是神。

综合世界各地神话的共同点可以推测一点就是远古时期,各个文明都遇到了一场大洪水,中国的神话传说约在尧舜禹时代,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前;

两河文明中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是早期高度文明,虽然不知道其洪水神话发生在哪个时期,但是预估其神话应当更早与文明之前。

其他无论圣经还是玛雅文明中的大洪水,时间与尧舜禹时代也许相差不多。

以中国文明的发展程度推测,洪水神话极有可能在早期文明之前的无文字时代,所以都是口口流传下来,经过后世整理记载。比如中国的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尚书》《诗经》等后世文献中。

而这个流传的过程最有可能对原本的历史进行人为的加工,但是王权与神权的斗争结果会让神话走向两个方向。

在中国远古时期,也许也曾出现过神权压过王权或者并列的情况。夏朝时期,夏启曾经将自己比作太阳,也许就是神权与王权的合一,但是到了商朝,虽然祭祀与占卜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却是在王权的统治下。

也许是因为祭祀阶层丢失了文字的垄断权,也许是因为从尧舜禹时期就已经逐渐成型的方国联盟与贡赋制度让王权更有实力。

总之在上古时期,华夏大地上,王权压过神权,所以后世子孙在神话上古传说时将人神话而不是把神拔高到不可碰触的地步。从此形成中国独特的人造神的情况。


妖鬼杂谈录


哇哈哈,我看这题没什么人就进来了,怎么说呢?这应该体现出东西方不同的思想,首先是中国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他们挑选扎根的地方就很少再去改变,因为都离不开水资源的灌溉吧。所以面对大洪水,他们想出各种方法应对,这间接和大自然的一次较量,可以看出了华夏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那再来说说西方人的诺亚方舟,有人可能理解西方人不敢与所谓的天神(大自然)对抗,只敢逃避苟且偷生。其实我觉得这因素有很多,例如当时东西方地理形势,人口族群分布等等。那也从这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西方人没有根据地,流动性大,适应能力强,对绝望的事情抱有一丝希望的想法。



天人啸剑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篇》

“当饶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首先,答案是两次洪水完全是两码事,单从留存世上的线索来看,两次洪水发生的原因并不一样,所以中西方人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合乎情理。


大洪水在世界多个民族中流传,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印度、中国、玛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灭世的传说。中国人对“大禹治水”“诺亚方舟”这两则传说尤为耳熟能详,为切合题意,本回答只专注于这两则神话传说,暂且以“诺亚方舟”作为西方大洪水传说的代表。

在地质学上有三个概念叫做“大冰期”、“冰期

”以及“间冰期”,大冰期(英语:Ice Age),又称“冰川期”或“冰河期”,是指地球大气和地表长期低温导致极地和山地冰盖大幅扩展甚至覆盖整个大陆的时期。大冰期内部又分为若干次冰期(glacial period、glacials或glaciations)与间冰期(interglacials)。冰期(glacial period),又称亚冰期,是指在一个“大冰期”(其时间跨度是几千万年甚至2、3亿年)之中,一段持续的全球低温、大陆冰盖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时期。而间冰期是指两次冰期之间,全球温度较高,大陆冰盖大幅度消融退缩的时期。地球形成以来大冰期至少出现过5次,第五次大冰期被称为第四纪大冰期(在地质年代表中,地球目前正处于第四纪全新世,第四纪大冰期出现于全新世之前的更新世),一直延续至今,此次大冰期中,地球处于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的旋回。在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玉木冰期
(又译沃姆冰期:11万年前至1万2千年前,处于更新世)结束后,地球迎来了持续到现在的间冰期,地质年代亦进入全新世,于全新世的4冰期,间冰适宜期(间冰适宜期是于间冰期内出现宜人气候的时期,一般都是在间冰期中段出现,期后会出现稍差的气候。)出现于亚北方期(5000-2500年前)及大西洋期(8000-5000年前)。现今的气候环境已经过了适宜期,但仍在同一间冰期之内。此时,气候开始转暖,坚冰开始融化,海平面开始上涨。PS:划重点,记住间冰适宜期到来的时间,亚北方期(5000-2500年前)及大西洋期(8000-5000年前)。

