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清朝留給後世1100萬領土,而明朝只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

龍拳舞秀


都說敗家仔敗家仔,就是敗家也得有敗的資本不是,比如說大清朝在晚期敗掉的領土足足有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它要是攏共就不到二百萬,拿什麼去敗?清朝的領土面積總共是一千三百一十萬上下,去掉敗掉的兩百萬,正好是題幹說的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上下的領土面積。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清朝的領土面積到底是多大,總而言之,就晚清那種敗家法,又是割地又是賠款,世道不好,人也不行,就慈禧太后那樣式的,敗起家來沒底線,凡是能給別人的都給別人,條件只有一個,保證自己的政治地位。

其實清朝的領土面積雖不能說冠絕古今,但在歷史上僅次於“獨孤求敗”的元朝,除了元朝,還真沒有那一個朝代,不管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在清朝的領土面積跟前,根本就不是個。


在清朝之前,也就是明朝的時候,北方的領土範圍已經南縮到了長城沿線,除了傳統的河西走廊還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整個西域的大塊土地都在蒙古的控制之下,在西南方向,明朝控制的土地也遭受到了大面積萎縮。

到了清朝,得益於合適的民族政策,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向心力可以說空前的得到了增強,除了清除南明勢力在軍事上措施比較激烈以外,再就是平頂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叛亂,使得西北大片土地重新歸整到了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

再就是收復臺灣,把南明的另一支勢力鄭成功後代和餘部清除掉,基本上清朝的版圖也就出來了,當然,這時候是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不後來被俄羅斯以及其他列強邊邊角角弄去了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到了民國,外蒙古又沒了,這不就剩下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歷史三日談


我覺得這是不準確的,這是一個過度迷戀清朝之人提出的偏見。我準備分兩個部分分析這個問題,其一是清朝留給後世1100萬領土,其二是明朝350萬。

關於第一點,額,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先思考幾個問題:

1、為什麼日本投降,偽滿覆滅以後,中國軍隊可以直接進入東北加以收復,而國際社會頂多是選邊支持,而不能直接派軍隊加以干涉?

2、為什麼中國軍隊在50年代初可以名正言順地向前朝(民國)和自己之前從未有效控制過的新疆和西藏進軍?

3、為什麼一秒鐘都未曾佔據過臺灣,也完全不是靠自己收復臺灣的民國,可以在二戰結束後直接對臺灣擁有主權?

沒錯,當今世界版圖的最終定型是二戰。但是,就算你是戰勝國,也不是想佔哪裡就佔哪裡的。當然像蘇聯那般強大的話,可以憑武力奪取不少土地,但中國有蘇聯那麼強的武力嗎?蘇聯通過二戰增加的領土可都是自己實打實打下來的,但是東北、臺灣和西藏在截止二戰結束這個時間點,都不是靠中國軍隊直接收復的。如果一個政權都從來沒有真正佔據過這塊土地,最後這塊土地也不是靠自己奪下來,這用什麼依據才能說明它是屬於自己的?

答案很簡單:合法性。

滿清覆滅的時間已經是20世紀了,根據這個時代的國際主權原則,一個國家的新政府對前政府的領土具有繼承權,哪怕前朝末年已經喪失了對邊疆的有效控制,但只要法理還在,外國試圖強佔就屬於侵略。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和列強打了70年交道,其最終的邊界劃分都有和列強的條約作為法理依據,而清帝退位時又與北洋簽訂了和平移交領土的協定。從此清朝-民國-共和國的領土繼承和沿襲就形成了完整的法統,隨後的中國軍隊進佔這些地區才能名正言順。

雖然清朝滅亡時臺灣被日本所佔據,北洋/民國政府也從來沒有有效控制東北,30年代偽滿又在東北成立,但這兩塊地區所謂脫離中國的法理完全依賴於日本,二戰戰敗後,戰勝的同盟國從法理上廢除了日據臺灣和東北的依據,這些地區在法理上重新歸屬於其原來的主人就是理所應當。而新疆、西藏雖然有割據力量存在,也受到外國的扶持,但是從來就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權,也沒有被國際社會所公認,中央政權的軍隊進入該地本質上屬於內政,所以解放軍進疆進藏無需和外國進行任何法理談判。

相反,外蒙古已經正兒八經地分離了出去成為獨立國家,中國軍隊再進去在就等同於侵略,香港和澳門保持脫離狀態的法理依據仍在,所以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沒錯中國960萬平方公里能夠完成真正的統一是解放軍打下的,但是解放軍向邊疆進軍的邊界依據是什麼?在什麼地方停下來?當然是既往劃定的國境線了。

事實上,解放軍並沒有強佔外國國土,進軍的邊界是由前朝法理國界所決定的。

如果是朝鮮越南這些從法理上都已不屬於中國的國家,解放軍的實力雖然碾壓他們,難道可以用一個他們以前臣屬於中國的理由就去侵略他們嗎?

