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福州、泉州、廈門、汕頭海西幾個重要城市,誰最有潛力?

閩江流域


衡量一個城市的潛力,看兩個數據,一個是人口的變化,另一個是城市資金總量的變化:

人口的變化

之前我在研究城市的人口,一直是以常住人口來計算,但是最近有了一個新的數據,會更客觀,因為城市的常住人口是失真的,所以我們看小學生人數的變化,就知道城市的人口變化

下面是從2013年到2017年以下五個城市的小學生人數變化情況:

福州:

2013年:49.9萬

2017年:54.8萬

增長率:10%

廈門:

2013年:26萬

2017年:31.1萬

增長率:20%

泉州:

2013年:50.2萬

2017年:54.7萬

增長率:9.5%

溫州:

2013年:53.9萬

2017年:58.1萬

增長率:10.1%

汕頭:

2013年:39.7萬

2017年:38.9萬

增長率:-3.2%

人口增長率排名依次是:廈門、溫州、福州、泉州、汕頭。

城市資金總量

福州:1.36萬億

溫州:1.15萬億

廈門:1.13萬億

泉州:6810億

汕頭:5219億


總結

從人口的增長情況來看,廈門領先,從城市的資金總量來看,福州領先,但是綜合來看,福州的潛力大於廈門、溫州、泉州和汕頭。


深圳觀察


對於這幾個城市我們可以先從一些宏觀的經濟數據入手

人口方面,福州常住人口757萬人;廈門常住人口392萬人;泉州常住人口851萬人;溫州常住人口917萬人;汕頭常駐人口558萬人。

GDP角度,2017年前三季度GDP,福州4310億,人均56948元;廈門2961億元,人均75552元;泉州4957億,人均57781元;溫州3876億,人均42252元;汕頭1700億,人均30465元。

而由世界多家機構聯合推選的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全名單中廈門17,福州25,泉州36,溫州49

以下我們一一分析每個城市的潛力:

廈門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均GDP很高,房價特別高,旅遊資源很發達。廈門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金融服務業並加快去工業的腳步,但是對於廈門而言,他還沒有依靠工業化站穩站住,就迫切想要去工業完全依靠第三產業這應該是不合理的。

泉州從產業結構上也在重點扶持旅遊業,泉州也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但是侷限泉州發展最大的是交通問題。同時泉州較低的房間有利於未來吸引人才的流入發展。

福州首先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面積非常大,相對於廈門泉州,福州作為省會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同時近幾年來福州政府投資財大氣粗,作為省會城市,福州未來潛力的很大。

汕頭這座城市生活節奏慢,市井氣息濃,行業競爭熱情不高,同時產業結構依賴於房地產。作為經濟特區,汕頭的城市競爭力並不強,早期的假髮票事件也很大的影響了城市的發展。

溫州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溫商的大量出走導致的資金和技術人才的流失溫州地處長三角經濟區,但是隨著杭州的崛起,寧波的快速發展,勢必影響了溫州的發展。

綜上,海西這一帶,未來潛力較大的應該是福州以及泉州


華爾街見聞


在海西這幾個城市裡面相互比較的話,福建省的泉州市目前發展的相對比其他城市要好,而且上升空間還很大,原因在於其民營經濟產業發達,全市有中國知名品牌142種,居全國所有城市中的首位,被成為“中國品牌之都”;知名的品牌如鞋業中的361、鴻星爾克、喬丹、匹克等。服裝品牌則有九牧王、七匹狼、富貴鳥,食品類的有達利食品,大部分集中在鞋業、食品、服裝行業。

2016年,泉州地區生產總值高達6610億元,連續18年在福建位居第一,所以泉州是毫無疑問的福建經濟最好的城市。而在最近幾年,得益於網絡電商的發展,泉州有走向了一個新的方向-電子商務貿易,通過把以往傳統的產品營銷渠道改為通過網絡電商例如淘寶,京東等平臺進行銷售,批發,使得當地企業節約了渠道成本,提高了銷量,同時也促進的當地物流行業例如快遞的發展,而且泉州人並沒有因此而止住腳步,除了堅持製造業不動搖,同時還發展服務業,努力打造經濟創新示範城市,為實現未來的目標就是“中國製造2025”試點而努力。


