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说“无智亦无得”,而《大学》又说“虑而后能得”,圣人究竟是有得还是无得?

金石永辉


《心经》所说的“

无智亦无得”是大乘佛法的境界,如果不了解前面的语言模式,你是无法深得其中的妙义。前面依次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说的是无五蕴,就是破人我执,“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说的是无六根,无六尘,无十八界(无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乃至无意识界),这里是破法我执,如果人我执、法我执惧破,那我们就达到了成佛的境界,但这里面是属于声闻缘觉的小乘境界。

接着又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里省略了很多内容,这里讲的是十二缘起的内容,实质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在进一步实际上是两层意思“无无明,无行,无识,无名色……乃至无老死”,这里是从十二缘起破除,跳出生死轮回,无智的层面,但还有一层就更妙了,“亦无无明尽,亦无行尽,无识尽,亦无名色尽……乃至亦无老死尽”,不仅要破,还要破尽,属于无得层面,这所有的所有,总结为“以无所得”,依“以无所得”,菩萨可以获得解脱,诸佛,直接得正等正觉之果。

所以《心经》说“无智亦无得”讲的是大乘境界的不二法们。

而《大学》说“虑而后能得”里面也有禅定的意思,所谓“虑”不是简单的考虑,而是经过禅定后所悟所得。

现在我再回答你的问题,圣人究竟是有得还是无得?如果我将“得”改为“德”,答案就一目了然,圣人有德而无所得,《道德经》将德解释的非常清楚,“德”是道的显现,“道”显的一面,如过“德”性圆满,则已得“道”。

《心经》说“无智亦无得”即是“德”性圆满,而《大学》又说“虑而后能得”,是“德”的部分,小乘境界。

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关注我,深度交谈!


不二说的那些事儿


心经和大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所以不论多么简短的一句偈或者几个字,展开了谈,都得需要单独、一定的篇幅。实际上这是个庞大的问题,光无智亦无得这五个字要想谈明白,就得很长的篇幅。在这里,恐怕没人能把这个问题谈全了,我也只能选择一个视角太说说自己的认识,就是:佛家的目的和儒家的目的。

我为什么要信佛,你要是觉得我是为了长生不老、刀枪不入、神通广大......那是你自己没想开。大乘佛经金刚经是以须菩提的提问为开篇的,他提出的问题就是:云何降服其心。须菩提问释迦摩尼佛:我们怎样才能降服自己的心。而金刚经通篇也是佛在教大家怎样降服我们的心。在小乘佛经杂阿含经的开篇佛也说到: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金刚经谈的是降服其心,阿含经讲的是心解脱。这就是信佛修行的目的。

释迦摩尼成佛第一次讲法,讲的第一个字就是“苦”,人生的各种苦。为什么要最先讲苦呢?讲苦,就是在找病根,讲苦是开始,根本的目的是破除苦。所以信佛的根本目的是:不苦。不苦是什么?幸福、快乐。

信佛就是为了:脱苦得乐。我一说我信佛了,就有人问:你失恋了?你看破红尘了?你受到啥挫折了?哎,搞得你哭笑不得。我为什么信佛,因为我想快乐,我想幸福。这就是信佛的目的。

而获得幸福快乐的办法就是心的解脱。心不解脱,你就不幸福、不快乐。

我有朋友离婚了,很痛苦,因为他对那个家确实是真心的付出,很努力的在经营,但最终还是破碎了。他哭啊,醉啊。后来出去旅游,在各地玩,发朋友圈,再配上鸡汤文。但看他很心疼,因为很明显,他的心还被这些痛苦栓着,就算他走到天涯海角也没有意义。身子在旅游,心还是被束缚的。这不是自由更不是解脱。

你追求自由,向往诗和远方,但你的心那是被远方所牵引,所束缚,那里有个远方,你就被勾引去了,实际上,那不是自由。想去哪,就去哪,不是自由。你的心被远方勾引走了,然后你的心再强迫你的身体上路。我躺在家里,哪都不想去才是自由。

