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屡次谦让二弟朱高煦,为什么最后却将二弟烤死了呢?

赵凡湃


首先纠正一下提问者的错误,朱高煦是明仁宗朱高炽的二弟,明宣宗朱瞻基要叫朱高煦二叔。朱高煦被自己的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烤死的直接原因就是开了一个玩笑,众目睽睽之下把明宣宗绊倒了。朱高煦的行为看似是一个个小小的玩笑,但是实际上却体现着自己的狂傲自大、不知悔改以及对自己这位侄子皇帝的极为不敬,这最终召来了杀身之祸。

明宣宗朱瞻基在叔叔朱高煦造反后并没有杀掉叔叔,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朱高煦在朱棣靖难之役前后的表现太过于亮眼,首先是带枪匹马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胖哥哥朱高炽逃离南京,让朱棣免除了造反的后顾之忧;在战争中身为先锋屡立战功,更是多次救下朱棣的性命,这些功劳不得不让朱瞻基在处理朱高煦问题上有所犹豫;

其二,朱棣在靖难之役时,曾对朱高煦说过“你哥哥多病”,朱高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样的暗示才对太子之位以及皇位念念不忘,而相较于朱高炽,前期朱高煦无论是战功还是从能力上,都更配得上“贤者为王”的标准,这也使得朱棣在立储问题上非常的为难,但是最后还是将朱高煦外放为藩王,或许在朱棣、朱高煦包括朱瞻基心里,多少绝对会对这个叔叔有所歉疚吧;

其三,朱高煦的叛乱,与其说叛乱,不如说就是一群“流氓聚集”,没有形成什么战斗力,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和破坏,最后也是朱高煦主动投降而结束,更像是一场“闹剧”,根本够不上大动干戈的地步;

其四,朱棣公然造反,建文帝都因落下杀叔的骂名,严令前线不能伤害朱棣,朱瞻基也不想因为此而杀叔,留下这个骂名,更成为国人谈笑的话题。

基于以上原因,明宣宗朱瞻基在朱高煦造反后,念及旧情,也考虑到了朱高煦的失落与不甘,并没有选择为难他的这位叔叔,但是这位叔叔却故意将其绊倒,这就领朱瞻基气愤不已,一方面,说明朱高煦本人并没有任何悔改和反思,依然对于朱瞻基不行君臣之道,另一方面,这就是赤裸裸的无视皇权,挑战权威,加上朱瞻基的一时气愤,最终朱高煦就这样被侄子烧死了。

而整个过程也非常具有戏剧性。明宣宗本是去探视朱高煦,而朱高煦却故意将其绊倒。明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就这样活活烤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雍亲王府


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位非常仁慈的皇帝,但仁慈并不等于没有原则。而朱高煦呢,是一个有勇无谋但有野心的诸侯王,早在明成祖时期,他就有争太子之心,因为他屡立战功,救过明成祖的命,明成祖也答应过他将来有可能立他为太子。但后来时局的发展并不如愿,他的大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实际上,朱高煦不听诏命赴封地就职,已然显出了夺嫡之意,此意后来被明成祖发觉,并给了他一个教训,诛杀了他的亲信,甚至想废他为庶人。但朱高煦并没有牢记教训,反而变本加利。明仁宗时,用大量的赏赐怀柔朱高煦,但朱高煦以为仁宗软弱,没有理会其真正意图。仁宗去世,他反而试图刺杀宣宗,没有得逞。

宣宗继位后,朱高煦举兵造反。仁慈的明宣宗没有立即讨伐他,而是派使者说服教育,但朱高煦仍然认为这是宣宗软弱无能。直到最后明宣宗决定御驾亲征,朱高煦才害怕起来。朱高煦倒行逆施的行为,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就连叛军都想杀他献功。直到此时他才害了怕,偷偷地投降了。本来投降了,明宣宗是决定饶他一命的,毕竟是自己兄弟。但朱高煦竟然在明宣宗探视他时,故意绊了宣宗一脚。这一脚要了朱高煦的命,宣宗用一口三百斤的大缸扣住朱高煦,四周燃烧木炭,将他活活烤成了烤乳猪。明宣宗的愤怒是天子之怒,他对这位叔叔仁至义至,但朱高煦就是不领情,这是他自己作死了。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春秋史社


首先,小编搞错关系了。朱高煦是明宣宗老爹明仁宗朱高炽的同胞弟弟,二人都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所生,是明宣宗的亲叔叔。但是父子二人对他都有多番忍让是事实。烤死他的是明宣宗,也就是侄子把亲叔叔烤死了。

