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蓮花民間故事三則(一)

一、 少陵山

我們蓮花鎮在呼蘭北部,北面與綏化地界接壤。東面與巴彥地界接壤。我們這裡是純粹的黑土地,土壤裡不含一點沙石,修個路蓋個房,得去巴彥的少陵山拉沙石。六十年代蓮花鄉的路都是土路,為了夏季陰雨天出行方便,六十年代末期修了一條蓮花到石人鎮的沙石路。那時是生產隊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春季,夏季,秋季生產隊農活比較忙,修路拉石頭的季節就選在農閒的冬季。駕轅的馬,裡套,外套,一般馬車都配三匹馬。冬天防止在冰雪路上打滑,每個馬的馬掌都掛上鐵的馬掌。去四十公里遠的少陵山拉石頭,一輛馬車除駕車的車老闆,還配一個掌包的。楊大爺是我們生產隊的大老闆子,他趕馬車的技術非常好。馬兒訓練的特別聽話。喊得兒駕,馬就向前走。喊馭,馬就停下來。喊靠,馬就靠路邊走,喊喔,馬就轉彎。喊稍,駕轅的馬就向後倒。喊口令的同時,手拽馬的韁繩鬆緊,左邊或右邊用力,趕馬的鞭子迎裡套還是外套或直指前方,必須同時配合。冬天上山拉石頭,裝的載特重,冰天雪地路特別滑,上坡下坡馬車是不好駕馭的。拉石頭挑選的趕車的老闆子必須駕車經驗特別好的。楊大爺有幸駕著他的馬車拉了一冬天的石頭。

在我七八歲時他給我講了少陵山的故事。他說;“少陵上有一個石屋和一個用石門封閉的石洞,是少陵山的傳奇”。他們駕馬車剛到少陵山,就有當地的人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到山上的石屋去,因為那裡有一個,白鬍須,白頭髮的老頭在睡覺。當地人也不知道這個老人在此睡了幾百年。有好事的打開石屋的門去看,能看到老人均勻的呼吸,就是不醒來。進去石屋的人,下山時或多或少都得遇到點麻煩。所以進入石屋的人越來越少了,過了二三年從少陵山回來的人帶來的消息,那個睡覺的老人不見了,石屋的門也總開著,沒有關閉,那個老人再也沒回來。

楊大爺聽當地人說;要想打開石洞的石門,必須有一套口訣。很久的時候,在一個月圓之夜。一個財主帶領一個長工,從外地收帳回來。走到少陵山下,聽到樹上的兩個喜鵲說話。一個喜鵲說:“昨天聽到兩個仙人對話。他們說;山上的石洞裡有寶藏,並說了.........開啟石洞石門的口訣,說這口訣只有一次有效,石門開啟一刻鐘會自動關閉。財主和長工記住了開啟石門的口訣。等了一個時辰,他倆來到石洞前,念動開啟石門的口訣,吱呀呀石門伴著口訣開了。他倆進入石洞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看到一個金馬駒正在拉一個石磨,在磨金豆子,那金色的四蹄,正不還不滿的圍著石磨走著,金色的馬鬃抖動著,金色的馬頭隨著走動一下一上晃動著。石磨的周圍稀稀拉拉的向下流淌著金色的漿液,金色的漿液彙集到石磨底座圓形的平臺,最終從一個孔洞留到石磨底部的一個金色的缸裡。財主直奔金馬駒,趕忙解下金馬駒拉磨的套繩。牽著金馬駒向石洞外面走。金馬駒向後坐,不願意和財主走,一個拉一個向後坐,一不留神,金馬駒掙脫韁繩,向石洞裡面跑去,財主就跟在後面追。眼看石洞的門到時間要關閉了,長工喊財主回來,財主一心追金馬駒,沒有在意長工的喊叫,長工抓了一把金豆子就向石洞外跑去,剛到外面石洞的門就剛好關閉。財主永遠留在石洞裡。長工用拿到的金豆子,買下很多田地,從此過上幸福生活。自那以後石洞的石門在沒有開啟。這兩個故事告誡人們,不要有過多的貪心,不要打攪別人平靜的生活。

