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前10名的城市是哪些?

過山車賊好玩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國內經濟總量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和杭州。總體來看,可分為兩個梯隊:一線北上廣深,準一線後面6個。

一線

一線城市中,按2018年上半年經濟總量排名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它們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還彙集了全國優質的教育資源、政治資源。

上市公司數量方面,截至2017年,京滬深位列全國領先水平,廣州較落後,不到100家。

就上市公司行業分佈來看,三者的第三產業上市公司最多,但北京和上海偏向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而深圳更傾向於電子設備製造。就市值來看,百億至萬億市值上市公司均是北京最多,畢竟帝都是中字頭,國字頭,以及世界500強的集中地。而市值100億以下的中小公司,滬深則居多。

財政收入方面,上海最有錢,北京次之,而深圳和廣州與它們完全不屬於一個量級的。廣深來看,去年前11個月,廣州的財政收入僅相當於深圳的1/2左右。

準一線

排名前十的第二梯隊則是剩下的6個準一線城市,經濟總量來看,天津和重慶比較靠前。

天津得益於京津冀、“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政策疊加,而這些也是未來天津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此外其也是環渤海、華北的交通、港口、物流樞紐中心之一。

重慶也是住建部《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也是西部的重要經濟、政治、交通中心之一。未來的發展點主要在“一帶一路”、亞歐貿易和中西部開發方面。不過重慶在人才吸引力等方面還是落後於其它東部城市。

蘇州的崛起更得益於園區經濟,它也是最低調的非省會城市,曾幾何時其經濟規模僅次於北上廣深。首先蘇州主要的競爭力在於先進製造業、產業科技創新,與京滬相比,它幾乎沒有鋼鐵、車船、軍工等重工業來支撐經濟。其次蘇州緊鄰上海,在產業承接、人才引入方面具有得天獨道的優勢。最重要的則是其園區經濟。蘇州園區曾連續多年名列“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榜首,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家級開發區亞軍等。

成都與重慶一樣,也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但成都更著眼於西部。與重慶、西安等其他西部城市相比,成都在經濟、交通、產業方面更勝一籌。西門子、通用、飛利浦等均在成都落地,機場吞吐量、國際航線、500強在西部城市中也是成都最多。

武漢則屬於中部的交通樞紐,也是老工業基地之一,近幾年光谷和東湖高新區的崛起,也成就了其光電之都的美譽。此外,武漢的高校資源也成就了生物製藥、光電技術等產業,逐漸肩負起中部崛起的重要責任。未來,武漢定位於先進製造業和物流中心,朝著東方芝加哥的目標進一步邁進。

說到杭州,人們第一想起的一定是互聯網、電商和馬雲大大。目前杭州第三產業佔比已達到62.4%,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排名都在全國前列。與蘇州類似,杭州的發展也沒有選擇製造業這條老路,而是互聯網。可以說,杭州的這一步成就了阿里,而阿里也為杭州的崛起貢獻了力量。今年4月公佈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數顯示,杭州居全國首位。隨著G20的召開和2022年亞運會,杭州的地位將進一步攀升。

總之,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優勢,而中國的崛起也正得益於這些奮起的中心力量。


小白讀財經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GDP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經濟城市前十強中,領先的依然是四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地位無法撼動。五到十名依次是: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其中上海的GDP規模超過了3萬億,北京、深圳、廣州超過了2萬億,其餘在1萬億以上。此前,北京和上海還被國外機構評為全球最富十個城市的五、六名,這兩個顯然是中國最的重磅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京滬之間的競爭局面正在發生變化:它們的經濟差距逐漸減小,可能出現反超情況。歷史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後,北京就狂追上海,近兩年的經濟數據可能就會趕超上海。而究其原因,錯失互聯網機遇應該是上海的最大遺憾,現在北京的互聯網科技企業的規模遠遠高於上海,在新興經濟發展方面,上海落後了。

天津和重慶是二線城市裡經濟體量最大的城市。但相比重慶的生猛勢頭,天津的表現有些尷尬,其必須要面對增長動能不足的現狀,也要深化市場改革。 重慶的GDP則有望在2019年突破2萬億元。作為中國最大的直轄市,重慶的土地資源是直轄市裡最多的,人口也多達3000多萬,都堪比一個人口大省了。近兩年重慶的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雖說是基數比較低,但是經濟繁榮程度值得肯定。同時成都、重慶是通向中東、歐洲與東部的三個交通節點,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這兩個城市的重要程度都會提高,而且經濟發展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前途廣闊!