朱高煦和朱高炽曾经有一场非常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嫡长子朱高炽号“仁宗”,可想而知这人的品性,非常宽厚仁慈,曾经深得爷爷朱元璋夸赞。但是他实在太胖,大约二三百斤,腿还有疾,走路都要太监扶着才行。朱棣对这个只会读书,没法“尚武”的儿子实在不喜。

嫡次子朱高煦就不一样,个性狠绝,长相英伦魁梧,又会带兵打战,朱棣非常喜爱,认为“类我”。但朱高煦另一方面又无法无天,随意殴打百姓,杀朝廷官吏,名声不怎么样。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留守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的封地北京。朱允炆派人来攻时,牢牢守住了北京城,给在外行军打战的朱棣稳住了后方。

但终不如在眼前的儿子啊。朱高煦随军出征,多次就朱棣于水火。所以,朱棣继帝位后,他也觉得自己功大,该被立为太子。

最终,朱棣选择了朱高炽。一方面是大臣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朱高炽也是太祖朱元璋所立世子。况且,朱高煦过错太多。

最后朱高煦封王,两次催促都不肯去就番,就赖在北京城,兴风作浪。陷害太子,谋害大臣,擅杀将领,朱棣本要将他治罪,贬为庶人。在太子朱高炽再三请求下才赦免。


朱高煦去到封地后,加紧时间策划谋反,朱高炽书信劝阻都无用。朱棣死后,朱高煦又图谋不轨。朱高炽知道后,竟然给了他巨大的封赏和子嗣爵禄。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朱高煦又设伏要杀害回去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没有成功。朱瞻基即位后,对朱高煦府的赏赐格外优厚于其他王府。

到朱高煦终究不能放下执念,反了,失败被俘。朝廷里都请旨治罪于他,朱瞻基只是把朱高煦父子贬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又回朱瞻基去探视朱高煦,朱高煦故意用脚把他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孔武有力,竟能把铜缸顶起。朱瞻基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纵观朱高煦的一生,劳资就是各种不服,你在对我好,你不把皇位给我,我就是不服。最后忍你到极致,也用极致的手段治了你,就问你服不服?

我是热爱古代历史的现代创业人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如是史社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一生都在觊觎皇位,幻想终将一日会龙袍加身,坐北朝南,拥有天下。

朱高煦“强力善骑射”,作战还算勇猛,对明朝有功,尤其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屡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深受朱棣赏识。

建文二年,燕王朱棣与李景隆所部在白沟河展开殊死搏杀。朱棣势弱兵败,大将张玉为保护他撤退,力战至死。朱棣身陷重围,眼看即将被俘。霎时,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数次冲杀,奋死救出朱棣。

(朱高煦剧照)

此役,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此一战,朱棣成功扭转战局,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朱高煦在此战中立下奇功。

建文四年,朱棣又一次在浦子口被建文帝打败,再次面临绝境。千钧一发之际,朱高煦单骑杀到,朱棣如释重负:“吾力竭矣,儿当鼓勇再战。”于是,朱高煦亲率援军,杀出重围,大破朱允炆的军队。

朱棣虎口逃生,对朱高煦的救驾之功大加封赏,封朱高煦为云南汉王。还曾私下对他说:“世子屡病,尔自当勤勉!”这相当于告诉朱高煦,东宫储君迟早是你的。

《明史》载:“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

但朱高煦居功自傲,桀骜不驯。

他受封,但不去封地。朱棣授朱高煦为汉王后,他打死都不去,“我何罪,处我荒徼?”认为云南是蛮荒之地,“我堂堂太祖之后,怎可入此蛮夷之境?”朱棣没辙,只好给他换个地方,把他的封地改到青州。朱高煦依然耍赖:“我何罪,处我瘠土?”

其实,朱高煦之所以不去封地,是他惦记着太子之位,与封地无关。

朱高煦还擅养死士三千,到处为非作歹。因手下士兵掠人财物,他甚至亲手斩杀大将徐野驴。

他还常对旁人炫耀:“靖难之战,非我死力,燕之为燕未可知。”

(朱高煦数次救朱棣剧照)

朱棣忍无可忍,为平民愤,只得削其王位,下狱囚禁。

太子朱高炽仁慈,多次上奏朱棣赦免朱高煦。于是在永乐十五年,朱棣将朱高煦迁往乐安。

至此,朱高煦由准太子变为藩王,再被贬为庶人,而后侥幸保住藩王封号。

但朱高煦并未吸取教训。在宣宗时期,他野心毕露,对皇位的渴求几近疯狂。

首先,他派人伏杀朱瞻基。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太子朱瞻基回宫继位。朱高煦于半路埋伏杀手,欲伏击朱瞻基,但因走漏风声,计划失败。

