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角度看,孟子曰“善”,荀子曰“惡”,人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你怎麼看?

閒雲島


人性本善出自孟子的哲學思想,而孟子主要繼承了老莊的道家思想,以老子的“道法自然”來當作自己的使命,他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都有羞惡,同情心,恭敬心以及能自己分辨是非的心。那為什麼還有惡人的說法,孟子認為這是因為在一定條件下以及社會環境影響下造成的。

而荀子卻相反,他主張人性本惡,他認為人一出生就有所“喜好”,而這些都是人性的本然面貌,比如說餓了就想要食物,冷了就想要被窩保暖,工作累了就想要休息,總喜歡權利地位、富有財富,而摒棄那些看不起的工作以及貧困的生活。他認為這些是造成人情變故以及社會不穩定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主張禮、仁等方面教化百姓。

在這裡我個人比較認可孟子的“性善論”說法。如果小夥伴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問題聯繫作者刪除]

易經奇門太乙六壬國學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鄙人認為,人性自私。

人愛自己的兒女,此為性私。性私有善有惡。

某地發生火災時,有一家三口,父母把唯一的防毒面具留給了女兒。這對年輕的父母慷慨赴死。此父母之愛子為私,此性私為善。

舜之繼母愛其子象。繼母便欲置舜於死地。使象獨得瞽叟之遺產。繼母愛其子象,而欲害舜。此父母之愛子,性私為惡。

見利忘義,損人利己此亦為性私之惡。

鄙人的人性本私論,為楊朱學派一毛不拔的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

對於性私之善,存之、揚之;對於性私之惡,去之,除之——明禮義而化之,起法正而治之,重刑罰而禁之。

鄙人的性私論,與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皆符合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


楊朱學派




從心理角度看,人心理處於“原心態”時,人的“善”與“惡”是與生俱來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

從心理角度看,人性是兩面的,假如人性沒有經過修煉,“善”與“惡”都處於人心理中“原生態”,“善”“惡”往往都是一念之間的念想。諸如,正常人做事情,往往都要考慮“好”或“壞”的結果,特別是做壞事時,心理上,往往是矛盾的,念想往“惡”的一面一靠,壞事做成,人性的“惡”就表現的淋漓盡致;念想往“善”的一面一靠,“惡”念得以遏制,壞事就會“半途而廢”。因此,“善”與“惡”,一要靠修煉,二要靠約束,才能讓人從善如流。“修煉”,就是儒家說的“修身”;“約束”,就是禮儀約束,道德規範(甚至法律懲罰)。道德來自於――人類從沒有階級的原始人的個體社會向有階級的原始的集體社會的過度開始,人與人在一個共同的生活環境裡,自覺地遵守和維護共同約定的人性基本點,即思想行為規則。

“人性”的探索,荀子成了“劃時代”的卓越非凡的“儒”“法”大師,他認為人性本惡,並在批駁孟子“性善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他的人性“性惡論”大廈;倡導的“以禮制惡”,繼承和發揚了聖人孔子的“仁”“禮”思想;倡導的“化性起偽”、“以法除惡”,又為法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從荀子“性惡論”與孟子“性善論”的“對抗”中,不難發現,人性就是“善”與“惡”的對立統一。

孟子論善: 孟子以人的社會道德屬性作為立論的根據,構築了他的“性善論”大廈。

“四心”,構築道德“四端”——“仁義禮智” 。‖《孟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見,孟子對人的本質屬性的界定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心”,就是“良心”;良心人人固有,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假若沒有表現出來,便還無法斷定性是善還是惡;故必須將“四心”構築道德“四端”——“仁義禮智”。人的“四心”與生俱來,因此,由此產生的道德“四端”也是與生俱來的。故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既然人人都有“四端”,那麼,社會上應該個個行善,無爭鬥。

“修善”,是“性善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四端”,只是一種潛能性向“善性”的方向發展,要真正擁有“善”還必須通過後天的“努力擴展”:一是主觀方面,首先要有從善如流的主觀願望。再者要靠個人的不斷努力,如《孟子》:“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人人都具備有向善的條件——“四端”,但是由於“善端”是天生於人心的,所以人們往往不去探索它,就好比吃飯睡覺等生理需要一樣,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大部分人從未關注過這些需要,就這樣“四端”被遺失了,即孟子所說的“放心”;人們遺失了“善端”,便認為自己不具備從善的條件,不能從善,孟子認為這是自暴自棄,不盡其才。事實上,個人要經過不斷地反思,將“放心”找回來,也就是“求放心”才能將善端保持下去。二是環境的影響,《孟子》:“矢人豈不二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慎也”。“仁”與“不仁”是後天職業不同和環境不同所造成的。孟子肯定了後天環境對“道德”,對“善性”的完備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產生的“仁、義、禮、智”“四端”,再加上後天個人不斷的“求知心”和環境對人的影響,便構成了孟子的“性善論”大廈。




