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坐落在銅官山腳下的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是新中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座銅冶煉廠,新中國第一爐銅水在這裡誕生,奏響了共和國冶煉史上的開篇曲。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千瘡百孔,礦山復產

銅陵地處長江銅鐵成礦帶上,以有色金屬銅礦著稱,已發現的礦產地115處,還有鐵、金、銀、鉬、錳、鋁、鋅、分散元素等。在西周時期銅陵已具有采冶硫化銅的生產技術水平,延綿至今已有3500餘年。

銅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物資,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物資。鴉片戰爭以後,德、英帝國主義的魔爪曾先後伸進了銅官山。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銅官山礦達6年之久,掠奪了大量礦產資源。

到建國時,銅官山銅礦可謂千瘡百孔,只剩下日本投降後留下的幾間破草棚和一些舊機器,有用的機器設備在國民黨失敗前就受到了大規模的破壞。所剩設備連同鐵道、坑道、房屋在內,全部固定資產只價值93萬元。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建國早期銅陵的採礦場和居民區

新中國成立前,全國只有5家銅冶煉廠,銅年總產量不足3000噸。新中國剛剛建立,國家就決定恢復銅官山銅礦的生產,挖出銅礦石,選成精礦砂,供應東北冶煉廠鍊銅。1950年5月,華東工業部派出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前往銅陵,四面八方的工人匯聚到銅官山下,成立銅官山工程處,正式開始了礦山的恢復性建設。創業者們住草棚、飲溪流,在極短的時間內礦山恢復了生產。

自行設計,艱苦創業

由於銅官山礦產源豐富,加上銅精砂運到東北冶煉代價太大等原因,1950年7月,中央重工業部召開計劃會議,決定在銅陵增建一座年產2000噸的粗銅冶煉廠,為上海電線廠提供原料。這就是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當時被稱為銅官山冶煉廠。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1951年4月,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開始破土興建。時任第一冶煉廠廠長的嗽華佩同志和技術人員、工人們一道在一片荒蕪、遍地都是土沙埂和蘆葦灘的廠區開始了移山填壑、風餐露宿的艱苦創業。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上世紀60年代第一冶煉廠廠貌

沒有經驗,嗽廠長就和大家不分晝夜地在圖紙中描述著生產工藝流程,一步步摸索,邊設計邊施工;沒有起重工具,大家人拉肩扛把從東北運來的機器設備搬運到廠區……經過24個月的緊張施工建設,一座年產2000噸粗銅的冶煉廠終於在1953年5月1日建成投產了。

建成投產,奠定基礎

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投產後,新中國第一爐銅水在這裡誕生。1953年5月1日上午7時許,在經歷了燒結、熔鍊冰銅、脫硫、造銅等多重工序之後,第一爐銅水誕生了。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新中國出爐的第一爐銅水,雖然重不足4噸,但它在新中國銅冶煉歷史上的分量卻舉足輕重:它代表一個集採、選、冶為一體的新中國第一個銅工業基地雛形的出現,代表著新中國的鍊銅史翻開了撼人心魄的第一頁。

在銅水出爐後,工人們簇擁著裝有銅包子的平板車,一齊將它推向澆鑄場,又一起動手扳動鐵包子,澆出了第一塊粗銅錠。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冶煉廠投產第二年後就達到設計能力,以後經不斷地改造擴建以及銅精礦品位的提高,生產能力也隨之不斷提高。至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末,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銅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7.5%,為新中國銅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追求卓越,不斷創新

由於條件限制,冶煉廠當時設計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粗銅冶煉採用的是燒結機—鼓風爐—轉爐生產流程。其中轉爐流程是冶煉的最後一道工序,從鼓風爐內取出的冰銅經轉爐吹煉後即成為終端產品粗銅。

轉爐自投入生產以來,容量從1953年的5噸擴大到七十年代初的15噸。隨著轉爐產量越來越大,爐後捅風眼工的工作也愈加勞累。為了確保爐況和產量平穩,爐後操作職工必須用鐵釺杆不停地捅戳爐後風眼,勞動強度很大。

為了儘快將職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工人技師鄒文祥決心研製出一種自動化捅風眼機,以機械作業代替手工勞動。沒有參考資料沒有借鑑實物,也沒有專門的研發資金和團隊,他自己製作自動捅風眼機實物,解決機械自動化工作問題。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上世紀70年代工人技師鄒文祥發明的冶煉

功夫不負有心人,鄒文祥終於在1973年8月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臺轉爐捅風眼機,1973年9月,這臺自動機器正式投入使用。長1.2米、高1米、寬0.7米的捅風眼機在固定軌道上有規律地運行,並準確地將鐵釺杆捅入爐後各個風眼中。至此,中國第一臺轉爐自動化捅風眼機在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宣告誕生。

化蝶重生,綠色冶煉

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於工藝侷限,該廠的冶煉尾氣難以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對周邊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為落實科學發展觀、響應國家銅產業政策、實施節能減排,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停產。

2007年11月12日10時40分,在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第一冶煉廠熔鍊車間,隨著悠長的生產安全警報拉響,一爐重達14噸的銅水被澆鑄完畢。隨後,熔鍊車間15噸轉爐爐火慢慢熄滅。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最後一爐銅水:被澆鑄成銅錠永久性保留

12月28日上午11點28分,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安徽省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兩根分別為120米和110米高的冶煉和尾氣煙囪應聲倒塌,宣告已有56年光輝歷史的新中國第一座銅冶煉廠正式關閉轉產。

「老照片」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銅冶煉廠——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

關閉後的原址上新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陽極泥、冶煉爐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2008年1月,銅陵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正式成立。十年不到,這個新興的貴金屬企業先後斬獲“中國黃金有色冶煉五大企業”、安徽省“十大產金企業”、“陽極泥處理技術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這座新中國最老的銅冶煉廠正在化蝶重生。

作為共和國長子,銅陵有色第一冶煉廠是新中國名副其實的銅工業基地,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銅業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