二、梁家村東的寶藏

梁家村在蓮花鎮的南面2.5公里處,梁家村的東面3公里是興業村,梁家村的西面2.5公里是我們富有村。從富有村去興業村必須經過樑家村。解放前,也就是滿洲國時。我們村有個外號叫張二迷糊的。提起這個張二迷糊那樣都好,就是有一樣嗜酒如命。那時他家有幾畝薄田,生活還勉強過得去,但買酒錢是沒有的,但凡有喝酒的機會,他一定喝得盡興,常常酩酊大醉。有一年的臘月的一天,他去興業村的一個親戚家竄門。晚飯由於喝酒時間長,他往家返回時天已經黑了,那天他喝了過多的酒,醉醺醺的,腿也不好使,走的很慢。他走到興業村和梁家村中間的位置,天就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了,他隱約發現前面一個房子亮著燈,酒醉的他也沒有多想,向亮燈的房子走去,到了屋裡面發現屋裡沒人。房間灰塵滿地,很是凌亂,他把屋子給打掃乾淨,並把凌亂的物件給拾到整齊,發現點洋油的燈油要沒了,又給燈加滿油。他看到屋子裡有幾顆高粱長得綠油油的,紅彤彤的高粱穗長在枝葉上頭,他無意識的順手摘了幾個高粱穗上的高粱粒,放在衣兜裡。他走出屋門向家走去。到了家已經大半夜了,回家倒頭就睡。第二天醒來,他覺得不對勁,冬天高粱怎能生長,他一掏兜掏出幾個金粒子。這事傳開了,都說梁家和興業中間的大地裡埋著寶藏。但是從那以後從沒人再遇到過。這冥冥中預示著人們只要付出,就有回報。第二天醒來,他覺得不對勁,冬天高粱怎能生長,他一掏兜掏出幾個金粒子。這事傳開了,都說梁家和興業中間的大地裡埋著寶藏。但是從那以後從沒人再遇到過。這冥冥中預示著人們只要付出,就有回報。

三 奇怪的房宅

我們村東北方2公里有一個叫老哈村的村子,據老一輩人講民國時老哈村只有一戶周家富戶,沒過幾年突然冒出王家富戶。老人們講了王家富戶發跡的緣由。周家富戶有一年蓋了三間新房,房子蓋好了,可以入住了。可是奇怪的是,明明晚上是在新房的炕上睡著了,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睡在房屋外面的院子裡,村裡有膽大的人不信邪的,仗著膽子住進去,第二天起來一看保準是睡在院子裡。屢試屢中。再沒人敢去住了,房子也一直空閒下來。有一年的秋天,從關裡來了一戶姓王的三口之家,父母帶著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由於南方遭遇旱災顆粒無收,沒辦法逃荒路過老哈村。到了晚上由於秋天天氣很涼了,就到周姓富戶家借宿,周姓財主心術不正,逃荒的人的死活他不放在心裡,帶著戲謔的心裡,故意在沒告訴房屋鬧邪的情況,把王姓一家三口安置在鬧邪的新房裡。王姓逃荒的父親由於在新的環境,睡覺睡的較輕,在半夜的時候他被響動驚醒,發現頭上站著三個小人,一個穿白衣,一個穿紅衣,一個穿黑衣。就聽到這三個小人說:“完了完了,這回催眠術起不了作用了,我們的主人來了,這回收拾我們的人來了,在也不能戲弄人類了”,說罷,化作三道紅光,投向炕梢,隱沒在炕梢的地底。王家的父親以前見過世面,也是個識文斷字的人,聽到三個小人的對話,他心裡已經知道可能是有財寶化形作怪。第二天早上,周姓財主來的很早,想看這一家三口“熱鬧”。他到院裡一看沒動靜,就在糊窗戶的窗戶紙上捅了一個小洞,向屋裡一看,王家三口人睡的正香。心想房子空著也空著,就讓他們住吧!條件是這一家人給他們家扛活。王姓一家痛快的答應了。過了一段時間沒人再提房子的怪異現象了。一天半夜,王家三口把炕稍的土坯扒開,用鍬向地底挖去,挖到一米多深,挖出兩個罈子,和一個用於洗衣服的木槌。打開罈子蓋,一個罈子裡裝的是金磚,一個罈子裡裝的是銀錠,那三個小人就是金子,銀子,木槌幻化。從此王姓一點點的置辦田地,幾年就成為富戶。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貪官們巧取豪奪的不義之財,被查出,財產沒收,還得蹲監坐獄。人間正道是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