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高通VS苹果,谁是最后的赢家?

高通、苹果这对相爱相杀的冤家最近有点“火”

,高通刚刚成功拿了苹果“一血”


美国内战:高通VS苹果,谁是最后的赢家?


高通(Qualcomm)和苹果公司(Apple)之间旷日持久的专利战近日陡然进入高潮。

高通连续“开大”,控住“苹果公司”,造成高额伤害,获得先手优势。

杀手锏1:福州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了高通针对苹果四家中国子公司提出的诉中临时禁令,要求苹果立即停止针对高通专利的侵权行为,iPhone 6S 至 iPhone X 等 7 款手机面临被停售的命运。

杀手锏2:高通公司向美国贸易机构申请iPhone进口禁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回应表示,为保护美国在5G移动通讯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将在iPhone进口禁令问题上进行妥协,也就是说进口禁令有可能生效。

对此,苹果公司也不甘示弱,一技能还击,“发表澄清声明同时提出「复议」请求,要求重新考虑此临时禁令。”

反击1:苹果公司提出,高通提出了三项之前从未被提起过的专利,且其中一项已经失效。

反击2:苹果公司对该禁令的范围提出质疑,称其仅适用于iOS11的专利,新款iPhone目前与iOS 12操作系统一起销售,并未违反相关专利。

针对iOS12, 高通则表示,初步禁令现在生效,订单并不特定针对安装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而如果苹果违反了初步禁令,公司将通过执法法庭寻求执行命令。

自此,事搞大了!这场“世纪官司”在判决书出来的那一刻,就不再受控制。专利矛盾不断被放大,苹果高通已经陷入难以调和、骑虎难下的地步......

内战起因


美国内战:高通VS苹果,谁是最后的赢家?


围绕高通与苹果之间的利益之争,几乎可以写出一整本的编年史来。对于同样出身美国加州的两位“大佬”来说,一切“向钱看”!

在移动通信领域,高通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不仅占领着当今智能手机高端芯片市场,更通过庞大的专利授权持续不断地从市场中获取高额利润。

苹果虽然一直在旗下产品中使用自行研发的A系列处理芯片,但modem(调制解调器)芯片却无法绕过高通。

早期,苹果主要采用Infineon提供的芯片,自2011年起,苹果开始在iPhone 4s中使用高通的芯片。为了抓住苹果这个大客户,高通与苹果签订了秘密协议,给予苹果以高额的折扣,以保证它只购买高通的产品。

随着iPhone的售价越来越高,苹果和高通的矛盾就出现了。因为高通的授权费不是一个定额,而是以手机售价的基准来确定授权费用,通常缴纳整机价格约3.25%的专利授权费。以起售价8699元的iPhone XS为例,每卖出一部 iPhone XS苹果就需要向高通缴纳专利费约为282.7元。

如果在前几年苹果雄霸智能机市场的时候或许就忍了,但随着市场饱和,苹果只好提升定价来维持利润率,高通的专利授权费就成为在苹果身上吸血的蚂蟥,这对于苹果而言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此,苹果试图绕过高通,选择了英特尔。不过当时英特尔的技术尚没有高通成熟,为了弥补不同型号iPhone的使用差异,有消息称苹果限制了使用高通基带的iPhone性能。此外,由于苹果完全倒向英特尔,高通则在诉讼中提出苹果窃取了高通的技术并与英特尔分享。

据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和高通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超过100起法律诉讼,相关分析机构称,苹果未支付的专利费用可能在25亿美元至40亿美元之间。

傲娇的苹果


美国内战:高通VS苹果,谁是最后的赢家?