荀子論惡:荀子以“口之於味,目之於色”的自然屬性立論,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提出“性惡論”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人本身的生理需求決定了人性是惡的。 ‖ 荀子:“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惡,生而有耳目之欲,好聲色”。如果順著人的這些生理需求發展下去必定會產生如戰爭、殘害、淫亂等“惡”的行為,因而導致社會秩序的破壞而造成暴亂。因此他認為人性是惡的。


從“仁、義、禮、智”等禮儀教化的起源看,人性是惡的。‖ 荀子說:“古者聖王以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其禮儀,製法度,以矯飾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木有曲性,金有鈍性,因而人也有“惡”的本性,之所以會有禮儀、法度的產生,便是由於人性是惡的,由於木得矯正才能直,鈍金得磨礪才能利,為了矯正世人的種種惡性,聖王便制定出禮儀、法度以正人心。

從“其善偽也”這個角度看,人性是惡的。‖ 荀子認為:“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能夠模仿學習的東西就稱為“偽”。因此,“其善偽也”就是說“善”是後天學習而成的,是人們向聖王君子學習、仿效的結果,而不是人的本性,如果“善”是人的本性,那為何還要向聖人學習呢?荀子否定“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只是聖人們所有,人的本性是惡的,只是向聖人們學習,才有了善的可能,既然是後天學習所得,可學而能,可事而成,所以“善”不是人的本性。

後天的學習和環境教育,也是荀子“性惡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首先,根據“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進而提出了“化性而起偽”的人性改造論。人性是惡的,如果順從人各種情慾的恣意生長,其危害是無止境的,因此,必須對人性進行改造,用禮儀法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從而變化人性,去掉“惡性”,使大家從善,這便是“化性起偽”。其次,生存環境對人影響深遠,生存環境不能隨意選擇,因此,人都要受環境的制約;然而聖人能於環境中吸收有益的東西,排拒無益的東西,以增進自身的修養,能改變自身素質以成聖成賢。

以人的自然之性作為立論基礎,一步步對“性惡論”進行論證,以及後天個人努力和環境對人的影響,構成了荀子“性惡論”的全部。



善惡之爭:“一分為二”看“性善論”與“性惡論”。

“一分為二”也叫兩分法、兩點論,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觀點: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想問題、辦事情要全面分析,防止孤立片面地看問題;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矛盾著的“對立統一”的兩方面,因此我們在分析事物時不僅要分析矛盾這一面,還要分析矛盾另一面,只有這樣才會完整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由此可見,不管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它們都只是看到了“人性”的一方面,而任何事物都有矛盾著的“對立統一”的兩方面,因而它們都是片面的,都沒有完整地把握“人性”的“善”與“惡”的“既對立又統一”的兩方面。其實,人一生下來,就有“善”與“惡”的本性,因此, 在《性惡論》與《性善論》的“對抗中”,荀子不管怎麼批駁孟子的“性善論”,其出發點是為自己的“性惡論”尋根立據而已,其理論探索的軌跡還是沒有離開儒家的“仁義禮智”的範疇,其內核仍包含儒學思想,只不過強調“以禮遏惡”,更好地繼承了聖人孔子的“仁”“禮”。如果孔子曰“仁”,孟子曰“義”,那荀子則曰“禮”;三者“三足鼎立”,共同支撐起“儒學大廈”。


人性的“善”與“惡”是對立統一的;根據對立統一規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但它們之間又存在矛盾的鬥爭性。正是這種矛盾運動,在控制著人性“善”“惡”的對抗,正所謂人的念想往往會使人“一念之間可上天堂,又一念之間可下地獄”。

離開了“善”,而不遏制“惡”,“惡”就沒有被關進法度的“籠子”裡,“惡”就變成了脫韁野馬而到處橫衝直撞,人性在“惡”的環境碾壓下,社會就會水深火熱,甚至戰火蔓延,生靈塗炭,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沒有認識人性的“惡”,而一味地強調“善”,而推行純粹的“德治”,結果往往是人性之“惡”這個魔鬼就會像決堤的黃河水而氾濫成災,……東周就是活生生的教材,“軟弱無能、任人宰割”。



