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那些讀985、211大學的農村學子,最終過得怎麼樣?

有人說,為什麼要強調農村學子,為什麼要拿農村說事:

首先說明兩點:

一、筆者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強調農村沒有其他特殊含義;

二、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有很多的不同,所以要區別對待;

知識改變命運:那些讀985、211大學的農村學子,最終過得怎麼樣?

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的不同主要在於兩點:

一、農村大學生一開始便是帶著使命踏入大學校門的,那就是改變命運,改變貧窮,寄託全家的希望。

二、承受巨大經濟壓力,家庭因學致貧在農村是很常見的,家庭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所以將來的回報便顯得迫在眉睫。

知識改變命運:那些讀985、211大學的農村學子,最終過得怎麼樣?

80後這一代經歷了把考大學作為改變命運的途徑最狂熱的時代,那時儘管家裡窮,但家家戶戶都要考大學,就在那個時代在村裡實現了大學生零的突破,曾經肩負家庭使命,寄託家族希望的一代大學生到底過得怎麼樣?

是知識改變命運還是讀書無用?

網友大體分為兩種觀點:

觀點一:讀大學花光了家裡的每一分錢,父母親變得憔悴不堪,因讀書而導致家庭貧窮,畢業以後四處找活幹卻屢屢碰壁,後來終於找到一個活,月工資3000還不管吃住。呵呵,欲哭無淚,仰天長嘆,現實就是這麼殘忍。

這種觀點略顯悲觀,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

上大學的學子相對直接步入社會的青年接觸社會較晚,剛畢業適應社會有個過程,學校所培養的思維方式也需要實踐與摸索,相信在20年之後必然產生很大的差距。

知識改變命運:那些讀985、211大學的農村學子,最終過得怎麼樣?

觀點二: 有人說再努力也不如城裡人?是自卑還是給自己不努力找理由。那你得想想人家怎麼就是城裡人了呢,即使他這代人坐享其成,那他的上一代呢?總有一代二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啊!那你卻想一步登天,你有那能力故然很好,沒有就努力拼搏,一代更比一代強。如果一天到晚都在憤世嫉俗,那你代代都只能在底層。

這種觀點是比較中肯,貼近現實。也許大學畢業會發現有很多失落,家庭的付出不能立馬得到回報。但會離目標越來越近,所有的付出都不會是沒用的。也許是十年之後,也許是二十年之後,但終歸是有希望的。

文章原創,關於農業、農村、農民,您有什麼觀點歡迎分享留言;本文關於農村大學生話題,你有觀點歡迎分享,本文有不周之處,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