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中的“短視”與“盲從”,無時無刻不在促使投資者犯錯

“那些注重長期的投資者,相比那些注重短期的投機者,有著巨大的競爭優勢。”~沃倫.巴菲特

“人們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思維和行為的嚴重影響,很多時候這種影響是發生在潛意識層面上的。很多人都有避免與人群不一致的傾向,也就是盲目從眾,特別是當個人的觀點與市場群體觀點嚴重偏離的時候。”~查理芒格

今天談談投資中的“短視行為”與“盲從行為”:追漲殺跌,盲從隨大流。這兩種行為是投資市場中最常見的,也是大多數人經常會犯的錯。

越漲越樂觀越買,越跌越悲觀越賣,是最典型特徵。這一方面是因為投資者太過短視,只注重短期價格漲跌,忽略長期企業價值。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市場整體趨勢潮流的影響,看見別人都在悲觀的賣出,或者都在樂觀的瘋狂買進,自己的那種避免不一致的傾向就會發生作用。市場悲觀大跌的時候,他會隨著悲觀。市場樂觀大漲的時候,他也會隨之樂觀。短視與盲從無時無刻不在促使投資者犯錯。這是依據市場短期價格走勢的短視從眾。

還有另一種短視從眾,就是依據企業短期業績來追漲殺跌,企業今年業績超預期就認為企業變好了,企業今年業績不及預期就認為企業不行了,這是很多懂得一些財報投資知識的“投資者”的短視行為(實際上即使再好的企業也會有短期一兩年不景氣的時候,看企業業績至少要連續看五年以上)。如果在整體市場行情都不好的時候,一家企業公佈的低於預期的財報,人們會對這家公司更加悲觀,隨之會放大下跌幅度,把估值降的更低。相反,如果在整體市場行情非常火熱的時候,一家企業公佈的高於預期的財報,人們會對這家企業更加樂觀,隨之會放大上漲幅度,把估值推的更高。雖然這部分人看起來像是依據企業的“基本面”行事,但依然是個短視的人,犯著短視的錯誤。並且市場中的群體性聲音同樣會加劇這一情況的嚴重程度。

投資者的短視行為,不僅僅只存在於對短期股票價格漲跌的短視,還有很多人對企業短期業績的短視。對於股價波動短視(漲了就認為好,跌了就認為不好,這是完全不懂投資的初級選手普遍犯的錯,太過在意短期價格漲跌的短視)。而對於企業業績短視(今年業績好,就認為企業好,一年業績差就認為企業不好了,這是懂得一定財報知識的中級選手普遍犯的錯,太過在意短期企業業績的短視)。格雷厄姆說:“企業短期業績對股價的影響,遠遠超過長期。”一家過去五年平均利潤增幅30%的企業,但在最近一年業績增速10%,市場往往會對其很悲觀。另一家在最近五年平均利潤增幅5%的企業,但在最近一年業績增速50%,市場往往對這樣的企業很樂觀。投資者總是放大短期業績的影響,忽略長期業績的影響。

短期因素與市場情緒主導了投資者的認知。所以,當一家優秀的企業在面臨短期業績放緩或者下滑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去否定,要去分析判斷:這是企業自身問題還是行業整體問題?是長期問題還是短期問題?這家優秀的企業真的從此變差了嗎?還是隻是暫時性的困難?如果不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困難也只是暫時的,那麼這家優秀的企業在市場對其短視的降低估值的時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資良機!相反,如果一家過去十年一直業績平平的企業,突然在最近一年業績暴增,也不要太過當真,如果你僅僅依據這短短一年的業績就判斷這家平庸的企業從此變好,那是自欺欺人。

股票投資中的“短視”與“盲從”,無時無刻不在促使投資者犯錯

芒格說“如果想要獲得成功,那就首先應該知道如何會導致失敗。”投資失敗的方法太多了,但是要說最流行的還屬下面這種。大部分失敗的人在股市漲漲跌跌中都會有如下的表現,週而復始。雖然這只是失敗的原因之一,但卻是最普遍最流行的獲得失敗的方法!如果你想要在股票投資中長期獲得失敗,那麼請按照如下步驟操作!保證你一虧到底!

1:當股價漲勢很好的時候,每股價格20元,很多人說:真是家好企業,就是價格有點貴。。。。。

2:股價進一步上漲的時候,每股價格25元,很多人又說:唉,後悔沒買,如果價格跌下來點我一定買。。。。。。

3:接著股價又一步上漲,每股價格35元,很多人又說:好企業果然不可能有便宜的價格啊,寧願以貴點的價格買優秀的企業,長期持有,買買買!繼續翻倍不是夢!

4:緊接著股價還在漲,每股價格40元,人們接著說:看看看,我早就說是好企業!我是天才!我是股神!

5:寫了篇文章《我的成功投資經驗》!!!

