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中的“短视”与“盲从”,无时无刻不在促使投资者犯错

“那些注重长期的投资者,相比那些注重短期的投机者,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沃伦.巴菲特

“人们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严重影响,很多时候这种影响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上的。很多人都有避免与人群不一致的倾向,也就是盲目从众,特别是当个人的观点与市场群体观点严重偏离的时候。”~查理芒格

今天谈谈投资中的“短视行为”与“盲从行为”:追涨杀跌,盲从随大流。这两种行为是投资市场中最常见的,也是大多数人经常会犯的错。

越涨越乐观越买,越跌越悲观越卖,是最典型特征。这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太过短视,只注重短期价格涨跌,忽略长期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市场整体趋势潮流的影响,看见别人都在悲观的卖出,或者都在乐观的疯狂买进,自己的那种避免不一致的倾向就会发生作用。市场悲观大跌的时候,他会随着悲观。市场乐观大涨的时候,他也会随之乐观。短视与盲从无时无刻不在促使投资者犯错。这是依据市场短期价格走势的短视从众。

还有另一种短视从众,就是依据企业短期业绩来追涨杀跌,企业今年业绩超预期就认为企业变好了,企业今年业绩不及预期就认为企业不行了,这是很多懂得一些财报投资知识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实际上即使再好的企业也会有短期一两年不景气的时候,看企业业绩至少要连续看五年以上)。如果在整体市场行情都不好的时候,一家企业公布的低于预期的财报,人们会对这家公司更加悲观,随之会放大下跌幅度,把估值降的更低。相反,如果在整体市场行情非常火热的时候,一家企业公布的高于预期的财报,人们会对这家企业更加乐观,随之会放大上涨幅度,把估值推的更高。虽然这部分人看起来像是依据企业的“基本面”行事,但依然是个短视的人,犯着短视的错误。并且市场中的群体性声音同样会加剧这一情况的严重程度。

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不仅仅只存在于对短期股票价格涨跌的短视,还有很多人对企业短期业绩的短视。对于股价波动短视(涨了就认为好,跌了就认为不好,这是完全不懂投资的初级选手普遍犯的错,太过在意短期价格涨跌的短视)。而对于企业业绩短视(今年业绩好,就认为企业好,一年业绩差就认为企业不好了,这是懂得一定财报知识的中级选手普遍犯的错,太过在意短期企业业绩的短视)。格雷厄姆说:“企业短期业绩对股价的影响,远远超过长期。”一家过去五年平均利润增幅30%的企业,但在最近一年业绩增速10%,市场往往会对其很悲观。另一家在最近五年平均利润增幅5%的企业,但在最近一年业绩增速50%,市场往往对这样的企业很乐观。投资者总是放大短期业绩的影响,忽略长期业绩的影响。

短期因素与市场情绪主导了投资者的认知。所以,当一家优秀的企业在面临短期业绩放缓或者下滑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去否定,要去分析判断:这是企业自身问题还是行业整体问题?是长期问题还是短期问题?这家优秀的企业真的从此变差了吗?还是只是暂时性的困难?如果不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困难也只是暂时的,那么这家优秀的企业在市场对其短视的降低估值的时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资良机!相反,如果一家过去十年一直业绩平平的企业,突然在最近一年业绩暴增,也不要太过当真,如果你仅仅依据这短短一年的业绩就判断这家平庸的企业从此变好,那是自欺欺人。

股票投资中的“短视”与“盲从”,无时无刻不在促使投资者犯错

芒格说“如果想要获得成功,那就首先应该知道如何会导致失败。”投资失败的方法太多了,但是要说最流行的还属下面这种。大部分失败的人在股市涨涨跌跌中都会有如下的表现,周而复始。虽然这只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却是最普遍最流行的获得失败的方法!如果你想要在股票投资中长期获得失败,那么请按照如下步骤操作!保证你一亏到底!

1:当股价涨势很好的时候,每股价格20元,很多人说:真是家好企业,就是价格有点贵。。。。。

2:股价进一步上涨的时候,每股价格25元,很多人又说:唉,后悔没买,如果价格跌下来点我一定买。。。。。。

3:接着股价又一步上涨,每股价格35元,很多人又说:好企业果然不可能有便宜的价格啊,宁愿以贵点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长期持有,买买买!继续翻倍不是梦!

4:紧接着股价还在涨,每股价格40元,人们接着说:看看看,我早就说是好企业!我是天才!我是股神!

5:写了篇文章《我的成功投资经验》!!!

