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內這3種“異常”並非生病,而是進入猛長期,切莫錯過機會

對於所有的寶媽來說餵養寶寶都是一件難事,尤其在一歲之前,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由於身體抵抗力差,總是生病感冒,再加上寶寶不會說話,身體不舒服了也只會大哭,有的時候還會抓自己的嘴巴或者揪耳朵。因此寶寶到底是不是生病了很多寶媽都難以判斷,事實上如果一歲之內的寶寶出現下面這三種異常現象,並非都是生病了,很多時候預示著寶寶到了猛長期,這時候父母要抓住機會認真照顧,讓寶寶長高個。

寶寶1歲內這3種“異常”並非生病,而是進入猛長期,切莫錯過機會

1、頻繁吃奶,似乎總吃不飽

很多寶媽都發現,寶寶在一歲之前某個時間段吃奶頻率非常高,似乎總也吃不飽的樣子,剛吃完奶後很快就醒了,然後要繼續吃奶才能安然入睡。事實上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說明已經到了猛長期,身體所需營養增多,吃奶量也不斷加大。一旦寶媽母乳不足或者餵養不及時,都有可能讓寶寶吃不飽。

寶寶1歲內這3種“異常”並非生病,而是進入猛長期,切莫錯過機會

2、夜醒頻率加大,白天小睡不規律

不少寶媽也發現,之前寶寶不管白天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很有規律,在某段時間突然變的異常,預示著寶寶可能來到了猛長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對營養需求很高,肚子很容易飢餓,因此夜醒頻率加大。還有的寶寶在寶寶白天小睡的時候,由於身體消耗比較大,因此很快就會再次飢餓而頻醒來。

寶寶1歲內這3種“異常”並非生病,而是進入猛長期,切莫錯過機會

3、吃奶時煩躁,吃完丟開然後再吃

不管奶瓶餵養還是母乳餵養,如果寶寶來到了猛長期,在吃奶的時候往往會相當煩躁。有的時候寶寶會就著乳頭或奶嘴猛吃一段時間,隨後直接吐掉,看似不願意再吃的樣子。有的寶媽認為寶寶可能吃飽了,於是就把奶瓶收起來,很快寶寶就會大哭大鬧找奶瓶。這樣反覆下去,讓很多寶媽都顯得非常疲憊。當寶寶猛長期期間,神經系統也快速發育,經常發出一些不穩定信號對寶寶大腦產生刺激,引起寶寶煩躁情緒。

小結:寶寶一歲之前某段時間可能會處於猛漲期,這時候寶媽不用過於擔心,在餵養上一定要及時,防止寶寶營養供需不到位而影響正常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