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角度看,孟子曰“善”,荀子曰“恶”,人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你怎么看?

闲云岛


人性本善出自孟子的哲学思想,而孟子主要继承了老庄的道家思想,以老子的“道法自然”来当作自己的使命,他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都有羞恶,同情心,恭敬心以及能自己分辨是非的心。那为什么还有恶人的说法,孟子认为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造成的。

而荀子却相反,他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所“喜好”,而这些都是人性的本然面貌,比如说饿了就想要食物,冷了就想要被窝保暖,工作累了就想要休息,总喜欢权利地位、富有财富,而摒弃那些看不起的工作以及贫困的生活。他认为这些是造成人情变故以及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主张礼、仁等方面教化百姓。

在这里我个人比较认可孟子的“性善论”说法。如果小伙伴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问题联系作者删除]

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鄙人认为,人性自私。

人爱自己的儿女,此为性私。性私有善有恶。

某地发生火灾时,有一家三口,父母把唯一的防毒面具留给了女儿。这对年轻的父母慷慨赴死。此父母之爱子为私,此性私为善。

舜之继母爱其子象。继母便欲置舜于死地。使象独得瞽叟之遗产。继母爱其子象,而欲害舜。此父母之爱子,性私为恶。

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此亦为性私之恶。

鄙人的人性本私论,为杨朱学派一毛不拔的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于性私之善,存之、扬之;对于性私之恶,去之,除之——明礼义而化之,起法正而治之,重刑罚而禁之。

鄙人的性私论,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皆符合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


杨朱学派




从心理角度看,人心理处于“原心态”时,人的“善”与“恶”是与生俱来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从心理角度看,人性是两面的,假如人性没有经过修炼,“善”与“恶”都处于人心理中“原生态”,“善”“恶”往往都是一念之间的念想。诸如,正常人做事情,往往都要考虑“好”或“坏”的结果,特别是做坏事时,心理上,往往是矛盾的,念想往“恶”的一面一靠,坏事做成,人性的“恶”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念想往“善”的一面一靠,“恶”念得以遏制,坏事就会“半途而废”。因此,“善”与“恶”,一要靠修炼,二要靠约束,才能让人从善如流。“修炼”,就是儒家说的“修身”;“约束”,就是礼仪约束,道德规范(甚至法律惩罚)。道德来自于――人类从没有阶级的原始人的个体社会向有阶级的原始的集体社会的过度开始,人与人在一个共同的生活环境里,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共同约定的人性基本点,即思想行为规则。

“人性”的探索,荀子成了“划时代”的卓越非凡的“儒”“法”大师,他认为人性本恶,并在批驳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人性“性恶论”大厦;倡导的“以礼制恶”,继承和发扬了圣人孔子的“仁”“礼”思想;倡导的“化性起伪”、“以法除恶”,又为法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从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的“对抗”中,不难发现,人性就是“善”与“恶”的对立统一。

孟子论善: 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构筑了他的“性善论”大厦。

“四心”,构筑道德“四端”——“仁义礼智”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见,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是“良心”;良心人人固有,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故必须将“四心”构筑道德“四端”——“仁义礼智”。人的“四心”与生俱来,因此,由此产生的道德“四端”也是与生俱来的。故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既然人人都有“四端”,那么,社会上应该个个行善,无争斗。

“修善”,是“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四端”,只是一种潜能性向“善性”的方向发展,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再者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如《孟子》:“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人人都具备有向善的条件——“四端”,但是由于“善端”是天生于人心的,所以人们往往不去探索它,就好比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一样,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大部分人从未关注过这些需要,就这样“四端”被遗失了,即孟子所说的“放心”;人们遗失了“善端”,便认为自己不具备从善的条件,不能从善,孟子认为这是自暴自弃,不尽其才。事实上,个人要经过不断地反思,将“放心”找回来,也就是“求放心”才能将善端保持下去。二是环境的影响,《孟子》:“矢人岂不二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慎也”。“仁”与“不仁”是后天职业不同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论”大厦。