還是那句話,清朝-民國-共和國的歷史依據和法理傳承為中國軍隊提供了進駐某個地區的合法性,二戰站隊正確+解放軍的軍事力量使合法性轉化為事實。這兩點缺一不可。

有些頭腦簡單的槓精只懂得非黑即白,他們的邏輯是你講合法性就等於實力無關緊要,

所以是可以說清朝的領土是“留”給後人的。

------------------------------------------

好,法理說完了。現在我們再討論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維持得住中央政權對邊疆地區的合法性?

任何一個王朝都有興衰,哪怕前期武功再盛,到了後期也難免因為國力衰弱而出現領土的退縮。因此單純靠國力的堆積去維持邊疆穩定對一個農耕時代文明是完全不現實的。中國歷史上幾個延續時間較久的大一統王朝,包括漢、唐、元、明、清,除清以外,在其衰落期,沒有一個可以維持住對邊疆地區的統治,勢力範圍全都要收縮到漢族的傳統核心區域。

只有清朝是例外,雖然被迫割讓了很多國土,但是至少在19世紀衰落期,面對西方列強,仍然保持著對邊疆足夠強大的控制力。除俄國外的列強可能對直接佔領中國國土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列強並不是沒有策劃、扶植過清朝邊疆區域的獨立,而清朝在晚期衰頹之時仍然能打出左宗棠粉碎陝甘回亂並收復新疆、趙爾豐粉碎西藏叛亂並再度進軍西藏、中法戰爭中挫敗法軍並消除了雲南割裂的隱患等值得肯定的戰役,並且在開放柳條邊之後使漢人在東北三省佔據了人口的壓倒性優勢,使外國不再具有策劃東北自治和獨立的可能。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清朝必須找到一套有效而長遠的控制邊疆的方略,這才有可能在衰落期保有對邊域的控制力。清廷的改土歸流、滿蒙聯盟、金瓶掣籤、減丁閹割、盟旗制度等措施使它在相當長時間內有效限制了邊疆區域的離心力,在從嘉慶開始的衰落期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失控,哪怕在被列強打破國門以後,也沒有出現對邊疆的控制全面崩盤的現象。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世界其他地區的幾乎所有帝國,在面對西方殖民者的時候,要麼四分五裂,要麼也是完全淪為了殖民地。清朝在西方列強的打擊下還能保有那麼一片基本盤,這個功勞是不可否認的,而它的邊疆政策有其特殊性,在歷史上也沒有先例,硬要假設換一個漢人王朝也可以在自身衰落期面對殖民者也有這種表現,未免太過草率和無稽。

這個話題問的是明朝,我就多說幾句。明朝始終無法真正控制蒙古,以至於一直要依靠長城進行防禦,自嘉靖年間撤哈密衛以後又喪失了對新疆的控制,其對西藏的統治也遠遠達不到清朝駐藏大臣的控制深度。所以說清朝在為中國開疆拓土這方面勝於明朝,是沒什麼問題的。

------------------------------------------

有人提出:

1.現在的領土是解放軍打下來的,不是滿清的功勞,理由是滿清自己都完蛋了,如果解放軍不夠強大,滿清留下的領土也根本留不到現在,早就被瓜分了。所以新中國的領土和滿清有什麼關係?憑什麼說是滿清留下來的?

隨便作個比方:漢朝滅了幾百年才有唐朝,所以秦始皇、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和唐朝領土沒關係了是吧?對後世領土沒貢獻了是吧?大唐亡了幾百年才有明清,所以明清的領土和唐朝的開拓毫無關係了是吧?新中國建立時明清早已亡了,所以中國當前領土和明清無關了是吧?

照這些人的奇葩邏輯,新中國建立的時候既往所有封建王朝全都沒了,所以中國曆代政權的統治者開疆拓土的功勞全都不算數,只和解放軍有關係了是吧?