我愛湛江


本人在此只分析溫州在海西經濟圈內的地位。不知道問題提出者是有意還是無意,選擇的是溫州的城市圖片作為問題配圖,正好集合了我將要回答的方向。

溫州是浙南的經濟人口大市,具有一定的區域影響能力。溫州2016年GDP5045億元,增長率9.25%。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可能不需要之一),不過新世紀以來由於城市缺乏重型工業和沒有大平原優勢,步伐逐漸落後,09年民間貸款危機又給予其沉重一擊,使其徹底跌出地級市前十的地位。

但十三五以來浙江政府十分重視溫州市的發展,如讓溫州市委書記入省常委,浙江省棚戶改造計劃中溫州項目佔總項目半數等等。這使得溫州經濟逐漸走出低速增長的泥潭,同時也從粗放管理逐漸向現代化管理轉變。2017年前三季度GDP數據顯示,溫州在題中提及的五個城市中位列第三,而經濟增速僅次於總量最小的汕頭,且距第二名福州差距僅為400餘億。據此,溫州在經濟領域是海西的重要一極。

同時,海西經濟圈並不是單個省份的經濟圈,在浙江各市中劃歸海西經濟圈的城市總共有3個,溫州、麗水、衢州。而這三個城市中衢州和麗水經濟在浙江各市中屬於墊底層次,且離海峽較遠,屬於要被幫扶的城市。因此同省且毗鄰的溫州就擔負起了幫扶麗水、衢州發展的重任,在地區影響力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另外,溫州市政府也不斷謀求提高溫州的城市地位。如投資超19億元擴建溫州龍灣機場,使其成為能夠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300萬人次的需求,成為對標福州長樂機場的海西城市圈核心空港之一(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可達2700萬人次,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年吞吐量可達800萬人次)。修建S1-S3城市輕軌,並預留通往麗水、台州的軌道接口。在國家收緊填海造陸的政策環境下,擔負中國最大的圍墾工程,解決溫州缺地的窘狀等等。

綜上所述,溫州將是海西極其重要的一極,也是極具發展潛力的一個城市。


觀琢


五個城市,沒有外力,全是民營企業的話,泉州,汕頭,溫州三分天下。泉州早已是歷史證明為傲視全球"東方第一大港‘’,"晉江模式‘’,"晉江精神‘’再現歷史的輝煌。"溫州模式‘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四大模板,應敬為上賓。而粵東的潮汕與閩南自古一家,在海外,香港均能與閩南鄉親抱團發展,香港首富李嘉誠歲代表的潮商業已證明在市場經濟下不再是吳下阿蒙。福卅據省會之便,佔據大量行政資源,雖然在特定時期有所斬獲,但終於難成大氣。 廈門市雖然面積小,只有福卅市1/7。有點可憐,但是廈門處於國家最佳戰略高地,及位於我國東海南海戰略要衝,只要好好地整合環金門灣閩南金三角,必定成為我們東南海疆的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 1. 廈門位於我國東海與南海交匯戰略要地,是進出臺灣,東南亞,東北亞的西太平洋海上通道的中心點,輻射閩,臺,金,彭。更是我國對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廈門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有助於提高我國東南亞的國家形象和影響力,同時有助於國家管控南海危機。這是福卅,溫州鞭長莫及的。能夠比肩唯有粵東汕頭而已。 2. 民族復興有賴於祖國統一。福建最大政治是祖國統一。在某些特定時刻,甚至是國家的,全民族的最大政治。基於閩臺一家親,80%以上臺胞祖籍地閩南,語言相通,五緣相合,廈門聯合漳泉脫穎而出,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當仁不讓。 3. 歷史早已證明廈門是收復臺灣完成祖國統一的英雄豪傑和指揮總部。歷史上二次收復臺灣,均以廈門為收復臺灣根據地和總指揮部,並且以閩南為主力,第三次收復臺灣,同樣看好閩南!看好廈門! 4. 廈門地處閩南金三角。從經濟上來說,廈漳泉三市GDP 早已超過15,000億元,遠遠超過西安,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廈漳泉整合提升為國家中心城市後,廈漳泉必將發揮習總書記的‘’晉江精神\


海蠻牛


海西城市群誰潛力大?