铺垫完成,进入“大禹治水”环节,距今大约4000年前,帝尧晚年时(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洪水泛滥,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此时,尧已禅位于舜,爸爸不行那就儿子来吧,舜帝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立即与契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餐风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了十三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那么这次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呢?各类古籍中只提到发洪水,甚至未曾详述,更不用说提及原因了,本身也是上古时期,比起口口相传,有后世典籍文字记载已经很不错了。前文铺垫述及,“大禹治水”时期的洪水,刚好发生在间冰适宜期。据科学研究表明,前22、前21世纪交替(间冰适宜期)时,气候突变,普遍转暖,游牧文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生产,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同时导致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气温上升不代表气候宜人,会引发诸多气象上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好事,比如季风、降雨等失常),北半球许多河流的中下游聚居区域发生洪灾。根据地质学研究,黄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过一次大变道,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我们知道黄河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噶达素齐老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现在我们来欣赏下黄河源头的卫星图。

地处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的黄河源头,正是冰川遍布的高海拔地区,依据现有的科学资料,可以猜测间冰适宜期导致大量冰川消融,源头大量的冰川融水导致黄河水位上涨。而黄河又是一条以改道、决口而闻名的大河(请自行百度黄河改道、决口,很频繁,时不时来一次),骚起来让你心服口服。很有可能由于气温上升,水位上涨,流量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终于在尧还在位的某天,又搞起了她的骚操作——改道or决口。

鲧到大禹治水成功,这次洪水前后持续了将近20年。(PS:黄河仅是一次决口就会导致泛滥九年,详见百度百科:黄河改道——花园口决堤)

但科学界至今对此还是有疑问,文献归结鲧治水的失败在于堵障,而禹的成功在于疏导,但是堵障洪水是一贯的抗洪举措,不至于使鲧被殛死。屈原质疑“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无解大禹是如何制服洪水的。疏通九川,开辟九州等浩大工程非人力所及,这种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即便在现代科学也难以控制,很难相信现代科学之前的禹是仅靠疏导河流制服洪水的。现代的科学家们猜想大禹治水时,气候忽然好转,季风降雨正常化,植皮恢复,各大河流完成改道,洪灾自然也随着气候的改善而减少,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

2016年8月4日,一个中美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2007年,他们在黄河上游积石峡地质考察时偶然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碎屑,后确认为上古一场巨大溃决洪水的沉积物。由于这一洪水规模巨大,他们推测,这很可能就是中国大洪水传说的源头。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大禹治水”,完全是一场人与超级洪涝灾害的对抗!那么,西方的“诺亚方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希伯来圣经·创世纪》第6章到第9章记载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做诺亚的好人。《创世纪》记载:“诺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耶和华神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闪、含与雅弗)与媳妇。同时神也指示诺亚将牲畜与鸟类等动物带上方舟,且必须包括雌性与雄性。

当方舟建造完成时,大洪水也开始了,这时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动物们皆已进入了方舟。《创世纪》如此形容洪水刚开始的景况:“当诺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在陆地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只有诺亚一家人与方舟中的生命得以存活。

在220天之后,方舟在阿勒山附近停下,且洪水也开始消退。又经过了40天之后,阿勒山的山顶才露出。这时诺亚放出了一只乌鸦,到处飞却不愿意飞回来,后来放出一只鸽子,但它并没有找到可以栖息的陆地就飞回来了。7天之后诺亚又再次放出鸽子,这次它立刻就带回了橄榄树的枝条,诺亚这时知道洪水已经散去。又等了7天之后,诺亚最后一次放出鸽子,这次它便不再回方舟了。诺亚一家人与各种动物便走出方舟。

离开方舟之后,诺亚将一只祭品献给神。耶和华闻见献祭的香气决定不再用洪水毁灭世界,并在天空制造了一道彩虹,作为保证。在《创世纪》中,神如此保证:“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在创世记7:11至8:4论到这场大洪水,圣经说:“诺亚活到六百岁那一年[公元前2370年],[民历]2月17日那一天,浩瀚深渊的泉源尽都裂开,天上的水闸都打开了。”(《创世记》第7章第11节)

诺亚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在古代,每年的第一个月大约始于现今阳历的9月中旬。在公元前2370年11月和12月间,大雨在民历“2月17日那一天”降下,并连续降在地上四十昼夜。