這些人故意忽視了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領土擴張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世積累而成。華夏領土最早只有黃河流域的一小片地盤,秦統一之後初步形成大一統國家並初征嶺南;漢朝將勢力擴展至西域且進一步南向到達雲南和越南北部;唐朝對江南的開發大大加深,初步將勢力擴展到東北,並進一步開發西北並初步征服蒙古高原;元朝初步控制了吐蕃;明朝基本繼承了元朝的領地,對遼東的控制極大加強;清朝對西藏、新疆、蒙古形成了真正的實控,擺脫了以往羈縻統治的狀態,並率先將臺灣納入中央政權管轄,在東北將實際控制推到吉林和黑龍江;民國和共和國的領土範圍基本沿襲了清朝滅亡時的國界,只有外蒙古在民國統治時期丟失,最終我國領土形成了今天的雄雞形狀。

我國有今天的領土,是既往幾千年不斷開拓治理的結果,清朝作為最後一個王朝,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疆、藏、臺及東北等邊疆地區的深化控制有獨到的貢獻,民國和共和國則在現代浪潮中繼續鞏固住了先人留下的遺產。

領土擴張就像一頓主食,有很多個饅頭,要一口一口吃,誰告訴你只要TG吃了最後一個饅頭就可以了?因為TG吃了最後一個饅頭所以包括清朝在內的歷代先人吃的饅頭都不算數了?大漢都滅了兩千年所以漢武帝對中國領土沒功勞?因為大唐完蛋了一千多年所以天可汗對中國領土沒貢獻?因為滿清已滅亡一個多世紀所以康熙乾隆的東征西討都是無用功?好好回去反思自己的邏輯出了什麼問題。

2、國際社會就是叢林社會,誰的拳頭大就有道理,國際法就是忽悠老百姓的,實力是一切,法理不過是廢紙!清朝哪個列強都打不過,能留著這片領土完全是列強自己狗咬狗相互制約,跟合法性一點關係都沒有。新中國能控制住現有領土完全是二戰結果加自身實力造就,合法性有個屁用?

這種幼稚低級的厚黑學邏輯還挺流行的。持這種觀點的人沒有真正理解國際法的內涵。國際法的初衷根本就不是忽悠民眾,哪怕到今天,“忽悠民眾”也只是國際法相當次要的作用。國際法體系真正的根基是大國平衡和制約,而這一制約體系,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初步萌芽,於19世紀後期“世界已經瓜分完畢”的大背景下開始真正地加強,並在二戰之後,以聯合國的建立為標誌達到完善。

打個比方:世界是一張賭桌,大家都想搶桌子上的財寶,但是誰都沒有能力獨吞全部財寶。無秩序地打來打去,大家都痛苦。怎麼辦?幾個強壯的人就商量著說:我們不要亂鬥了,打下去大家只會傷得越來越重,乾脆定個規矩寫下來,我們根據規矩來打牌賭錢,誰也別亂掀桌子。這個規矩就是國際法。

當然,每個牌手都可能會出老千,會玩陰謀,甚至威脅、私下毆打其他牌手,但是,在明面上,大家誰也不便於亂掀桌子,完全不把其他牌手放在眼裡。你說清朝保留國土是因為列強相互制約,跟合法性沒關係?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合法性”這一概念的根源就是大國的制約和博弈。沒有大國博弈哪來的國際法?而任何一個國家在桌子底下使陰招,可能還不困難,但是試圖從檯面上直接破壞國際法,就勢必面臨其他國家的制衡。

你在桌子底下打人,也許可以,但是要讓大家在牌桌明面上承認你搶到的錢,就沒那麼容易了。放到現實就是這樣:你很強,也許派軍隊侵入他國領土並不是太難,但是要從法理上分割領土並讓國際社會承認,付出的成本就要高得多了。清朝晚期的19世紀,世界已經被瓜分完畢,不存在空白地區,在任何區域的動盪都會對國際體系產生影響,涉及大國鬥爭,故以大國博弈為基礎,適用於全球的國際法體系在這一時代的影響力開始真正地加強了。

大家可以玩陰的,但誰也不敢隨隨便便就亂掀桌子,檯面上多少要講點規矩,破壞規矩是要付出額外成本的,雖然強國亂來的時候不少,但也不能事事都胡作非為,正如權貴踐踏法律是常事,但也不能完全當法律不存在,總是有顧忌的。白道和黑道,明面和暗箱,兩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共同構成這個世界的法則。

這就是合法性的意義。法理不是萬能的,所以民國還是丟了外蒙古;但法理還是有用的,所以民國從美蘇手裡拿回了自己未能親自佔據的臺灣和東北。我想話說到這個份上,不該有人對法理的意義再有什麼誤解。