荀子论恶:荀子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属性立论,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提出“性恶论”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本身的生理需求决定了人性是恶的。 ‖ 荀子:“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如果顺着人的这些生理需求发展下去必定会产生如战争、残害、淫乱等“恶”的行为,因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造成暴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是恶的。


从“仁、义、礼、智”等礼仪教化的起源看,人性是恶的。‖ 荀子说:“古者圣王以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其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木有曲性,金有钝性,因而人也有“恶”的本性,之所以会有礼仪、法度的产生,便是由于人性是恶的,由于木得矫正才能直,钝金得磨砺才能利,为了矫正世人的种种恶性,圣王便制定出礼仪、法度以正人心。

从“其善伪也”这个角度看,人性是恶的。‖ 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能够模仿学习的东西就称为“伪”。因此,“其善伪也”就是说“善”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人们向圣王君子学习、仿效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如果“善”是人的本性,那为何还要向圣人学习呢?荀子否定“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只是圣人们所有,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是向圣人们学习,才有了善的可能,既然是后天学习所得,可学而能,可事而成,所以“善”不是人的本性。

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教育,也是荀子“性恶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根据“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进而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其次,生存环境对人影响深远,生存环境不能随意选择,因此,人都要受环境的制约;然而圣人能于环境中吸收有益的东西,排拒无益的东西,以增进自身的修养,能改变自身素质以成圣成贤。

以人的自然之性作为立论基础,一步步对“性恶论”进行论证,以及后天个人努力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构成了荀子“性恶论”的全部。



善恶之争:“一分为二”看“性善论”与“性恶论”。

“一分为二”也叫两分法、两点论,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想问题、办事情要全面分析,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矛盾着的“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时不仅要分析矛盾这一面,还要分析矛盾另一面,只有这样才会完整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不管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它们都只是看到了“人性”的一方面,而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着的“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因而它们都是片面的,都没有完整地把握“人性”的“善”与“恶”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其实,人一生下来,就有“善”与“恶”的本性,因此, 在《性恶论》与《性善论》的“对抗中”,荀子不管怎么批驳孟子的“性善论”,其出发点是为自己的“性恶论”寻根立据而已,其理论探索的轨迹还是没有离开儒家的“仁义礼智”的范畴,其内核仍包含儒学思想,只不过强调“以礼遏恶”,更好地继承了圣人孔子的“仁”“礼”。如果孔子曰“仁”,孟子曰“义”,那荀子则曰“礼”;三者“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儒学大厦”。


人性的“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根据对立统一规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正是这种矛盾运动,在控制着人性“善”“恶”的对抗,正所谓人的念想往往会使人“一念之间可上天堂,又一念之间可下地狱”。

离开了“善”,而不遏制“恶”,“恶”就没有被关进法度的“笼子”里,“恶”就变成了脱缰野马而到处横冲直撞,人性在“恶”的环境碾压下,社会就会水深火热,甚至战火蔓延,生灵涂炭,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没有认识人性的“恶”,而一味地强调“善”,而推行纯粹的“德治”,结果往往是人性之“恶”这个魔鬼就会像决堤的黄河水而泛滥成灾,……东周就是活生生的教材,“软弱无能、任人宰割”。



从心理角度看,人心理离开了“原心态”时,人性就会处于变化的“轨迹”:“善”的会变“恶”,“恶”的会变“善”。

孟子的“修善论”,认为“仁义礼智”只是一种潜能性向“善”的发展方向,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再者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荀子的“改造论”,认为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教育,对人性“善”“恶”的变化“轨迹”有重大影响。 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即 “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其次,生存环境对人影响深远,人都要受环境的制约;圣人能于环境中吸收有益的东西,排拒无益的东西,以增进自身的修养,能改变自身素质以成圣成贤。所以说,人心理离开了“原心态”,无论是后天的“修善”,还是后天的“改造”,人性都会处于变化的轨迹:善”的会变“恶”,“恶”的会变“善”。

