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速流入A股,但指数涨幅不大,成交量也未见放大,这是什么原因?

互金直通车


一,外资能买的股票涨的太少了。虽然A股入摩成功了,但是纳入明晟指数的A股还是数量有限,并且大部分都是大盘股。那么问题来了,A股既然已经入摩成功并且不断有外资流入但是股市却不上涨为什么呢?你看下msci概念的都是些啥股票就知道了,茅台,美的,格力,平安等这些股票过去两年都翻倍甚至几倍上涨了,目前这些股票又处于调整期这个时候外资还会做吗?还敢做吗?所以现在即便是外资在流入A股也是小幅度的流入,更是在等待机会,估计已经翻几倍的股票我想外资也不敢买吧!

二,换位思考原因自明。如果你是外资你现在会怎么投资A股呢?大批资金抄底入市肯定是不可取的,现在抄底绩优白马等大盘股肯定是找亏啊!如果我是外资,我会选择持续性的建仓,寻找低位的优质股,逢低关注并且不断的加仓。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对于相对成熟的国外投资者而言,面对现在的A股状态只能这样做。毕竟A股还在下跌中,唯有持续性的建仓才有盈利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A股成交量一直上不去,不会出现大的涨幅的原因。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个股分析私信探讨。


投资观


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但实际上还是通过ETF等主要渠道直接或间接参与A股投资,但ETF本身的灵活性较强,外资资金风险对冲的策略比较丰富,可能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方式,或聚集部分核心品种,而其占据市场总量规模还是不会很大,外资加速流入的现象仍需要理性分析。此外,外资投资A股市场,实际上还是重在资产配置,看好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但是外资等资本本身具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其提前积极布局,或许也有中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不过,对于A股市场指数涨幅不大、成交量未见放大的现象,或多或少属于股市底部的信号,但股市处于底部区域,仍然有反复震荡筑底的需求,未必会因为见底后立马上涨,而资本积极配置,本身还是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或许股市底部仍然有反复巩固的过程,而A股市场的底部基础尚且不算过于牢固,至于股市的估值底部有效性,仍然需要有待观察。


郭施亮


外资特别是北上资金在2018年确实不断流入A股,但是指数涨幅不大,成交量也未见放大。这是有一定的原因。

1、外资也不是神。外资抄底也不是个个能赚钱的。据相关报道,MSCI基金抄底A股亏损的也很多,有的亏损幅度也达到20%以上。外资基本上是在3000点以上抄底的。那时李大霄也天天在高喊底部给外资抄走了。

2、外资抄底的品种还是以白马股为主。恰恰近期白马股的走势并不是很好。主要是白马股不能像过去那样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了。可以说业绩出现了向下的拐点。因此,在趋势的面前,即使北上资金天天抄底白马股,也阻挡不了趋势的下跌。

3、外资也不是想像的那么好,可以今天抄底,明天就可以卖出。在国庆之前外资疯狂抄底,国庆之后却是疯狂地卖出。外资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不会一直持有不动。也会因为内外环境而买进卖出。像上周末出了很多利好,外资大举抄底,可是前几天又大举卖出。

4、外资可以通过抄底A股,然后在新加坡富时A50做对冲。有可能这边是亏了,那边却大赚。而且外资玩这一套是得心应手。因此不要仅仅看表面现象。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股海重生2015


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不错,今年外资加速流入A股,我也不打算去否定它。净流入总金额大概3000多亿人民币,不算少了,为什么指数却不见涨呢?

1、今年以来A股上市企业虽然下降不少,但融资金额却不见下降多少。据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统计,2018年上半年A股IPO融资总额达140亿美元。还没算上人保融资额。也就是说半年从A股“抽血”抽了1000多亿人民币,纵使外资抄底3000亿,不过就抵消IPO融资抽走的资金。实际上,外资并没有真正给A股带来资金净流入。指数涨不上去也不足为奇。

2、各类减持、定增。大股东减持套现从来就不是个新奇的事,大量的解禁股流入市场,大股东们减持套现个几千亿其实也不算多,前几年IPO上市的企业慢慢到了解禁时间,原始股东们获利出局很正常。类似地,定增也从市场上抽取了一定资金,整个市场资金越来越少,存量博弈的市场要涨起来亚历山大。