6:然后,股价跌了,每股价格35元,说:没事,短暂调整而已。。。。

7:股价继续跌,每股价格30元,说:再跌我就加仓。。。。。。

8:股价还在跌,每股价格20元,说:是不是企业出啥问题啦?还是企业不够好?赶紧去研究研究。。。。。

9:股价又跌了,每股价格15元,说:果然企业有问题,不然不可能如此下跌。。。。。。

10:股价还在跌,每股价格10元,说:垃圾,垃圾企业,垃圾股票!清仓!卖卖卖!

11:写了篇文章《我的失败投资反思》。。。。。。

12:几个月或者一年后,股价开始上涨,然后进一步上涨,这些人又开始重复前面第一步。又开始了一轮“短视的追涨杀跌与盲目从众”。如果期间刚好企业公布了超预期的业绩或者低于预期的业绩,情况将更加严重。如果期间还使用了融资杠杆,那将会亏得更快更狠!

这些人从始至终都不是依据“企业价值”与“股票价格”的差距来做的投资决策,并且他们不会独立思考,也不懂得保持情绪稳定 客观理性,更加没有耐心,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他们的投资依据仅仅是短期价格走势、市场表现、或者盲目从众,再或者只是依据的企业短期业绩。他们判定自己的投资是成功还是失败也是依据短期价格走势,涨的太多就“总结成功经验”,跌的太狠又“反思失败错误”。越涨越乐观,越跌越悲观。和他们想法一样的人越多,就越坚定自己正确。如果自己的想法与人群相反,则会动摇甚至倒戈去追随市场人群。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经验、也没得到什么教训,他们根本不懂投资。市场往往越是一致的时候就越是危险,因为赚钱永远都是少数人的事!

很多投资老手说,我明白追涨杀跌是错的,不在意短期价格波动,我只依据企业自身的业绩来制定投资决策。但其实很多依据企业基本面的人依然会“短视从众”。

不相信?那咱就举个例子:贵州茅台是公认的优秀企业,但是去看看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它的业绩,那两年净利润只增长了1%,因为塑化剂和限酒令使得高端白酒企业利润短期受损,所以市场只依据它短期的业绩就把估值跌的很低,一跌再跌,当时最低时候价格仅仅不到200元,市盈率仅仅10倍左右。很多懂得看财报的“自称价值投资者”都看空茅台,看空整个白酒行业,他们的依据仅仅是那两年的短期业绩下滑了,他们才不会去研究行业面对的问题是短期暂时性的还是长期永久性的,他们只看到短期业绩下滑了,只看到市场中的人全部在看空卖出。当时的问题不是茅台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白酒行业的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短期的问题(人们不可能从此不喝白酒,也不可能从此不喜欢高端白酒。别喷我为何当时没买茅台,我当时买了同是白酒行业的泸州老窖)。

即使再优秀的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偶尔的业绩不理想的年份,但是每次市场都是过度的反应,只盯着当期的业绩来评判企业,这不也是一种短视吗。市场中集体的看空声音也在对大多数投资者产生从众效应,很多人本来是看好的,但是面对市场中铺天盖地的看空声音,在配合股价的剧烈下跌,这些人怀疑了、悲观了、恐惧了、最后屈服的向人群靠拢,开始卖出看空。去看看当时的市场中的言论,就可以明白当时人们对白酒股市多么的恐惧、悲观、短视、盲从。

之后的两年,塑化剂和禁酒令的风波逐渐平息,市场发现人们依然喜欢喝高端白酒,依然喜欢送高端白酒,茅台的业绩好转。这时候人们又转而强烈看多茅台,看多白酒股,但是这个时候那些后知后觉的人们只能以六七百元以上的价格买入了,市盈率已经达到了将近40倍,不单单茅台,整个白酒行业的估值股价也都早已经不便宜了。但这个时候由于市场行情不错,企业业绩也挺好,所以人们疯狂的追高茅台。实际上企业业绩持续向好、股价大幅上涨、估值很高、“人们热情似火的时候才是你应该谨慎、应该悲观的时候”。只有那些在企业业绩遇到短暂困难,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买入并耐心持有的投资者赚了大钱!依据短期股价走势做投资决策的人是短期投机者,依据短期企业业绩做投资决策的人也是短线投机者,而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股票投资中的“短视”与“盲从”,无时无刻不在促使投资者犯错

