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今天是第五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0∶00

国家公祭仪式开始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新华日报 万程鹏 摄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12.13”,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81年前,南京城破,40多天中,30多万同胞惨遭日寇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

81年来,曾经的惨重苦难和揪心血泪不敢忘,也不能忘。

今年,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81周年祭。

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曾见证枪炮下的血火狰狞,也记录下历史的跌宕起伏。南京城那满目疮痍的模样,仿佛被一个个数字还原——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世界从不孤立 历史不会遗忘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牵动着国民的心,同时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上世纪90年代,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所著的《南京:被遗忘的浩劫》,让南京大屠杀历史再次走进西方主流世界。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这几年,英国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福克斯电视台(FOX)等世界主流媒体都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2015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高校将二战日军士兵东史郎揭露日本南京大屠杀暴行证词的视频作为授课教材。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5年12月,法国画家帕赫将自己创作的南京大屠杀油画《暴行》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想通过这幅画作告诉世界,一定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克里斯蒂安·帕赫作品《暴行》(局部)

2017年9月,克里斯托弗·拉贝——曾参与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的约翰·拉贝的曾外孙,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将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使用过的24枚官印、钢印等一批珍贵实物捐赠给纪念馆。

2017年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投票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11月30日,加拿大华裔众议员关慧贞再次呼吁加政府将南京大屠杀日设立为国家纪念日。

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先生表示,南京加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后,方便全世界所有国际和平城市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悠久传统,也会更深地了解中国在构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标中做出的努力。

翻开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路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孤立的。

纪念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追忆灾难是为了远离灾难。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矢志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从人类的“黑极”,迈向和平的高地。穿越黑暗,深知和平可贵的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进!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今天

2018年12月13日

10∶01

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这一刻

南京主城区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

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

行人和公共场所所有人员

就地默哀

今天,不能忘!不可忘!不敢忘!

不能忘!

不可忘!

不敢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