3、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大量资金有出逃动力。虽说外资逆势抄底,但更多的人担心人民币贬值损失惨重更愿意换成美元资产保值增值,今年来人民币贬值超过10%,短视的投资者自然用脚投票抛售股票换成美元资产保值或者流出中国市场。这对国家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适逢去杠杆周期,整个市场资金面非常紧张。

以上简单讲了资金面的情况,其实A股不涨的原因有很多,大家关注本人之前的一些回答会有提到或者评论交流。

平静的海面下是洋流交错,激荡纵横捭阖——浮沉市


浮沉市


的确从今年6月份A股被纳入MSCI指数之后,就一直流传外资持续不断的流入A股,而根据沪深港通的北向资金来看,截止12月11日的数据来看,也确实流入了近2989亿资金(如下图)

很多投资者可以误认为这么大的增量资金流入A股,A股本应该持续上涨,而不应该大跌,如果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要知道外资流入A股的同时,但是内地资金也流向了港股近925亿。(如下图)如果这样相抵之后,其实一年时间只流入了2000亿左右。

而这2000亿资金如果平摊到每个月,其实每月不到200亿,这对于A股来说无疑杯水车薪,尤其在今年利空因素持续干扰的背景之下,要知道几次央行降准,释放近4000多亿的流动性,市场依旧无动于衷,所以2000亿资金的推动力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另外要清楚A股是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导的,在连续低迷的行情之下,散户投资者信心早就严重不足,部分投资者早已经割肉离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导致场内交易资金减少,尤其遭遇黑天鹅事件的时候,还会集体出现抛售离场,即便没有离场,持股都是相对轻仓,大量的账户现金还是处于观望态度,这也会抑制行情难以反弹。


侯贤平


目前A股估值看处于历史低位,银行,地产,建筑,煤炭,电力,汽车等大多处于破净或者在净资产附近,这些蓝筹股盈利稳定,分红稳定,盈利能力较强。

从指数的涨跌幅对比看,美国历经10年牛市,中国股市却从年初至今跌幅逾3成,无论从个股到行业对比看,中国企业的安全性和估值低于同期美股,这也就是外资不断流入A股的原因,资本的逐利性将逐渐修复A股与成熟市场之间的差别。

从统计数据看,外资呈现净流入状态,并且有加速迹象,但从国内看,虽然有政策利好,低估值支撑,但国内资金买入依然不活跃,这也就使得目前的A股,虽然处于低位,外资买入,盘面并没有形成有效反弹,热点依然稀少,持续性差。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投资理念不成熟 ,价值投资仍需时间 国内A股投资以散户为主,占据资金量较大,但散户并不热衷于价值投资,喜欢炒作概念和题材股,所以估值低的蓝筹股大多为大盘股,需要资金量大,并且波动一般不大,不能满足国内散户炒作题材股,期望短期暴利的心理,就使得很多散户资金处于观望不愿进场。

2.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 从年初中美贸易战至今,贸易战可谓一波三折,中美两个经济大国的竞争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自然对A股市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大的机构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显得谨慎,致使人气低落,成交量始终无法有效放大。

3. 赚钱效应 投资的目的是盈利,无论是机构和散户,都会受大环境的影响,以目前的A股盈利和风险看,赚钱效应很弱,这也就使得机构和散户大多处于谨慎观望状态,不敢轻易入场做多。

总之,综合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看,目前大盘处于震荡筑底阶段,中长线将逐步迎来较好投资机会,唯一欠缺的就是市场的赚钱效应和人气,一旦形成良好的条件,大盘随时会进入强势反弹,建议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紧盯市场成交增量,切忌参与垃圾股行情!


