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攻打东吴,刘备守蜀中,夷陵之战还会惨败吗?为什么?

绝版哥讲经


先申明观点:不会惨败,但是仍旧会败,因为题主忽略了两个人。

一是东吴孙权,二是蜀汉张飞。

关羽战死后,东吴孙权突然有个奇怪的行为,他竟然向曹丕俯首称臣。为什么?因为孙权知道,要跟蜀汉干架了,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先跟曹魏认怂。

魏战略家刘晔对此发表评论:“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

其后,再来看看张飞在做什么。张飞在刘备出兵后不久,死了。

张飞死的非常蹊跷,被人绕过亲兵,杀了。

而张飞,这时候正在干什么呢?两个字:报仇!

张飞跟刘备一样,准备替关羽报仇。怎么去报仇?关于张飞在最后记载中,有这么一句话: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

意思是,张飞率领万人,从阆中出发,去江州汇合。

而张飞,沿着长江,走的是水路。

刘备,走的是陆路。

水陆并进,杀向东吴。

然而,张飞却被人杀了。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看清楚没?顺流,也就是说杀了张飞的人,坐船顺流走到孙权那里。意思很明显,杀张飞的人,是孙权指使的,否则也不会,顺顺当当走到孙权那儿,毕竟两国交战,谁知道你是不是耍诈?

然后造成了,只剩下刘备一人,七百里连营,被陆逊一把火烧了。

那么题主的问题,我的观点,大概能站住脚了。

因为蜀汉的水师,跟陆军,无法合兵一处,换成是谁去,都不可能打赢了,打不赢,对于蜀汉来说,就算输。


刹那历史


提问者很聪明,其实夷陵之战就应该这样打。刘备坐守成都,派一名大将去就可以了。而这名大将也可以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毕竟是军师中郎将,能文能武,非常适合,至少比当时夷陵之战刘备带的军师刘巴要强很多。

那么如果诸葛亮攻打东吴,夷陵之战还会惨败吗?我觉得不会,为什么呢?

善战者,首先考虑的是粮草退军路线。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最基本要素。而退军路线则是保证军队不受重创的重点,也就是说即使打不赢,有序的撤军也可以保存实力。

纵观诸葛亮指挥的数次伐魏之战,诸葛亮首先考虑的都是粮草和退军路线。例如第一次攻祁山成功后,诸葛亮赶紧派马谡抢占街亭,而街亭是陇右和关中平原的一道关隘,易守难攻。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看到危险将至,于是赶紧撤军,这就保证了蜀军不会因为撤退时走得慢而被魏军追上,受到重创。

诸葛亮后来兵围祁山,在上邽偷偷行军,也是为了抢夺军粮。有军粮才能打仗,后来军粮吃完,诸葛亮提前撤退。因此,诸葛亮用兵谨慎,虽然没有大胜过,但是没有大败过,这其实是很难得的。

如果让诸葛亮去攻打东吴,依照他的用兵之法,诸葛亮会选择多练水军,以水军为主力,陆军为辅助。沿长江水陆并进直逼夷陵。这时候陆逊肯定要与诸葛亮在水上大战,结果不可知,因为东吴向来水军彪悍,善于水战,而诸葛亮的水战能力待定。

事实情况是当时蜀军仓促起兵,水军不多,因此陆军是主力,而水军是辅助。所以如果诸葛亮带着这样的兵力去攻打,结果应该跟刘备差不多,也会受困于夷陵。

接下来诸葛亮肯定不会像刘备一样联营七百里于夷陵,这样的错误连曹丕这样的半个军事家都晓得很危险,以诸葛亮的谨慎性格,断然不会这么做。

诸葛亮会选择撤军,建议刘备来年再战。而且在撤军的同时会设下埋伏,至于能不能伏击到东吴将领就不可知了。但是能伏击成功的概率很大。因为诸葛亮曾经伏击成功过魏国的将领张郃和王双,成功率简直高的不得了。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如果诸葛亮率兵攻打东吴,而刘备留守成都,依照诸葛亮用兵谨慎的性格,诸葛亮肯定不会惨败于夷陵。因为诸葛亮考虑的永远都是三点:一、策反敌军,搞政治联合。二、准备充足的粮草,三、及时撤退,不给敌人追击的机会。因此,诸葛亮完全可以带着一只完整的蜀军平安归来!


