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内生动力

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省委、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制度安排,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率先学习理解,带头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干部坚定信念、奋发有为,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不断激发干部谋发展促发展的内生动力,始终保持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正向激励激发动力,让能者上。树立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一是要精神鼓励。引导干部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凝聚追赶超越的精神力量。综合运用褒扬、嘉奖、颁发奖牌和授予称号等办法,引导干部人人争当先进,带动更多人干事。二是要物质奖励。对考核优秀或在落实重点项目、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推动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发放奖金、给予实惠。三是要选拔激励。坚持“好干部”标准,对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特别是一线干部,优先考虑、提拔重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容错纠错激发活力,对错者容。树立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增强干事创业的活力。一是营造宽容失误的干事环境。对照11种容错情形,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惊醒违纪者,为敢想、敢闯、敢试的干部卸下包袱、打消顾虑。二是规范容错纠错认定程序。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把严格执纪与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统一起来,按照提出申请、调查核实、认定反馈和跟踪回访的程序进行认定,真正做到容错不纵容、纠错不避责。三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划定容错底线,让广大干部明白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鼓励闯的精神、激活干的勇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廉洁自律准则》,在规矩之内放开手脚推动发展、改革创新、维护稳定。

能上能下传导压力,使庸者下。树立让平庸者下、让失职者下、让不适应者下的鲜明导向,增强干事创业的压力。一是重点解决“下”的问题。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衡量干部“能上能下”的标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基本依据,及时将那些为官不为、廉而不为、懒政怠政的干部调整下来。二是划出“下”的硬标准。充分考虑干部类别、层次和岗位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按照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等7个方面的情形,明确“下”的环节和程序,让干部下得服气、下得稳妥。三是从严管理与关心关爱相结合。正确看待认识每一位“下”的干部,对能力不足的强化培训,对存在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提醒教育,对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重新提供“上”的通道和机会,真正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彬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宋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