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

有人问,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那是古人的智慧,而我们现在是现代生活,两者相差漫长的岁月,难道还有指导价值吗?在这里,我必须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人性虽历千年,但始终未变。那捭阖之道在今天依然是不败的法宝,完全可以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

在这部分,主要从领导做事用人和测心探心角度来讲解捭阖之道的妙用。

在现代社会,无论干什么都需要人才,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不值得称赞,要想完成伟大的事业,必须要学会纵横捭阖。知人、用人、与人打交道都是一门艺术,更是必修课,不学要交更多的学费。

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

原文: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译文:通因此圣人务必专一地掌握阴阳捭阅的关键,周密地考事物的先后顺序,度量人们的权谋和才能的优劣,比较他们技艺的短长。

捭阖之道最根本的法则是阴阳变化的规律,这是鬼谷子反复强调的道理,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不能忘的根本。在掌握这一根本之后,我们还要做什么呢?“审察其所先后。”

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

鬼谷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事时要知道先后顺序。处理工作也是如此,每件事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必要列出轻重缓急。要想把事情做成功,我们必须牢记“要事优先”的原则,按照事情轻重顺序来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

鬼谷子接下来说:“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这里在谈什么?人才的运用!鬼谷子认为,用一个人才之前,必须先度量这个人权谋的多少和才能的优劣,再比较他们技艺的长短,这样领导才能对人才做到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巧妙地避开其短处,把每个人都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平凡人放对位置就是精英;精英放错位置就变成平凡人。用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和重用贤才,不让人才埋没,也不让人才用错。

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

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用人高手。为了招募人才,他连续三次发布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口号。建安十五年(210年),他在《求贤令》中说: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意思是,现在难道没有像姜子牙胸怀良策而在渭水之滨垂钓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被诬陷为跟嫂子通奸,且贪污金银尚未遇到知音明主的人吗?如果有,都来投奔我吧!你看这是多大的气魄啊!

曹操后来还颁布了《举士令》,原名《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什么意思?就是说品行好的人不一定有能力进取做事,有能力进取做事的人不一定有美好的品行。陈平的品行一般般,苏秦不是死守忠信,但陈平帮刘邦奠定了汉朝基业,苏秦辅助衰弱的燕国强盛无忧,合纵六国共抗强秦。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一个人有短处和缺陷,也不要废弃不用。

学习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有什么用?

曹操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说用人不要太挑剔,鸡蛋里挑骨头,追求十全十美就会没有可用之人。凡有一技之长者即可邀为座上宾,有谋有能不管出身如何、名声如何、学历如何、经验如何,大可破格提拔,放手重用。而且,知人为君道,知事为臣道。

了解人才和善用人才是做领导的要诀,

了解高效做事的方法是做中层员工和优秀员工的要诀。我们要认识到人才是存在差别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