每日趣评


浏览了一下网页以上朋友都答得较全面,本人只能从另一角度去破析,由于三国历史在演义的光环下若干个问题都被转化,现在的历史专家们也意见不统一,有扬刘抑曹的,也有扬曹抑刘的,总的来说渐渐人们都以历史为依据,小说必竟是小说,例如三国演义至少三十大误区,为了神话诸葛亮,把鲁肃,周瑜描写成傻猫,心胸狭窄,还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孙坚斩了华雄,记在关羽头上,过五关斩六将,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诸葛火烧几个大仗都取得了大胜,司马懿等于是诸葛掌中之物,什么许诸怕张飞等,是多么精彩的埸面,可惜这都是罗贯中先生编造的,事实并非这样。

无论诸葛亮守哪里,刘备打哪里,有一点足以说明,法正,庞统在时都随刘备出征,入西川带庞统,这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拼了家底国与国的较量,为什么刘备不带上诸葛亮呢?无论水路陆地战场上是稍纵即逝,瞬间变化莫测的,诸葛亮这么能打仗为什么刘备要亲自出征呢?他大可和孙权一样让陆逊去前敌指挥,只有一种理由解释可以说得通,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不放心,做好后勤保障较适合他,换一说法如法正,庞统在百分之一百会随军作战,所以刘备深入吴国腹地作战就当时蜀国的国力,兵力,都会以失败告终,吴国的国力要比蜀国大了两倍有余,而善于攻城掠地的关羽,张飞,已不在了,刘备去了左右手,实在算不上精兵强将,也找不到蜀国能性的理由。再见!




9紫气東来


诸葛亮本人领兵攻打东吴可能不大,刘备还在的时候,毫无疑问刘备本人才是蜀汉政权战争经验最丰富公认军事能力最强的名将。诸葛亮虽然已经有过一些军事经历,但这时也不会被认为军事能力比刘备更强。领举国之兵与东吴作战,肯定只会是刘备本人。另外从夷陵之战的形势看,换个人领兵蜀汉胜利的机会也不大,顶多损失小点。

《三国演义》虽然表面的倾向是尊刘扬曹,但对于刘备本人,演义中的形象其实反而相比历史上大大弱化。刘备的一些著名事迹在演义中都被移到别人身上,如鞭打督邮被转移到张飞身上,博望坡之战被移到诸葛亮身上。

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距离那位中山靖王的年代已经有300年,早就和普通平民无异。刘备本人也就是个家庭比较富裕点的平民出身,刘备后来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奋斗。刘备流落各处都能得到礼遇,最大的资本就是他本人打仗水平比较高,身边也聚拢了一批以关羽张飞为首的能打仗的精兵强将。

刘备有过多次失败经历,但很多时候是实力不足的,不代表刘备本人不是一位金牌打手。袁绍曹操刘表等当时人并没有因为刘备的失败而轻看,对其非常礼遇。刘备实力比较强大时,亲自统帅指挥了打败曹操的汉中之战,代表了刘备的军事水平。

(刘备)

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对刘备集团意义重大。不过刘备在世时,诸葛亮虽参与过一些军事行动,但主要职责不在军事方面,尚未显示出特别强的军事能力。重大军事行动中,刘备肯定首选自己,其次选择手下最能独当一面的关羽,第三会考虑张飞,考虑诸葛亮的可能较小。

从巴蜀地区向东,古代能够通行大军的出川路线只有沿长江三峡这一条路线。长江三峡地形险峻,两岸高山密布,长江两岸只有非常狭窄的坪地。如果蜀汉军出了长江三峡,在江汉平原上与吴军作战的话,蜀汉军队有一定战斗力优势,还有机会取胜。但蜀汉军正好被堵在了长江三峡的出口处,基本没机会获胜了。

陆逊带领的吴军有五万,与蜀汉军队数量基本相当,蜀汉军连兵力优势都没有。即使蜀汉军有非常大兵力优势,被堵到长江三峡出口处也没机会发挥,何况蜀汉军根本没有兵力优势,把蜀汉军堵到三峡出口处的吴军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了。

(夷陵之战)

刘备连营也是被堵到狭窄的长江三峡里面,因为地形因素不得不如此,当然演义中的连营七百里是夸张说法。

刘备根本没可能突破陆逊在三峡出口处的防线后,战争已经处于必败之地了。刘备能损失小点唯一的机会是早点下定决心退兵,不让陆逊找到战机。但刘备考虑政治因素过多,在面临必败之战时下不了退兵的决心,最终输的干干净净。