所以佛家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的解脱。

而儒家的目的是:和谐社会。

当然,往深了谈,佛家的目的也是和谐社会,大家的心都平和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所以菩萨要普度众生。度众生,度的还是众生的心。只不过,佛家追求和谐社会的办法是尽可能多的让大家心灵得到解脱。至于谁当皇帝,姓资还是姓社,这相当的不重要。

儒家也很讲究人心的教化,但只是局部,他更重视怎样经营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是什么结构,佛家不管,但儒家必须要管。君主该怎么做、圣人该怎么做、臣、父母、儿女、亲属、邻居、朋友都该怎么做,这在儒家的眼里是顶级的大事。儒家所提倡的礼,就是规矩和等级。作为社会人,你处在什么等级,该负什么责任,有什么行为规范,这在儒家是有严格和详细要求的。现在经常还有人在背八股文,说儒家就是统治者控制百姓的工具,这纯属闭着眼睛背鬼话。在儒家,对帝王和君主都有要求和行为准则。而推翻无道昏君,在儒家是支持的。至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唱戏的编的。

所以咱们也可以把佛儒两家这样看,佛家追求的是人心,儒家追求的是社会。

佛家追求的是人心,执行的就是:减法。

儒家追求的是社会,他必须执行:加法。

其实除了佛家,这个社会的所有思想、理论、路线、学科执行的都是加法。我会的越多,我知道的越多,我的办法和手段就越多。所以除了佛家,大家都在追求“得”。不论是科学、艺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所有人都在极尽所能的多得,多学习,会得多,占优势。就像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这个得不但要多,更要趁早。孩子学到了很多技能、知识,代价是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快乐童年。时光是无法弥补的,成年后,你挣再多的钱,也是弥补不了的。再说,这些赢在起跑线的孩子,最后真正成为人生赢家的又有几个?未来的赢家人生是虚无缥缈的,现在失去童年的快乐却是肯定的。哎,世人都是想不开。

又扯远啦,咱们还是回到儒家。

虑而后能得,就是经过思考,又总结出新的经验,在经营社会的时候,就有了新的办法,增加了手段。

佛家追求心的解脱,而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太多,甚至是没有止境,那心就会被你想要的这些东西捆绑,你就不自由,自己把自己捆死了。你的幸福感来自于金钱、房子、地位、名誉......这些外部条件的刺激。如果得不到这些刺激或者失去这些刺激,你就会很痛苦。我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清静,我也上班,我也赚钱,我也在不断的升级进步,但不是那种玩命的追逐,只是尽力而为。所以,我的幸福感很稳定。我不需要旅游,不需要吃得太丰盛,也不需要名车豪宅,我不需要过多的外界刺激,但我过得就是很快乐。

因为我学的是减法。坑我的人,我也不跟你吵,不跟你打,但我绝对会让你在我的生命和思想里消失。我不恨你,不恼你,我压根就不想你。

得还是不得,是由儒佛两家追求目标的不同决定的。

经营社会,那你就得“得”。想幸福,该断的就得断。


何老师允武


《心经》说“无智亦无得”,而《大学》又说“虑而后能得”,说的都是一样道理,一样的事。古人著书立说,就怕后人学了不动脑,只要肯动脑,没有不理解的,也没有冲突的。

《心经》,说的就是心,心“无智亦无得”。这个意思是有很高的智慧,也不认为这就是智慧而生骄慢心,就是有得到什么了,也不认为自己就了不起了,跟没得到一样。这是心态思想上的层次,观自在菩萨,就是如此。

《大学》说的“虑而后得”,说的是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定,就是止。一个人面对事情的时候,要会懂得先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才会得到智慧,再去面对处理事情,这样是最好的。这个意思,是要人保持一份冷静。我们自己想想看,有多少事情,做错了,失误了,都是没有静下心来的缘故?