說到這裡其實有些囉嗦了,接著談談明朝那350萬。

中國曆朝歷代對於核心區域(除了東北 新疆 西藏 蒙古等)總是建國後迅速佔領。

朱元璋1352年起義 1368即帝位 1382平雲南 1386平遼東 至此統一歷代核心區域。

永樂大帝朱棣1403即位 於1410到身亡(1425)五次北伐 拓展了在蒙古地區的勢力。

同時朱棣招撫東北女真各部與西南、西藏各番族。此時,明朝也就達到了平時所見那副地圖的鼎盛疆域

歷史週期律不可避免。明末自身走向衰亡,跟歷朝歷代一樣,疆域也收縮。

內蒙古地區遊牧侵擾,國力不濟,勢力收縮。東北女真部脫離控制,在西藏的控制力也衰弱。

到了嘉靖年間 版圖只剩核心區域(也就是秦朝的大致疆域) 疆域是這樣了

總結一下就是,強盛時相比今天 少大半新疆與半個內蒙古,衰弱時跟歷朝歷代漢人政權一樣,只剩核心區域。對邊陲的控制,前期較強設有都司,後期衰落,基本脫離控制。

直到亡國,明朝都沒有將與其並立的各邊疆部族或政權納入其實際控制的範圍。由明朝東北女真部落發展而來的清政權最終將圖中邊疆部落政權統一到中國版圖之內,臺灣也是在清朝才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府。除了廣度,在對領土控制的深度上,清朝也超過了明朝,更為徹底的改土歸流和移民,使邊疆和內地的差距逐漸縮小,使統一更加鞏固。

總之,說清朝留給後人1100萬,而明朝只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今天的960萬是不準確的。之所以有今天的960多萬國土,是中國曆朝歷代對華夏的不斷治理,使我們現在能夠名正言順的生活在現在這個叫做中國的地方,這不是一個清朝,一個明朝的功勞。因此也不論兩者孰輕孰重了。


夜飲東坡醉復醒


準確地說清朝給民國留下了11,077,380平方公里,而清朝全盛時面積是13,100,000 平方公里。然而清朝留下給11,077,38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的土地,卻是——

漢人的功勞,以及美國的作用。

沒有左宗棠的平叛,不僅新疆省不保,就連陝甘也會被綠。如果沒有趙爾豐平叛,那麼則西藏難安。如果沒有袁世凱在清朝退位詔書加上“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麼一句話,那麼民國國土大概只有內地十八省的法理的疆域。如果沒有美國反對列強瓜分中國,那麼清朝將會在列強瓜分中土崩瓦解。當然美國尊重清朝疆域完整,提出門戶開放也都是為了一己之私,但客觀上確保了清朝的領土完整。福垊還想說的是,在清朝中末期,也正是漢人的督撫們為清朝統治者的統治保駕護航。沒有這些漢人,清朝早就沒了,何嘗留下這麼多領土呢?

福垊想說的是清朝的功勞就在於,他將羈縻體制改成改土入流,他通過聯姻、冊封的形式乃至直管的形式,確保了邊疆的穩定和掌控。不可否認的是,到了後期清朝的邊疆受了俄、英、日等列強的蠶食甚至鯨吞。

福垊再來說說明朝。

中原王朝最鼎盛的時候就是漢唐,尤其是唐朝非常強大,但唐朝也沒有將吐蕃納入自己的版圖。而作為元朝的繼承者,至少朱元璋是這麼想的。明朝將藏地納入版圖,但對蒙、疆的蒙古政權卻也是無可奈何。明朝初、中期的版圖達到997萬平方公里。因為我國自古禍患來自北方,中原皇朝真正意義地實現了蒙、疆、藏所囊括在內的國土,尚不存在。民國、共和國這方面很明顯遠的是繼承了元朝的版圖法理,近的是繼承了清朝的版圖法理,這也是福垊一直認定元清是我國皇朝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個皇朝末期,其版圖都會縮水,甚至大大的縮水。明朝是這樣,清朝也是這樣 。明朝由997萬平方公里變成了350萬平方公里,清朝由1310萬平方公里變成了1100萬平方公里。

從某種意義來講,的確是沒有清朝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沒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也不能說如果中國最後皇朝是一個漢人政權的外,就一定比清朝做得差!說不定還能恢復忽必烈的榮光也不一定啊。領土繼承既要看前後王朝的版圖的延續性,更要看歷史上曾經所達到的最輝煌範圍的法理繼承性。所謂自古以來某某地是我們神聖不可分分割的一部分。領土是打出來的,但你打領土的時候,也是要考慮歷史的繼承性的。

總之一句話,承認清朝的對版圖的貢獻不是打擊明朝的藉口,希望我們的版圖早日恢復清朝全盛時期甚至元朝全盛時期的樣子。


福垊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但以朝代版圖大小論短長,是總結不出很有價值的啟示和意義的。

