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陽橋和洛陽有什麼關係?

令如歡


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一座多孔石橋,名為洛陽橋,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明明是建在福建,為什麼卻叫洛陽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座橋的故事。

一、洛陽橋的得名

洛陽橋,又稱“萬安橋”,位於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東北郊10公里處。北宋皇祐年間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歷時近4年,是我國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橋,開創了在海港建設大石橋的先河。

洛陽橋(今福建泉州)

洛陽橋初建時全橋長834米,寬7米,有500個石雕護欄、28只石獅子、9座石塔,46個橋墩,47個橋孔。全都是由花崗岩築成,鋪設橋面的石板長10米,寬1米,重達10000公斤,是福建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之一。茅以升稱讚其為“福建橋樑中的狀元”,與趙州橋、盧溝橋、潮州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那麼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很早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唐朝初年,社會動盪不安,戰爭時常發生,不少中原人南遷。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多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這些南遷的人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發展生產。當他們來到泉州時,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洛陽”。

二、洛陽橋與泉州

洛陽橋地處泉州城東北洛陽江口,是福建與廣東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廈門、福州往來的必經之地,是東南沿海的通衢之地。現在仍是廈門、泉州、莆田、福州往來的必經之地。在修橋之前,人們一直靠以渡船往來江上。但是春夏季節,雨水上漲,加上海水漲潮,搭渡翻船而葬身江中者,難以計數。

宋代,泉州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海港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港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的交通條件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了適應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的需求,順應海外貿易迅速發展的趨勢,在泉州知府蔡襄的號召下,當地商民集資1400萬兩白銀興建了這座跨海大橋,實現“長虹臥波人爭越,閩海四洲變通途”的願望。

洛陽橋畔的蔡襄像

洛陽橋的建造過程異常艱苦,主要是因為洛陽江在連江接海之處,深受海水侵蝕之苦,橋基必須特別堅固,防止海潮侵蝕。洛陽橋對世界橋樑科學技術的發展主要做出了三大貢獻。

第一,造橋工匠們創造了一種新型橋基——筏形基礎。

筏形橋基是指人們先沿著橋的中軸線拋入江中大量石塊,然後延伸出一定寬度,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堤,再在上面建造船形墩。這種橋墩被認為是橋樑建築史上的重大突破。洛陽橋的橋基寬度約25米,長度500餘米。

第二,當地人民發明了種牡蠣加固橋基的辦法。

開始拋下去的巨石非常散亂,連接度差,石塊間空隙不一,在這樣的橋基上建橋必然不穩固。牡蠣是在當地比較常見的海產軟體貝殼,具有固著性,它的殼可以附生在岩礁或者其它的牡蠣殼上,繁殖能力很強。以牡蠣固基就是利用牡蠣的這種迅速繁殖的特性,把原來鬆散的石堤膠結成牢固的整體,防止基石被潮水沖走。這種以牡蠣加固橋基的辦法,是世界上率先將生物學運用於橋樑建築的先例。此外,為了有效保護橋基和橋墩,禁止人們採食橋下牡蠣。

牡蠣居然還有這種作用?

第三,洛陽橋創造了我國建橋史上浮運架橋法的紀錄。

浮運架橋法也就是當時的人們採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樑”的方法,利用潮汐的漲落,把一條條重達數噸的大石板架在橋面上,既減輕人力負擔,又方便石料的運輸,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運用這樣的方法,最終一座“跨海長虹”建成了。

洛陽橋建成後,蔡襄下令沿途栽松植樹。這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遮掩道路,使過往商旅在炎月酷暑之時,免受驕陽暴曬之苦。蔡襄在千年前已經注意保持生態平衡,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為民造福,其遠見卓識令人讚歎不已。

三、洛陽橋的“三絕”

洛陽橋建成後,人們給它總結了三個絕妙的特點,稱為“三絕”:一是工程艱苦浩大,歷時7年之久,跨江接海;二是《萬安橋記》簡潔,全文僅153字,由蔡襄本人親自完成;三是碑石、碑字精雕。洛陽橋的橋面,有500根欄杆石柱,並用28只雕琢精緻的石獅子作為裝飾。據傳說,這些數字代表500個橋工和28個技師。這些精美的石雕藝術品生動展現了古代“石雕之都”惠安的特有風韻。

夕陽下的洛陽橋

洛陽橋在沒有現代化動力裝備的基礎上,利用人力和藉助自然力而建成,是我國最早的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我國橋樑發展史上寫下了精彩的篇章。洛陽橋修建至今,歷時900餘年,根據文獻記載,先後修理和重建共16次,大修不過3次。為了紀念的蔡襄功績,當地人民特意修建了蔡襄祠。

泉州蔡襄祠

學者吳生石評價蔡襄:“他的功績,主要不在於史書、傳說中所稱道的施工技術難題的解決,而是他順應了當時海外貿易迅速發展的趨勢,順應了泉州港迅速發展的趨勢,利用了作為泉州地方長官的權威,支持、推動了洛陽橋的建造。”

