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繼續探底 穩增長財政優先


經濟活動繼續探底 穩增長財政優先
經濟活動繼續探底 穩增長財政優先

受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減速和工業生產放緩拖累,11月經濟活動數據壞消息多於好消息,經濟活動繼續探底。好消息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超預期反彈。壞消息包括汽車行業銷售和產出進一步趨弱、消費趨於疲軟,供給面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

儘管11月汽車行業的投資增速有所放慢,但仍然比三季度平均水平要高。

汽車行業之外,製造業投資較10月加速了近一個百分點,11月同比增長13.1%,主要受到機械和電子相關行業兩位數投資增長的支撐。於此同時,這部分行業的生產活動也保持快速擴張。

11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較10月的7.1%有所放緩,但已走出三季度的低谷並趨於穩定,部分反映了前幾個月貨幣寬鬆的影響以及基礎設施項目的加快落實效果。預計隨著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2019年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外部需求方面

11月貿易數據下滑超預期。建築業需求低迷導致相關進口增長回落,石油除外的大宗商品進口明顯放緩。更值得關注的是供應鏈相關的進口和出口11月大幅減速。加工貿易進口11月接近零增長,加工貿易出口同比僅微幅增長2.2%。關稅戰影響開始顯現。

產品品種上,沒有包括在目前為止的加關稅清單上,半導體進口、移動設備出口分別拖累了名義進出口增長5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在技術週期品和供應鏈相關產品之外,消費品出口目前為止仍保持平穩。

分出口目的地看,11月對美歐日三大貿易伙伴的出口增長7.6%,其中對美國的出口增長9.8%,好於整體。供應鏈相關產品之外的一般貿易出口也保持快速增長。但考慮到關稅戰前景尚不明朗,未來仍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進一步的負面衝擊,2019年中國的一般貿易出口增長預計回落至較低個位數。

經濟活動繼續探底 穩增長財政優先

展望2019,內外部壓力仍在的背景下,以穩增長為目的的政策寬鬆宜加快落實。財政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協調合作的前提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起到更關鍵的調結構作用。政策寬鬆的兩個重點領域包括:

  • 支持民營企業的信貸需求,包括銀行貸款及債券發行;
  • 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除了減輕企業部門的成本負擔外,增值稅減稅還有助於提高總需求並促進消費增長。隨著前期減稅和針對民營企業的定向信貸寬鬆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我們預計國內需求有望在未來幾個月低位趨穩。與此同時,全方位對外開放與深化改革相結合,有助於一方面緩解貿易摩擦,另一方面更助力經濟結構升級和擴大國內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