三年內看廈門,五年後看汕頭!


理由:(廣東省有錢,不會把中心放在福建的,因此建設汕頭十分關鍵)

廣東省的競爭力比福建省、浙江省都強,四年總投資3.5萬億針對振興粵東粵西的建設發展。汕頭是特區、華僑實驗區、自貿區以及全國的特大城市。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廣東對臺及東南亞經濟的前沿。且汕頭自身實力並不差,是名揚海外的“百載商埠”。在廣東一直以工商業發達,人力資源雄厚而著稱。只是這些年許多有錢人(企業家)紛紛向外發展罷了!並且汕頭有三千萬潮汕人做後盾,“海內一潮汕,海外一潮汕”已是為人所熟悉!潮商更是在所有經濟領域中都有建樹,海外鄉親也為國貢獻了不少力。沒有潮汕人,也沒有廣深的發展速度罷了!連香港的繁榮都不是。呵呵,若房價炒到廈門同等水平,以汕頭的城市規模看,早已是新一線了!不比蘇杭差。民國的汕頭是全國第三大港,貿易總量位於全國第七。未來幾年汕頭的增速高於全省是必然趨勢,這不必好奇,因為汕頭經濟已超跌反彈,甚至反轉了!還有汕頭以前在積蓄力量,投入科教事業的資金很多,現是也該是出人才的時候了。汕大、廣以將會在沉默中爆發。汕頭未來的潛力一定比廈門大!從近年來汕頭的發展就已有了端倪了,多家央企及世界五百強企紛紛搶灘汕頭。潮商的信心迴歸了!(從廣東的規劃看,汕頭與湛江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尤其以汕頭為中心的汕揭潮更是率先投入資金大力基建,汕頭現在到處是工地,市裡要求三年後對標廈門已非口號,中央指示也非空穴來風)





好了!不說了。數據說話,汕頭人很幸福。信也好不信也罷了!五年後一定看汕頭,汕頭將是擁有黑科技的以色列。




嚁月


先說下海西城市群竟爭力在哪裡?海西城市群人口集中沿海是海上樞紐和濱海密集交通緊緊聯繫在一起!所以海西在中國城市群比較特殊,別的城市群都是大餅式抱團在一起,海西是唯一成帶壯連接一起。海西應該加上臺灣,海峽城市群這樣就完整了,靠海路網抱團才會提高海西竟爭力,因為臺灣問題,海西成政策沿海沙漠地帶,所以在改革開放中整體落後長三角和珠三角。


有人說海西八山一水一分田,形容海西缺少土地所以沒發展起來,也有人講海西缺少腹地所以發展不如兩個三角地區,還有人講海西地理位置不如長三角和珠三角,其實這只是一不份不是全部,海西沒有形成珠三角改革開放初期那樣虹吸資本和人口主要還是臺海問題,國家政策得不到大力扶植,就說福州改革開放初期都超過了南京,臺灣問題後一下子跌到了全國倒數,當然這裡也有廈門單列副省級原因,福州受到壓制發展。如果國家重視海西給全國交通樞紐中心,條條大路通海西是怎麼樣場景?估計現在不會比珠三角差,人口也比現在多好多,那樣沒有人敢講江西不是海西腹地,錯過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口紅利,工業化大發展好最好時期,當然沒有如果。



海西缺點也是很突出,人口基數底,土地容量小,副射腹地人口太少,當然還有臺灣問題。和其它沿海地區對比海西佔不到優勢。你說國家為什麼要先發展一個缺點這麼多地區,中國這麼大地大物博,十指伸出來也不可能一樣長,沒有父母會做到買十個蘋果每個兄弟各吃一個,多了也不許別人吃。


