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戲服有靈魂!25年為160多個劇種做四萬件服裝

“真正的名角,是不會隨隨便便穿上一身戲服的。”王勝紅摩挲著手中的布料若有所思:“同樣,戲服設計製作不能僅憑劇團要求,也需要我們和演員一樣去揣摩人物性格、瞭解其一生。如此方能在戲服上‘附著’人物的靈魂。”

下午5點,杭州九環路36號的戲服工作室裡,縫紉機不時作響,金絲銀線在絲織品上上下穿梭。一身黑色布衫的王勝紅手握2B鉛筆,一邊聽著手機那頭客戶對戲服設計的反饋,一邊聚精會神地在紙樣上修改圖樣。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王勝紅正在繪圖。童笑雨攝

如果戲服也有江湖的話,在戲服制作上浸淫了25年的王勝紅,早已是“老江湖”。

越劇的茅威濤、評劇的曾紹娟、京劇的尚長榮……都穿過王勝紅做的戲服,川劇的沈鐵梅穿著他製作的戲服,憑藉在《李亞仙》中的出色表現成功摘得“三度梅”。此外,明星版越劇《五女拜壽》、明星版晉劇《打金枝》中的戲服也全出自他手。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越劇明星版《五女拜壽》網絡圖

但時間若回到1993年,只會手繪功夫的王勝紅,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與戲服打交道。

那時,初到杭州的王勝紅師從戲服大師樓國榮,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臨摹圖案。從小花到祥雲再到龍鳳,8年的學徒生涯,讓他入了戲服的第一道門。“戲服最重要的是圖案,它代表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朝代背景。”

他笑稱,自己剛學畫圖的前三年,一竅不通。但三年後,便知道像梁山伯、祝英臺一般的主角,服飾用什麼圖案好看;到了第五、第六年,就得心應手起來,一想到人物就明白什麼樣的圖案最襯其身份地位。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王勝紅收藏的戲服。童笑雨攝

年復一年的積累,也讓他明白了越劇、粵劇、徽劇等不同劇種服裝上的差別,便考慮開設自己的戲服工作室。2001年,王勝紅的工作室問世。但上手後才發現,做戲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王勝紅的工作室。童笑雨攝

“做戲服需要十八般武藝。”王勝紅說,“單就服裝,選料、配色、染色、設計、畫圖、放樣、刺繡、裁剪、合成、整燙等,就有10餘道工序。”崑劇名家林為林在《試馬》中飾演呂布的那一身就是王勝紅做的。“就頭上那頂小王盔,做了整整3個月,一共33道工序。身上一件繡著雙蟒戲珠的大靠,也全是手工繡出來的。”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林為林《試馬》網絡圖

一針一線,串聯起的不僅是那一件件華服,還有王勝紅對於戲曲的理解。25年間,他為中國約160多個劇種,出品了近四萬多件成衣。但每製作一件衣服,他都要去劇組走一圈,聽聽演員真實的想法。

“當時川劇名家沈鐵梅老師要為我她的新作《李亞仙》製作戲服。李亞仙是名妓,沈老師雖然在演技,神韻方面很符合人物需要,可是身材上卻不合適。”於是,王勝紅就利用服飾彌補了諸多缺陷。

沈鐵梅身型較小、體態較豐腴,他便把戲服上的圖案畫得修長一點,拉長身型,並在戲服外設計一層紗,進行遮掩。也正是從那時候起,王勝紅才體悟到,做戲服不僅是設計師的事情,而要考慮到演員、人物等多方面。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沈鐵梅《李亞仙》網絡圖

而自從開始做戲服,王勝紅便成了半個戲痴。一閒下來,便去戲院聽戲,從中也揣摩出了不少戲曲中不少人物的性格。

著名評劇藝術名家馮玉萍曾委託王勝紅製作其在《孝莊長歌》中的戲服,主角身上選用哪種圖案王勝紅也斟酌了良久,最終選擇了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格桑花。在他看來,孝莊這一傳奇人物,為大愛舍小愛的堅韌,也正如這一朵盛開的格桑花。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孝莊長歌》服裝效果圖。王勝紅提供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孝莊長歌》服裝上身圖。劇照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孝莊長歌》演出劇照。

因為能準確把握人物性格,滿足演員需要,王勝紅工作室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也吸引了明星版越劇《五女拜壽》的目光,並承接了該組60餘套服裝的訂單。

據他回憶,接到服裝設計、製作任務時,自己也是捏了一把汗。“當時壓力比較大。茅威濤、吳鳳花、董柯娣、李敏等梅花獎、文華獎得主都在,如何讓服裝展現人物性格,又能與老版區別開來,體現明星版的風采,是一個難題。”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越劇明星版《五女拜壽》網絡圖

當天晚上,王勝紅便將老版的《五女拜壽》翻來覆去看了三四遍,每一次都用筆標註服裝上的優點和缺陷。“老版中丫鬟服裝不夠華麗是其一,二女婿和三女婿身份不易分辨是其二……”

為此,他用更豔麗的服飾裝飾丫鬟,以顯示劇中主人公的富貴,以不同紋繡的圖案,彰顯不同女婿的性格。在劇中,為了體現改良戲服的優點,他還為服裝瘦身細腰,按劇情設計每一套服裝,用不同色調概括群體。

對戲服研究越深,他便越愛戲曲這一傳統文化,也力求將這一文化種子播撒在民眾心間。

在工作室一樓,他專門開設了戲服博物館,裡面收納了1000多件戲服,囊括大江南北上百個劇種。“我希望把戲服博物館打造成一個讓大家能夠零距離接觸傳統戲劇文化的一站式體驗平臺,近距離了解戲服的製作過程,繪圖、製作戲劇頭盔、刺繡等工藝。”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王勝紅收藏的戲服。童笑雨攝

他做的戏服有灵魂!25年为160多个剧种做四万件服装

戲服博物館一角。童笑雨攝

在他眼裡,戲服無論色彩圖案、款式材質還是配飾動感、精細工藝都構建出了特色的藝術美,彰顯了誇張與寫意之美,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經典文化中的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