“洪水淹没了大地150天。……水从地上退去,渐渐下降。过了150天,水就退了很多。[民历]7月17日,方舟停在阿勒山上。”(创世记 7:24-8:4)从洪水淹没了大地,到水从地上退去,共150天,也就是五个月。公元前2369年4月,方舟停在阿勒山上。

创世记8:5-17接着记录。在差不多两个半月(73天)之后,在民历“10月1日”(公历6月),山顶就都露出来了。(《创世记》第8章第5节)三个月(90天)之后,在“诺亚六百零一岁那一年,[民历]1月1日”(公元前2369年9月中旬),诺亚打开方舟的盖,“见地面已经干了”。(《创世记》第8章第13节)一个月又27天(57天)之后,民历“2月27日”(公元前2369年11月中旬),大地全都干了。诺亚和家人从方舟里出来,踏在干地上。诺亚和家人在方舟里过了一个阴历年零10天(370天)。(《创世记》第8章第14节)

从《创世记》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诺亚方舟”的传说中,大洪水是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这种情况,而不是某条大河泛滥

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有一则和“诺亚方舟”极度相似的小故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传说年代比《希伯来圣经·创世纪》中的记载要早。有不少民族在故事开始之前,还有一段天上诸神就是否要用洪水毁灭世人而展开过一段激烈的辩论。

阿拉哈西斯(Atrahasis)神话中,风之神与众神之王恩尼尔觉得人类太吵闹,于是放出洪水、干旱和瘟疫来消灭他们。但是,个性良善的水神恩基传授阿拉哈西斯灌溉、贮存谷物以及医药的知识,人类因此得以存活下来。恩尼尔相当生气,决定秘密召几位神来放一次巨大的洪水完全灭绝人类,但是还是被恩基知道,并且事先安排乌塔那匹兹姆(Utnapishtim)搭船避难,日后便予乌塔那匹兹姆永生的能力,嘱其隐居深山。恩尼尔大怒,控告恩基妨碍他的计划,恩基则向他解释,为了必须的平衡,不应该完全灭绝无辜的人类,让剩下来的人类进行节育即可。但是,相对地,如果人类不信神祇而堕落,就会任凭众神屠杀。这是大洪水记载的最早版本。

但这两个版本中的洪水看来都不持久,相较中国的版本(大禹治水)显得更加不符合科学事实,更偏向传说,既然坐进船里就可以躲避的洪水,为何会宣称灭绝全人类?既然是灭绝全人类的洪水,为何百天以后便退去?如此看来“大禹治水”显得更加有据可依。但这并不代表全盘否定西方的传说,科学最需要的就是严谨,不论是那种版本的大洪水传说,都还在不停地进行深入研究。

言归正传,就拿“诺亚方舟”和“

大禹治水”来说,假设两次洪水已经被科学证实,包括起因等,两个不同的文明遇到了两种起因完全不同的洪水,当然是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大河泛滥和“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完全是两码事。至于其他答主牵强附会,从东西方思想去分析的,我只能说还是注重一下细节问题。


本次回答篇幅过长,为了尽量节约阅读时间,适当的精简了一些细节,不予讨论。如有谬误,烦请指正。唔该晒!


瓦西里的电台


在西方神话时代,上古人类渡过大洪水劫难靠的是挪亚方舟。而在中国神话时代,华夏先民面对洪水泛滥则是采取了治理的措施。为什么东西方的人类面对类似的天灾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呢?我觉得这是两个不同文化世界观的差异造成的。西方认为人权天授,洪水是神对人类的惩罚,所以人们只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就能规避灾难,获得和平的生活。而中国人认为人定胜天,哪怕灾祸是上天所降,也要奋力抗争,改变灾难的环境,从源头上消灭灾难的发生的原因。西方以神为本,而中国以人为本。西方宗教信仰流行,中国现实主义立命。所以西方神话中,人被神逐出伊甸园,神给人降下大洪水。而东方神话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女娲补天。无不是将人文精神投射到英雄形象身上,对自然灾害做出最伟大的抗争。









所谓面对大洪水东西方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这是一个误会。

史前大洪水只有一个,他发生地就在中国。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是可以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

第一、中国的大洪水故事更接近人文,这是因为中国的故事大体没有经过宗教加工。而西方大洪水故事则配合宗教美学进行过加工。西方大洪水故事就是出自犹太人的记录。而在中国,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版本很多。就是说,中国更像原生地。

