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遊寶雞九龍山

寶雞是我的故鄉,兒時生活在市郊的石羊廟,一直看著渭河之南的秦嶺長大,也聽過長輩講起西邊關隴山中林場伐木的故事,卻沒有走進寶雞西邊的山中,停留山間感受那裡的山水之美。冬天和西安的自媒體朋友終於走進關山重重的坪頭鎮,那座叫九龍山的地方,讓我第一次停留,慢慢感受了家鄉山間的靜謐。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從西安乘坐高鐵到寶雞南,只用了五十分鐘,乘坐景區交通車沿連霍高速到達坪頭出口轉行九龍山、大水川旅遊專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隴海鐵路下的九龍山牌坊,渭河清流、隴海鐵路,九龍山牌坊和巍峨山巒,儼然成為一道美麗風景,留駐了前行的步履。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到達九龍山,清澈的瀟水河從溫泉小鎮流過,水流遠處丹霞地貌的九龍山展現秦嶺難得一見的俊秀,讓人對山巔的美麗充滿期待。


冬遊寶雞九龍山


走到九龍山下,仰望峻峭的山峰,石若刀刃,峰刺蒼穹,纜車站的晨光裡,九龍山冬日雄偉已經觸感。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九龍山,又名上九元,地處陳倉區坪頭鎮境內。遠望九峰彙集,狀如蓮花盛開,形似九龍騰空。相傳,唐貞觀年間,長孫皇后回香泉探親後,返京路過皇后嶺時,望見九龍山雲蒸霞蔚,宛若仙境,乃讚不絕口,回京後奏告太宗。唐太宗遂命愛將尉遲敬德在九龍山監修廟宇,祈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留下了這獨秀關隴的九龍山八景。


冬遊寶雞九龍山


乘坐纜車山腰,經過羅漢堂來到九龍禪院前,山腰一片平坦的地方,一座恢弘的禪院依山而建,走進解脫門,大雄寶殿位於院的中央,鐘鼓樓分佈東西兩側,禪院後一座慈祥的佛首依崖而立,晨光撒在佛的面容,讓人肅然起敬。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走過禪院後端的藏經樓,一座座殿堂,講述著禪院從唐代到今天的滄桑故事。這座始建於唐,重建於明,盛於晚清,毀於清末民初的禪院,在2015年得以再次重建。典型的漢傳佛教伽藍七堂建築,通過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鐘鼓樓、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伽藍殿、尊客堂等,形成了一個氣勢恢弘的九龍禪院。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出禪院沿山路西行,有峰巒疊嶂的丹霞山峰,還有仰視裡的九龍山主峰,下行路上俯瞰,一座271米的玻璃索橋出現眼前,索橋盡頭的嫋嫋詠經聲處,一個山崖上的道觀依稀可見。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通過玻璃橋和與玻璃橋緊依的索道,就來到一個叫上九元的道觀,這個鑲嵌進山崖上的道觀由三層樓閣組成,遠看、近觀都讓人感嘆險要。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從上九元旁邊有一個叫八仙洞的地方,民俗的山洞距離上九元幾十米遠,供奉道教傳說的八仙,也講述著接地氣的九龍山民俗文化。


冬遊寶雞九龍山


從上九元,可以登臨九龍山主峰,也可以沿主峰下的山路環形到達玻璃橋,走過山路,遠眺上九元,另一種風景也讓美麗留下。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


冬遊寶雞九龍山,瞭解了故鄉西山的風景,理解故鄉文化,也許只有走進慢行,才可以仔細品讀,感悟其中文化的韻味。第一次停留西山,感受了坪頭的九龍山,也許春夏秋冬的九龍山、大水川還有美好待我品讀,期待再次走近這片土地,瞭解那些尚未品味的文化與美好。

圖文:辛秋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