從心理角度看,人心理離開了“原心態”時,人性就會處於變化的“軌跡”:“善”的會變“惡”,“惡”的會變“善”。

孟子的“修善論”,認為“仁義禮智”只是一種潛能性向“善”的發展方向,要真正擁有“善”還必須通過後天的“努力擴展”:一是主觀方面,首先要有從善如流的主觀願望;再者要靠個人的不斷努力。荀子的“改造論”,認為後天的學習和環境教育,對人性“善”“惡”的變化“軌跡”有重大影響。 首先,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如果順從人各種情慾的恣意生長,其危害是無止境的,因此,必須對人性進行改造,用禮儀法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從而變化人性,去掉“惡性”,使大家從善,這便是“化性起偽”, 即 “化性而起偽”的人性改造論。其次,生存環境對人影響深遠,人都要受環境的制約;聖人能於環境中吸收有益的東西,排拒無益的東西,以增進自身的修養,能改變自身素質以成聖成賢。所以說,人心理離開了“原心態”,無論是後天的“修善”,還是後天的“改造”,人性都會處於變化的軌跡:善”的會變“惡”,“惡”的會變“善”。

“死豬不怕開水燙”。‖ 荀子“性惡論”是劃時代意義的,因為當時孔孟二聖的“仁義禮智”已佔輿論主流導向,荀子提出“性惡論”是需要巨大的“理論勇氣”和“倫理勇氣”的,可以說,荀子的“性惡論”是一次質的飛躍。荀子“性惡論”的根本觀點,一方面,“化性起偽”、“以禮制惡”;另一方面,他又超越了前人,提出人性本“惡”,“以法除惡”。如果人性沒有“禮”“法”遏制,有些性惡的人,就會變成惡魔,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諸如,中國十大殺人狂魔楊新海,1970年出生,河南省正陽縣人。從2000年9月起直至2003年8月,楊新海曾橫跨皖豫魯冀4省,瘋狂作案26起,殺死67人,傷10人,強姦23人,其中最小的只有9歲。2001年8月15日深夜,在河南省臨潁縣巨陵鄉紡車劉村發生一起命案,死者邱雲仙是一名40多歲的婦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她和一個12歲的女兒和9歲的兒子。邱雲仙一家三口被楊殘忍殺害,警方勘察現場後發現,三名受害者都是在睡夢中遭襲擊,頭部受重創致死的,其中女性全身赤裸,死後有明顯的性侵害的痕跡。楊新海殺人手段非常兇殘,通常不留一個活口。當然,楊新海也並非天生的殺人惡魔,而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人性完全趨向於“惡”的方向發展:1991年扒竊被勞教時曾有一女子稱願等其刑滿釋放後結婚,結果被釋放後發現女子已與他人結婚,這讓其很受打擊,並對女性產生變態想法。早年經歷慢慢讓楊新海成了一個可怕而扭曲的人,他對別人沒有感情,尤其仇恨婦女,他開始在與他的家鄉一樣貧窮的鄉村遊蕩,在與他的父母鄉親一樣的人們中挑選要殺害的對象。“多行不義必自斃”,楊新海最終於2014年被槍決。




“浪子回頭金不換”。‖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人都知道,裘千仞,別名裘鐵掌,法號慈恩,湘西大幫「鐵掌幫」的幫主,在江湖上名聲顯赫,是江湖中基本與五絕平級的高手。 他精擅鐵掌功和輕功,所以外號“鐵掌水上漂”。 在《射鵰英雄傳》中身為鐵掌幫幫主,為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除掉一個強勁對手,打傷南帝段智興的貴妃瑛姑的兒子,想耗費段智興的真氣來讓他無法獲勝。但這是瑛姑和周伯通的私生子,段智興因而不救。後來還勾結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奪取武穆遺書對抗大宋,最終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被一燈大師段智興點化皈依出家為僧,法號慈恩。 在《神鵰俠侶》中被給予法號慈恩,雖然出家,但難以遏制自己的殺念,還差點殺了郭靖的女兒郭襄,幸虧黃蓉模仿瑛姑(劉瑛)而刺激了他,因而慈恩飄然而去。最後慈恩在與蒙古國師金輪法王大戰一天一夜後受重傷,得到瑛姑原諒後圓寂。裘千仞,也殺人成性,但在一燈大師段智興點化,還算修成正果,也可謂“浪子回頭金不換”。




從心理角度看,人心理處於“原心態”時,人的“善”與“惡”是與生俱來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但是,人心理離開了“原心態”時,人性就會處於變化的“軌跡”,“善”的會變“惡”,“惡”的會變“善”。所以說,荀子的“性惡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影響。 首先,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如果順從人各種情慾的恣意生長,其危害是無止境的,因此,必須對人性進行改造,用禮儀法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從而變化人性,去掉“惡性”,使大家從善,這便是“化性起偽”, 即 “化性而起偽”的人性改造論。


閒雲島


偏向善!

