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那些小國如何絕地求生?

天河水v


還能怎麼辦,朝秦暮楚,希望強者垂憐唄。

其實歷史對誰,或者說對每個國家都是公平的。戰國時候數得出來的國家,都來自於周朝的分封,,而剛開始分封之時,除了個別幾個大國(比如齊國、楚國和晉國),其他的諸侯國實力相差並不大。

然而,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熔爐。諸侯之間紛爭不斷,而周天子式微,無法對諸侯進行控制,很多時候甚至要依附於強勢的諸侯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各國之間軍事政治鬥爭的產物。滅國戰爭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比如南面的楚國曾經“並國七十二”,而西面的秦國和中部的晉國也滅掉不少小的國家。一些春秋初期很強勢的諸侯國,比如鄭國和虢國,在後期便蛻變成小國,任人宰割了。

到了戰國時期,能夠數的出來的大國便是秦、齊、楚、燕、韓、魏、趙七大強國,但是中間還夾雜著許多小國家,比如宋國、魯國、鄭國、衛國以及西面的巴、蜀等國。這些小國中,諸如宋、魯、鄭等地緣政治太差,他們在春秋時期沒有抓住機會吞小自肥,成為諸如秦楚般的大國,到了戰國時期便已經無法再獲得大的發展了,因為他們周邊的國家不論是國土面積還是經濟軍事實力,都是這些小國的好幾倍。倘若不是七大強國之間相互制衡,這些小國消失的速度會更快。

一般來說,要獲得生存,這些小國會依附最強大的諸侯國,以期獲得強國的庇護,但奈何強弱形勢總是不斷變化的,時而你強,時而我強,於是乎,在兩大國之間的小國可就遭了殃,一會投靠這個國家,一會投靠哪個國家。成語“朝秦暮楚”便是這麼來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強國也沒有把這些小國放在心上,為了自己的利益,大國隨時可能吞併這些小國或者將他們拱手讓給他國以換取政治上的利益。

所以,戰國時期的那些小國,基本上都是在苟延殘喘,為了生存,不惜奴顏婢膝,討好強國。這樣的下場,也是他們自己造成的,畢竟大爭之世,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來並取得實際控制他國的權力。而這樣的機會,歷史是給過他們的。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這裡可能要修正一下題目,戰國時期常稱戰國七雄,也就是意味著那時候已經沒剩幾個小國了,如果有,也只有像中山國這樣的小國仍然堅挺的存在著,真正小國林立應該指的是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的歷史,其實歸納起來就是晉國和楚國兩個霸者南北拉鋸的歷史,這大概從齊桓公時代就已經做好了鋪墊,一直到三家分晉、伍子胥鞭屍都還是這麼一個調調。

楚國在北上的過程中,擋在其前進道路上的便是林立的諸侯,而那些大國,如齊國、晉國、秦國幾乎都是分佈在中原四方邊地的位置,這種地緣關係註定了這些中原小國要受苦了。

於是,這些小國,骨子強硬的不是被分割就是捱打的份,比如鄭國,識相的便是忍辱負重做個牆頭草兩邊倒,最後只能成為大國的附庸或者直接被吞併。

有時就算是兩邊倒,也同樣會受到晉楚兩國的怨恨,一個不開心說打就打。

這裡舉個委曲求全的例子。

春秋時期的許國,其位置大概在今日的許昌,公元前654年,楚國興沖沖殺向許國,許國自然招架不住,於是許國國君不得不放下身段“肉袒謝罪”,從而使楚國歡歡喜喜的凱旋而歸,但是沒過多久,楚成王又再次興兵伐許,許國國君再次“肉袒謝罪”,楚國再次退兵,而無奈之下許國只好遷都到了今天的河南葉縣附近,但還是受不了楚國的各種墨跡,之後又數度遷徙,直到成為楚國的附庸之後才得以消停。

再則,春秋時期兩個最大的跑龍套小國,便是陳國和蔡國,一個是周武王的女婿,一個是周武王的五弟,他們的身份在春秋諸侯中算是比較高的,都是侯爵。但很不幸的是,國力都不強,且都位於中原偏南位置,陳國都城在河南淮陽,蔡國在河南上蔡,距離楚國算是咫尺之間。

在早期,這兩個小國算是其周遭的大哥大,各種欺凌周邊小諸侯,比如蔡國就滅過沈國。所謂風水輪流轉,當楚國強大之後,開始問鼎中原了,於是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陳蔡二國。楚國利用這兩個諸侯作為橋頭堡各種攻伐中原諸侯,當然過程中也是各種欺凌。比如楚文王因為息侯的告狀,也因為息媯的關係借道息國攻打蔡國,順便滅了息國,囚禁了蔡侯9年之久。

而陳蔡兩國更是兩度被楚國所滅,所恢復,再滅,各種欺凌。

所以呢,在春秋時期的小國也是悽慘生存,既要保證自己的國家百姓安康,又要時時繃著神經好生伺候那些強者,一不小心可能招來殺身之禍,而在即將進入戰國時,總算結束了國家機器,全部被七個諸侯國所吞併。

對於這些小國來說,那大概就是領盒飯的角色,不如草草收場算了。



圭海四記


春秋時期小國林立,留給小國的發展機遇也會特別多。春秋時期,只要地理位置適合,國君勵精圖治,國內局勢穩定,通過兼併其他小國逐漸做大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秦國、楚國、吳國等諸侯國都是這樣一步步由小國發展成大國的。

但到了戰國時期,常所謂“戰國七雄”並不是沒有道理,大國所覆蓋的勢力太大,留給小國掙扎的機會也更加的少,想在夾縫中生存都難。那麼戰國時期是不是沒有具有一定實力和發展成績的小國了呢?非也,今天給大家說一下中山國。

中山如何絕地求生?靠開掛?不存在的。

中山國是嵌在燕趙之內的一個小蠻夷之國,因城中有山得國名。由狄族建立,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春秋時期,歷經邢侯搏戎、晉伐鮮虞中山國遭到致命打擊。趙魏韓三家分晉,戰國時代來臨。中山國開始了復興之路。可是復興之路並不順暢,魏國派遣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中山一度滅國。

而後桓公經過二十多年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硬是在好戰的趙國南北間復立中山國。而後趙國多次侵入,均被打敗。桓公時期,中山國國勢強盛,疆域遼闊,《戰國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可見一斑了。中山經濟快速發展,甚至於製造出自己貨幣,政通祥和,百姓安居樂業。軍力方面,中山國戰車千乘,兵力數萬,僅次於戰國七雄。

中山國生於患難之中,被大國所欺而變強,為強國佔領又復生,其不屈不撓、頑強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見。在強國包圍之中發展經濟、壯大自己,幾乎躋身強國之列,其經濟和文化之輝煌令人刮目相看。

一個區區小國,承受燕趙等四面包圍的強大政治軍事壓力,邊境戰爭不斷,負擔巨大的軍費開支,在短短几十年之中,經濟社會得到如此發展,技術獲得如此進步,令人難以想像。這足以說明,即使是小國,只要堅韌自立,勵精圖治,是能夠富國強兵、由弱變強的。

正如列國主要由於自身原因而被秦國所滅一樣,中山國被趙國所滅的主要原因也在於其自身,在於中山國統治者治國、治軍、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誤,在於思想衰退和政治腐敗。

中山國在歷史上逝去已經兩千多年了。但其興衰一直在昭示後人:

一個國家不論大小,統治者勤政憂民,奮發向上,國家就興旺發達;昏暗弄權,奢靡淫樂,國家就衰落敗亡。這也可以說是一條規律,值得後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