“死猪不怕开水烫”。‖ 荀子“性恶论”是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时孔孟二圣的“仁义礼智”已占舆论主流导向,荀子提出“性恶论”是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和“伦理勇气”的,可以说,荀子的“性恶论”是一次质的飞跃。荀子“性恶论”的根本观点,一方面,“化性起伪”、“以礼制恶”;另一方面,他又超越了前人,提出人性本“恶”,“以法除恶”。如果人性没有“礼”“法”遏制,有些性恶的人,就会变成恶魔,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诸如,中国十大杀人狂魔杨新海,1970年出生,河南省正阳县人。从2000年9月起直至2003年8月,杨新海曾横跨皖豫鲁冀4省,疯狂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强奸23人,其中最小的只有9岁。2001年8月15日深夜,在河南省临颍县巨陵乡纺车刘村发生一起命案,死者邱云仙是一名40多岁的妇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一个12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邱云仙一家三口被杨残忍杀害,警方勘察现场后发现,三名受害者都是在睡梦中遭袭击,头部受重创致死的,其中女性全身赤裸,死后有明显的性侵害的痕迹。杨新海杀人手段非常凶残,通常不留一个活口。当然,杨新海也并非天生的杀人恶魔,而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人性完全趋向于“恶”的方向发展:1991年扒窃被劳教时曾有一女子称愿等其刑满释放后结婚,结果被释放后发现女子已与他人结婚,这让其很受打击,并对女性产生变态想法。早年经历慢慢让杨新海成了一个可怕而扭曲的人,他对别人没有感情,尤其仇恨妇女,他开始在与他的家乡一样贫穷的乡村游荡,在与他的父母乡亲一样的人们中挑选要杀害的对象。“多行不义必自毙”,杨新海最终于2014年被枪决。




“浪子回头金不换”。‖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裘千仞,别名裘铁掌,法号慈恩,湘西大帮「铁掌帮」的帮主,在江湖上名声显赫,是江湖中基本与五绝平级的高手。 他精擅铁掌功和轻功,所以外号“铁掌水上漂”。 在《射雕英雄传》中身为铁掌帮帮主,为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中除掉一个强劲对手,打伤南帝段智兴的贵妃瑛姑的儿子,想耗费段智兴的真气来让他无法获胜。但这是瑛姑和周伯通的私生子,段智兴因而不救。后来还勾结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夺取武穆遗书对抗大宋,最终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被一灯大师段智兴点化皈依出家为僧,法号慈恩。 在《神雕侠侣》中被给予法号慈恩,虽然出家,但难以遏制自己的杀念,还差点杀了郭靖的女儿郭襄,幸亏黄蓉模仿瑛姑(刘瑛)而刺激了他,因而慈恩飘然而去。最后慈恩在与蒙古国师金轮法王大战一天一夜后受重伤,得到瑛姑原谅后圆寂。裘千仞,也杀人成性,但在一灯大师段智兴点化,还算修成正果,也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从心理角度看,人心理处于“原心态”时,人的“善”与“恶”是与生俱来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但是,人心理离开了“原心态”时,人性就会处于变化的“轨迹”,“善”的会变“恶”,“恶”的会变“善”。所以说,荀子的“性恶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影响。 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即 “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


闲云岛


偏向善!

为何如此说呢?