第二、犹太人的大洪水故事契合的也是中国历史。犹太圣历八月是大洪水发生的日子,中国台风最猛烈的月份就是八月。此月代表了脚踝对仇敌的复仇,同时此月又代表约瑟的另外一个儿子玛拿西。提到脚踝我们立刻会想起古希腊战神阿喀流斯,阿喀流斯之踵是指凡人珀流斯和仙女忒提斯生了阿喀流斯。这个故事契合的也是七仙女与牛郎的关系。珀流斯应该是珀牛斯。仙女忒提斯提着战神的脚踝浸泡在冥河里,所以脚踝没有被浸泡变成了最脆弱的部位。

目前发现史前黄种内部发生过较大的冲突,内陆支老三苗蛮被抛弃脱离了九黎,于是后来发起了对沿海支老二群体的复仇。这个故事东西方均有记录,古埃及记录为冥神的弟弟因为嫉妒在宴会上下毒毒杀了冥神,后来又分尸十四块扔到各个角落,最后致使生殖器被鱼虾吃了。所以十四成了冥神数理,十三成了弟弟的数理。很容易发现,擅长用毒用蛊的是苗蛮。苗族自称蒙,这就对应了孟婆汤和蒙汗药,尤其沿海支就是含米特,虎的喘息声为汗,蒙汗的意思很明确。十三几乎就是汉民族和苗瑶的最重要数据。苗蛮O2O3相对于沿海支O1就是弟弟群体。内陆支帝尧与沿海支大鲧冲突,帝尧集团获胜会阉割对方并刺瞎一只眼,沿海支获胜会割对方的头。所以刑天、饕餮、蚩尤都有被割头的故事。古埃及阿蒙神不在九柱神系里也契合苗蛮脱离九黎这件事。汉语阉割很明显对应炎帝,炎帝对应阎王,阎王对应冥神,冥神被割了生殖器。

脚踝同样是对应内陆支,文献记录三苗就在淮河一带,槐树也称国槐。阿蒙神圣兽之一是大鹅,湖北的鄂应该与之有关,包括广西的鹅城。我发现,俄罗斯这个词是汉语,就是鹅和螺丝骨脚踝的意思。因为斯拉夫人、印度白种、中古波斯、古罗马都能证明就是苗蛮上古联姻对象以扫族,就是姜子牙老婆扫帚星。今天印度还把扫帚戴在头上。古代中国与中古波斯的联系以及古罗马被称作大秦也就不难理解了。斯拉夫人就是与古罗马白种以及白匈奴有关的群体。

中国还有一个鸿门宴,刘邦项羽的鸿门宴其实是覆盖了更早那个鸿门宴。鸿门宴的意思就是帝鸿氏设的宴会,甚至请柬都是指请沿海支,因为见这个语音是指沿海支,代表了看这个功能,所以要刺瞎一只眼。帝鸿氏混沌正是匈奴名称浑和鸿尼。也是汉族哈达混天凌。为什么狗肉上不了筵席?其实就是因为鸿门宴使用下了蛊毒的狗肉宴。从此后狗肉再也上不了筵席,沿海支的联姻对象日耳曼人再也不敢吃狗肉了。为什么隶属于内陆支的后裔都有吃狗肉的文化,例如贵州苗瑶、朝鲜人、越南人、汉族等等。而沿海支后裔则不吃,比如满族。因为内陆支就是养狗吃狗肉的群体。甚至满语阿其纳指狗,其纳就是七娜,中国的意思,也是拉丁古罗马系称呼中国的名称。更有趣的是将八爷被叫做阿其那。

犹太文化中的以法莲和玛拿西都是约瑟在古埃及的儿子,约瑟就是指黄种。尤其犹太第七月为牛月,代表约瑟第二子以法莲。很明显,七仙女、牛郎、二郎神全部涵盖。犹太为何以七为核心数理,九为名称,存在七烛台和九烛台就是指七仙女与九黎。大禹得禹字金文就是七九两字组合。这个黄白联姻的事件是世界文化的核心事件。玛拿西就是摩西,摩西牧羊和被抛弃的经历也对应了北三苗,亡夏的妹喜也是指夏人的对手后裔打败夏人的意思,殷商其实就是留守的帝尧后裔击败夏人,商代饕餮纹就是记录北三苗牧羊。因为北三苗是被大禹击败发配出去的。