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今天中國經濟不能用過去眼光看現在。海西在新一輪城市群竟爭中經濟大發展,我看到了不是中國邊緣化海西,而是向中國經濟火車頭越來越近,東北沒落!京津冀踩剎車!山東半島乏力!中部單核城市群帶不動整個中三角城市群!只有西部沒有工業化在加速!我只看到東南沿海還是中國的火車頭。靠海優勢無法複製,十幾二十年後沿海是中國人口吸收的大熔爐,人口向沿海牽移是全世界規律,在加上東南沿環境氣候好。海西終極目標是除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外,中國第二梯隊。


海西五核到底誰的潛力大?經濟重心看海西經濟重心在福廈沿海,擴大到海峽城市群就是福州到廈門和福州臺北,中心點在福州。拋開單列海貿航空,海西地理位置交通中心也是福州。還有一個福州市省會政策、一產、二產、三產無短板優勢,綜合實力福州最強,支持福州!


閩江流域


個人覺得廈門>福州>泉州>溫州>汕頭。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中國經濟日報”發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中國289個城,進行競爭力指數排行,讓我們看看這幾個城市:


圖中可以看到,

綜合經濟排名廈門19,泉州30,福州38,溫州52,汕頭55

可持續競爭力排名廈門15,福州30,溫州37,泉州48,汕頭則到140了。

所以顯然汕頭與前4個城市比,劣勢明顯,基本是2個陣營的。

首先說廈門,應該是這幾個城市中國際化程度、知名度、城市化率、等等指標最好的,而且廈門是五大計劃單列市之一。所以發展的潛力非常大。

福州,福州是福建的省會,對全省的虹吸作用最強,而且福州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美的旅遊城市,PM2.5常年列全國最佳城市榜,再加上有省內最多的教育、醫療等資源,將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泉州,福建最好的港口,再加上轄下的晉江、石獅、南安等縣市制造業非常發達,投資環境好。

溫州,相對於2008年以前,溫州的經濟有所下滑,但是溫州的常住人口、民間資本、商業氛圍等比其他城市要好,溫州如果能轉型成功,相信發展還能上一個臺階。

汕頭,汕頭的城市競爭力並不強。而且距離廣東省內的雙核廣州、深圳都較遠,經濟可持續2發展能力差。


少許即可


一、應該說,象海峽西岸城市群這樣跨省域的城市群,其實應該是屬於"規劃規劃,墻上掛掛"的沒有意義的空談。沒有行政地域的調整,涉及到浙江、廣東、江西三個省份部分地市區劃的調整並與福建的九地市共建並融入海西經濟區之中,福建顯然無權擅自作主,這就需要成立國家有關機構進行統一規劃、統籌協調其各城市之間存在的方方面面的不同利益訴求,說易行難。 二、福建閩南金三角地區的廈漳泉三市是福建人口最多(1755萬人,佔全省人口的45%強) 、民企最發達,GDP產值佔全省近一半(15426億元)、人均產值最高(三市為88459元,全省人均83328元)、發展空間最大的三個城市,在同城化的進程中都難以達成共識,都需要化大力氣不斷的的協調解決…


留研


真不好說。溫州是已經發展過了(當年靠做假皮具發的家,江南皮革廠 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之後有了錢就出現了炒房團,炒大蒜等,福州 做為一個省會,可以說是非常差的,連河南的鄭州都發展得不錯了,福州似乎還是沒有大的動靜。泉州 是一帶一路起點,所以還是有潛力的,廈門隨著國際知名度提升及地鐵陸續開通,未來廈漳泉一體化,對面又有臺灣未來的統一,基本上和泉州一樣有潛力。至於汕頭,爛泥扶不上牆,經濟特區中發展得最差的,地點也不好,可以無視!至於你說的海西不知道是指青海,還是指福建的海西。如果是青海,那短時間內也是沒有潛力的,福建的海西,那基本上就是看廈門,泉州的發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