中國
主幹王朝版圖最大時,不在強漢盛唐,而是元朝大清。前者1370萬平方公里,後者1100萬平方公里。


版圖的變化大多屬於朝代更迭時的承繼關係。從這一點說,96O萬來自於大清的1100萬平方公里的說法成立。

至於明朝僅為350萬平方公里這種說法不準確,遠比這個數字多。,(還有更小的,北宋3O0萬,南宋200萬平方公里),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在正統傳續中主幹王朝的地位。

明朝推翻了元朝,攻陷了元帝都,他只是把元軍擊潰於大漠以北,並未徹底消滅,故元的殘餘一直佔據漠北,故明的版圖是元的中原腹地的大部分而已。


而清朝滅明,算是徹底,自入關一路南下,不僅滅了南明小朝廷,佔有明朝的全部地盤,還順勢平定了久已存在的割據政權,才有了1100萬平方公里疆域。朝代可更迭,版圖有大小,但做為主幹王朝的特徵一一從未失去東南及大中原地區是從不變的。

還有一個現象,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但個性是有差異的。古代的華夏民族(以漢民族為主體)屬於農耕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規律,穩定下來,很少再有開疆拓土的想法。而一些遊牧民族,東征西伐,版圖往往很大。但馬上可得天下,不可治天下,很多幾十年就亡了。

對古代的興替之變,人們應在總結中有所啟發,比如唐太宗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太祖的民富則國強、國以民為本等才是人們應關注的方向。


晚亭與落霞同暉


我連續吃了10個包子,每個包子大小差不多,第10個包子尤其大些,終於吃飽肚子了,我摸著肚子滿意地說:呃,還是第10個包子貢獻大,讓我一下子吃飽了,前面9個包子根本就不頂用嘛!早知道我就不吃前9個,直接吃第10個包子了!

清朝的版圖在歷朝歷代確實是最大的,最大時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特別是收復了臺灣,鞏固了對西藏、新疆、蒙古、東北地區的控制,即便後來不斷割地,到清朝滅亡前夕仍有1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見家底有多厚,這一點是清朝的貢獻,絕對不容抹殺。

但拿清朝1100萬平方公里領土與其他朝代疆域直接比較,進而得出清朝對國家版圖貢獻更大,其他朝代無足輕重的說法,無疑十分可笑,違背基本邏輯。

中國現在擁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送的,不是僅靠清朝幾百年打拼來的,更不是空手套白狼套來的,而是中華民族歷經5000多年曆史,經過多少朝代奮鬥、數千年的開疆拓土才逐漸積累起來的。

明朝滅亡,清朝入主,清朝是在繼承明朝疆域的基礎上,才不斷開疆拓土,擴大領土面積的,試想如果清朝始終蝸居在東北地區,沒有佔領明朝原有疆域,沒有控制明朝留下的土地、資源和人口,他有什麼能力去開疆拓土,把疆域拓展到1300萬平方公里?

同樣的道理,明朝也是繼承元朝的領土,而不是跨過元朝,直接繼承宋朝版圖的,因為宋朝的版圖很小,反而是元朝先後滅了金、夏、大理、吐蕃、西遼等政權,留給後人一個統一的版圖,這樣明朝只要擊敗元朝,“驅逐韃虜”就能實現全國統一了。

那我們應該感謝明朝給我們留下很多領土,而抱怨宋朝版圖很小嗎?

顯然不是,因為宋朝特別是北宋也是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格局混亂局面,基本統一大半個中國。當然,宋朝同樣應該感謝唐朝,畢竟宋朝之前的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一個盛世,疆域空前廣闊,儘管後期形成分裂局面,但畢竟沒有被外族所征服。

同理,唐朝也要感謝隋朝,因為畢竟是隋朝結束了南北朝這個分裂時期,統一了全國,唐朝是在繼承隋朝版圖的基礎上不斷開疆拓土的;而隋朝同樣要感謝北周,畢竟隋朝是篡奪北周後建立的政權,是在全盤繼承北周的版圖基礎上,才得以統一全國。

……以此類推,每一個王朝推翻了前一個王朝,形成了比以前更廣闊的疆域,但這不僅是這一個王朝的功績,而是在前一個王朝基礎上取得的,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中國的基本版圖,後面每個朝代的輝煌都無從談起。