中部的武漢是高鐵節點城市也是傳統港口城市,更厲害的是有86所高校,在國內首屈一指,地利和人才之便是武漢的強勢砝碼。同屬中部的鄭州正在爭奪航空樞紐的定位,這兩年的發展很快,其也是高鐵節點之一。作為中部大省河南的省會,勞動力資源豐富,可開挖的潛力很大。武漢和鄭州發展好了,能夠進一步帶動中部的崛起,這將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至於杭州,現在被多方看好。首先杭州的財富沉澱很深,在長三角除上海以外的重要城市中,杭州的GDP總量最高、居民本外幣存款最多。更耀眼的是杭州的新經濟發展成果,有阿里巴巴為代表,杭州的被貼上了鮮明的“新銳”標籤,被很多分析人士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認為杭州會超過廣州、上海。這也許有些誇張,但是足以說明杭州的活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有專家指出,GDP只是經濟發展的積累達到了一個數量,並不代表發展質量有突破,不應對此過分渲染。現在中國經濟已經轉入了追求高質量增長的階段,比速度、比數量沒有太大價值,而要在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這應該是所有城市正確的努力方向!


政商內參


2017年中國經濟前10名的城市有以下城市:

1、上海市 30133億元 人均12.46萬元

2、北京市

28000億元 人均12.90萬元

3、深圳市 22438億元 人均17.91萬元

4、廣州市 21503億元 人均15.31萬元

5、重慶市 19500億元 人均6.39萬元

6、天津市 18595億元 人均11.90萬元

7、蘇州市 17319億元 人均16.21萬元

8、成都市 13889億元 人均8.72萬元

9、武漢市 13410

億元 人均12.46萬元

10、杭州市 12556億元 人均13.26萬元

另外,中國香港2017年GDP為23049億元,僅次於上海和北京,能排到中國城市經濟總量第三名。

由榜單可以看出,經濟總量最高的是上海市,2017年經濟總量達30133億元,是我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大關的城市。排名第十的是杭州市,為12556億元。人均GDP最高的是深圳市,為17.91萬元,最低的則是重慶市,僅6.39萬元。成都經濟總量仍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武漢,未來這兩座城市有互換位置的可能。而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仍然穩固,經濟總量都超過了2萬億,未來幾年應該不會有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縮小與上海的差距,而深圳在擴大與廣州的差距。

與2016年相比,最大變化就是重慶的經濟總量超過了天津,成為中國城市經濟總量第五城,而天津退居第六位,這可能是與濱海新區經濟數據調整有關。但更值得重視的是,相比2016年9%的經濟增速,2017年天津經濟增速下降了5.4個百分點至3.6%,經濟增速下滑嚴重,如果增速提不起來,未來有被蘇州反超的可能。

下圖是中國城市經濟總量前100名的情況:



錦繡中源


.北京,前10大公司依次為:思科、英特爾、輝瑞製藥、EMC、中金公司、諾基亞、愛奇藝、百度、廣聯達軟件、小米。

2.上海,前10大公司依次為:泛微軟件、巴斯夫中國、博世中國、德勤、SAP中國、金海棠資產管理(海棠金融)、羅氏製藥、飛利浦、默沙東、強生。

3.深圳,前10公司依次為:希捷科技、騰訊、萬科地產、深信服科技、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7-11便利店、大疆、邁瑞、金地集團、華為。

4.廣州,前10公司依次為:寶潔、高露潔棕欖、網易、網易遊戲、箭牌糖果、合景泰富、廣汽豐田、保利地產、廣汽本田、南方都市報。

5.杭州,前10公司依次為:阿里巴巴、萬向集團、支付寶、娃哈哈、農夫山泉、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淘寶網、海康威視。

6.蘇州,前5公司依次為:禮來製藥、蘇州蝸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捷豹路虎、東吳證券、中磊電子。

7.南京,前5公司依次為:A.O.史密斯、帆軟軟件、群智中國、飛利浦照明、華為南京研究所。

8.成都,前5公司依次為:新希望集團、四川華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都銀行、華為成都研究所、成都鐵路局。

9.武漢,前5公司依次為:武漢同濟醫院、武漢華星光電、華為武漢研究所、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天風證券。

10.天津,前5公司依次為:摩托羅拉、諾和諾德製藥、獅橋融資租賃、百度盤古、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整體上,互聯網、網絡科技公司佔比最大;金融、銀行類公司雖然數量不多,可在各個城市排名不錯。

在看準網選取的數據中,深圳的公司數量最多,甚至超過北京;而上海的好公司比例最高。廣東省表現良好,10大城市有廣州、深圳上榜,其他一些城市也有不俗表現。


我是完美主義者


中國城市實力國家權威排名: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天津、重慶、杭州、南京、蘇州、西安、長沙、鄭州、瀋陽、濟南、青島、大連、福州、南寧、成都、烏魯木齊、蘭州。



麥浪165275529


十,南京1.59億元/平方千米;

九,中山市1.8億元/平方千米;

八,蘇州市1.81億元/平方千米;

七,無錫市1.99億元/平方千米;

六,佛山市2.23億元/平方千米(與廈門市並立);


五,廈門市2.23億元/平方千米(與佛山並立;

四,廣州市2.64億元/平方千米;

三,東莞市2.77億元/平方千米;

二,上海市4.33億元/平方千米;

一,深圳市9.79億元/平方千米。

朋友,這每平方千米的建城區面積所產生的GDP,最能反映該城市的經濟活躍度,以及發達水平,但也暴露出該城市的土地緊缺,要增加土地的供給量。





老蛇正宗


上海的財政盈餘在全國鶴立雞群!