仁勇校尉


诸葛亮出兵攻打东吴,结果会是如何呢?这个其实就是个假设性的话题了,既然是假设,就得有一些真实的依据作为基础,这样才能说服别人。

咱们先看诸葛亮的战争实绩,从历史记录看,到夷陵之战前夕,诸葛亮没有任何指挥战争的记录,可以说是零败零胜,完全是一个素人。

而东吴这边主将陆逊的战争实绩,其实也不多,在正式出任之前,他主要是在后方。所以,如果诸葛出手,这一战便堪称素人对决。好比是两个从来没上过拳击台的拳手要比赛,估计观众不多,下注的人更少。

而以诸葛的谨慎,加上荆州西部地形的复杂,他的行军速度一定极其缓慢。而陆逊又考虑到自己是个新人,最初的行动同样会以坚守为主。所以,这一仗,一定会旷日持久。若是旷日持久,又会对哪一方有利呢?显然是守御阵营,你看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罢,诸葛亮攻城从来是个弱项,后来的陈仓只是一个郝昭去防守,诸葛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毫无进展,最后被迫退军。所以最合理的结果,诸葛亮也是花了半天劲,最后是攻不下城池,更别提打败陆逊。当然,东吴那边因为是诸葛出来打,注意力也不会那么高,估计陆逊就算是打得诸葛亮落花流水,也没啥大成绩。而且,因为是诸葛亮来,说不定孙权还会让他哥诸葛瑾来做前锋,孔明你敢打你亲哥?

所以,如果诸葛出兵,六次北伐无功而返的场景,便会在此时提前上演。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以《三国演义》来说,诸葛亮是不赞成对东吴用兵的,因此盛怒之下的刘备才亲率大军大举伐吴。

所以说,诸葛亮是不会去攻打东吴的。

如果一定要假设诸葛亮去攻打东吴,刘备守蜀中。

無月觉得诸葛亮一点会放缓行军速度,和东吴交上手后,基本上也是打些不痛不痒的小仗,在打仗的同时,主要是和东吴进行斡旋,拟出一个协议,等待时间一长,刘备怒气消了后,将东吴的请和协议拿出来,双方重归于好,这会是诸葛亮的主要目的。

但是,如果刘备守蜀中,曹操就有可能进攻西蜀,诸葛亮很有可能半道而回师的。

总而言之,让诸葛亮去攻打东吴,这仗基本上就打不起来了。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如果诸葛亮攻打东吴,刘备守蜀中,蜀汉仍有很大的可能会失败,但是不会像夷陵之战败的那么凄惨。理由如下:

一、此时的天下形势不是蜀汉进攻孙权的好时机

三国势力中,曹魏实力最强,蜀汉和东吴只有联合才能力抗曹魏,虽然之位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导致关羽被害,蜀汉和东吴的联盟破裂,但蜀汉以为关羽复仇为名兴兵进攻东吴是将两者关系彻底撕破且兵戎相见实在是不理智的行为。

蜀汉决定对东吴动武拒绝孙权的请和之后,孙权只能倒向曹魏一方,虽不是真的倒向是借势也使得形势对蜀汉不利。

两位最关键的是,蜀汉兴兵伐吴实在刘备称帝三个月之后,这时候蜀汉本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内政稳定政权,在政权还不稳定的情况下贸然进攻东吴太过于冒险。

所以蜀汉伐吴,不管是刘备领兵还是诸葛亮率军,失败的命运是很难避免的。

二、此时的诸葛亮并不是之后的诸葛亮

之所以有人提出让诸葛亮领兵攻打东吴,是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很厉害,起码是认为他比刘备强。

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后来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六出祁山北伐的影响的。诸葛亮领兵出征是后来的事情,之前或者说在夷陵之战前他几乎没有带兵征战的经验,充其量算是饱读兵书而无实战经验的理论家。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不能用后来认知中的诸葛亮就认为诸葛亮之前就也是如此。

而且即便诸葛亮在军事有些能耐,但打战也不是他的专长。《三国志》的作者裴松之就评价诸葛亮连年北伐皆是无功而返,评价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认为诸葛亮不擅长行军打仗。

所以把有实战经验的刘备换成战场新手诸葛亮,并不一定能打胜东吴。

三、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即使败也不会像夷陵之战那样惨败

从以后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中,我们知道他打战十分谨慎,总是抱着一万分的小心。他会防止敌人袭营,会警惕后路被断,没有绝对的把握他是不会贸然出击的。