朱瞻基登基后,不但没有降罪,反而厚赏与他。意思是说,都是一家人,适可而止就得了。

但朱高煦终究控制不住自己那颗贪婪的心,最终还是反了。

宣德元年,朱高煦联合靳荣,高举反旗,向他一生梦寐以求的皇位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宣宗朱瞻基得信后,长叹一声:“皇叔终于还是反了!”于是御驾亲征。

平叛大军抵达乐安后,朱瞻基对他的皇叔可算仁至义尽,两次传信于朱高煦。只要他缴械投降,可既往不咎。

(朱高煦伏法)

朱高煦迫于压力,不顾手下劝阻,秘密从小路出城,投降宣宗。

宣宗带着朱高煦,班师回朝。

朝臣群情激愤,纷纷上奏处死朱高煦,但宣宗只是派于谦在殿前责骂了朱高煦,随后将其羁押。

忽一日,宣宗想起前往狱中探望他的皇叔。

此时的朱高煦不知是被关傻了,还是脑袋被驴踢了,居然伸脚绊倒了宣宗。

宣宗大怒,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命人将朱高煦倒扣在数百斤的铜缸里,周围堆放木炭,将朱高煦活活烤死。

最终,朱高煦尸骨无存,灰飞烟灭。


张生全精彩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煦的大哥朱高炽的长子,永乐帝成祖朱棣的长子长孙,只因靖难之役朱高煦随朱棣南征北战,大哥朱高炽身为燕王世子留守北京坐镇大本营,朱棣数次战场遇险,幸得次子朱高煦勇猛作战挽回败局,朱棣惊喜之余,数次明言将来传以大位,在朱高煦听来是君无戏言的板上钉钉的事,更是拼命要帮父王打下南京的江山,扶朱棣坐上大明皇帝宝座。

可一旦朱棣以下犯上的夺得大位,却又坚决避免藩王窥伺夺取皇位的可能性,出于稳固自已江山的需要,他无论多么讨厌肥胖的长子,喜欢矫健勇猛酷似自己的次子,只能立嫡以长,更何况那个聪明灵俐讨人喜爱的长孙朱瞻基呢,朱高煦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心中的恚怒又不能让残忍的父皇觉察出来,否则自已可能会被废为庶人,可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种种发于五内的怨言和不逊的行动都显露无余,幸亏大哥仁宗仁义,睁一眼闭一眼,处处维护使其没有受到惩罚,可朱高煦内心的失落不是藩王的名号能安抚,愈演愈烈至宣德年间朱瞻基继位,这大侄子可是有其祖的雄才大略,从他轻骑快速赴京继位躲过汉王米高煦暗杀行剌,可见其高人一等的胆量见识,其父肯定嘱其善待劳苦功高的叔父,可皇帝威望哪能任由藩王挑战无视,好言相劝无果之下,宣德帝亲征一战擒拿以勇略闻名于世的浑不吝叔叔,朱高煦也是大概活腻了,竞敢在皇帝探视时用脚绊倒九五之尊的侄子,他大概终于满足了立志拉皇帝下马的心愿,可他忘了,他那残暴的父皇可是说过朱瞻基酷似乃祖的,果然,爬起来的皇帝侄子马上让他领教了即使力能扛鼎的神力也逃脱不了在大铜缸内被火焚烧受炮饹之刑的灭亡命运的。


我是蛋疼哥


朱高煦是明宣宗的叔叔而不是哥哥哈,明宣宗屡次忍让这个叔叔是因为朱高煦确实有大功,祖父明成祖当年为传位也犹豫过,明宣宗的父亲明仁宗为长,而汉王朱高煦功高。明成祖的核心智囊道衍和尚姚广孝说“观圣孙”,明成祖因喜爱孙子明宣宗决定传位明仁宗,实际上也是保住了皇位传承的宗法制度。性格宽仁的明宣宗也不愿背上杀功臣杀叔叔的恶名甚至容忍了朱高煦的起兵谋反,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了。按说被侄子一再宽待朱高煦也该死心老实了吧?可偏偏自己作死,明宣宗来探望他的时候居然伸腿把明宣宗绊了一下。明宣宗脾气再好也爆发了,到今天你还贼心不死!下令把朱高煦烤死了


立志成虫


啥标题呀人物关系都错了,宣宗是汉王朱高煦之侄,跟高煦同母兄弟关系的是宣宗之父仁宗朱高炽……烤死高煦的事也和仁宗无关,都是宣宗干的,因高煦是要夺位的,败了都被扣缸里了还要举缸砸死宣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