洛陽橋的建成,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對泉州的南北交流和海外交通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泉州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還為南宋時期泉州出現的大規模建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橋樑史話》編寫組編:《橋樑史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年版。

2、吳聲石:《蔡襄與洛陽橋》,載《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

3、董莉莉、陳樹淑著:《周流天下——中國傳統交通文化》,山東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


去年年底到泉州專門去了洛陽橋,對其有些瞭解。

洛陽橋位於福建泉州的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陽江入海口,因洛陽江而得名,又名“萬安橋”。於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歷時六年建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蔡襄是一個全才式人物,書法名列“宋四家”,又是宋代知名的水利橋樑專家,為紀念其功績,現在的洛陽橋東側立有高大的蔡襄花崗石雕像。

洛陽橋的建造創造性採用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技術——筏形基礎,成功地運用了“筏形基礎”和“種蠣固基法”,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建造大型石橋的基礎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長一千多米、寬五米,在全國堪稱第一的海港大石橋,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城市標誌建築之一。


洛陽江主幹流發源於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羅溪鎮樸鼎山南麓,在洛陽橋南注入洛陽江內海,最後注入泉州灣,全長39公里,流域面積229平方公里。

洛陽橋因洛陽江而得名,那麼洛陽江因何而得名呢?與古都洛陽又有什麼聯繫呢?

洛陽江的得名據傳源於唐宣宗李忱的一次南遊。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是唐代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則天和殤帝李重茂外),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初名李怡,長慶元年(821年),封光王。後於846年—859年在位,稱唐宣宗。

據韋昭度的《讀皇室運尋》和令孤澄的《貞陵遺事》記錄,唐武宗為了爭奪皇位,曾想殺死光王(即後來的唐宣宗)。於是派中常侍四人將光王抓來,浸在宮內廁所裡。有個宦官有心搭救,便謊稱已殺死光王,而將其送出皇宮。三年後,武宗駕崩,宦官才將光王李忱請出來繼皇帝位,稱為宣宗。文章雖然寫得很隱晦,並沒有直接說明宣宗隱匿這三年曾經出家為僧,但當時這種傳說確已出現。

唐後五代的《中朝故事》《北夢瑣言》及宋陸游《避暑漫鈔》中也都有光王潛逃到江南遁入佛門的簡略記載。五代末宋初人贊寧《宋高僧傳》也認為,宣宗曾經為僧。在禪宗的名僧希運《黃檗宛陵錄》中記載一次公案,說唐宣宗為沙彌時,曾見黃檗大師大佛殿與唐宣宗說起公案。禪宗以說“公案”代替說經,這次兩人的談話,還成了以“黃襞禮佛”為命名的有名的“公案”。

但是,也有些學者認為,唐宣宗為僧的傳說,主要來源於佛教中人。雖然一些文人士大夫們曾經有過這方面的記載,但也都是從僧人那裡道聽途說來的,那麼,為什麼在佛教僧人中會有唐宣宗曾經出家為僧的傳說呢?究其原因,是唐武宗時曾對佛教進行過毀滅性的打擊,引起佛教僧人的強烈不滿,他們對武宗懷恨在心,到處散佈武宗的壞話。日本當時有一位名叫圓仁的僧人聽到這些傳言後,還將其記載到《大唐求法巡禮記》這本書中。

宣宗即位後,重振佛教,這些佛教僧人自然是感激不盡,想方設法把唐宣宗拉作自己的靠山,為光大佛教,這些僧人大造輿論,於是就在他們中傳出宣宗出家為僧,並一直和禪宗名僧黃檗大師在一起之事。

在《黃檗萬福禪詩志》中關於唐宣宗為僧的記錄中說,唐宣宗來到福清黃檗山後,又南行至惠安觀看洛陽江,有了唐宣宗“大類吾洛陽,故以洛陽名之”之說,這就是洛陽江及洛陽橋名稱的由來。

唐宣宗曾為僧人南遊泉州並留下“大類洛陽”的故事都是民間記載,並不見於正史。所以,只能是洛陽橋名字來源的一種說法。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古代遷居閩南的河洛人對故土洛陽的懷念所以命名泉州的江為洛陽江。


其實,無論泉州洛陽江的名字是來源於唐宣宗為僧人的傳說還是有其他原因,洛陽江確實和洛陽的洛水有幾分相似。洛陽雖處北方,但作為古代帝都,風水絕佳,背山面水,而且水系發達,洛陽城南有洛水和伊水。這也就是產生唐宣宗“大類吾洛陽”之說的基礎吧。。




河南洛陽的洛水

福建泉州的洛陽橋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石橋之一,其他三座分別是廣東潮州的廣濟橋(湘子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


這幾座古代石橋,都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也對世界近代橋樑建築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它又是活的文物,記載著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時至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仍值得我們為古人的智慧感到自豪。


歸去來76564325


還真別說,洛陽橋確實和河南的洛陽有點關係,只是這種關係有點遠,甚至有點牽強,但還是這麼流傳著。


洛陽橋乃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擔任泉州郡守時主持建造的,因建在泉州洛陽江上,故名。