《巴菲特法则》一书中说:“那些短线投机者都有本能的条件反射,一旦听到或看到他们手中股票的利空消息时,他们就会吓的抛售股票。一份糟糕的盈利报告会使股价一路下滑,不管这家公司的利润是否会在一两年内好转。所有人都只关心今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情况在本周看好,人们就会抢购这只股票。如果情况会在下周发生逆转,人们就会抛售它。这种听到短期坏消息与看到短期差财报就恐惧的卖出股票的现象,在股市中无处不在。利空消息代表股价会下跌,而另一方面,利空消息也代表巴菲特的兴趣被激发了。在巴菲特看来,股市中的短视行为与盲从现象,是股市接连不断出现的投资良机。这些现象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买入良机。”

股市这样的例子非常非常之多,目前的市场中也在发生,银行这两年业绩表现不好,地产行业又受到政策的打压,再加上市场整体行情很差,所以价格跌的非常狠,估值降的非常低,市盈率只有个位数,市净率也很多低于或接近1倍,股息率却超过4%。但如果你认真的分析、独立的思考,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很好的投资机会!真正的投资者不应该短视的面对企业,不应该去盲从于市场,应该独立客观理性的去思考分析,这家优秀企业是真的从此变成差公司了?还是只是短期的利空或者市场整体行情不好导致的股价大跌?如果是后者,那就是千载难逢的买入良机!

我上半年在雪球专栏发文《优秀的公司,再贵也值得买?》,我说:“在A股市场,总有投资者买着30倍 40倍 甚至50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白酒医药),还打着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旗号。还总拿股神的那句:“宁愿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也不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来为自己找理由。但是他们根本就没去认真的看看股神所谓的“合理价格”到底是多少?虽然市盈率 市净率不能完全代表股价是贵还是便宜,但是我相信即使再优秀的公司,四五十倍市盈率的话,股神也不会买!但在A股不同,很多人认为只要公司优秀,PE高点不是问题,只要长期拿着就能赚大钱。很显然,投资并没有那么简单,公司的未来也不那么好预测。再优秀的公司也需要好的价格!再美好的未来也需要尽量保守的估计!再看好的投资标的也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即使是优秀的公司,如果买价太高,也将会变成一笔平庸的投资!

随后七月底我又发文《市场高估了白酒医药,低估了银行》我说:“市场越是一致的时候就越是危险,截止2018年7月20日,基金二季报全部披露完毕,各基金重仓股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机构们一致加仓白酒医药股,减持银行股。今天银行股的估值又跌到了5倍市盈率,而白酒30多倍市盈率,医药超过40倍市盈率,有些龙头医药股甚至七八十倍的估值。 白酒股比银行贵6倍,医药股比银行贵8倍。未来白酒公司的业绩增长会比银行快6倍吗?医药公司的业绩增长会比银行快8倍吗?是市场高估了白酒医药的盈利能力?还是低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在股市中一个恒古不变的定律是:“市场大多数人都是错误的,最终只有少数人能赚钱,市场最一致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这两篇文章就在那放着呢,先发于雪球网专栏,之后转发到公众号。现在那些估值四五十倍以上的白酒和医药现在都跌落神坛了,而银行几乎没怎么跌。当然,我上面说了,不要依据短期价格走势判断对错,我也不认为自己多么的英明,我是想说:投资要懂常识、重理性、有耐心、具备逆向思维。当市场狂热追捧白酒医药,并且估值很高的时候,你应该冷静谨慎。当市场极度悲观的看待银行的时候,你要乐观。当时雪球多少人喷我?都以为我在妖言惑众,实际上我是个比较诚实的人,我有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却经常得罪人,为什么?因为我总是在人群热情似火的时候泼凉水看空,在人群悲观恐惧的时候鼓动看多,我总是逆势而动,总是与人群不一致,所以我不受很多人欢迎!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难过的,芒格说:“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也没必要为了讨好别人而说假话。”我深表赞同!

如果想获得失败的股票投资生涯,就尽量的短视盲从吧,不要去分析企业,不要去评估价值,不要去看财务报表,不要去独立思考,不要客观理性有耐心,不要注重长期企业价值,那样将会容易的多!亏的也更快!

如何能够在股市中获得失败?上面写的“短视从众”就是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盯着显示屏上的股价实时走势,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短视、盲从,这些就是亏损的最好方法!如果再加个高杠杆,那将会亏的更快更狠!

投资中的“短视行为”与“盲从行为”,无时无刻不在促使投资者犯错。在面对这样情况的时候,该如何做,自己应该心中有数。常识、理性、耐心,这些比投资中很多“学科知识”更重要!投资者要想在股票投资中尽量少犯错,那就应该尽量避免“短视”与“从众”,要独立思考、客观理性、保持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