作为高通的大客户,苹果公司绝对有傲娇的资本,但未免太过有恃无恐。

其实苹果对于高通的专利授权费一直很“不爽”,而高通为了能留住苹果这个大客户,过去数年间,苹果和高通通过谈判,将每部手机缴纳的专利费降到十几美元,作为获得优惠“高通税”的条件,苹果须承诺不会挑战高通的专利地位,也不主动推动监管部门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只允许被动配合调查。

2016年底,高通和苹果的这种默契被韩国对高通发起的反垄断调查打破了。

2016年12月28日,韩国公平竞争委员会(KFTC)以高通市场行为违反了韩国竞争法律为由,对高通开出开出1.03万亿韩元(8.54亿美元)的反垄断罚单。

2017年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同样宣布将对高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原因是“高通利用其在基带芯片方面的优势,打压竞争对手,抑制创新;在专利授权许可谈判中漫天要价,进而提高了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和平板时的支出”。

对于这两项调查,高通认为幕后推手是苹果公司,所以就有了高通“不再向苹果返回因为购买高通基带芯片的专利费优惠部分”的决定。

与高通关系破裂后,苹果率先出手,在美国对高通发起了10亿美元的诉讼,并在此后几个月内接连在中国、英国提起类似诉讼。同时,苹果开始在iPhone 7中引入了英特尔,最终在iPhone XS的供应商名单中将高通完全删掉。

拼命的高通


美国内战:高通VS苹果,谁是最后的赢家?


对于高通而言,对于苹果的翻脸似乎早有预料。

针对苹果2017年1月的诉讼,高通4月在美国提出反诉讼,否认苹果所有指控,并列出苹果五宗罪,包括违反与高通的协议、干涉高通与被许可商之间的长期协议等。

为围攻苹果,高通还于2017年7月先后在美国和德国起诉苹果侵犯其专利,希望能阻止iPhone在美国和德国出售。为了引起苹果的注意,高通将对苹果的狙击延伸到了中国市场。

2017年9月29日,高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三项诉讼,指控苹果公司在中国侵犯了高通三项中国非标准必要专利。高通请求了禁令救济,要求禁止苹果公司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相关iPhone产品。

2017年11月15日,福州中院对高通起诉苹果四家子公司一案予以立案

如果说高通在德国起诉苹果只是小规模作战,那么在中国起诉苹果对于苹果来说就是致命的狙击战,因为大中华区是苹果重要营收来源。

据苹果历年财报显示,2015年苹果大中华区营收587.1亿美元,2016年485亿美元,2017年营收447.6亿美元,中国市场贡献了苹果20%的收入,如果苹果真的被禁止在中国销售,苹果要损失近1/5的市场份额。

高通的手段初见成效,一方面。法院禁售令颁布,苹果旗下iPhone6S、iPhone6S Plus、iPhone7、iPhone7 Plus、iPhone8、iPhone8 Plus、iPhone X七个主力型号手机产品遭殃;

另一方面,利空因素传导,苹果股价下滑,刚获得“全球市值全球第一”的桂冠就转手交给微软,花旗也大幅下调苹果目标价,预测市值恐怕遭受腰斩,“股价最低将跌至每股125美元左右。

谁是赢家?


美国内战:高通VS苹果,谁是最后的赢家?


在这场美国内战中,苹果、高通注定都不能成为赢家。

就苹果而言,禁令意味着苹果中国区销售体系几家公司不得继续销售上述产品,如果苹果公司不能复议变更、撤销禁令,而高通成功维持禁令实施,相当于从法律上掐断全国苹果手机销售商上游供货来源的水龙头,足见禁令杀伤力之巨大。

同时,苹果因出货量下降影响遭投行频频看空。在即将进入的5G时代,苹果似乎并不着急,截至目前并没有在2019年推出5G手机的消息。虽然,苹果有可能在等待5G市场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时机,但更重要是iPhone供应链在5G相关硬件方面不足,或者无法享受到高通5G芯片的首波红利。

对于高通而言,利润损失巨大。财报显示,高通有超过一半的利润都来自向手机厂商收取专利许可费和销售通信基带产品。和苹果的交恶使它蒙受了不小的损失。2018 年 Q4,高通收入 58 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2%,盈利也从去年同期的 15.67 亿美元减少到今年的亏损 4.93 亿美元。

或许对中国有益!

这一判决结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和中国之间紧张的贸易局势。

美国当局正通过各种手段打击中国通讯巨头中兴华为「非法」活动,而中国则扼杀了高通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的想法。

此次针对苹果的禁售,也令不少美国商界人士担心,这是否会成为贸易战中,中国对美国实施反制手段的一部分。

综合极客公园、市界、华尔街见闻、第一财经、虎嗅、寻找中国创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