有人会说《心经》讲的比较高,和《大学》不是一个层次级别的。真的是这样吗?观自在菩萨,他若是要做事情的时候,一样会是在静定之中,冷静之中,生出智慧来。难不成观自在菩萨就直接变出来吗?想干嘛就干嘛吗?如果可以这样,那还叫什么观自在菩萨?叫凡人凡夫了,这样就有过了。

我们人呢,都是凡人,凡夫,所以我们经常生过失过错。而我们想尽量的避免这些事情,就要学会《心经》的道理,或者学会《大学》的道理,然后慢慢的去改善,那就是凡夫在想着圣人菩萨前进。至少,可以做个更完善合格的人。

圣人有得还是无得啊?有得啊,但不在意多少得,不刻意,不自满。


命理师陈一宏


🤗《心经》通篇的“无”都不是“没有或不存在”的意思,是“可运用可抛弃、可粉碎可突破”的意思。

🤗《大学》与《闻思修》法相仿,与《心经》不相仿。《闻思修》与《苦集灭道》一样,都是《心经》的前奏。

🤗其实是对经历和所学知识,疑惑了痛苦了,才应运而生《心经》,前提是:此人已经十分博学了。

🤗《心经》是对玄奘法师讲的,玄奘15岁中秀才18岁中举,同年又考入佛门,经历了中原门派的斗诤,想再次取经。法师认为,后世的口舌佛祖一定会知道

,会派菩萨来传文字摧服口角的。

🤗玄奘法师在路上是很苦的,曾经在沙漠中昏迷,醒后盘坐、入定,就获得了观世音菩萨授予的《心经》。这是对一个渊博的人宣说的,不够渊博的话,得先让自己渊博起来。

🤗世尊在肉身佛时期,曾大力推荐观世音菩萨提供的《闻思修》法。法门倡导:智慧一定要多广,思考一定要深透,修行一定要严谨又灵活。

🤗若没有智慧与经历,又能抛弃什么?突破什么呢?无知的人不能推翻旧法,也不能修改或号召新风尚。
🤗闻思修的方法:①见闻世间事,思索世间道,实证佛法;②见闻佛法,思索世间法,善化世间法;③见闻世间法,思索佛法,出离一切世间法与佛法

🤗以“无观念、无立场”的状态去看待世界,粉碎、修整一切佛法与世法――从而以出离心,弘观世间……

🤗世尊乔达摩.悉达多,是冥想得道的,但他认为凡人不适合冥想。而一切的,有智的、无智的众生,全都能运用“闻思修”法门来修行。

🤗观世音菩萨的“闻思修”,就是主张:要学习、要增长智慧;再运用所学去获取财富与经历;再运用获取的过程,总结经验完善智慧,这就是闻思修


🤗小过程包含一轮“闻思修”。而闻过、思过、修过的目的,是为了更有经验的,再一次闻思修。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去突破去发展。以前的过时了,不适用了,就抛弃不要固守――这就是大过程。
🤗就像小学得了99分的作文,不能拿到大学去交作业,题目一样也要另写一篇。又像对没退休的人说:养狗浪费精力;对孤独的人又说,养个小狗作伴吧……



🤗大菩萨都是入世间法,又出世间法的。以往,动乱或起义太多了,大家都盼望能够统一不再打仗。紫薇星就会照耀一个磁场好的人,往往是人群中,最容易让大家信任依赖的。这个人就出来最后定江山,又再立新法。

🤔大菩萨总是把以前,自己立过的朝代,自己回来又给推翻掉了。

🤗这是一种转换,以前推广的法规与社会风气,被人玩坏了,就回来粉碎自己定的规矩,制定适合当下的规范。

🤗菩萨都能打破自己亲立的规章与社会风俗,我们又何必墨守成规呢――《心经》里说的就是这个。
🤗所以

必须学习文化,但不能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要通篇读懂,并且把含义用现代语言给人讲透,不要照搬文言文,那只能说明会背发音。
🤗不光懂还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板的,一成不变的去执行,要边做边思考。

🤗要学要思考要运用。还要:因人制异,因时制宜,因势置异。


I来自Sun深处


《心经》中讲述的和《大学》里边讲述的并不一样,是两个概念,所以需要分别理解,大致可以分为出世和入世。

佛家所讲诸法,其中核心之一就是要使得芸芸众生脱离苦海,证得菩提,了脱生死。而一切苦厄皆因无明,所以,只有断灭无明,明心见性才行,佛家用了到达智慧彼岸做比喻,这无明就是苦海,佛法就是渡船。