证据其实是非常多的,仓促论述并不是很具体。证明上古中国存在多种族共和也是证据非常多。大洪水确实只是发生在中国,中国版本既有世俗说,也有神话说,有的与犹太的说法还类似,比如沿海少数民族就说上天有意毁灭,叫人做准备。犹太版本的大洪水更像沿海支说法,为了配合犹太教建立又做了修改和夸张。关于挪亚方舟最靠谱的解释其实就是漂在水面上的吊脚楼。

因为中国尤其汉族版本是接近史事的,大洪水发生一定是逃难,但家园被毁,需要治水,这是顺理成章的。大鲧在西亚和印第安里都有记录,而没有大禹。这就说明是大洪水后离开,大禹治水则是后来的洪水了,不是一回事。最早是大鲧治水,其与大禹相差最少几百年,大禹是被帝尧发配四川的这一支后裔。西方版本是加工过的宗教版本,宗教需要说成是上帝的旨意,需要给活下来的人为什么存活一个顺从上帝的说法,自然就是上帝让挪亚建方舟,只让他的体系存活。这是其中差异的最大原因。


國病


我的格亲娘、妈妈嘞,这个问题扯地可有点太远楼尕。从时间上讲,已是上下几千年;从地点上说本就纵横几万里,看似两个不搭嘎的事却因一个“水”字拧到了一块耶。

可君邀盛请,难弗信任之心情,勉为其难略谈拙见,以慰君意。

还是先从咱们老祖宗的神话说起,无论是大禹治水,还是精卫填海等,都离不开或体现一个“治”的理念,除了宣扬了一个“英雄主义”的英雄外,又宣示了权力的威仪。在“人定胜天”的思想下,利用权力行使的集结力,动用广大群众,逆势而为,对洪水进行治理、疏通、改造,以驭服洪水猛兽。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造就了能降龙伏虎的英雄能力之外,同时又树立了英雄的权力威信。
而西方神话中对“洪水”的处理方式,跟我们古老的东方的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他们用“顺势而为”的思想,认为“洪水”是上天为惩罚人类而行使的一种方式,所以,他们在欣然接收惩罚的同时,除了放任“洪水”自流外,而是依托洪水并在洪水之上建立安全的寓所,那怕是随波逐流的小船———诺亚方舟。



西方人这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思想和我们东方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是大相径庭的。

但同时却又是有着同一个观念,那就是在洪水的灾害中,都运用着科学的斗争观。
以上只是本作者的观念,愿和广大读者共同商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笛荡晚霞


显示出东西文明不同的特性。西方的投机,多变,侵略性一目了然。而中国的忠贞,不屈,人定胜天的气势,成就了中华泱泱五干年的文明传承。天漏了,女娲补天,而非战火乱引。精卫填海,为求四海波平。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理清世间万物的纹理……才有如今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而非独善其身,舟船自度。才有一带一路的发展,让普世同发达,而非战争灾难。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择善而从,高低立判,天佑东方!


前尘东风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不屈的精神。

神话故事中,天地是盘古一斧子劈开的,不是神创的。

天柱不周山,是共工一头撞断的。

刑天头都被砍了,也依然舞干戚。

连神都是封的。

就这种不屈的精神,遇见洪水怎么可能躲避,当时,老祖宗的想法肯定是干翻他。

这种不屈的精神,是支撑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脊梁。

君不见,五胡乱华,我汉族人被称之为“两脚羊”。最后呢,隋朝大一统,其中一族都被我们杀绝种了。

君不见,契丹女真蒙古轮流辱我汉族,最后还不是被明太祖远击千里。

君不见,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旷日持久的战争终究我们还是挺过来了。

我们血液里就带有这种不屈的精神。即使有一段时间倒下了,但我们终将崛起。

这就是我们遇见洪水和西方选择完全不同方式面对的原因。


幻空秋枫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中国也有靠神仙不靠自己的神话传说。没必要上纲上线到民族性的程度。


北门猿


是西方人以自私自利為中而中國🇨🇳以大多數為中心,而現社會……唉……不說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