知仁而智


权威数据显示:当前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6%。

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发布的周度数据显示:国际资金正在加速流入新兴市场股市,特别是中国A股市场。

尽管外资加速流入A股,但A股指数涨幅却不大,成交量也未见明显放大。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1、中国A股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尽管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但外资流入A股的资金总额却是非常有限的,所占比例并不足以改变A股市场的运动趋势。外资目前投资A股市场,更多的是试探性、布局性的流入,尚不具备改变市场指数的作用。

2、中国A股市场还处于熊市行情,目前赚钱效应太低,市场参与者以散户为主,在市场下跌过程之中股民参与意愿较低,自然交易量较少。

3、中国A股自2015年5178点开始下跌以来,广大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大部分都套牢了,下跌幅度太深干脆装死,等来年股市行情好转的时候再反弹解套,这直接导致股市成立量低迷。

结论:

尽管外资已经成为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持仓力量,但毕竟数量有限,外资的“远水”解不了中国的“近渴”,中国股市还是要靠自己来推动。


深圳股哥


从官方公布的各种数据来看,外资在加入流入中国股市,但是从目前来看,不仅涨幅很小,甚至还在下跌,而且成交量也没有出现明显放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资金流入股市最显著的2个特点一个是成交量会出现明显的放大,另一个特点就是股指出现企稳回升或者加速上升的态势。外资对中国A股市场一直看好,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各种外资源源不断流入A股市场,对A股市场绝对是一个利好。

最近一个阶段,股市出现了下跌走势,即便是反弹,力度也不大。在成交量上,也没有过于明显的持续放大的迹象,但是从官方媒体的数据上看到,外资已经在不断流入A股市场,为什么资金在流入,成交量却不明显放大呢?

其实,我们从日K线上也能看到,在上涨的时候,成交量也是放大的,只不过不是特别明显而已,外资介入A股市场,也不是一下子就满仓的,他们也在寻找机会,寻找适合他们的有价值投资的标的股,而且他们的介入方式肯定不会是直接大举满仓操作,是一个分批分期的小碎步前进的过程,因此,从成交量上看,虽然有所放大,但是并不十分明显。

外资投资更注重的是价值投资,是中长线的交易,仓位是一步步加的,而且在行情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他们的加仓力度会更加谨慎小心。从数据上看,流入的资金量相比A股的体量来说,并不大。

A股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相比欧美市场并不成熟,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对股价影响很大,再加上制度方面的严格限制,外资的吸筹显得更有耐心。

作为散户,我们更不能着急,不能因为外资介入了,我们就认为底部来了,一定要等待底部形态出现后再考虑介入。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什么时候成交量出现持续显著放大,才是外围资金真正大举进攻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我们积极参与的机会!

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

禅壹,证券分析师,技术派,多年私募操盘手。20多年的股市实盘征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基础。


禅壹


其实你这个问题只要明白一个道理,答案就自然找到了;因为A股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这是不假,外资资金流入是非常有限的,A股需要的是国内投资者团结一心才行,并不会因为投资者的介入A股市场就能改变大趋势,外资资金进入A股是只是起到冰山一角的作用,所以并不会由于外资进来A股机会大涨的。

至于A股成交量没有放大除了外资资金进入A股市场原因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因素影响;其一就是A股市场还处于熊市行情,赚钱效应太低,股民投资者参与买卖情绪低落,参与买卖激情度低。其二就是股民投资者由于A股从2015年5178点开始杀跌,股民投资者手中的股票都被套死了,装死的装死,都死马当活马医,都等着股市行情转好反弹解套了;直接导致股市成立量低迷。

总之就是一句话,A股市场主场还是靠国内股民投资者才能救,靠外资救A股是不可能的事。不管外资从美国,日本,欧洲等股市流出,也不可能全部都会往A股市场进入。如果真正了解A股市场内幕的,我敢相信很多外资也会据而远之。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自家股市靠自家人,靠自身的能力,外来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老金财经


近年来大家都在说外资进入了A股,根据相关数据,今年的1月份到12月份外资累计成交金额达到了4万亿,但是在这个过程发现外资并没有赚钱,好像也没有对指数的涨幅起到相应的作用,尤其是成交量方面更是显现不出来,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跟外资参与的品种有关,看看外资的持股就知道了,参与的大多数都是消费类品种,或者一些业绩表现相对比较好的题材股,而对大金融和能够拉动指数的一些品种却很少见到外资的身影,这是尽管看起来外资参与的力度不小,却没有能够撼动指数上涨。

2、外资的买入都是相对零散的介入,和游资保险资金这些有区别的,外资突出的是个股,并不能实际的产生某些合力效应,就像保险资金一样凶悍,能够带动某个板块,对人气和指数的影响就比较明显,这也是外资看起来雷声比较大,而实际却下不了雨的原因。

相信未来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当外资的持股比例形成气候的时候,对指数的影响自然就变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