我們常說“長江之水天上來”,雖然長江在下游和入海口最寬,但如果沒有源頭的涓涓細流,以及一路之上不斷注入的支流,長江之水哪裡來?中國如今的版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苦心經營而來,每一個朝代都有貢獻,不必對哪一個朝代歌功頌德,分出高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清朝對中國的現今疆域確實有很大貢獻,這點不能否認,但我不同意沒他就沒這麼大以及“明朝只有350萬”的說法。我很討厭網上有些清粉用“清朝留給後世1100萬”的邏輯自居,而對明朝卻稱只繼承了350萬,多大的懸殊啊……好像明朝的宗藩體系遺產不是遺產似的,好像沒有清朝就漢人王朝不會開拓似的。說實在的,連滿清的龍興之地都是明朝的土地還不要臉的說只繼承了350萬?滿清難道不是叛亂割據起家的嗎?若按這些清粉的邏輯,滿清滅亡時那些宣佈獨立和不受控制的省份是不是也跟滿清無關了?民國只直接繼承了滿清一個紫禁城?我這麼說清粉們會同意嗎?


我們知道,明朝繼承於元朝正統,前期鼎盛時的疆域也達到了約1000萬版圖,這是他的全盛期版圖!(古代疆界模糊,尤其是羈縻偏遠地區,那些過於精確的數字不靠譜、我也不相信。)中期以土木堡之戰後轉入守勢防禦期為起點,疆域縮水至七八百萬,且保持了一百多年穩定時期,後期末年相繼失去對青藏、東北的控制,約還剩下350萬,但仍然是名義上的宗主國地位!這才是明朝疆域變化的全貌。

對於一個王朝疆域版圖的大小,我們通常用鼎盛期版圖為標準,比如清朝的疆域也多是以中期全盛的1300多萬為模板,說唐朝疆域也多以全盛的前期1200多萬為基準,為何到了明朝就只以明朝末年的殘土為基準了呢?是誰喜歡刻意忽略甚至壓根不承認明朝中前期的疆域?答案只有一個:某些滿遺清粉喜歡這麼幹!

或許是清朝近代太過屈辱及不好的歷史評價,讓清粉們總想在其他方面找點面子回來,所以老想在領土貢獻方面找優越感,你說清朝疆域大、比明朝大,沒問題,都承認,但故意找黑明朝版圖完全否定中前期疆域就讓人看不過去了,是個正常人都會很反感。看一個朝代的歷史要看全部,提疆域版圖的時候要提全盛期的版圖,而不是像清粉那樣居心不良的只算明朝末年!那假如明朝就亡於土木堡事變或者永樂末年,那這些人又怎麼算明朝的疆域?

自秦以來中國從來都是領土政治大國,作為一箇中央正統王朝的遺產又怎麼可能只說疆域,他的正統繼承權、天下共主位置、宗藩體系宗主地位等等這些才是最大的遺產,而這些都被滿清繼承了,明朝的遺產又豈止是明朝末年的殘存疆域能概括?所以,滿清繼承了明朝所有的宗主正統權、遺產,而不是末期殘存的350萬土地!


不過,雖然清粉讓人反感,但若真要說清朝對中國領土的貢獻還是很大的,不能否定,今天中國的疆域也確實是在清朝的疆域基礎上演變而來,他的法統性很重要,現今我們很多領土主張都需要以清朝近代疆域法統為依據,畢竟離他最近。但同時也要指出,兩千年來中國一向都是大國,新王朝通常也都會開拓,如果沒有清朝,另一個漢人王朝及現代中國相信也不會很小,然而究竟多大終究是個未知數,歷史無法重來,誰怎樣如何假設或斷言都沒用。


龍拳舞秀


對於中國現如今的疆土,清朝的貢獻確實挺大,雖說當時清政府腐朽無能、不思進取,被列強侵佔,又是賠款又是割地,《南京條約》的簽訂更是讓清朝少了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就連日本這個島國也搶走了臺灣、琉球群島、澎湖列島,被世界列強肆意瓜分的中國領土越來越少,可事實上如果沒有清朝,中國的疆域將比現如今要小得多。

在這之前我們不妨看看清朝之前的王朝疆域

先秦時期諸侯各國的疆域總面積才200多萬平方公里;

秦朝納入兩廣地區、又征服了內蒙黃河地區,此時的疆域面積應該在300萬平方公里;

漢朝又增加河西走廊、西域、雲南,此外還有朝鮮地區,此時的疆域面積有600萬平方公里;

到了晉朝、三國時期還不如漢朝,南北朝就更不用說了,直到隋唐時期,統一之後又滅了突厥,新疆被納入版圖,這是後疆域高達900萬平方公里;

宋朝疆域並不大,到了元朝時期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里,但是元朝算是曇花一現,存在的時期比較短;

