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白狐一命,白狐反救他一家,得道白狐,善事终有报

从前有个屠户,名叫刘根,家里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做杀猪卖肉的生意,爷爷传给了爹,爹又传给了刘根。

刘根虽不识几个字,但从小就看他爹杀猪,耳濡目染,再加他爹的言传身教,也练就了一手好刀功,等他接手时,已然是一把好手。

刘根杀猪,与别人不同,别人是把猪当畜生,而刘根认为猪也是生灵,虽然它命里是桌上餐,但也不能只把它当一道菜对待。

所以刘根每次杀猪,都要先把猪从圈里放出来,到院子里跑几圈,算是给它最后的自由,猪生性懒,跑几圈就卧下了,这时刘根就与帮手一起,拿着绳子把猪四蹄栓牢,抬到案板上。

然后就看刘根拿出磨得飞快的杀猪刀,对准猪的喉咙一刀下去,正在哼哧叫唤的猪,哼了几下就没了声音。刘根从不捅第二刀,总是一刀毙命,说是要给猪一个痛快,不能让人吃肉还要活受罪。

刘根因为有这手艺,所以家里日子还算不错,自家饭桌上的肉是不断的。但村中也有家里不不宽裕的,想吃肉没钱买,就只能去野地里寻了。

有一次,几个年轻后生到野地里寻野物,却抓到一只狐狸。这狐狸通体雪白,不似凡间生灵,让后生们心生忌惮,怕这野物有灵性,杀了会遭报应。几人商量一番,觉得刘根经常杀生,身上杀气重,应该不会忌惮这些。

于是几人就带着狐狸来找刘根,见了刘根说道:“刘大哥,我们去野地里抓到一只狐狸,能不能有劳你出手给它一刀,杀完我们一起吃肉?”

刘根看了看狐狸,当即拒绝:“恕我帮不了这个忙,我只杀猪,不杀狐狸。”

众人不解:“你杀猪是杀,杀狐狸不是杀吗?”

刘根说道:“我杀猪是因它本就是桌上菜,再说猪是家养,被杀掉吃肉是它的命数,但这狐狸是野生之物,你们又没喂养它,就直接抓来吃肉,说不过去吧?再说我看它还大着肚子,明显是怀着小崽,你们真要杀它,不怕遭报应吗?”

后生们听了,才明白刘根杀猪原来还有这些说头,只好悻悻而去,想自己动手杀掉狐狸,却又忌惮刘根说的报应,只好又把狐狸放掉了。

时间一晃过去十年,刘根的家乡遭逢大旱,田里颗粒无收,人们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买肉吃,刘根的营生也干不下去了,家里有点余钱也买不到粮食,于是一家商量决定投靠一个远房亲戚,度过这个旱灾再说。

于是一家人收拾好随身之物,上路去投靠亲戚。

当时流民四起,有些饿红眼的,就结伙打劫,出门逃难的人,不时被这伙人劫走最后一点钱粮,饿死在半道的不在少数。

刘根一家一路上也不敢大意,时刻要防着四面八方,看远处有人群就赶紧往一边躲避,生怕是来劫道的。

从家里出来三天后,刘根一家走上了一条大路,正走着,却发现从西边过来一群人,远远看去,虽是身着破烂,却只有大人,没有老小,刘根感觉不妙,赶紧带家人躲避。

这时正好前面路旁有一大片林子,于是刘根就带着家人往林子里走去,心里希望没被那群人注意到。

谁知刚走进林子,本来好好的大晴天,却忽然起了雾,刘根向林外看去,路上毫无变化,雾只在林中漫延,刘根大惑不解,但情急之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家人往林中深处走去。

救白狐一命,白狐反救他一家,得道白狐,善事终有报


再说远处来的那群人,走到林子边上却不见了刘根一家的人影,为首的壮汉喊道:“咦,这就怪了,我刚才明明看到几个人在这路上,怎么走到这却不见了,难道躲进林子里去了?”

再看这林子,已被浓雾弥漫,连树都看不清,壮汉指了一个年轻后生,说道:“你去林子里看看,有没有人在里面?”

年轻后生进了林子,过了有一柱香功夫,又出来了,向壮汉回道:“我在里面转了半天,老感觉又回到原处了,没看到有人,也不敢往里走了。”

壮汉听了骂道:“你个废物,起点雾就把你吓成这样,站一边去。”

壮汉又指派了两个后生进林子探察,也是原路返回。壮汉听了两个后生的回报,心里也觉得这雾起的有些蹊跷,于是率领众人转头向北而去。

再说刘根一家,在林中战战兢兢,听着林子边上的话音,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但是过了一会,嘈杂声渐渐远去,知道那伙人已经走了,这时浓雾也渐渐散去。

刘根没敢再返回大路,带着家人从林子另一边走了出来,再看那伙人,已不见了人影,这才放下心来。

想着刚才突然而来的大雾,刘根心中不禁感叹老天有眼,正要跪地拜谢老天,却看见百步之外,从林子里走出一只白狐,正向远处疾奔而去。

刘根暗自一惊,心中料想:难道是我十年前没杀的那只狐狸,看我落难,起了这场大雾救我?

想到这里,刘根站在原地,向白狐的方向拜了三拜,带着家人赶路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