為何如此說呢?

  • 打個比方,在動物世界當中老虎並不會吃老虎,鱷魚並不會吃鱷魚,牛羊也不會吃牛羊。人和他們相近,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人是不會吃人的。

  • 這個善良就是辛勤的勞動,填飽自己的肚子,不傷害同類。甚至有時候同類之間也會相互幫助,這就是善良。
  • 好比獅子、老虎和財狼來說,它們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而不傷害同類,同時保護自己的幼崽和伴侶,這肯定是善良的。但是它們的日常食物,就是牛和羊,這個沒辦法,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如果他們不吃牛和羊,他們就會被餓死,它們的孩子也同樣會被餓死,這個和我們人類是極為相似的。
  • 那麼,為什麼要說人類只能是“偏向善良?”打個比方,老虎只食牛馬羊,牛馬羊卻只吃草。但是人類吃遍天下,動物植物一鍋端,礦物泥土也不放過,不管是蜈蚣毒蛇斷腸草……有毒的下藥,無毒的喂肚子,歷史上古代戰爭爆發人吃人也常見。
  • 所以人類吧!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也最聰明,所以就發明了“善與惡”的標準。實際上這個標準中,所謂的“善與惡”的體現就是保護同類,所以也叫人道主義,沒有“動物主義”!只是有些動植物被我們快殺光了,吃光了。所以我們要立規矩更要保護,這恐怕也是善良的體現。


格律4


人心就如一杆秤,右端是向善,左端是向惡。人心就在這秤桿上滑來滑去。有時善,有時惡。也可在中道支點不善不惡。

所以,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論點都對。只是論證的方向不同而亦。

人性應該有三性:

生物性:(獸性、惡性)原始野人

社會性:(有善有惡混合性)現代文明人

佛性:(良知、靈性、神性、德性…)聖人成佛之人。已徹底解脫,自在逍遙與天地萬物合一。不生不死。


凡轉如是


人類的本質在於學習。

所以說,人之初,性空白。近朱赤,近墨黑!所以說,人之初,學什麼,象什麼。

因此故,孟之母,家三遷,聖人出!

世界的本源就是物質,而物質的存在形式決定了意識的內容,即文明或是野蠻。所以,人類對社會資源獲得的方式,不僅產生了人類的意識,還決定了人類意識的文明或是野蠻。正因為人類獲得資源的方式採用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這就決定了人類社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野蠻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雖然人們一再倡導“仁義道德”,但是,人們對社會資源的獲得方式,已決定了這個社會的野蠻性質。人與人的關係,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利益關係。

所以,人類社會對資源的獲取方式不僅決定了人類社會的野蠻,還導致了人類社會產生了戰爭、貧窮、貧富差距等等不可調和、不可解決的各種矛盾!可見,物質的存在方式不僅產生了意識,還決定了意識的文明或是野蠻!而要徹底解決當今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矛盾如戰爭、貧窮等等現象,就必須要徹底改變人類獲取資源的方式!即從獲得資源採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競爭方式,轉向人類對社會資源的共享及按需分配的文明方式!即人類的文明核心,就是對社會資源的共享及按需分配!唯有這樣,才能徹底消滅人類社會的戰爭、貧窮、貧富差距等等一切矛盾!也唯有這樣,人類社會才能真正實現文明、道德、仁義、善良!

否則,在一個野蠻社會卻單獨強調仁義道德,就是虛偽且迂腐的!因為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里,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也是為什麼人類的文明道德在有史以來從未得到改善的最大原因!因為,物質的存在方式決定了人類意識的文明或是野蠻!這是解決人類所有矛盾的總源頭、總開關、總鑰匙!


文明之父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的看法是,人之初都帶著原始的純粹的動物本性,既不表現為善也不表現為惡,因為沒有善的或者惡的主觀意識、動機和能力,也不能外在表現出對他人產生影響的善或惡的行為,所有人都有無害於他人的利己本性得以表現出來。這種動物性就是常說的“人性”。雖然遺傳基因存在善或惡的可能性也不能證實其性善或性惡,所以外在評價善或惡沒有根據。當人漸漸長大,動物的利己本性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如果任其發展,性惡會以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能力危害其他個體或群體。與此同時,理性地拷問善惡的能力也在同時成長。理性能力的存在,使人成為所有動物中最傑出的動物;如果反理性能力得不到剋制,人也會成為所有野獸中最危險最殘暴的野獸。