所以以诸葛亮的性格和打战风格,蜀汉进攻东吴会僵持一段后多半以诸葛亮主动撤军结束,即使蜀汉战败,诸葛亮也能保存下蜀汉大量有生力量,尤其是青壮年将领。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诸葛亮和刘备互换,蜀汉仍会落下风,只是不会惨败。


微史春秋


如果夷陵之战是诸葛亮去打,结果如何?这个得看是哪个版本的诸葛亮了。

正史版

若是按照《三国志》版本的诸葛亮,输赢最多只能是对半开,因为陈寿笔下的陆逊是一个善谋略的人。而诸葛亮陈寿给与的评价则是不善奇谋,对手如果是一个有本事的人,那么诸葛亮也是无可奈何的。所以或赢或输还得具体情况。


三国演义版本

若是三国演义版本的诸葛亮去攻打东吴,东吴的军队会被诸葛亮轻易打败,因为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具备各种加成。但是诸葛亮也不会让其伤亡太大,毕竟连合东吴是诸葛亮的主张,所以只是给其一个教训,若是按照罗贯中的思路,最后会因为天命的原因,诸葛亮也拿不回荆州。


如果是其他小说版本,那么就看作者给谁加主角光环了。谁有主角光环谁当然就是笑到最后的人。


淡看天上月


诸葛亮的战争指挥水平,只能从他执政后平定南方与曹魏发生六次较大战事来推测,其中平南稳扎稳打,重在以武德服人收南人之心,而之后转向蜀魏战争,五次主动北伐,一次魏国入侵,共六次交战。


第一次北伐在228年,初出祁山,中原震动,后因失街亭而撤兵。同年底,二次北伐,交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粮尽而退。229年第三次北伐,夺取了凉州的武都、阴平二郡。第四次是230年,魏军进攻汉中因阴雨而退。231年,第四次北伐再出祁山,司马懿凭险坚守,拒不出战,粮尽而退。234年,最后一次北伐,出褒斜谷进军,相持百多日,司马懿始终不出,开始军民混杂屯田作长远打算,不久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蜀地古称“四塞之地”(史记范睢),道路险阻,易守难攻,是历朝地方割据的风水宝地,宋朝一老秀才曾写诗“把断剑门烧栈道,四川别是一乾坤”之语,可见蜀地天险。同理,人家进来难,你出去也难。诸葛亮主持的几次战争,都被后勤给牵制,木牛流马运粮和屯田,都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作的努力。形成了擅用正兵,稳扎稳打,重视后勤的战争方式。

综上所述,如果由诸葛亮代替刘备带兵伐吴,由四川东出有水路辅助,后勤运输压力应不如北伐大,但还是会稳扎稳打,正兵为主。其中由于没有皇帝御驾亲征,人心士气和战斗力可能有所下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东吴方面,陆逊对付刘备伐吴,主要是拖和固守一段时间后回撤,战略撤退到夷道一带,把前面的崇山峻岭全让给对方,让刘备犯错入林避暑然后火攻。若诸葛亮带兵,以他的谨慎性格,会步步为营通过险地,纵遇炎热天也不会全军入林避暑,应有其它更好办法,比如营地选择,犄角之势等。陆逊所恃的天兵火攻不可能奏效。

虽然诸葛亮能避免刘备类似失误,但以陆逊后来守荆州多年不失的情况看,蜀军难有大胜,估计小胜几场,双方拉锯一段时间后,都不敢打持久战,握手言和谈判罢兵,孙吴应会让出部份荆州。这样的结果,对蜀汉而言好太多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南方鹏


夷陵之战不会败,但东吴依然屹立,这两点是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当刘备报仇心切一心想要伐吴时,诸葛亮苦苦劝阻,这使得刘备觉得诸葛亮有包庇东吴嫌疑,而且诸葛亮与关羽本就不和,诸葛亮的哥哥还在孙权那当谋士,这一切都让刘备觉得孔明是在公报私仇,所以就算孔明挂帅,刘备也不会放心,定会找人监视,打战时统帅部高层不和,这场战争也h是很难打赢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孔明并不真心伐吴,孔明的思想是天下三分有其一后,待曹魏有变后才可出师一统天下。结果曹魏这只大老虎没病,这弱小的两只狮子先打了起来。打孙权吧,曹操高兴,不打吧,刘备不高兴。于是小编猜测,诸葛亮最多会在夷陵之战胜利后致书孙权,让他吐出荆州割地赔款等等,然后找个理由班师回朝。甚至,可能会假败于东吴,和孙权演一场戏来换取刘备“双方势均力敌,急不可下”的看法,于是他的战略又能继续实施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