洛陽橋因建造技藝高,有開先河之功,所以位列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並被茅以升稱為“福建古代橋樑的狀元”

如此看,洛陽橋實在太出名,以致於風頭蓋過它所在的洛陽江,橋的洛陽之名應該追溯至江的得名。


傳說,唐宣宗在當皇帝之前,曾雲遊至此,大概是有感而發,看到眼前的景象,突然感嘆到“此江大類吾洛陽”,於是洛陽江之名便出現了。

唐宣宗在閩南雲遊的典故也不算空穴來風,在整個廈漳泉都有流傳,不管真假,至少閩南地區與洛陽是存在很大的關係的。

閩南語,也稱河洛話,閩南人也稱河洛人,他們祖輩流傳著閩南人祖先便是來自河南洛陽一帶,因此也常對河南產生些許臆想和紀念的東西。

唐代的中原江河被應用到閩南,除了洛陽江外,還有漳州雲霄的漳江,大概都是相似的觸景生情引發的命名。

所以說,洛陽橋因洛陽江而得名,洛陽江因大類洛陽而得名,自然洛陽上和洛陽就能攀上親戚關係了。

文/圭海四記

此地山水俱佳,山有名水有靈,其神其形大類吾洛陽,吾等可擇善而居。


圭海四記


泉州洛陽橋因為於洛陽江而得名洛陽橋,始建於公元1053年的宋仁宗時期,歷經7年而成,橋長1200多米,規模宏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經900多年的歷史。

洛陽橋和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廣東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洛陽橋的得名源頭可以追溯到古都洛陽,其歷史源頭來自洛陽。

原來隋末唐初,中原戰亂不止,京城洛陽成了各地軍事實力奪取的目標。大量河洛一帶的漢人不堪戰亂被迫南遷,遂在今泉州一帶形成了中原漢人的聚集區。

這些北方人定居此地,但是對家鄉河洛地區念念不忘,於是就把這個地方取名洛陽,以解思鄉之情,此處也就是今天的泉州洛陽鎮。流經此地的河流也被命名位洛陽江。






到宋朝時期,蔡襄在此主持修建洛陽橋。洛陽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座海港大橋,顯示了中華民族的非凡智慧。



洛陽橋和洛陽江以及它們所處的洛陽鎮,其歷史源頭都是以洛陽為中心河洛地區。表現了遠離故土人民對家鄉的思念和情懷。


河洛源


常州有洛陽鎮,隨州有洛陽鎮,韶關有洛陽鎮,泉州有洛陽橋洛陽江,韓國有詩句:日夜讀書後,欲遊洛陽天。婦孺皆知。日本京都處處都有洛陽的痕跡。這些充分說明洛陽古代的文化影響力。




落花無情111


福建泉州的洛陽橋,因建在當地的洛陽江上而得名。據史料為北宋當地郡守蔡襄主導所建,其善工造橋還一定的書法造詣。後人為紀念他,在該橋附近造有其人像紀念碑……

泉州洛陽橋因洛陽江而得名,而洛陽江又是河洛文化的體現。河洛郎是從中原出走至此的客家人,而又以洛陽人居多。其紮根福建又思鄉心切,改名洛陽江。現在福建人所說的閩南語就是古時的洛陽客家話。



洛陽作為中原腹地歷史悠久文化影響深遠。這種文明傳承有但不僅限於福建,日本至今也還有以洛陽命名的城市,洛陽路洛陽宮等等。


遺夢尋杏


泉州洛陽橋和洛陽有著情感上綿延千年的聯繫。

在泉州,不光有洛陽橋,洛陽橋還建在洛陽江上,洛陽江北岸就是洛陽鎮,洛陽鎮上有一條古樸的老街,叫洛陽街。從洛陽江以及附近的晉江,這些與洛陽有關的名字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晉末年。

東晉末年,“永嘉之亂”,西晉末年,“五胡亂華”,社會動盪之中,大批中原士族經安徽、浙江、江西南渡入閩避難。一些洛陽籍人士輾轉來到閩地,看到泉州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在泉州沿江的萬安渡口一帶安居。他們身在他鄉,說著中原古音,因懷念晉王朝,想念故土洛陽,就把泉州這條江叫作洛陽江、晉江,建在江上的橋也就叫洛陽橋了。河洛大地是閩南人的原鄉,他們至今仍稱自己為“河洛郎”。

這些中原人士帶來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開墾、發展農業經濟,洛陽橋與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廣東廣濟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洛陽橋還是我國現存最早、最長的跨海梁式大橋。

泉州和洛陽,遠隔千里,兩座城卻因“洛陽”二字永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像泉洲籍詩人余光中在他的《洛陽橋》中所吟詠的:“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

(洛陽晚報 馮保萍)


洛陽晚報


搞錯了,客家人不是閩南人,泉州洛陽人過去的不假,現在的洛陽人和古洛陽人沒有血緣關係,現在的洛陽人是北方遊牧民族和山西人雜居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