如何使人能夠獲得理性?教育。人可以通過語言教育使更多的人得到理性啟蒙,避免獸性大發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通過宗教教義使人改變意志自覺抑制惡性膨脹。比如基督教信仰上帝以下人人平等就是很好的啟蒙;有的用觀念的互換來抑制自己濫用權力和能力。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觀念互換啟示人的道德觀念;哲學家用形而上學啟發人們權力和義務對等,提出不存在沒有權利(權力)的義務,也不存在沒有義務的權利(權力)。按照這一理念,人類建立保障權利義務平等的社會,為了防止和有效懲罰侵權作惡行為,通過立法並建立和依靠國家強力機構執法,對權力進行監督,對違法侵權行為進行懲罰,保證社會有序性。

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學會用民主和法治來打擊強權行為,立法和嚴格執法,健全司法程序,保護每個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準則。從家庭暴力到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戰爭,都納入法治管轄範圍,這些都是對性惡所做的充分準備。至於人性善還是性惡已無需再費筆墨口舌做無謂的爭論。我們最應該做的是怎樣使整個民族國家成為理性的文明的國際大家庭中的合格的一員。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孟子性善,荀子性惡,告子不善不惡。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是用自己的“對立統一”標準來衡量的。孟子與荀子的“對立,”告子的“統一,”用來反駁黑格爾的觀點非常具有說服力。

現代人性論更認同“人性本私,善惡自選。”人性中固有善惡兩種觀念,所以文明社會的一切制度的目的都旨在“抑惡揚善。”判斷文明社會的標準也很簡單:好人為主導的社會就是文明社會,惡人橫行,好人不敢出聲的社會就是野蠻社會。

孟子說性善,並不是他不知道人性中有“惡”的成分。是因為當時人們的認知水平實在有限,只有“性善論”才能支持儒家的倫理哲學,這樣才能“人心向善,”實現最大程度的道德教化。這種方式其實就有了宗教的某種特質,因此儒家被西方人稱為“儒教。”

荀子老成實在,倘若說孔孟時期還只是“禮崩樂壞”的話,荀子時期已經是“壞透了。”因為戰亂造成的貧窮飢餓,各種人性的醜惡被髮揮的淋漓盡致。這也可能是促使荀子對孔孟儒做出最大改動的原因,他完全放棄了孟子的“法先王”而轉向“法后王。”目的很明確:我不管你這個君王是不是“聖人,”先把該死的戰爭結束了再說。



告子可能是出身較好的原因,他的理論完全是學術觀點,沒有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因此他的“不惡不善”論被後世認同。


霍大勝


若人真的用善惡來衡量的話,這世界存在的,則真是善惡兩種物質和生命!而孟子說人性本善是對的,因先天地而生的本就善良!而旬子說人性本惡,是站在人後天的角度上,去看人之善惡的,兩種思想意識的不同,還有先天后天角度的不同,所以看法也不盡相同,但人的看法對錯,人是善是惡,也不是誰能說了算的,因這一切都是有標準在衡量著這一切!自身的角度來看這一切,則都是不附和衡量標準的,而衡量這一切的標準,那就是道德二字!若站在道德的角度來看一切,那才是真正的標準!而孟子肯定是領悟了道德經的精華,也領悟了孔子的仁義忠孝,因所有的物質生命,皆因道所生,因有德而延續和傳承,而道德本源就善,那萬物則何來不善!而旬子肯定沒領悟道德經的精華,而看人的角度,卻是在偏執一面來看人的善惡,在爾的眼中人是惡的,爾又是人中的一員,心又如何能善!所以看人的角度不同,則也能看出當事人的心中善惡!思想觀念的不同,不同的人則也是站在善惡的對立面上!其實人也是陰陽同體,善惡共存的生命體,今天表現為善,那就是好人,若明天表現為惡,那你明天就壞人一個,人一生雖善惡的過程很重要,但人一生更重要的則是結果,因世上一切皆善惡有報,報應來時就是人一生善惡的結果,因世上一切種種,皆生死命運因果報應也!


手機用戶宣德


題主混淆了概念。性惡與性本惡,性善與性本善,不是一個概念。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或說性本惡,都是錯誤的,人之初性自然!善惡是社會屬性的道德判斷,是後天的。進入社會後,善惡都有,於是人也就是善惡的統一體。“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沒有絕對的善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惡為主流即為惡人,善為主流即為善人。善惡也有主觀性、相對性。你覺得惡,可能不一定是惡。你快餓死了,給你一碗飯吃,你會覺得他善,但這碗飯可能是搶來的。於是就有了主流道德觀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