6:然後,股價跌了,每股價格35元,說:沒事,短暫調整而已。。。。

7:股價繼續跌,每股價格30元,說:再跌我就加倉。。。。。。

8:股價還在跌,每股價格20元,說:是不是企業出啥問題啦?還是企業不夠好?趕緊去研究研究。。。。。

9:股價又跌了,每股價格15元,說:果然企業有問題,不然不可能如此下跌。。。。。。

10:股價還在跌,每股價格10元,說:垃圾,垃圾企業,垃圾股票!清倉!賣賣賣!

11:寫了篇文章《我的失敗投資反思》。。。。。。

12:幾個月或者一年後,股價開始上漲,然後進一步上漲,這些人又開始重複前面第一步。又開始了一輪“短視的追漲殺跌與盲目從眾”。如果期間剛好企業公佈了超預期的業績或者低於預期的業績,情況將更加嚴重。如果期間還使用了融資槓桿,那將會虧得更快更狠!

這些人從始至終都不是依據“企業價值”與“股票價格”的差距來做的投資決策,並且他們不會獨立思考,也不懂得保持情緒穩定 客觀理性,更加沒有耐心,追漲殺跌,頻繁交易。他們的投資依據僅僅是短期價格走勢、市場表現、或者盲目從眾,再或者只是依據的企業短期業績。他們判定自己的投資是成功還是失敗也是依據短期價格走勢,漲的太多就“總結成功經驗”,跌的太狠又“反思失敗錯誤”。越漲越樂觀,越跌越悲觀。和他們想法一樣的人越多,就越堅定自己正確。如果自己的想法與人群相反,則會動搖甚至倒戈去追隨市場人群。實際上,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經驗、也沒得到什麼教訓,他們根本不懂投資。市場往往越是一致的時候就越是危險,因為賺錢永遠都是少數人的事!

很多投資老手說,我明白追漲殺跌是錯的,不在意短期價格波動,我只依據企業自身的業績來制定投資決策。但其實很多依據企業基本面的人依然會“短視從眾”。

不相信?那咱就舉個例子:貴州茅臺是公認的優秀企業,但是去看看2014年和2015年這兩年它的業績,那兩年淨利潤只增長了1%,因為塑化劑和限酒令使得高端白酒企業利潤短期受損,所以市場只依據它短期的業績就把估值跌的很低,一跌再跌,當時最低時候價格僅僅不到200元,市盈率僅僅10倍左右。很多懂得看財報的“自稱價值投資者”都看空茅臺,看空整個白酒行業,他們的依據僅僅是那兩年的短期業績下滑了,他們才不會去研究行業面對的問題是短期暫時性的還是長期永久性的,他們只看到短期業績下滑了,只看到市場中的人全部在看空賣出。當時的問題不是茅臺自己的問題,而是整個白酒行業的共同面對的問題,也是短期的問題(人們不可能從此不喝白酒,也不可能從此不喜歡高端白酒。別噴我為何當時沒買茅臺,我當時買了同是白酒行業的瀘州老窖)。

即使再優秀的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也會面臨偶爾的業績不理想的年份,但是每次市場都是過度的反應,只盯著當期的業績來評判企業,這不也是一種短視嗎。市場中集體的看空聲音也在對大多數投資者產生從眾效應,很多人本來是看好的,但是面對市場中鋪天蓋地的看空聲音,在配合股價的劇烈下跌,這些人懷疑了、悲觀了、恐懼了、最後屈服的向人群靠攏,開始賣出看空。去看看當時的市場中的言論,就可以明白當時人們對白酒股市多麼的恐懼、悲觀、短視、盲從。

之後的兩年,塑化劑和禁酒令的風波逐漸平息,市場發現人們依然喜歡喝高端白酒,依然喜歡送高端白酒,茅臺的業績好轉。這時候人們又轉而強烈看多茅臺,看多白酒股,但是這個時候那些後知後覺的人們只能以六七百元以上的價格買入了,市盈率已經達到了將近40倍,不單單茅臺,整個白酒行業的估值股價也都早已經不便宜了。但這個時候由於市場行情不錯,企業業績也挺好,所以人們瘋狂的追高茅臺。實際上企業業績持續向好、股價大幅上漲、估值很高、“人們熱情似火的時候才是你應該謹慎、應該悲觀的時候”。只有那些在企業業績遇到短暫困難,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買入並耐心持有的投資者賺了大錢!依據短期股價走勢做投資決策的人是短期投機者,依據短期企業業績做投資決策的人也是短線投機者,而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也根本賺不到什麼錢!