很多人都执着于有个苦海需要脱离,有个彼岸要渡,有法舟可使,虽然这一切的描述上确实可以这么描述,但最后渡了彼岸过后就会发觉其实根本就没有苦海,也没有彼岸,也没有舟船。因为这一切都是挂碍执着,如果存在有,那么就绝对没有到达彼岸,所以说无所得。其实,如果存在无,也绝对没有到达。所以理解上也应该这么理解,是名无所得,非无所得,其实是无所谓得与不得。且没有“无所谓”。

“虑而后能得”比较好理解,就不赘述了。只是要说一句,通常学佛的人都认为思虑就必然动心,动心就是无明,不动心起念才是对的。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理解和运用上有些问题。

不动心是根本心不动,根本心本就不动不静,哪里需要去守静不动,一守就是动了。而念头也不是打水飘飘,而应该是如镜照物。用计算机比喻估计好理解一点,无论电脑用了什么软件,电脑本身终究没有动心起念吧,而这不动心的状态下,却可以放歌、可以打游戏、可以聊天、可以办公……,当音响传来大笑之声,我们必然不会认为是电脑动了妄心发笑,而只是因为程序的自然运算结果而已。

不动心起念有三个层面,最差的,就是绝对的不动心起念,但无论吃饭穿衣,还是待人接物,思绪必然有所周转,所以这个不动心起念是根本不能够实际存在的。中等的,一切因缘而动,如同死物,如土木金石,饿了吃,困了睡,一切条件反射一般,不思不虑,像现在的机器人。最好的,虽然也是如同条件反射,也像机器人,但是这是有着情感的机器人,而且不同于人的情感和认知会迷乱而生妄心。这个状态下,喜怒哀乐虽然真切,但也如同一段程序自然激发。哪怕是竞赛,哪怕是争锋,也不过游戏运算而已,看似强烈执着,可实际根本没有挂碍。不动心如电脑主机为体,一切行为认知如同计算机里的软件自然运作为用,这就是体用之别。


天衢


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把,小学题和研究生题,并列的考试。

儒家的那句话好解释,‘’好好考虑一下,然后就能得出结果‘’。它很直白。

至于心经那句话,很是解释不了,“无智亦无得”说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得道开悟后,然后照见“五蕴皆空”的状态,他说的是一种感受吧。

举个例子,‘’就如人喝醉了,迷迷糊糊的那个状态。‘’喝醉过的人听了能理解,没喝过酒的说了也是白说,感受是根本理解不了的。 如果开悟了能理解,对不开悟的人说了也没用。

我看很多人解释了这句话,不知道这些人里有没有开悟的人?如果有,他的描述和解释可以听。如果没有,那就是望文生义了。

我没有开悟,我也瞎说说,说错了别骂我😭。 我的理解是,开悟了,所以肯定是有了大智慧。 ‘’虽然有了智慧,但是反而觉得没有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开悟一样,就是禅师们所说的“并无所得”,也就是金刚经里说的,虽深悟了佛法,但是并没有法执,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什么!

再说透点,智慧本来就是自己每个人本有的,只是被障碍遮蔽了,智慧从自己内心找到发现了,所以也不是从外面得到的。“找到了自己原来,就在自己兜里的属于自己的钱~智慧”这个钱不是从外面挣得,所以说‘’无得‘’。 佛性本自有,不是向外求!

佛祖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性,我们之所以找不到,只是被障碍了。”

别打我,我就这水平这么多。


挎富追神


《心經》中的“無智亦無得”与《大學》中的“慮而後能得”因從事物的觀察角度不同和詞句的不同,其結果有天淵之別。


《大學》中的“慮而後能得”是從事俗層面來分析事物的,即經過細致的考慮觀察之後總能得到事物某些發展的規律或結果。沒有涉及出世間的智慧,誰都可以很容易理解的。

《心經》中的“無智亦無得”太過深奧了,一般人連字面上的意思也搞不懂,甚至會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揚州觀音山的幾位出家師傅們以曾和我探討過這一課題,他們曾疑惑不解地向我提出:“佛到底是有沒有智慧?”,在這裏我再次談一談我的淺見。