明朝前期疆土還算可以,可是到了後期,明成祖放棄了河套地區以及河北長城以北地區,明朝疆域也就只有350萬平方公里。

後來清朝推翻明朝,逐漸將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全部納入版圖,加上自己的嫁妝(東北地區),國土面積史無前例,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清朝對中國疆土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東北地區疆土的擴張,清朝開拓了東北24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東部地區疆土的擴張,應該算是臺灣,臺灣被鄭成功收復,但是後來一直處於割據狀態,直到1683年,清朝水師提督施琅正史登入鹿兒門,臺灣也納入了清朝版圖,臺灣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

北部地區疆土的擴張,內外蒙古被納入清朝版圖,先是塞北的100萬平方公里,後世外蒙古和葛爾丹轄下的科布多、烏梁海等180萬平方公里,共計280萬平方公里。

西南地區的疆土擴張,自然是西藏160萬平方公里最終併入清朝版圖;

中西部地區疆土的擴張,青海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清朝在1724年徹底擊垮羅卜藏丹津,將青海納入清朝版圖;

西北地區疆土的擴張,也就是新疆19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全部被清政府管轄;

要說明的是,清朝對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徹底將他們納入,以前的朝代雖然設立管轄,但只要中央一弱,他們便趁機脫離,清朝滅亡之後,他們顯然沒有這樣,近三百年的統治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此,相比明朝約350萬平方公里的疆土足足大了四倍,如果沒有清朝,現在的中國頂多算是個中等面積的國家,很有可能就和宋朝一樣,試想靠近現代的中國實力,有能力擴張這些領土嗎?有哪個軍閥有這樣的實力?

當然,也並不是清朝就這麼厲害,而是歷代王朝奠定了基礎,清朝算是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疆土,並沒有吹噓,對事不對人,個人認為清朝其他地方都可以噴一噴,但是對疆土貢獻這一塊還得慎重。


羽評郡主


說的沒錯!

中國的朝代傳承是很重,也可以這樣說,沒有明朝留下的疆域就沒有清朝的領土,當然就沒有現在領土,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都享受祖先為我們創造的,我們也在為後代創造著。

沒毛病!

網上老有人說,現在的這個領土與清朝無關。

別忘了,打下領土是一碼事,䢖設影響又是一碼事!

打下容易,同化難。

清政府打下新疆,內蒙等經營了近二百年,移民教化,在那己綠化的地方,容易嘛!

平定西藏,最後派兵駐藏,制定金瓶掣籤,定下了活佛的轉世制度必須由中央任命。

幹敗準格爾汗國,直接把新疆全部納入統治範圍,距離中原皇朝上一次統治這一區域是唐,新疆原意舊疆新歸。

閹割蒙古部落,使用佛教和疾病的手段,對蒙古進行完全閹割。

有人說西藏元朝開始屬於中國,那是藩屬,而不是實際控制。

清朝做到派兵駐守加駐藏大臣,還能控制活佛的轉世,這個也是一大創舉。

實際上如果沒有清朝,中國幾乎沒多少領土爭端了。

因為有了清的實際佔領,中國政府才能理直氣壯的,自古以來。不然像新疆都丟了幾百年了,時間一久都扯不清了,清離現在還不算久!

別扯什麼前朝!

漢朝的時候西域還是各種原始宗教,在唐時是佛教。怛羅斯戰役一敗,幾近讓唐失去了向中亞發展的心,再加上宋時河西走廊根本不在中原皇朝的手裡,傳播斷絕很久了,所以在國土方面,清還是有功的。

清朝對中國的領土貢獻非常大,其實清朝之前雲南、新疆、西藏、貴州大部、內蒙古都沒有中國人的概念,那些只是一種勢力範圍而己!

如果沒有清朝,那中國就不會有新疆、蒙古和臺灣,當時的清朝的國土領域還是很廣的。

在明朝的時候,大明的皇帝做的更多的是防禦,一般都是修建長城,而對於新疆、蒙古來說並沒有染指,臺灣是明末的時候鄭成功收復的臺灣,然後又被清收復了。

明朝末年,俄羅斯已經擴張到黑龍江來了。

不去收復新疆等地,俄羅斯就會慢慢的吞併這些地方。

明連幾十萬的後金都打不過,幻想能打敗沙俄。

看看中原政權對遊牧民族的戰績,好了!