遊客154130789


說說大陸地區的經濟強市。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這四個城市是絕對中國四大經濟城市。無論在經濟總量、居民收入、科技、財政收入、企業發展等幾個方面,這四個城市都是中國一流的。北上廣深的說法在1999年就已經奠定了。以下是各城市GDP(億元)排名。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位居大陸前四名。

2017年,四大經濟城市具體數據是:

上海 30133億元;

北京 28000億元;

深圳 22438億元;

廣州 21503億元。

四座城市合計10.2萬億,佔了全國的12%。

再接下就是準一線城市:重慶、蘇州、天津、成都、武漢、南京、杭州。

重慶有的特殊,和其他城市相比,面積、人口顯得比較大,個頭有點像省。

從這十大經濟城市分佈看,絕大部分位於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地區僅有武漢,西部地區有重慶和成都。


紅谷新視界





第一2017年,上海GDP完成30133.86億元,同比增長6.9%(人口:2418萬),全國依次排名第一。上海是入圍世界級城市一線強級別排位7,世界級城市排位9。上海特殊性時代背景,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發達城市爭輝的景象,世界一線城市和亞洲最大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亞洲與太平洋的交接中心,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



第二2017年GDP實現28000.4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全國依次排名二。北京是中國政治中心,國級大都市,是入圍世界級城市除兩個特級強級別紐約和倫敦後的一線強級別排位4,世界級城市排位6。



第三2017年GDP實現21503.15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1404萬),全國依次排名四。廣州是入圍世界一線弱級別排位12,一線弱級別第12,世界級城市排位40,這又為廣州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地位不可動搖打下國際標


第四:北上廣深”構成中國兩萬級俱樂部城市的四大金剛。深圳2017年GDP22286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1090萬),全國依次排名3,超過廣州。作為經濟特區和開放前沿,其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深圳渴盼GDP未來超越京滬。深圳是入圍世界級城市二線級別第12,世界級城市排位83,

第五:雄秀神奇峨眉冠,五糧金液三江歡”。成都中國入圍世界級城市第五城,2017年GDP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1592萬)。GDP總量全國排第8位的成都確在全國城市社會發展排位中被踢出前十,不過緊靠第11位。入圍世界級城市二線弱級別第8,世界級城市排位98。“安逸”是成都的第一個本地名詞。

第六:2017年GDP為18595.38億元,同比增長3.6%(人口:1547萬),全國GDP總量第6和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第5名,入圍世界級城市二線弱級別第21,世界級城市排位110。不久前被曝出GDP有水分天津濱海新區1萬億GDP擠掉1/3,是繼遼、內蒙後,第三個省級單位大規模的GDP“擠水分”。

第七:南京2017年GDP11715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27萬),成全國第11個破萬億規模城市,中國城市社會發展前7名,入圍全球城市分級三線強級別第9,世界級城市排位139。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第八:2017年,杭州GDP實現1255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19萬),全國GDP總量前十城市,中國城市社會發展前9名,入圍世界級城市三線強級別第10,世界級城市排位140。杭州是中國吳越王朝、南宋王朝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現代近年不俗的表現,妄圖打破“北上廣深”的固局概念,積極為亮眼。

第九:2017年GDP11037億元,全國GDP總量排位第12 ,入圍世界級城市三線強級別第13,世界級城市排位143。青島是山東經濟核心領頭羊,發展速度在北方首屈一指。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被譽為“東方瑞士”歐韻之都


第十:2017年GDP達到7363億元。大連入圍世界級城市三線強級別第6,世界級城市排位160。大連入圍世界級城市令人有些意外,從過去的注重“GDP”進入了“不看總量看質量、不重速度重效益”的新階段。從這個視角審視經濟發展,面對現實,經濟發展需要面對的轉型之痛。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動能的轉換,更意味著空間的拓展。大連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環境絕佳,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東北之窗”之稱,中國唯一被江澤民題詞為“北方明珠”的城市,中國第一個“世界環境500佳”城市。



每日一報


中國的話,我覺得有必要加強香港,澳門,還有臺灣省

第一絕對是香港,第二上海,第三北京,第四深圳,第五廣州,第六重慶,第七天津,第八蘇州,第九杭州,第十武漢,個人推測,不喜勿噴,歡迎大家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