股票投資中的“短視”與“盲從”,無時無刻不在促使投資者犯錯

《巴菲特法則》一書中說:“那些短線投機者都有本能的條件反射,一旦聽到或看到他們手中股票的利空消息時,他們就會嚇的拋售股票。一份糟糕的盈利報告會使股價一路下滑,不管這家公司的利潤是否會在一兩年內好轉。所有人都只關心今天會發生什麼。如果情況在本週看好,人們就會搶購這隻股票。如果情況會在下週發生逆轉,人們就會拋售它。這種聽到短期壞消息與看到短期差財報就恐懼的賣出股票的現象,在股市中無處不在。利空消息代表股價會下跌,而另一方面,利空消息也代表巴菲特的興趣被激發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中的短視行為與盲從現象,是股市接連不斷出現的投資良機。這些現象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買入良機。”

股市這樣的例子非常非常之多,目前的市場中也在發生,銀行這兩年業績表現不好,地產行業又受到政策的打壓,再加上市場整體行情很差,所以價格跌的非常狠,估值降的非常低,市盈率只有個位數,市淨率也很多低於或接近1倍,股息率卻超過4%。但如果你認真的分析、獨立的思考,你就會發現這其實是很好的投資機會!真正的投資者不應該短視的面對企業,不應該去盲從於市場,應該獨立客觀理性的去思考分析,這家優秀企業是真的從此變成差公司了?還是隻是短期的利空或者市場整體行情不好導致的股價大跌?如果是後者,那就是千載難逢的買入良機!

我上半年在雪球專欄發文《優秀的公司,再貴也值得買?》,我說:“在A股市場,總有投資者買著30倍 40倍 甚至50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白酒醫藥),還打著學習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旗號。還總拿股神的那句:“寧願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也不用便宜的價格買入平庸的公司”來為自己找理由。但是他們根本就沒去認真的看看股神所謂的“合理價格”到底是多少?雖然市盈率 市淨率不能完全代表股價是貴還是便宜,但是我相信即使再優秀的公司,四五十倍市盈率的話,股神也不會買!但在A股不同,很多人認為只要公司優秀,PE高點不是問題,只要長期拿著就能賺大錢。很顯然,投資並沒有那麼簡單,公司的未來也不那麼好預測。再優秀的公司也需要好的價格!再美好的未來也需要儘量保守的估計!再看好的投資標的也要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即使是優秀的公司,如果買價太高,也將會變成一筆平庸的投資!

隨後七月底我又發文《市場高估了白酒醫藥,低估了銀行》我說:“市場越是一致的時候就越是危險,截止2018年7月20日,基金二季報全部披露完畢,各基金重倉股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機構們一致加倉白酒醫藥股,減持銀行股。今天銀行股的估值又跌到了5倍市盈率,而白酒30多倍市盈率,醫藥超過40倍市盈率,有些龍頭醫藥股甚至七八十倍的估值。 白酒股比銀行貴6倍,醫藥股比銀行貴8倍。未來白酒公司的業績增長會比銀行快6倍嗎?醫藥公司的業績增長會比銀行快8倍嗎?是市場高估了白酒醫藥的盈利能力?還是低估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在股市中一個恆古不變的定律是:“市場大多數人都是錯誤的,最終只有少數人能賺錢,市場最一致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這兩篇文章就在那放著呢,先發於雪球網專欄,之後轉發到公眾號。現在那些估值四五十倍以上的白酒和醫藥現在都跌落神壇了,而銀行幾乎沒怎麼跌。當然,我上面說了,不要依據短期價格走勢判斷對錯,我也不認為自己多麼的英明,我是想說:投資要懂常識、重理性、有耐心、具備逆向思維。當市場狂熱追捧白酒醫藥,並且估值很高的時候,你應該冷靜謹慎。當市場極度悲觀的看待銀行的時候,你要樂觀。當時雪球多少人噴我?都以為我在妖言惑眾,實際上我是個比較誠實的人,我有什麼就說什麼,但是卻經常得罪人,為什麼?因為我總是在人群熱情似火的時候潑涼水看空,在人群悲觀恐懼的時候鼓動看多,我總是逆勢而動,總是與人群不一致,所以我不受很多人歡迎!但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值得難過的,芒格說:“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也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而說假話。”我深表贊同!

如果想獲得失敗的股票投資生涯,就儘量的短視盲從吧,不要去分析企業,不要去評估價值,不要去看財務報表,不要去獨立思考,不要客觀理性有耐心,不要注重長期企業價值,那樣將會容易的多!虧的也更快!

如何能夠在股市中獲得失敗?上面寫的“短視從眾”就是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盯著顯示屏上的股價實時走勢,追漲殺跌,頻繁交易,短視、盲從,這些就是虧損的最好方法!如果再加個高槓杆,那將會虧的更快更狠!

投資中的“短視行為”與“盲從行為”,無時無刻不在促使投資者犯錯。在面對這樣情況的時候,該如何做,自己應該心中有數。常識、理性、耐心,這些比投資中很多“學科知識”更重要!投資者要想在股票投資中儘量少犯錯,那就應該儘量避免“短視”與“從眾”,要獨立思考、客觀理性、保持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