雖然不願意,漢唐之後儒家大統基本上精神上就告別擴張了,沒有清朝的開疆擴土,今天的中國至少少一半。

國土很重要的!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都是海上霸主,現在都被打回原形了,隔著海洋就是不好控制,所以說貼著陸地擴張才是正道,如俄國,美國

康熙三十年,宣佈廢除歷代沿用了的長城,因為國土夠大,不需要此物了,因為長城內外已經是故鄉。

廢除長城關防,破天荒地從全民族心理上拆除了甚於土石的華夷界限(頭條還有),一舉打破了自我封閉的華夏意識。

廢除的不只是長城關防,也廢除了北方遊牧民族與內地民族隔離的建築屏障,也廢除了橫亙了幾千年的華夏民族內部分離的藩籬。

此舉,空前擴大了中國政治地理的概念範疇(現在又有人想在國人中再建起長城來)。



蓉兒是傻瓜


是,但是沒有明朝,清朝也不可能有此成就!

清朝也是在繼承明朝這個大衣缽基礎上,才有了廣闊的視野、格局和天時地利人和,當然也是因為傳承了清朝的腐朽制度,邁向了滅亡。

明朝統治者為了恢復生產,制定了移民墾荒為中心的振興農業的措施,決計把農民從狹鄉移到寬鄉,從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

當時,無論是蒙古、回疆、還是西藏基本都屬於邊緣部族,與中原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弱小時候入貢中原,強大時候對抗中原,如同割據的藩王一般。平叛大小和卓,還是出兵幫助西藏打擊準噶爾就是因為有了這個基礎,清廷才會順理成章的加強延伸管理統治,都不是純粹的侵略佔領。

經濟,文化可以說都是前朝的遺澤!清朝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了位合格的君主,恰時出擊而已!

偉大成就和腐朽制度不是憑空而現,都是點滴累積的,並不是任何一位偉人或朝代一蹴而就的。


天聞知識


這是要一棍子打死明朝的感覺呀!首先說這個問題的邏輯本身就存在問題,領土是不可能隔代繼承的。其次我們現在擁有的領土應該歸功於歷朝歷代的積累。




首先說歷朝歷代的領土都是繼承的上一個朝代,也就是說領土不可能隔代繼承

我們以元明清為例,元朝滅亡後,明太祖朱元璋以中央政府的姿態宣佈從元朝手中接管了西藏。之後在拉薩設置了烏斯藏衛,後來還改為了烏斯藏都指揮使司。注意西藏在元朝之前根本沒有納入過中原王朝的管理範圍。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將西藏納入中原王朝,並不是因為宋朝的原因,而是因為元朝曾經將西藏的主權和治權收歸了中央。

同理在明朝滅亡以後,清朝能夠名正言順的出兵江南、西藏、以及西部地區,也是因為明朝曾經將這些地方納入過中原王朝的管理之內,因此中原王朝也對這些地方擁有了絕對的主權。

當然也不可否認清朝為中華民族的領土所做的貢獻,在原有的基礎上囊括了整個蒙古地區以及整個東北地區。另外還將國土擴張到了自唐朝以後,我們不曾到達的西域地區。



我們現在的領土是歷朝歷代的積累,不能靠著打壓前朝而抬高清朝的貢獻,當然也不能過分的貶低清朝

自秦始皇第一次完成大一統時,每個大一統的朝代都在努力的開疆拓土。也因此我們的現在所擁有的領土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

秦朝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平百越,開拓五嶺,奠定了後世漢地十八省的疆域。

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擴展,將西域地區收歸中央管轄。因此整個漢朝實際控制的領土已經超過600萬平方公里。



隋朝結束動亂之後,正式將海南島納入了中央管理。

唐朝時期,首次將漠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整個唐朝的版圖深入如今的中亞地帶,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里。



宋朝由於遊牧民族的壓制,導致了領土大面積縮水,僅有287萬平方公里。

元朝時,中原王朝面積為1372萬平方公里。首次將青藏高原、臺灣列島統歸中央政權。



明朝時,中原王朝最大疆域為997萬青島公里,當時朱棣在元朝的基礎上派人登上了庫頁島,並且宣誓了主權,勢力一度深入外興安嶺至西伯利亞一帶。

清朝時,中原王朝在前代的領土上進行擴張鞏固,面積達到了1316平方公里。由於清朝時期進入了近代社會,所以清朝的領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承認。




另外再說兩件事情根本沒有可比性

明朝屬於被清政府暴力推翻,在這個過程中,明政府在逐漸的喪失對周圍領土的控制權。比如明清薩爾滸之戰前,明朝對遼東有絕對的控制權,但在薩爾滸之戰以及後來的松錦會戰失敗後,才徹底的失去遼東的控制權。

反觀民國取代清朝時,兩個政權屬於和平的交接過渡,民國政府從法理上繼承了清政府遺留的土地,所以清政府在滅亡時宣稱有1100萬平方公里。如果是清政府被暴力推翻,或許清朝滅亡時的領土也不會超過明朝滅亡時的領土。



當然我們能夠擁有今天的領土,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