  • 打个比方,在动物世界当中老虎并不会吃老虎,鳄鱼并不会吃鳄鱼,牛羊也不会吃牛羊。人和他们相近,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人是不会吃人的。

  • 这个善良就是辛勤的劳动,填饱自己的肚子,不伤害同类。甚至有时候同类之间也会相互帮助,这就是善良。
  • 好比狮子、老虎和财狼来说,它们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不伤害同类,同时保护自己的幼崽和伴侣,这肯定是善良的。但是它们的日常食物,就是牛和羊,这个没办法,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他们不吃牛和羊,他们就会被饿死,它们的孩子也同样会被饿死,这个和我们人类是极为相似的。
  • 那么,为什么要说人类只能是“偏向善良?”打个比方,老虎只食牛马羊,牛马羊却只吃草。但是人类吃遍天下,动物植物一锅端,矿物泥土也不放过,不管是蜈蚣毒蛇断肠草……有毒的下药,无毒的喂肚子,历史上古代战争爆发人吃人也常见。
  • 所以人类吧!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最聪明,所以就发明了“善与恶”的标准。实际上这个标准中,所谓的“善与恶”的体现就是保护同类,所以也叫人道主义,没有“动物主义”!只是有些动植物被我们快杀光了,吃光了。所以我们要立规矩更要保护,这恐怕也是善良的体现。


格律4


人心就如一杆秤,右端是向善,左端是向恶。人心就在这秤杆上滑来滑去。有时善,有时恶。也可在中道支点不善不恶。

所以,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论点都对。只是论证的方向不同而亦。

人性应该有三性:

生物性:(兽性、恶性)原始野人

社会性:(有善有恶混合性)现代文明人

佛性:(良知、灵性、神性、德性…)圣人成佛之人。已彻底解脱,自在逍遥与天地万物合一。不生不死。


凡转如是


人类的本质在于学习。

所以说,人之初,性空白。近朱赤,近墨黑!所以说,人之初,学什么,象什么。

因此故,孟之母,家三迁,圣人出!

世界的本源就是物质,而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意识的内容,即文明或是野蛮。所以,人类对社会资源获得的方式,不仅产生了人类的意识,还决定了人类意识的文明或是野蛮。正因为人类获得资源的方式采用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就决定了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野蛮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虽然人们一再倡导“仁义道德”,但是,人们对社会资源的获得方式,已决定了这个社会的野蛮性质。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利益关系。

所以,人类社会对资源的获取方式不仅决定了人类社会的野蛮,还导致了人类社会产生了战争、贫穷、贫富差距等等不可调和、不可解决的各种矛盾!可见,物质的存在方式不仅产生了意识,还决定了意识的文明或是野蛮!而要彻底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如战争、贫穷等等现象,就必须要彻底改变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即从获得资源采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转向人类对社会资源的共享及按需分配的文明方式!即人类的文明核心,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共享及按需分配!唯有这样,才能彻底消灭人类社会的战争、贫穷、贫富差距等等一切矛盾!也唯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文明、道德、仁义、善良!

否则,在一个野蛮社会却单独强调仁义道德,就是虚伪且迂腐的!因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文明道德在有史以来从未得到改善的最大原因!因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类意识的文明或是野蛮!这是解决人类所有矛盾的总源头、总开关、总钥匙!


文明之父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的看法是,人之初都带着原始的纯粹的动物本性,既不表现为善也不表现为恶,因为没有善的或者恶的主观意识、动机和能力,也不能外在表现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善或恶的行为,所有人都有无害于他人的利己本性得以表现出来。这种动物性就是常说的“人性”。虽然遗传基因存在善或恶的可能性也不能证实其性善或性恶,所以外在评价善或恶没有根据。当人渐渐长大,动物的利己本性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任其发展,性恶会以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危害其他个体或群体。与此同时,理性地拷问善恶的能力也在同时成长。理性能力的存在,使人成为所有动物中最杰出的动物;如果反理性能力得不到克制,人也会成为所有野兽中最危险最残暴的野兽。

如何使人能够获得理性?教育。人可以通过语言教育使更多的人得到理性启蒙,避免兽性大发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通过宗教教义使人改变意志自觉抑制恶性膨胀。比如基督教信仰上帝以下人人平等就是很好的启蒙;有的用观念的互换来抑制自己滥用权力和能力。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观念互换启示人的道德观念;哲学家用形而上学启发人们权力和义务对等,提出不存在没有权利(权力)的义务,也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权力)。按照这一理念,人类建立保障权利义务平等的社会,为了防止和有效惩罚侵权作恶行为,通过立法并建立和依靠国家强力机构执法,对权力进行监督,对违法侵权行为进行惩罚,保证社会有序性。