從釋迦牟尼佛的三轉法輪中不難看出,佛擁有兩個種類的五種智慧:即以空性般若的如所有智和以如來藏光明的盡所有智;又分別顯現爲: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等的五種智慧。那麽《心經》爲什麼會出現“無智亦無得”呢?有智或無智都是我們的分別念中的一個概念而已,在真實實相中不可能還存在這種分別念概念,真如自相非緣取之物,非分別念可以進入的。煩惱不是菩提!煩惱的本智是菩提。所以說“煩惱即菩提”是指煩惱的本性,而非煩惱的顯現。


對於出世間的第一諦即勝義諦所涉及的真如,經中之所說是“不可說”的,說出来即不對,即非言思之境。換一句話說,從佛陀的法身來說,無法安立佛的有無是非等觀點,也無法安立佛陀有智慧之說。在寂滅的法身上,安立“無智”之說是極具修持的要訣。

對於維護世間角度,應該選擇說佛有兩類五种智慧,佛是有大智慧的。但對於大乘的修行人來説,是不能持佛有智慧的觀點,大乘佛教徒應持佛無智慧的空性見解的。以應無所住的大清净、大平等觀,而生其心的光明自性任運自成。對佛有沒有智慧,雖說有種種爭議,但都可接受。

無智亦無得,也是在詮釋: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能說是因緣,喜滅諸戯論,我稽首禮佛。阿彌陀佛!善逝智慧,持而不執。


心智无碍畅游虚空


这是对两个不同存在对象的描述,所以并不矛盾。

心经是在描述第八识自身所住境界,因为第八识不对色声香味触法作分别,智慧是与意识相应,所以用了“无智亦无得”来区分大家所熟悉的相应于意识的境界。

“虑而后能得”描述的明显是意识的境界。

所以,从贤圣的角度来说,说“无得” 也可以,因为是站在第八识的立场,描述其自住境界相。说“得”也可以,因为是明心者(意谓着实证第八识的贤圣)站在意识的立场,他亲自观察到第八识,具有了这样的智慧(佛教专用术语,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注:因为这种智慧所观察的对象也就是第八识是对色声香味触法是不作分别的,所以称为“无分别”智。)

希望这样的说明能与大家结个善缘。


安东尼的智慧


哈哈哈,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是出世体系的标准。一个是入世体系的标准。其中,“圣人”的标准也不同。《金刚经》中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与入世体系中的圣贤标准又有本质区别。总之,出世体系是减法,减至零为要务。入世体系是正数内的加法,以道德至高为要务。同是为教化众生。出世者教化众生为0时其奥妙就显现出来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又不是代表无。0是代表着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但0的奥妙就在于可以向正负两方发展为全体实数。“真空妙有”。更有意思的是出世体系的佛法不进行正负抵消的运算。也就是“业力相随,因果不空”。但只要保持0的状态,此时才可超越因果律。“如如不动”嘛。入世法中的教化,承认正负抵消,鼓励正向运动。所以二者的标准与运行方法也各不相同。当然两个体系的最终目的地也不同。


从前有人哦


今天有此因缘也来说两句。首先心经为大乘般若经,般若经典出世在公元二世纪左右,尔时释迦已涅槃七百多年了,故此心经并非释迦亲说乃后世弟子创作,然此弟子创作时也许并未实证到达诸佛之境,所以其经文内容不仅不符合佛法义理,且内容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多,此句"无智亦无得''恰是矛盾中心。其所说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谁在感知?以何而感呢?唯识学派认为''真唯识量",此不生不灭亦或以识而感知,而心经却言"色受想行识皆空,无受想行识''。既识已空,又无智,如何而感呢?更进一步说就算此空又以何而感呢?总不能说以空而感空?若能感非识即智。总不能以''不可说不可说''而敷衍而了事吧。故依在下所见,心经之内容为妄测诸佛之境,其中所述既非空无所有定境,又非非想非非想定境,更非阿罗汉的真如涅槃境,亦非菩萨所证自性涅槃境,无住涅槃境。若历释迦菩提树下所历而实证诸佛之地者即知''真唯智量'',不生不灭尽虚空遍法界乃智所感,万物众生同体乃智之用,唯"我''独尊乃智之成就。付于有缘人同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