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学会用民主和法治来打击强权行为,立法和严格执法,健全司法程序,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准则。从家庭暴力到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战争,都纳入法治管辖范围,这些都是对性恶所做的充分准备。至于人性善还是性恶已无需再费笔墨口舌做无谓的争论。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怎样使整个民族国家成为理性的文明的国际大家庭中的合格的一员。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孟子性善,荀子性恶,告子不善不恶。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是用自己的“对立统一”标准来衡量的。孟子与荀子的“对立,”告子的“统一,”用来反驳黑格尔的观点非常具有说服力。

现代人性论更认同“人性本私,善恶自选。”人性中固有善恶两种观念,所以文明社会的一切制度的目的都旨在“抑恶扬善。”判断文明社会的标准也很简单:好人为主导的社会就是文明社会,恶人横行,好人不敢出声的社会就是野蛮社会。

孟子说性善,并不是他不知道人性中有“恶”的成分。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实在有限,只有“性善论”才能支持儒家的伦理哲学,这样才能“人心向善,”实现最大程度的道德教化。这种方式其实就有了宗教的某种特质,因此儒家被西方人称为“儒教。”

荀子老成实在,倘若说孔孟时期还只是“礼崩乐坏”的话,荀子时期已经是“坏透了。”因为战乱造成的贫穷饥饿,各种人性的丑恶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可能是促使荀子对孔孟儒做出最大改动的原因,他完全放弃了孟子的“法先王”而转向“法后王。”目的很明确:我不管你这个君王是不是“圣人,”先把该死的战争结束了再说。



告子可能是出身较好的原因,他的理论完全是学术观点,没有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因此他的“不恶不善”论被后世认同。


霍大胜


若人真的用善恶来衡量的话,这世界存在的,则真是善恶两种物质和生命!而孟子说人性本善是对的,因先天地而生的本就善良!而旬子说人性本恶,是站在人后天的角度上,去看人之善恶的,两种思想意识的不同,还有先天后天角度的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人的看法对错,人是善是恶,也不是谁能说了算的,因这一切都是有标准在衡量着这一切!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一切,则都是不附和衡量标准的,而衡量这一切的标准,那就是道德二字!若站在道德的角度来看一切,那才是真正的标准!而孟子肯定是领悟了道德经的精华,也领悟了孔子的仁义忠孝,因所有的物质生命,皆因道所生,因有德而延续和传承,而道德本源就善,那万物则何来不善!而旬子肯定没领悟道德经的精华,而看人的角度,却是在偏执一面来看人的善恶,在尔的眼中人是恶的,尔又是人中的一员,心又如何能善!所以看人的角度不同,则也能看出当事人的心中善恶!思想观念的不同,不同的人则也是站在善恶的对立面上!其实人也是阴阳同体,善恶共存的生命体,今天表现为善,那就是好人,若明天表现为恶,那你明天就坏人一个,人一生虽善恶的过程很重要,但人一生更重要的则是结果,因世上一切皆善恶有报,报应来时就是人一生善恶的结果,因世上一切种种,皆生死命运因果报应也!


手机用户宣德


题主混淆了概念。性恶与性本恶,性善与性本善,不是一个概念。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或说性本恶,都是错误的,人之初性自然!善恶是社会属性的道德判断,是后天的。进入社会后,善恶都有,于是人也就是善恶的统一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恶为主流即为恶人,善为主流即为善人。善恶也有主观性、相对性。你觉得恶,可能不一定是恶。你快饿死了,给你一碗饭吃,你会觉得他善,但这碗饭可能是抢来的。于是就有了主流道德观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